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61 講話

第三分進入到探討大乘菩薩發心的問題。要發什麼樣的心?度化什麼的對象?度化眾生的目的為何?菩薩行者如何檢驗自己的發心是否合乎正知正見?這幾項疑問,在第三分中佛陀有周詳的解答,並且提出四點觀念,令發心菩薩有修學之所依。

一、廣大心平等觀。

二、滅度無住涅槃。

三、眾生本性寂滅。

四、菩薩心無四相。

這四點全面地指出,菩薩發心的四種正觀,四種次第,四種正見,以及四種成就。

一、廣大心平等觀

經文中所謂「諸菩薩摩訶薩」,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廣義,是從發心上來講,泛指一切發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狹義,則從證果上而言,專指已登上初地的見道菩薩。前者包括凡夫菩薩在內,後者則僅指聖賢菩薩。不論是廣義或狹義,如來的教導付囑本無凡、聖的差別。

摩訶薩,是菩薩或大士的通稱。「摩訶」曰大,其含義有七:

第一、具有大根機。

第二、具有大智慧。

第三、信仰大乘法。

第四、悟解大乘理。

第五、修持大乘行。

第六、經僧祇劫時。

第七、證得大乘果。

欲成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必須是具大心的菩薩摩訶薩。這裡所說的大心,就是菩提心。誠如〈普賢行願品〉所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新譯《華嚴經》也提到:「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

從經典中可以得知,發菩提心是三世諸佛成就的根本;而發菩提心者,慈愛護念的對象是什麼呢?

《金剛經》明白說道:「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可見所有一切的眾生,含括三界九地,都是菩薩摩訶薩予樂拔苦的對象。三界的果報,雖有優劣苦樂的差別,但都屬於「迷界」,未能脫離生死輪迴之苦,《法華經》說:「能於三界獄,勉出諸眾生。」菩薩摩訶薩唯令所有一切的有情,不以三界為安樂,勤求真正的出離解脫,度眾悉無餘,不捨一眾生,這是菩薩發心所應具備的廣大心平等觀。

這種廣大心平等觀,就是對於一切眾生皆慈悲救度,無有分別。我們在佛陀本生故事中,看到佛陀在因地修行時,生為人身有割肉餵鷹、捨身飼虎的悲懷,縱使為鹿王、魚王身,遇眾生有難或有所求,也都能廣大平等的布施。想要發起「廣大心」,就必須具有「平等」的正觀,才能不分怨親、人我,一切喜捨。因此,「平等」的正觀需要般若智慧的淨化、攝持。「平等」可以說是佛教最殊勝可貴的特質。



祇陀園有座大樹林,樹林裡住著許多的鳥獸。有一天樹林三面都著火,只剩下一面還沒燃起火苗,卻又偏偏被一條河給截斷了出路。林中的野獸恐慌的逃生到此,望著河,束手無策。眼看著火舌不斷的蔓延過來,正當千鈞一髮之際,一隻身強力壯的大鹿,用牠的前腳和後腳,跨踞河的兩岸,野獸們就踏著大鹿用身體架成的「橋梁」,紛紛逃過河去,平安到達彼岸。大鹿的背脊被踩得血肉稀爛,眼看著群獸都過河了,突然又跑來一隻兔子,這時鹿的氣力微弱,但仍拼命忍耐著,讓兔子也能渡河。當所有的野獸都安然渡到彼岸,鹿的背脊也應聲而斷,最後落入水中身亡。

大鹿救度群獸至彼岸,沒有大小、親疏的分別,這不就是菩薩的廣大心平等觀嗎?

二、滅度無住涅槃

經文中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依溥畹大師之注解,涅槃之義有四:

(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實相真如之理,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性自故爾。凡夫雖在生死煩惱中,其性本自清淨,與佛平等無別。

(二)有餘依涅槃:以智慧燄燒煩惱薪,雖見、思惑已斷盡,但尚餘最後身,故名有餘依。

(三)無餘依涅槃: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無餘依。經文中所說的「令入無餘涅槃」,正指此也。

(四)無住處涅槃:菩薩以般若濟度有情,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憐憫眾生,故不住涅槃。生死與涅槃,二俱不住,這是菩薩悲、智俱用的殊勝之德。

有餘、無餘涅槃,實乃佛菩薩度眾的方便權巧,先說有涅槃之樂,令眾生生起欣羨求慕之心,最終實欲攝化眾生入無住涅槃。究竟來說,涅槃之性,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眾生與佛無別,縱使入驢胎馬腹亦不減損半分,然而眾生愚闇不了,故有勞菩薩辛勤的教化。

經典中提到,涅槃具有八種法味:

(一)常住:通徹三世而常存,圓遍十方而常在。

(二)寂滅:生死永滅。

(三)不老:不遷不變,無增無減。

(四)不死:從本不生,今亦不滅。

(五)清淨:安住清涼,諸障悉淨。

(六)虛通:虛徹靈通,圓融無礙。

(七)不動:寂然無為。

(八)快樂:無生死逼迫之苦,而有真常寂滅之樂。

然而涅槃的真貌到底是什麼呢?這則「不在別處」的禪門公案,或許能給我們一點意會。

洞山良价禪師有一次問雲巖禪師道:「老師!如果您百年後,有人問起您的道貌風姿,我要怎麼回答?」

雲巖禪師答道:「我不在別處!」

洞山禪師聞言,沉吟許久。

雲巖禪師喝道:「你以此思量心忖度,可要慎重小心!」

洞山不解老師的真意,難道慎思明辨也錯嗎?

直到有一天,洞山禪師在渡河時,看見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才幡然醒悟,作了首偈: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德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麼會,方德契如如。

原來,涅槃如影相隨,不在別處,更無須他覓,覓亦不得,得亦不真。

三、眾生本性寂滅

發廣大心平等觀,滅度所有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後,菩薩繼而要有「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的最勝心。

《大乘起信論》云:「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以一切眾生本性寂滅,無滅可滅,本來是佛,無佛新成。由此可知,菩薩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不可執自己是能度之人、彼一切眾生為我所度。菩薩應發最勝心,泯除人我對待的妄想,實無所度的眾生,亦無能度的菩薩。

關於菩薩修行的事業,有事、理的分別:

(一)事相:覺悟發心,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

(二)理體:生、佛平等,實無有眾生得滅度者。

菩薩欲圓滿菩提,著重於發心要廣大,要具備生、佛平等觀,更須別具慧眼,了透幻相假名,能度與所度只是隨順世諦而已。

南陽慧忠國師感念服務他三十年的侍者,想幫助他開悟。有一天吃飯的時候,國師喚道:「侍者!」

侍者立刻回答:「國師!做什麼?」

國師莫可奈何的道:「不做什麼!」

過了一會,國師又叫:「侍者!」

侍者又回答:「國師!做什麼?」

國師又無可奈何的道:「不做什麼!」

過了一會,國師對侍者改口道:「佛祖!佛祖!」

侍者更茫然不解的反問:「國師!您叫誰呀?」

國師不得已,就明白開示:「我在叫你!」

侍者不明所以:「國師!我是侍者,不是佛祖呀!」

國師此時慨嘆道:「你將來不要怪我辜負你,其實是你辜負了我!」

「國師三喚」的公案,無非要吾人直下承擔「我就是佛」!而眾生不知自己和三世諸佛的寂滅本性是一如的,只痴心認可自己是個侍者,辜負了諸佛的一片真心。

四、菩薩心無四相

經文曰:「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依溥畹大師的注解,四相即:

(一)我相:執著有個我,能度眾生。

(二)人相:執著有彼,為我所度。

(三)眾生相:執著有能度、所度,歷然相對。

(四)壽者相:執有「法」相授受,戀著不捨,猶如命根。

菩薩如果有此四相的執取,就會生起顛倒之心。要怎樣遠離四相的顛倒夢想呢?先以「我相」的「我」來說,生命是四大五蘊和合,沒有主宰性;是緣生幻有,沒有常住性;是業報所感,沒有自主性;是處處有障礙,沒有普遍性。所以五蘊假聚的我,其實是緣生緣滅的,並非常、一、主宰的實體。如此,「我相」既除,當然也就沒有相對待的「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結縛。

要掃蕩四相,要仰仗般若的大雄大力,如同《般若心經》所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因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薩行者,必先借助般若慧力,空去五蘊相,才能降伏執取「四相」的妄心。

有一個人來請教一位禪師,問道:「禪師!經典上說『無情說法』,我要怎麼樣才能聽到呢?」

禪師回答道:「有個我,當然聽不到。」

那個人反問道:「那麼請問禪師,你聽得到嗎?」

禪師哈哈大笑:「有一個我,再加上有一個你,當然更聽不到了!」

若有你、我的相對,有四相的執著,怎麼能諦聽三千法界的隻手之聲?怎麼能識見黃花翠竹的般若法身?菩薩遍灑菩提種子,平等護念一切眾生的慧苗,就是希望其皆能長出無有四相的枝幹,進而結成空花佛果。

本分以菩薩具足廣大心平等觀,無有分別度化一切眾生為旨要。菩薩廣大的心量,令我們心嚮往,凡夫雖不易做到,但可以在生活中,從少分的發心累積做起,終能成就菩薩滿分的能量。比如:一瓣心香,給人信心、祝福;一臉微笑,給人溫暖、歡喜;一句好話,給人親切、讚歎。用善心、微笑、好話等來供養身邊有緣無緣、有情無情的一切眾生,把佛法的真善美具體落實於人間的生活。萬德莊嚴的菩薩是不會輕視這隨手、隨口、隨喜、隨心點滴的功德的,但重要的是,猶如鳥飛過天空不留痕跡,點滴善行做過的同時也就應該放下,不掛於心。

【習題】

1.行菩薩道要發什麼心?

2.菩薩為什麼要滅度一切眾生令入涅槃?

3.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為什麼是無一眾生得滅度者?

4.如何降伏我們執著四相的妄想心?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