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78 處眾之道

人是群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是大眾裡的一分子,佛教講「同體共生」,就是彼此相互關連、相依相恃的緊密關係。人與人相處,如何和諧愉悅、皆大歡喜,獲得好人緣?以下六點「處眾之道」可以參考。

第一、語言要溫和:俗語云「見面三分情」,見面時,要以善意問候來結緣。佛門的「愛語」,就是以溫和禮貌的語言來與人交往,用砥礪人心的語言來給人鼓舞,用關心體貼的語言來與人溝通。一句溫和的話,能得到很好的朋友;一句惡語,可能會讓多年摯友反目成仇。所以,不要吝惜於溫和的語言。

第二、往來要誠摯:「感動,是最美的世界」,要使人感動,銘心不忘,唯有真心與人相待,時時不忘散播歡喜的種子,讓周遭的人感受到自己的誠意。在家對父母感恩,在學校對師長敬重,在社會上對朋友盡義。對大眾和睦,對社會盡心,都是展現對朋友誠摯的互動。誠心如滴水穿石,又如鐵杵磨針,更能化腐朽為神奇。

第三、待人要恭敬:《法華經》裡有位常不輕菩薩,以敬視眾生如佛的普敬法門來修行,使他能授記成佛。「因位如來」的普賢菩薩,也是以「禮敬諸佛」作為修行。所以你恭敬他人,他人也會恭敬你,減少彼此摩擦。「恭敬」實為成就自己與他人最快速的不二法門。

第四、處世要謹慎:在縝密的人際網路裡,言行舉止上容易冒犯他人,也因自己不周全而傷害別人。處世要「停聽看」,「停」是等待,等待機會、等待因緣,是預備力量再出發;「聽」是讓你知道人情世事的好壞善惡,不聽,怎麼知道好壞對你的影響呢?「看」清目標,才能清楚前途何去何從,沒有眼睛的世界是一個怎麼樣的情形呢?鑑古知今,關羽「大意失荊州」,拿破崙「滑鐵盧之役」,都是過度自信自滿才招致失敗,所以在做人處世上,不可不小心謹慎!

第五、舉止要謙遜:與人相處,禮貌周到,每一個行為舉止要謙遜有禮,虛心表現自己的不足。人人都是值得自己學習的老師,如此才能讓人歡喜、受人歡迎。俗諺說的好:「若要好,大作小。」自己廣結善緣,也能因此學習到更多。

第六、人我要尊重:你比我好,我尊重你比我付出多一分的努力;你比我差,我尊重你為了成就大眾才甘居於後。人人若能夠尊重彼此的優點,並引以為學習的榜樣,培養寬容的雅量,自己在智慧上也會增長更多。

在社會群體中生活,要能從人際的互動,感受人性真善美的可貴。「處眾之道」無非是要縮小自己,成就他人,在互尊互重互愛之下,自他關係更為圓融。這六點是:

第一、語言要溫和。

第二、往來要誠摯。

第三、待人要恭敬。

第四、處世要謹慎。

第五、舉止要謙遜。

第六、人我要尊重。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