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44 修身的準則

儒家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的根本在個人,個人修身後,有了高尚的修養,才能齊家,家齊後才能治國、平天下。佛教亦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學習佛陀的精神,要能克己復禮,道德自律,才能開發光明的智慧。由此可知,世間上不管那一種宗教,都非常重視修身之道,因為修身才能去蕪存菁,修身才有光明磊落的胸懷,以及擇善而行的節操。歷代賢者,能為眾人表率,皆從自我修身做起。

以下有四點「修身應有的準則」,提供參考:

第一、修身要能有高雅的氣質:金錢可以買到華麗的衣服、可以買高級的化妝品,但是買不到氣質,人的氣質是由修身而得。《大學》云:「欲修其身,必先正其心。」正心,則能克制自己的妄心、約束自己的行為,並且以禮來涵養性情,就如孔子所說,凡是不合禮者,不看、不聽、不說、不做,如此必能儀容端莊,風度良好,且能具有高雅的氣質。

第二、修身要能有莊重的風度:一個人,日常的言行舉止是否篤敬謹慎,為人處事是否圓滿無憾,就在他平日對自我修身的要求。孔子曰:「誠於中,形於外。」一個有涵養、有風度的人,其所顯現出來的氣質,必然具有雍容莊重的風度,如三國時,諸葛亮的「喜不大笑,怒不暴跳,哀不嚎哭,樂不輕佻」,這就是賢能之人的莊重氣度。

第三、修身要能有親和的舉止:現今的社會,無論是學者、商賈或是政治人物,如果要能受到別人的愛戴,一定要具有「居上不驕,居下不卑」的親和舉止,因為不驕不媚的親和行為,才能拉進人我的距離,更是獲得人緣、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方法。親和的行為不但是修身的方法,也是待人處世的原則。

第四、修身要能有中道的觀念:人們在立身處事時,要能有不偏不執、不卑不亢的態度,要能有清淨淡泊、樂觀積極的心態,不受人我是非所擾、不受世間利誘所迷。如《論語》所說:「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如此則能從容處事,態度才能安詳。

語云:「求助不如結緣,求福不如修身。」修身的準則有四點:

第一、修身要能有高雅的氣質。

第二、修身要能有莊重的風度。

第三、修身要能有親和的舉止。

第四、修身要能有中道的觀念。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