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54 五、度眾之方

度眾不二法門

1.慈悲。 2.熱情。 3.謙虛。 4‭.‬有道。

如何度眾

1.人才培育。 2.信徒歸公。

3.接引青年。 4.尊重青年。

5.青年培訓。 6.邀約義工。

7.世界一如。 8.度化出家。

9.事物衡量。 10.佛教靠我。

度眾與本土化

1.以方便善巧接引信徒。

2.度眾層次年輕化、知識化。

3.以本土化接引西方人學佛。

4.加強語言度化能力。

5.發展兩岸應有的認識。

四攝法度眾

1.布施,令眾生身心無憂。

2.愛語,令眾生發大信心。

3.同事,令眾生信受法義。

4.利行,令眾生入佛之智。

觀機度眾

1.慟失親人者,鼓勵他走向社會,關懷眾生。

2.事業失敗者,勉勵他重新定位,建立自信。

3.感情失落者,安慰他以慈作情,以智化情。

4.家庭失和者,勸告他以愛得愛,圓滿自在。

忠告之要

1.切莫數落對方的缺點。

2.切莫流於說教的形式。

3.切莫尖酸刻薄的挖苦。

4.切莫拂逆對方的心意。

教化之道

1.啟發的教育在潛移默化。

2.感化的教育在身教言行。

3.指導的教育在引發思想。

4.懲罰的教育在慈愛鼓勵。

說話的要領

1.語氣誠懇,令人歡喜接受。

2.見解深入,令人歡喜學習。

3.事理圓融,令人歡喜領會。

4.佛語法義,令人歡喜奉行。

說話之道

1.責備的話中要帶撫慰。

2.批評的話中要帶讚揚。

3.訓誡的話中要帶推崇。

4.命令的話中要帶尊重。

度眾之道

1.語言要溫和。 2.往來要誠摯。

3.待人要恭敬。 4.處世要謹慎。

5.舉止要謙遜。 6.人我要尊重。

三種知客

1.上等的知客師:必須能與人談說佛法,為人解決問題,慈悲耐煩,無所不能。

2.中等的知客師:能帶人參觀,說些應酬的話,但不能為人解決問題。

3.下等的知客師:一見到香客來,只會趕人去拜佛、吃飯,自己閒著沒事幹。

與信徒相處之道

1.與信徒對談,言語要慎重,講道德的話、慈悲的話、關心的話,不講無意義的話。

2.要看美好的一面、善良的一面、功德的一面,感恩信徒的發心。

3.不輕易請託信徒購買東西,不輕易呼叫信徒勞動做事。

人事往來

1.對主管要配合。

2.對同事要互相體諒。

3.對信徒不能發脾氣,要有慈悲心。

4.對佛光會的活動要支持。

5.對當地佛教及其他宗教要有往來、相互尊重。

善知識應具備的條件

1.正知正見。 2.通達經教。

3.事理圓融。 4.慈悲樂說。

5.應機說教。 6.給人信心。

有佛法就有辦法

1.信心是佛法,有信心就有辦法。

2.慈悲是佛法,有慈悲就有辦法。

3.結緣是佛法,肯結緣就有辦法。

4.忍耐是佛法,能忍耐就有辦法。

5.和眾是佛法,能和眾就有辦法。

6.發心是佛法,肯發心就有辦法。

度眾之要

1.世間上最美好的東西,不外「歡喜」。

2.世間上最珍貴的舉止,不外「結緣」。

3.世間上最持久的力量,不外「忍耐」。

4.世間上最堅固的行為,不外「願力」。

◎出家人不是用富有的姿態度眾,要用清淨、樸素度眾。讓信徒感動,實為度眾之真義;沒有感動的信仰不可靠。

◎慈悲相待,以發自內心的真誠來對待信徒。

◎你有道,不度他,他也會來;你沒有道,要去度他,他也不肯來;自我健全對度眾是很重要的。

◎一進門的知客師很重要,要積極度眾,看到一個人就要熱烈招呼,懂得引導、分配、調度。

◎出家眾不能只叫人做事,要以身作則,別人才會感動。

◎真正的化緣,不是跟你要,不是希望「你給我」,而是我「發心給你機會」,將佛法的功德讓你參與,讓我在佛祖和你未來的生命中間做個交接的工作。

◎批評要有慈悲,慈悲要有智慧、要有是非觀念,沒有是非觀念、沒有智慧的慈悲不是慈悲,那是愚痴。

◎統理大眾,即「人和」二字。

◎用感情換取他人的信仰,無法長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歷久彌深。

◎微笑、熱忱、親切、主動、慈悲、給人歡喜、給人方便及有求必應的服務態度,是度眾的不二法門。

◎對待信徒的方法,不外「威儀中有佛法,佛法中有莊嚴,莊嚴中有慈悲,慈悲中有歡喜」。

◎修道者要有出家眾淡泊、耐煩的出離心,與在家眾熱情、主動的人間性,具備這兩種性格,才能做弘法利生的事業。

◎弘法布教的祕訣,在於讓別人聽了能受用,而不是名相上的搬弄,因此講經說法要用真心深入佛法。

◎佛法是無價的、隨喜的,對信徒不求供養,只為服務;不隨便募化,只講喜捨;不私自化緣,志在結緣。

◎關心社會,才能普度眾生;關心社會,才能將佛法融入人間。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