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70 佛光人第十六講

佛光人在世間,和世間上的人一樣,要讀書、要生活、要工作、要修行;平時講究做人處事,同時也講究修行辦道。佛光人要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佛光人不能遺世獨立,離開生活之外,別無佛道可求。有關佛光人如何立身處世,如何生活修行,茲列舉四點意見,供佛光人參考。

一、佛光人在生活上要隨遇而安

出家人本來就是「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到處都能「隨遇而安」。我們佛光人,在常住出家剃度,有時在學院修學,有時在禪堂打坐,有時在淨業林念佛,有時在別分院輪職。今年此間,明年彼處,時而典座行堂,時而法務社教,所謂叢林四十八單職事,再加上現在數百道場,要能有雲水精神,接受常住的調遣,不管哪裡,只要隨遇而安,什麼地方都好。

在本山居住的佛光人,有時沉潛修學,有時在都市弘法。有時陸沉經海,編藏為法;有時講學宣教,弘法利生,這一切都必須有隨遇而安的性格,才能安住身心。想到過去古人在蝸牛角上還能大轉法輪,文遠禪師在牛糞堆裡還可以乘涼,我們佛光人今日在全世界,數百禪林,只要遵守制度,努力學習,具備道場需要的功能、條件,何處不可安身?

佛光人切忌粗心妄動,稍一情緒不穩,一失足真是成為千古恨。青年學子最忌「此山望見彼山高,到了彼山沒柴燒」;也忌「見異思遷,沒有定性」。千年古木,不能矗立一地;日月星辰,不能依序運轉,其結果可以想像。

二、佛光人在修行上要隨心增上

語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修行又何嘗不是像車船一樣,不進則退。我們既已學道,就要對修行日有所進,日有所長。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勉勵我們,每日要檢點自己的功過多少?例如,我的慚愧心增加了沒有?我的忍耐力增加了沒有?我的反省心增加了沒有?我的慈悲增加了沒有?凡此每日二六時中,五堂功課,修行上的道念,都應該隨心增上。

三學有增上嗎?十二部經都有研讀嗎?父母親人有為其榮耀增光嗎?信徒大眾有為其慈悲指導嗎?每日舉心動念,所有行為,都能對得起常住三寶,對得起自己的良知信念嗎?

過去的禪淨學人,在修行上要不斷的考功;「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禪淨密行,能不隨心增上嗎?

六祖大師雖然在獵人群中,不忘所悟;神會大師雖然離開師門,不忘為六祖大師定位。歷代高僧大德中,如大慧宗杲、大覺懷璉、憨山德清、雲棲袾宏等人,雖然被迫還俗,但心中還是念念不忘要重回佛門。

在寺院道場的齋堂裡,會看到寫著幾句話,如「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吃現成飯,當思來處不易;說事後話,唯恐當局者迷」。這些都是在警惕我們的身心行為。

三、佛光人在社會上要隨緣不變

佛光人也是社會的一分子,為社會盡心盡力,要義不容辭。歷代禪師大德們,諸如一九三九年太虛大師環繞地球宣揚國威;樂觀法師組織僧侶救護隊,救護戰場中的傷患,都是值得效法的典範。

近年來,佛光山曾經發動會員到高雄壽山公園植樹救水源,國際佛光會經常在各都會、地區舉行掃街運動。一九九九年,台灣九二一大地震,佛光山僧信大眾在亂瓦堆中救生恤死,為災民準備餐點。乃至每次的風災、水災,佛光人也都率先到現場,為社會盡力服務。還有,新航飛機失事,二○○一年美國九一一世貿大樓遭受恐怖分子攻擊,佛光人也都跨海到新加坡及美國,為他們超生度死。

此外,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為百萬兒童舉行生活考試、圖畫考試,在海內外成立一百多個童軍團,包括女童軍、幼童軍,投入社會,提供服務;人間佛教讀書會在海內外成立二千餘個讀書會,帶動讀書風氣,這也是社會服務的一個項目。

自古以來,禪師們都非常重視生活的勞動和服務,如石霜篩米、雲巖做鞋、臨濟栽松、仰山牧牛、雲門擔米、玄沙砍柴、趙州掃地、雪峰斫槽等,這不但是一種對社會的服務,更是高僧們所顯現「隨緣不變」的生活態度。

四、佛光人在處事上要隨喜結緣

在世間上,難事千千萬,例如讀書難,但是只要有老師教導,慢慢的循序漸進,讀書也不難;吃飯難,人人都有自家的長輩,總會為我們準備好三餐,所以吃飯也不難,人生最難的是做人處事。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處事難,難處事,事難處。人如果沒有經過相當的時間、歲月,萃取經驗,不容易學會做人處事。有些佛光人出家學佛,自尊心比人強,自大心比人高,總好像自己代表了真理,在做人處事上就更難了。如語言上不夠慈悲,態度上不夠親切,甚至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容易得罪他人,連失去身分,自己都不知道。尤其說話不知輕重,談吐沒有常識,待人不知施予愛語,做事不多一分勤勞,落人口實,招人批評。如果服氣,改過自新還好,但多數人不服氣,心生怨懟,更加招人不喜,因而惡因惡緣循環,很難獲得修行的法喜。

所以,佛光人初學不可以選擇工作,也不要選擇地方,更不宜要求人事,應該自己先做雜務,服各種苦勞,接各種苦事。其他各單位之人事等,也都要主動去親近,自發去學習。能這樣隨喜結緣,必定受大家肯定,未來必定到處受人歡迎。

所以,初學的佛光人,要注意自己的立身處世,希望受人肯定,應該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佛光人在生活上要隨遇而安。

第二、佛光人在修行上要隨心增上。

第三、佛光人在社會上要隨緣不變。

第四、佛光人在處事上要隨喜結緣。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