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42 四種學習

世間沒有天生的偉人;偉人都是經由不斷的學習,才變得偉大。學習不是一張文憑,或什麼證書就可以代表,學習也不是為了父母、為了升等或為了什麼學位。學習是充實自己的生命;從學習中可以探究宇宙的奧祕,窺得知識的浩瀚,了解人間的繽紛,得知人生的微妙。

學習可以有很多方面,列舉四種學習:

第一、從師長學習,要聞一知十:子貢聞一知二,顏回聞一知十,都是孔門傑出的子弟。跟從師長學習,要勤查、勤問、勤記,並且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方能如古之鴻儒,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通古今,才思敏捷,自成一家。

第二、從書籍學習,要反覆思惟:宋朝蘇軾剛中進士不久,年輕氣盛,恃才傲物,王安石為了激勵他,遂出三道上聯考他,蘇軾窮思仍對不出下聯。他感到學無止境,於是勤奮向學,好幾年後,才對出下聯。所以,讀書不僅只是讀懂字面的意思,除了依文解義,還要進一步反覆思惟,再三推敲,懂得作者的真正用心,才能心領神會。

第三、從經驗學習,要體會實踐:許多飽學之士,知道很多知識,卻不一定能夠實踐。每個人在學習時要立定志願,將所學為國分憂,為民解勞,貢獻社會,或將所學運用在生活中,如此,知識才能轉為實踐的智慧。比如曾子,雖然資質不高,但聞善言必定親自躬行,因此能夠繼承孔子的聖人之法,由此可知,智慧不只在聖賢書中,更在實踐的真實經驗裡。

第四、從內心學習,要自覺行佛:許多人學習都是向外追求,這是捨近求遠,真正能學習的是自己的心,也就是一種「自覺」的能力。有了自覺,就能認識自己、明白自己,清楚學習的方向。佛是覺悟的人,所謂「行佛」就是以自覺的心,做一切清淨的行為,不管行住坐臥,什麼時候都能自動自發,覺照現前所行是否清淨;把自己內心的寶藏開發出來,就是自覺行佛。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擴大生命,無論有情無情,都可以是我們的老師,師長、朋友、路人也都是學習的來源,最重要的是自己能明白真理,有了正知正見之後,進一步要知而能行,無求而行,才能擴大自己的生命。

學習有四種:

第一、從師長學習,要聞一知十。

第二、從書籍學習,要反覆思惟。

第三、從經驗學習,要體會實踐。

第四、從內心學習,要自覺行佛。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