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23 「大」之極

佛教對發菩提心度眾生的菩薩行者稱為「大人」;袁世凱自稱為「大總統」,事業成功的人被稱為「大老闆」;小學生在作文簿上寫下將來要成為「大人物」。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偉大」,但是,什麼才真正稱為「大」呢?有四點看法:

第一、大勇不鬥:有些年輕人,動不動就持武器械鬥解決問題。孔子云:「血氣方剛,戒之在鬥。」真正的勇者,不是逞匹夫之勇,一味蠻幹到底,而是面臨困境時能夠冷靜思考、謀劃周全,將勇氣化為智慧的力量。如空城計中,諸葛亮靠智慧謀略,不損一兵一卒智退司馬懿十五萬大軍。因此做人處世要能養成和平、不好跟人爭強鬥勝、不計較私己得失的性格,才能成為真正的大勇之人。

第二、大兵不寇:紀律嚴明,驍勇善戰是軍人必備的武德。宋朝岳家軍,士兵寧可忍飢不敢擾民,寄宿街市商店,黎明即起,為百姓打掃門宇、洗滌炊具,留下「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美名;台灣「九二一大地震」,軍方投入大批人力物資救災,獲得民眾好評。一支優秀的正規軍隊,不會像草寇一般擾民掠財,所謂「軍愛民,民敬軍」,如此全國的軍民才能上下一心,國強民安。

第三、大智不愚:俗言:「大氣不拙,大智不愚。」大智若愚,固然是一種境界,但真正的智者,除了不生驕慢外,更不會恃才敗德,做一些愚痴不正見的事情。有些人絕頂聰明,但沒有透澈的深思,不能明白因果本末,又缺乏道德意識,很容易聰明反被聰明誤,如同現今社會上許多「智慧型」的犯案者,就是將聰明用錯地方,世智辯聰的結果,傷人害己,毀了一生光明的前景。

第四、大仁不私:一個有仁德之人,凡事不會只逞一己之私,一切能以國家、大眾為重,只是想到如何護念眾生。例如,周公一飯三吐哺,一心為國家廣招賢能;林覺民為推翻腐敗政權,不惜與鍾愛的妻子訣別;英業達集團副總溫世仁發起「千鄉萬才計畫」,設立「網路城鄉中心」,為培養人才,改善貧困而鞠躬盡瘁,他們都是大仁不私的典範。

《佛光菜根譚》云:「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就能成就多少事業。」佛陀胸懷法界,成為人天師範而被尊為「大雄」;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對產業和社會發展傾力付出,其無私的關懷與誠信的人格,為後世留下「大德」的典範。因此,一個人不能只重視個人私我,若不能擴大眼光、胸襟,自然無法成就磅礡大氣了。「大」之極,有這四點:

第一、大勇不鬥。

第二、大兵不寇。

第三、大智不愚。

第四、大仁不私。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