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36 佛光人第十一講

為人之道,首重感恩,更何況自許為人天師範的佛教僧伽,若不知感恩圖報,何以弘範三界,利樂九有?所以,在《增壹阿含經》中,佛陀告誡諸比丘:「當知反復,識其恩養。」又說:「嫉妒無反復,此人不可療,智者之所棄。」

今日的佛教界裡,有許多人在家時尚知謙虛恭敬,然而一旦出家,便以三寶自居,稍有榮耀,就妄自尊大;稍有成就,就自以為是。行久弊深,隱憂日現,不但一己之前途葬送在名利堆中,無法自拔,佛教的未來,也被個人私欲所蒙蔽,不能遠謀,誠然遺憾。有鑒於此,在「怎樣做個佛光人」第十一講裡,我想告訴各位,若欲紹隆佛種,光大聖教,必須做到下列四點:

一、佛光人將光榮歸於佛陀

佛教有一句話說:「仗佛光明。」的確,在佛陀的慈光照耀下,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在佛陀的法水滋潤下,我們的人生充滿活力;在佛陀的威德感召下,我們的生活有了目標;在佛陀的願力加持下,我們的人間擁有歡喜。因此,當我們有所進步時、被人讚譽時,一切的榮耀都應當歸佛陀所有。即使我們為教犧牲,為常住效勞,為社會奉獻,為眾生捨命,所得到的一切光榮也應該全部歸於佛陀。

試想:如果不是佛陀示教利喜,我們如何能夠得到般若智慧?如果不是佛陀弘揚真理,我們哪裡會懂得緣生緣滅?如果不是佛陀諄諄教誨,我們怎能淨化自己?如果不是佛陀循循善誘,我們能擁有什麼?所以凡我佛光人在佛陀的座下依教奉行,立身處世,都應該飲水思源,謙沖卑下。

偉大的佛陀並不一定要我們燒香、獻花、供養果食,也不一定要我們頂禮膜拜,隨侍左右。在每部佛經的「流通分」裡,佛陀均囑咐諸大菩薩及在場見聞者助其宣揚教義,普度有情,可見佛陀最殷切的期望是我們能承擔弘法利生的重責大任,所以凡我佛光人為報佛恩於萬一,應該以禮讚三寶來供養佛陀,以講經說法來供養佛陀,以利樂群生來供養佛陀,以遍設寺院道場來供養佛陀,以廣興佛教事業來供養佛陀,乃至以建設佛化社會、佛化國土、佛化人間來供養佛陀。

總之,佛光人沒有自己的光榮,一切都源自佛陀的賜予,《楞嚴經》中說:「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凡我佛光人應謹記在心,身體力行。

二、佛光人將成就歸於大眾

佛光山近四十年來,在全球五大洲建設百餘間別分院,在世界各地成立百餘所佛光協會,在海內外興辦十六間佛教學院、四所社會大學、九家佛光緣美術館,每月發行數十萬份《人間福報》,其他如佛教藏經的新編、養老育幼的照顧、醫院診所的設施、生老病死的歸宿等等,佛光山也都全力以赴,成績斐然,凡此均已獲得社會大眾的肯定及各級政府褒揚。對於這一切的成就,出家僧眾不宜掠美,而應歸功於全體大眾,如果不是因為信施大眾的發心,我們哪裡能做出這麼多的事業,造福這麼多的有情?所謂「獨木難支,眾擎易舉」,大眾的力量不容忽視。

佛光山每次舉辦法會活動,動輒數萬人參加,如果沒有十方善信的發心,怎會有此輝煌成績?佛光山每次舉行佛經講座,都是座無虛席,對社會淨化人心有著莫大的影響,如果沒有大眾的參與,何能有此盛況?佛光山每屆週六在全世界有數十萬人同時、同音稱念佛號,如果沒有全球信眾的共識,怎能有此殊勝因緣?佛光山每天有數十部義診車穿梭在全台偏遠山區,提供免費醫療服務,如果沒有善心人士的支持,哪能贏得社會各界的肯定?所以我們不能得少為足,以此自滿,而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以最善美的一面呈現給大家。

佛光山莊嚴堂皇的大雄寶殿,是由一四八○○個信徒共同捐資獻力,高入雲霄的接引大佛由四八○名信眾,以四八○大願共同建設而成,可容二千觀眾的大會堂是十萬信眾共結善緣的結果,大悲觀音殿、大智文殊殿、大願地藏殿、大行普賢殿是萬眾一心的成就。

從觀音放生池中的鳶飛魚躍,看到信眾的慈心悲願;從急難救助會的賑濟財物,看到信眾的樂善好施;從朝山會舘的接待十方,看到信眾的大願大行;從金玉佛樓的妥善設施,看到信眾的無我奉獻;從雲居樓、檀信樓的完備功能,看到信眾的深心堅固;從大覺寺、大慈庵的修學功用,看到信眾的殷殷期許;從佛教學院、沙彌學院的造就僧才,我們看到信眾的見識高遠。

沒有佛陀,就沒有佛教!沒有信施大眾,就沒有佛光山!因此光榮要歸於佛陀,成就要歸於大眾。

三、佛光人將利益歸於常住

佛光山融和原始僧團「利和同均」的理念與現代社會福利分攤的思想,主張佛光人將淨財收入交歸常住統籌處理,因為佛光人修行辦道的資糧都由常住供給,佛光人學佛讀書的費用概由常住支付,所以一切服務所得均應反哺常住,一切智慧收入當然也應該交回常住。

三十多年來,儘管佛光人散居世界各地,有的在校教書,有的道場服務,有的講經說法,有的編輯寫作,然而一旦收到任何淨財供養,都涓滴歸公,加強常住各種建設;儘管佛光山的別分院遍設全球五大洲,有的側重文化,有的側重法會,有的側重講經,然而一旦收到任何淨財紅包,都悉交常住,為大眾謀福。

為籌集佛光人的淨財收入,佛光山傳燈會設立「僧伽福利基金」,舉凡佛光人的僧裝、醫療、參學、旅遊等經費均由此支出,舉凡佛光人父母的壽誕禮品、禮金等等也由此撥款。此外,佛光山南來北往的交通車、修道服等等,也都是由佛光人以平日所得購買添置,以便信徒朝山、參禪修淨之用。

古德有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常住有了豐沛的財源可資活用,才能滋潤更多的菩提種子,成就波瀾壯闊的佛教事業。偈云:「歸來一滴曹溪水,灑向雲廚味自珍。」佛光人所獲得的點滴利益,都應該集中常住,匯為法雨,遍灑人間。冀望大家都能將「利益歸於常住」的優良傳統保持下去,以期同心協力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四、佛光人將功德歸於檀那

檀那到寺院來上香禮拜、念佛參禪、聽經聞法、布施行善,或到寺院來義務服務、護持三寶、參與活動、貢獻力量⋯⋯凡此都是在播種福田,一旦因緣成熟,自會開花結果,這就是所謂的「功德」。在早晚課誦之後,祈願回向,祝福檀那吉祥如意,法喜充滿,就是「將功德歸於檀那」。

或許有人會說:是因為出家人建寺興教,著書立說,社會大眾才能獲得法益、淨化身心,但細想起來,這一切何嘗不是護法檀那所成就呢?我們的一粥一飯,無一不是檀那供養;我們的一衣一用,無一不是檀那所貢獻。檀那是佛教的支柱,檀那是佛教的藏室。沒有檀那,我們就無能有所作為;沒有檀那,我們就不能有所發展。因此一切的功德怎能不歸於檀那呢?所以無論是大座講經,或是法會開示,無論是編輯刊物,或是撰寫短文,我們不但應該在事前準備周詳,以期言之有物,更必須在事後虔誠祝禱,希望護法檀那都能承此功德,身心自在,並且都能將平安法喜帶回家庭,讓闔府均霑法益。這就是「將功德歸於檀那」。

由於檀那的護持,成就了佛教的進步;由於檀那的發心,促進了正法的久住,所以佛光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視檀那為親人,懇切招待,甚至應該抱持僧信一體的認知,視他如己,為其著想,藉著聯絡交流,分擔他們的憂悲苦惱;藉著馨香祝禱,分享他們的健康快樂。此外,我們更要發揚「存財於信徒」的理念,讓檀那在遊刃有餘的情況下積善培福,凡此都是「將功德歸於檀那」。

經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一切都是眾緣和合所成,希望佛光人要隨時提醒自己:

第一、佛光人將光榮歸於佛陀。

第二、佛光人將成就歸於大眾。

第三、佛光人將利益歸於常住。

第四、佛光人將功德歸於檀那。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