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58 善和比丘的雅音

善和比丘是佛陀的弟子,經典形容他「形貌羸瘦,音聲和雅」,人矮小,容貌醜陋,但是聲音清亮和雅,上徹梵天,佛陀也稱讚他音韻和雅,能讓聞者心生歡喜,震攝人意,是所有聲聞弟子中,音聲美妙,最為第一者。

有一位比丘恭敬合掌,問:「佛陀!善和比丘是何因緣,其貌不揚,卻能出和雅音?」佛陀便為大眾述說善和比丘過去世的因緣:

累世前,善和比丘為土木工人,當時的無憂國王,獲得拘留孫佛入滅後的舍利子,於是集合全國土木工人,興建佛塔供養,工人們無不歡喜造塔,慇勤工作。當時的善和比丘看到巍峨高塔,心生嫌慢,對同伴說:「為了建造佛塔而動用大批人力與金錢,哪一天才能建造完成啊!」有人聽了,趕緊規勸:「建塔是好事,不要惡口。」

佛塔峻工時,前來參觀的人無不嘖嘖稱讚,生大歡喜。這般情景看在口出惡言的善和比丘眼裡,不禁懺悔先前不當的言行,因而將造塔所得工資拿來設齋供僧,廣結善緣,並在塔尖上懸掛金鈴,讓來往者聞金鈴聲,生清淨心。

當時的善和比丘,因輕慢建造佛塔之行,今生才會受此醜陋之身,也因懺悔改過,布施金鈴的善行,音聲才得以曼妙和雅,讓所有聽聞者心悅安樂。

佛陀為大眾述說這段因緣前,就以「假令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一偈,闡明因緣果報的真義。生命的窮通得失、富貴貧賤,都來自於我們身口意的造作,而決定來生好壞、美醜與善惡。

然而,定業並非完全不可轉。人非聖賢,不慎犯了錯並不可恥,有改過的覺醒與勇氣才是關鍵。好比衣服髒了經過清洗,才能潔白清柔;身體汙穢必須沐浴,以求神清氣爽;環境雜亂需要打掃,能住得舒服。人生的過錯,以懺悔的法水洗滌,心地自能清明。

《四十二章經》便明白指出:「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止其心,罪來歸身,猶水歸海,自成深廣矣。有惡知非,改過得善,罪日消滅,後會得道也。」能以佛陀開示的教法自省己行,我們終能離繫解脫,獲善得福。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