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回首頁 /
- 第九類【佛光山系列】 /
- 322-323佛光山清規(共2冊) /
- 323佛光山清規2 /
- p006 第四章 佛光山制度 /
- 友會組織 /
- p128 佛光山體育弘法推廣辦法
p128 佛光山體育弘法推廣辦法
1.佛光山教團(以下稱本教團)為推廣五育均衡的教育理念,落實推動以體育弘法之目標,於政府登記以非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立案文號為台內社字第0980097762 號),定名為「三好體育協會」(以下稱本會)。
2.本會之成立宗旨:
(1)推動五育均衡的教育理念。
(2)藉由青年參與體育活動,增加學佛人口。
(3)鼓勵社會大眾從事健康和諧的休閒活動。
(4)透過體育賽會的籌辦,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3.本會設會長一人,統領會務之運作;副會長一至三人,輔佐會長;執行長一人,執行各項會務;職員三至五人,分辦各項業務事宜。
4.本會之成立、改組或解散,均由佛光山宗務委員會會議決議辦理之。
5.本會負責推動各級學校球隊成立及運作發展、籌辦各種賽事,並推動體育運動之國際交流,廣開方便門,開創各種弘法因緣。
6.本會提供各項體育資源,供佛光山轄下各道場得以便利行事,共同推動各項體育弘法事業。
7.本會為本教團之體育專業單位,以專業之服務協助評估各項決策,並推動與落實各項專業政策。
8.凡屬本教團各類球隊之球員,成績優異者,可以依其年齡,給予獎助學金就讀本教團教育系統之各級學校。
9.本會成立之運動代表隊有:
(1)佛光大學籃球隊
(2)普門中學體操隊
(3)普門中學籃球隊
(4)普門中學棒球隊
(5)南華大學棒球隊
(6)南華大學足球隊
(7)巴西如來之子足球隊
(8)南非天龍隊
10.代表隊之特質與文化:
(1)以「品德、紀律、服從、奮鬥」為共同隊訓,建立全人教育的學習環境。
(2)學科與術科兼備,為選手開創開闊的未來。
(3)導入佛教教義的思惟,深化選手內涵,做一個會思考的運動員。
(4)養成禪修的習慣,開發大腦的發展,提升 EQ 能力冷靜面對比賽。
(5)講求同心協力、集體創作,彼此攜手同圓、共創榮耀。
11.各代表隊之管理,另訂《佛光教育系統運動代表隊輔導與管理要點》、《佛光教育系統運動代表隊教練須知》、《佛光教育系統運動代表隊防護老師工作守則》等相關辦法,並由本會同意後公布之。
12.本會得提供各項諮詢服務,提供相關資源,協助推動體育弘法事業。其推動形式如下:
(1)本教團設立之各級學校得成立各類運動代表隊,參加各項比賽,以展現「品德、紀律、服從、奮鬥」之優質隊風,促進校際及國際交流,並獲得運動佳績為目的。
(2)本教團派下之道場可以依條件,認養當地球場,徵求義工教練協助,經報請宗委會核准後成立當地社區之各類社區青年球隊。進而舉辦休閒性質之球類比賽,廣邀鄰近社區隊伍參加,促進社區間的友好交流,藉此拓廣道場往來之層面。目前成立的有佛光山新山籃球隊。
(3)本會辦理大型國際賽會,由各道場協助以佛光山名義廣邀世界名校參與,並於賽後持續往來互動,進而能與佛光山系統大學簽訂友好往來協議,進行學術、文化、音樂、體育、藝術等各項校際交流。
(4)辦理體育運動類假期營隊,注入佛門團體生活之原則,讓學員從事體育運動過程中,體會與實踐三好理念,並學習集體創作,共創榮耀的精神。
(5)邀請當地優秀運動員,辦理人間佛教運動講座,以佛教的義理,解析運動場上真善美的事蹟,讓聽眾以體育之方便,進入佛法之大海。
13.體育弘法的原則秉持「非佛不做、唯法所依」的宗風精神,以弘法效益為考量,以體育事業為方便,以廣度眾生為目的。
14.體育弘法的基礎在於體育團隊的競賽成績,好成績的球隊才會受到關注。然而競賽成績的追求除了投注資金外,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落實。體育訓練是育人的過程,是以體育為載體,實現教育的理念,方能達成體育弘法的初衷。
15.當運動代表隊的成績逐漸提升的同時,會開始產生球員與職業運動員的關聯性。體育弘法事業不從中獲利,讓球員帶走我們的理念,也是弘法的另一種方式。
16.本會對外與體育界保持友好往來互動關係。
17.本辦法如有未竟事宜,得修改報請宗委會核准後施行之。
- 322佛光山清規1
- p028 編者的話
- p030 【自序】
- p034 第一章 佛光山宗史
- p035 佛光山傳承史
- p044 佛光山簡介
- p052 第二章 佛光山宗風
- p053 宗門思想
- 怎樣做個佛光人
- p062 佛光人第一講
- p068 佛光人第二講
- p074 佛光人第三講
- p082 佛光人第四講
- p088 佛光人第五講
- p096 佛光人第六講
- p104 佛光人第七講
- p112 佛光人第八講
- p120 佛光人第九講
- p128 佛光人第十講
- p136 佛光人第十一講
- p144 佛光人第十二講
- p152 佛光人第十三講
- p158 佛光人第十四講
- p164 佛光人第十五講
- p170 佛光人第十六講
- p176 佛光人第十七講
- p184 佛光人第十八講
- p192 佛光人守則
- p196 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 p218 第三章 佛光山教團組織章程
- p244 第四章 佛光山制度
- 佛寶山
- p245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五和塔喜慶典禮辦法
- p247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光小姐任用辦法
- p250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光樓住宿辦法
- p252 佛光山電視弘法辦法
- 法寶山
- p260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行事簡則
- p264 人間佛教讀書會章程
- p270 佛光山勝鬘書院修學辦法
- p272 佛光山海內外中華學校設置辦法
- p274 佛光山大專青年夏(冬)令營辦法
- p276 人間菩薩尊選辦法
- 323佛光山清規2
- p006 第四章 佛光山制度
- 僧寶山
- p007 佛光山僧眾進級辦法
- p017 師姑入道進修辦法
- p020 佛光山短期出家修道會辦法
- p022 佛光山佛光人家辦法
- p024 佛光山家庭普照辦法
- p026 佛光山功德表揚會設定辦法
- p028 佛光山義工會辦法
- p033 佛光山說唱弘講辦法
- p036 佛光山所屬之各別分院可設立文化、美術、文物、展覽館等辦法
- p039 佛光山朝山會舘食宿管理辦法
- p044 佛光山海內外設置滴水坊辦法
- p046 佛光山臘八粥廣結善緣辦法
- p051 佛光山海內外設置養老、育幼設施管理辦法
- p056 佛光山雲水醫院施診辦法
- p059 佛光山萬壽園往生入塔奉祀辦法
- 祖庭宜興大覺寺
- p063 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章程(北京)
- p076 大覺書院班簡章
- p079 大覺書院班辦法
- 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
- p082 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董事會施行辦法
- p084 西來大學董事會行事原則及規範
- p086 南華大學董事會行事簡則
- p090 佛光大學董事會行事簡則
- p094 南天大學董事會行事簡則
- p098 光明大學董事會行事準則
- 國際佛光會
- p100 檀講師辦法
- p104 佛光童軍總部組織簡則
- 基金會輔導委員會
- p108 《三好生命教育教材》編撰辦法
- p110 好苗子獎助學金申請辦法
- p112 佛學會考辦法
- p113 佛光山梵唄讚頌團辦法
- p115 佛光山人間音緣徵曲辦法
- p117 佛光山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辦法
- 公益基金
- p119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行事準則(台灣)
- 友會組織
- p122 李母劉氏老奶奶紀念會設立辦法
- p124 中華古今人文協會辦法
- p128 佛光山體育弘法推廣辦法
- p133 三好體育協會辦法
- p139 佛光山巴西如來寺光明教育中心暨如來之子足球隊行事細則
- p142 第五章 開山大師語錄
- p143 一、出家之事
- p166 二、修持之法
- p218 三、為學之要
- p232 四、處世之則
- p254 五、度眾之方
- p262 六、領眾之門
- p276 七、大師著作系列—徒眾應讀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