字級大小:

A-

A

A+

p112 佛光人第八講

佛教流傳至今,在無形中產生了一些積非成是的弊端,及正邪之間的論調,已逐漸成為進步的阻礙,我們佛光人具有廣大的目標與志向,自不能坐視流毒繁衍,腐蝕聖教。因此在第八講裡,我提出下列四點意見,希望大家從自己開始,切實做到:

一、佛光人不以經懺為職業

人在世上都有職業,佛教的出家人以何為業呢?古德有云:「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現代的僧伽應該以講經開示、授課教書、著作編寫、慈善救濟、教會行政、大眾傳播、領眾薰修,乃至服務道場,建設許多的佛化事業,以繼往開來、紹隆佛種為職志。然而曾幾何時,經懺佛事卻因為容易維生而成為一般僧侶的職業,所謂:「會得香雲蓋,到處吃素菜。」經懺佛事本來是人間了生脫死、弘法度眾的法門之一,如今竟然淪為佛教僧侶的生存方式,誠為可悲!如此行徑非但有違佛陀拔苦予樂的本懷,抑且埋沒人才,使僧格墮落,徒令外人鄙視,喪失向道之心,論其罪過,可謂深矣!

所以,佛光人應該以經懺佛事作為和信徒結緣的方式之一,不可用為商業行為;我們應該抱持至誠懇切的心態,將經懺佛事做得莊嚴如法,切忌流於世俗經營,以應酬熱鬧為能事,否則無以昭示佛恩,更遑論生亡兩利!

我深知經懺佛事雖然行久弊生,卻無法禁止根除,因為有些信徒可以一輩子不聽經聞法,但是百年之後卻不能不需要法師念經超薦;有些信徒可以在平日不參加法會誦經,但是在喜慶時節卻不能不延請法師念經祝禱。因此,希望佛光人對於經懺佛事,應懂得淨化改善,以此作為度眾的法門,以此作為弘法的方便。或有齋,也應供養常住,不為己圖,則更能增進道念,有益於修持。

二、佛光人不以遊方為逍遙

今天佛教人才不易培養,主要原因之一是由於許多僧尼出家未及一年,三事雲衣一披,便藉參學美名,如無祀孤魂一般,不務正業,四處雲遊,既不懂得佛門規矩,威儀也不周全,非但不能參悟佛法,光大聖教,反而隨俗流轉,有辱佛門,令人嘆息不已!

順治皇帝云:「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雖然說明佛法的廣大,叢林的海量,但是如果我們只是如此行南走北地生活,對於闡揚聖教卻不能建立深切的使命感,對於廣度眾生卻沒有抱持熱忱的態度,即使是已經在三師七證之下,受過三壇大戒的比丘、比丘尼,也不足法式!

在《師子吼經》中,佛陀曾告示弟子,經常遊行在外的人有五種艱難:一、不誦法教;二、忘失所誦之教;三、不得定意;四、已得三昧而後忘失;五、聞法不能持。希望僧眾們對上述幾點能有所警惕。所謂:「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看似逍遙,但這種灑脫自在的生活不是一般德薄願淺的佛子所能輕率效法;這種內修外弘的方式,更不是一般入門初學的行者可以輕易做到。像惠能大師負石舂米多時,養深積厚,獲弘忍大師印可傳法後,又在獵人群中韜光養晦十餘年,終於龍天推出,大興禪門;浮山法遠禪師在參學過程中,忍辱負重,艱苦卓絕,方能成為佛門龍象,化人無數。高僧大德的行誼,現代的僧伽能做到幾分呢?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試問今之遊方者可曾讀破萬卷書?對於雲遊參訪的意義又了解多少?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顧炎武曾說:「有體國經野之心,而後可以登臨山水;有濟世安民之略,而後可以考古論今。」一介書生尚且有如此宏遠的抱負,何況肩負利濟群生重責大任的佛門釋子呢?儒家有所謂「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吾等濫廁僧倫,則應該在道業有成,威儀具足之後,才可以四處參學。孔門有所謂「十載寒窗,一舉成名」的說法,吾等菩薩行者則必須十年苦行,安住學習,以待大器晚成,普利眾生。希望凡我佛光人都能恪遵佛光山的〈為僧之道〉:「出家十年莫遊方,我居一處樂無窮。」

三、佛光人不以自了為修行

學佛修行本來是佛子的本務,但是時至今日,許多出家人卻道聽塗說,盲修瞎鍊,所修的行持已經與佛道漸行漸遠。

例如:有些人倡言住山閉關,招人募捐護持,供養食宿生活,但是因為自己沒有道行,在外獨居又缺乏僧團大眾的督促力量,所以沒有多久,就日漸懈怠,道業未成,卻已淪為物質的奴役,未能善了此生,卻徒造惡因,遑論悟道脫死!還有些人主張放下萬緣,如槁木死灰般枯坐念佛,藉修行之名,坐享其成,懶於作務,茶來張口,飯來伸手,不知福慧共修,行解並重,卻妄想佛道有成,速往極樂,何其自私!

欲求生淨土,必得發菩提心,持戒修善,自行化他,勤修三福,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哪裡僅有念佛一途就能成事?古德說:「沒有心開意解,不可閉關;沒有開悟入道,不可住山。」沒有積集足夠的福德因緣,未能具備大死一番的決心,卻奢言住山閉關,了生脫死,何異緣木求魚?

佛陀曾喝斥過分出世的二乘弟子為自了漢,維摩大士曾批評心態弊陋的小乘行人為焦芽敗種。而諸佛如來「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悲智雙運,廣利眾生,才能六度俱全,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因此真正的佛道是在犧牲奉獻中實現自我,真正的修行是在服務大眾中培福積德。

修行!修行!究竟什麼叫做修行呢?具體而言,叢林作務是修行,精研佛學是修行,接引十方是修行,宣揚聖教是修行,慈悲喜捨是修行,禪淨戒行是修行⋯⋯乃至正心誠意,福國利民都是修行。希望我等佛光人都能切實了解修行的真諦,發心做社會的貢獻者,不要做社會的分利者;立志做世間的生產者,不要做世間的消耗者。

四、佛光人不以無求為清高

古德說:「人到無求品自高。」本來是用來砥礪大家的志行節操,然而時人卻誤會其意,錯以無求為清高,在學業上得少為足,不求甚解;在事業上但求溫飽,不求發展,而這種想法,尤以自稱「方外之士」的出家人更為普遍!

其實真正的無求,它的對象應該是身外,而非心內;應該是私利,而非公益。也就是說,對於外在的名聞利養,我們不必卑躬屈膝,馳求追逐,但是當內心有所不清淨,有所不知道,有所不圓滿時,我們就應該切實反省,力求改進,或向老師求道解惑,或為自己作得度因緣,或向佛陀祈求印心,或為眾生祈福消災。對於個己的利益,我們也儘可看輕看淡,但是當大家的權益需要保障時,我們就必須挺身而出,為眾謀福。佛光人以淨化自我,弘法利生為己志,對於「善法欲」的追求更應具有深刻的體認。

例如:慧可大師不「求」初祖達摩為其安心,如何能深得禪門法髓?玄奘大師沒有「求」法熱忱,如何能發揚中印文化?最初師事婆羅門的迦葉尊者不向佛陀「求」道,如何能轉邪歸正?原本修習小乘的鳩摩羅什不「求」大乘佛法,如何能提升自我?甚至阿彌陀佛如果「無求」,不經累劫修行,哪裡能成就七寶莊嚴的極樂淨土來接引末法眾生?二五○○年前,悉達多太子證悟佛道以後,如果「無求」,即刻入滅,後世佛子不就無福得度?道安大師如果「無求」,畏難苟安,佛教哪裡能在亂世中繼絕存亡?鑑真大師如果「無求」,遇難則止,日本的佛教也不會有今日的盛況。

反觀今日的佛子因為「無求」,或只知自了,或濫行方便,成就道業者幾希?若再回顧佛法在佛陀的故鄉—印度本土隱晦黯淡;在大乘的聖地—西域一帶消失殆盡,更足以令人痛心疾首!我們怎能空言「以無求為清高」?怎能不奮發振作呢?

希望自今爾後,凡我佛光人都應該努力從下面四個方向著手:

一、佛光人不以經懺為職業。

二、佛光人不以遊方為逍遙。

三、佛光人不以自了為修行。

四、佛光人不以無求為清高。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