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76 人間菩薩尊選辦法

在其他的宗教,他們有選聖的制度,在佛教,佛陀當初為弟子們「授記」,讓大家對於未來修道,抱有無限的希望,這真是很好的修行特色。至今,其他宗教一直還維持選聖制度,佛教則由於佛陀涅槃後,授記就沒有再繼續了。

儘管後來各宗各派裡也有祖師,但每宗的祖師只有一個,難免會有爭議,因此,我們覺得這歷史的錯誤不容再延續。想到二千多年來,只有少數的因緣,因為民眾的信仰需要,有了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其實,菩薩也不是只供奉在殿堂裡的偶像,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仙,和民間人士想像的需要有所不同。

雖然佛教也有喊出「老菩薩」、「小菩薩」、「男菩薩」、「女菩薩」,甚至太虛大師都說過「比丘不是佛未成,但願稱我為菩薩」⋯⋯但這都是個人的敬稱,沒有落實,沒有公論。

所謂菩薩,是真正發菩提心、濟世救人、付諸行動者,所謂「覺有情」、「大道心眾生」,那些為佛教發心、奉獻的人士,不但具備虔誠信仰的性格,正信正見,正派修養、人格道德崇高,還包括具體事蹟,比方著書立說、講演佛法、建寺安僧、文教弘傳、慈善救濟、樂善好施、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等等,他們活躍在人間,為人間服務,可謂人間活菩薩,對佛教有正向的影響力,卻都沒有為他們立名為菩薩,實為可惜,所以民間宗教就不斷產生很多的神明。

為了不辜負歷史上這許多為佛教熱心貢獻者,只有重新開始,讓人間佛教來尊重這許多人間活菩薩,並且為他們定位。因此,現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將舉辦尊選「人間菩薩」,歡迎各界人士推薦十五人先成立「人間菩薩選拔委員會」,初選七百至一千名現當代一百二十年內對佛教有貢獻者,不分地位、不分老少、僧信、男女,都可以列名候選。

之後,再邀請對佛教有所了解的公正人士,包括大德、高僧、媒體等各界約二十人組成「評審團」,從中選舉出五百名,包括優婆塞二百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夷各選一百人,由評審團共同審核簽名認定,給予「第一屆人間菩薩」的尊位,頒予證書,並且公諸世間,於各大媒體公告名單。

人間的菩薩很多,只要我們注意,這許多諸大菩薩都在我們的身邊;這許多尊選出來行菩薩道的大菩薩,沒有金錢的獎勵,但贈予獎牌、獎狀,期望他們的人格、事蹟,他們人間菩薩的尊位、名義,都能獲得大眾的尊重、肯定,成為社會的模範。佛教有了人間菩薩,讓他們的弟子後人、或子孫知道,他們的前輩出過菩薩,還不繼續依著菩薩的道路前進嗎?這是佛教傳承最好的契機,也是我們選出人間菩薩的理念。

尤其,所謂「佛法在恭敬中求」,沒有對這許多菩薩行者敬重尊崇,人間哪裡這麼可愛呢?讓人間多一些菩薩,這是我們對佛陀的尊敬,對這許多聖者、美德人士,表達懷念與效法,讓菩薩常存在人間。有了這麼多的活菩薩,信徒也有所增加,佛教的未來前途,還怕不興盛嗎?全世界被尊選為人間菩薩者,佛光會檀講師、佛光人應為其宣揚人間菩薩之功德。

希望中國佛教協會、世界佛教徒友誼會、馬來西亞佛教總會、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甚至各界人士等共同來指導支持,這對佛教未來的生存、促進世界佛教的聯誼、加強兩岸和平交流團結、統一有重要的意義,希望各界共襄盛舉。

相關事宜、辦法說明如下:

1.不分國籍、種族、年齡、性別,選出現當代漢傳佛教一百二十年內的佛教人物。由於藏傳佛教有活佛、仁波切、格西的定位制度,南傳佛教則有僧皇、僧王、僧統的職務,故本活動暫以漢傳佛教為主。若有來自兩岸、韓國、日本、星、馬、泰、菲、越、印尼等地弘傳漢傳佛教者,歡迎各界推選;須經人間佛教研究院推選人士初選名單確定後,接受佛教賢德長者組織二十人委員會,慎重決定尊選名額。

2.本辦法實施第一屆,計有比丘一百人、比丘尼一百人、優婆塞二百人、優婆夷一百人。五百人間菩薩推選後,可隔三、五年,再舉辦第二、第三、第四屆等,讓佛教界不斷有新的菩薩產生,增加佛教弘傳的力量。

3.獲選者,將撰述出版並報導其功績。

4.除委員會推選外,也接受各界學術機構、團體提名,作為參考。

5.報名時間:即日起接受推薦,至某年某月某日截止。

6.報名地點: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7.評選時間:某年某月某日。

8.公布名單:某年某月某日。

9.人間佛教研究院籌備承辦,即日開始。

10.獲人間菩薩尊選者,無金錢之獎勵,但有事蹟表揚之牌匾敘述,並於各媒體公布、出版專書,予以歷史之認定。

11.凡在近代一百二十年之內出生、圓寂、獲選之人間菩薩者,將獲佛教及各界重視。

12.人間菩薩獲得尊選條件:

(1)凡對佛教具正知正見,對佛陀正信正敬,對自己全始全終者。

(2)凡對佛教文化、教育、建寺、安僧等有助佛教發展者。

(3)凡對佛教事業,如著書立說、弘法利生有貢獻者。

(4)為人正派、正直,在佛教界普受恭敬、尊重者。

(5)如係比丘者,嚴持戒律,無家俗、葷腥之行為,未曾出家還俗又入道者。

(6)如係比丘尼,對佛教貢獻、誠敬,一生數十年,無變異之行為者。

(7)如係優婆塞,必須護持佛法,對學術文化、教育有重大貢獻者。

(8)如係優婆夷,要護持三寶,對佛教之文教事業有重要貢獻,及個人道德修養為大眾所肯定者。

13.備註:

初擬參考名單,略舉數十位提供參考:

楊仁山、太虛大師、歐陽漸、章太炎、譚嗣同、豐子愷、趙樸初、李炳南、朱鏡宙、蔡念生、趙茂林、孫張清揚、楊秀鶴、嚴寬祜、林達堅、畢俊輝、傅晴曦、楊承光、邱寶光、梁國興、許子根、宏船法師、竺摩法師、廣餘法師、圓融比丘尼、隆蓮比丘尼、夢參法師、如瑞法師等,上述略舉菩薩,都有一生數十年信仰、弘法的事蹟,以此類推。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