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10 四念住可以安頓身心——生活的佛教(二)

今日信仰宗教的人愈來愈多,因為現代人覺悟到宗教比科技更加容易安身立命、昇華人格。信仰佛教,可以讓我們獲得慈悲喜捨的力量。有了佛法,可以幫助我們安定自己、認識自己,進一步還可以完成自己,圓滿自己。生活的佛教又是什麼呢?提供可以安頓身心的四念住,四念住又稱四念處,內容如下:

第一、觀身不淨:仔細觀察,在我們的身體裡,充滿了髮、毛、齒、涕、唾、痰、便、塵垢等不淨物。經典說身體的不淨物有三十六種,一一作觀,可以脫離貪愛,不執著色身的美醜。因為在我們的思想觀念裡,總以為肉軀是實在的,為它滋養、妝扮,「觀身不淨」,正可以破除我們對於欲望的根本──「身體」的執著,了解色身的虛幻不實,進而借假修真,認識心境的內涵更為重要,追求真實不滅的法身慧命。

第二、觀受是苦:「受」有很多,如:冷熱寒暖、刺痛、疲累、病苦,甚至喜怒哀樂、憂悲苦惱等,都是由接觸而「覺受」到一切的感受,苦多於樂,即使有快樂,也不究竟、不長久。遷流不息的結果,歸根究柢,還是會因時空的變化而消逝,因此說「觀受是苦」。

第三、觀心無常:我們的心念好比江海波濤,一波將息,一波還起,變化無窮。又有如瀑布湍流,念念不停,瞬間即逝;乃至分分秒秒,忽而天堂,忽而地獄,時好時壞,時善時惡,時生時滅,如猿猴般,念念無定,所以說觀心無常。舉凡有所思想、感受的,都會隨著心念轉變而有所不同,因此,不執著於一時的好壞感受,才會放下自在。

第四、觀法無我:世間一切人事物都與因緣有關,無有自性,沒有一件為我所擁有,沒有一法是一成不變,終會散滅敗壞。因此,不必認定萬物皆為我所有,如果執持是我的,痛苦就接踵而至;反之,懂得「觀法無我」,才能從五欲塵勞中,找回自己的真如法性。

修學「四念住」,對於生命的妄執愛著,就會慢慢降伏減低,去除我愛、我慢、我見、我痴,把心放在無常、苦、無我之上,對世間的錙銖小利,就不會貪戀,執著於一時的痛苦快樂,而能夠勇猛向前。能以四念住的法門去認識宇宙的真相,還要有「同體共生」的體會,時時自我觀照,就能安頓身心,自我解脫。

第一、觀身不淨。

第二、觀受是苦。

第三、觀心無常。

第四、觀法無我。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