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17 講話

前分已表明受持、讀誦、為他人說的殊勝功德,本分佛陀為破凡夫不理解受持者功德既然如此之大,為何還會被人輕賤之真義,惟恐對境成迷,而譏毀如來教法,又慈悲為我等宣說《金剛經》不可稱量、不可思議的功德果報。

一、凌辱輕賤,除先世罪。

二、供養諸佛,不如無心。

三、末法眾生,狐疑不信。

四、果報巍巍,不可思議。

前分說到,持經演說者具有不可思議之功德;凡是經典所在之處,即是佛塔,應受一切人、天恭敬供養。佛陀所說都是真實不誑之語,但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有些持經演說者,不但沒有受到人、天的尊重禮拜,反而被世人所輕賤呢?

一、凌辱輕賤,除先世罪

何謂輕賤?輕則不重,賤則不尊矣。輕賤事有多種,如因猜疑而生嫌隙,或懷瞋怨而加毀謗,或依權勢而欺凌,甚至用刀杖瓦石,拳腳相加……凡此皆為輕賤事。

為什麼持誦此經者,仍會遭逢為人輕賤之事呢?此中,實有二種凡人所不知不解的果報變異。

(一)報不可思議:以輕易重,原本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之業果,消散滅盡。

(二)果不可思議:除先世罪業冰消外,未來當證菩提之佛果。

凡夫心性怯弱,貪著有相功德,不知輕賤忍辱之境乃是惡業轉化、福慧增長的報果。六根若被違順、愛憎諸相所動亂,又怎能淨心信受如來於經中所宣說的妙義呢?張無盡居士詩言:

四序炎涼去復返,聖凡只在剎那間;

前生罪業今生賤,了卻前生罪業山。

就算是已覺悟的佛陀,仍免不了有十難,《佛說興起行經》提到:

(一)孫陀利謗佛難。

(二)奢彌跋謗佛難。

(三)患頭痛難。

(四)患骨節疼痛難。

(五)患背痛難。

(六)被木槍刺腳難。

(七)被提婆達多擲石出血難。

(八)被戰遮女繫盆毀謗難。

(九)食馬麥難。

(十)六年苦行難。

如是因,如是果,誰都不能逃脫因緣果報的法則,吾人在接受先世罪業的報應現行,種種難忍之事時,應憶持金剛妙法,隨緣消舊業,安忍不住四相,更不可動念瞋恨。

未出家前的鴦掘摩羅,因誤入邪道,遵邪師言,誓殺一千人,並取對方手指,以線串成項鍊,佩戴在身上,所以殺人不眨眼。人們對於他的兇殘,即畏懼又痛恨,給他取一個外號,名為「指鬘外道」。

鴦掘摩羅因受到佛陀的教化,成為一位修善的比丘。但是他每日隨其他比丘一同入城乞食時,民眾仍忘不了他做過的惡行,因此向他擲土投石,瞋罵羞辱。日復一日,乞食歸來的鴦掘摩羅總是身形汙穢,衣衫襤褸,臉上殘留著斑斑血跡。有一天,佛陀把他喚來,慈悲的安慰他:「鴦掘摩羅!你必須安忍不動,要歡喜信受。先前雖造諸惡業,但依著今日勤修的善法,終將使你走向正道解脫。就像原本鹹苦的水不斷注入清水,日後必成甘美可解渴之水。以前種下的罪業,要以潔淨的善行來償還,就像烏雲散盡,將看到光芒四射的月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殺人的鴦掘摩羅,因信解經教,心如大地,不動不搖,於是從殺人的指鬘外道,修成純白無染的大阿羅漢。因果歷然不爽,佛陀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精勤於種種善行修為,以至徹悟甚深緣起,成就正等正覺。我們受持般若性空之理,是空掉貪染根塵識的妄執,是空掉我等四相的分別,而非撥無聖凡因果,不信有善惡報應。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當持經戒,相率以道。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善不可不行。行善布德,濟人離苦,超出生死。見賢勿慢,見善勿謗,不以小過證入大罪,違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證。可畏!可畏!」

法遠圓鑑禪師在未證悟前,與天衣義懷禪師聽說葉縣歸省禪師德風,同往叩參。適逢冬寒,大雪紛飛,同參共有八人來到歸省禪師處,歸省禪師一見即呵罵驅逐,眾人不願離開,歸省禪師以水潑之,衣褥皆濕。其他六人不能忍受,皆忿怒離去,唯有法遠與義懷整衣敷具,長跪祈請不退。

不久,歸省禪師又喝斥道:「你們還不離去,難道待我棒打你們?」

法遠禪師誠懇的回答道:「我二人千里來此參學,豈以一杓水潑之便去?就是用棒責打,我們也不願離開。」

歸省禪師不得已道:「既是真來參禪,那就去掛單吧!」

法遠禪師掛單後,擔任「典座」之職,負責料理大眾飲食。有一次未曾稟告,即取油、麵做五味粥,供養大眾。這件事被歸省禪師知道後,就非常生氣的訓斥道:「盜用常住之物,私供大眾,除依清規責打外,並應依值償還!」說完,打了法遠禪師三十香板,將其衣物缽具估價後,悉數償還完畢,就將法遠趕出寺院。

法遠禪師雖被驅逐出山門,仍不肯離去,每日於寺院房廊下立臥。

歸省禪師知道後,又呵斥道:「這是院門房廊,是常住公有之所,你為何在此行臥?請將房租錢算給常住!」說完,就叫人追算房錢。

法遠禪師毫無難色,遂持缽到市街為人誦經,以化緣所得,償還房錢。

事後不久,歸省禪師對眾教示道:「法遠是真正參禪的法器!」並叫侍者請法遠禪師進堂,當眾付給法衣,號「圓鑑禪師」!

六度萬行,廣開修行門戶,忍耐是修行最得力處,佛陀名為「大雄大力」,如果心無求法的大力,怎能被割截其身而不生瞋恨?欲成佛作祖,先做眾生馬牛,要為人天眼目,須成忍辱大行。

二、供養諸佛,不如無心

佛陀以自己因中修行,親承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之功德,與受持、讀誦此經之功德相校量,持誦此經功德之廣大,遠非前者所能及。

前文已明示,持誦此經能消先世罪業、能證無上菩提,有此兩大不可思議之果報;今則以福校慧,再度明示持誦此經功德之無有邊、不可稱量。

佛陀自言,於三大阿僧祇劫中,供養承事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供養,約之有四事,即飲食、衣服、臥具、湯藥等。在《海龍王經》中,提及究竟之供養:

時,海龍王問世尊曰:「其有人以華香、雜香、擣香、繒蓋、幢幡、伎樂、衣被、飯食、床臥、病瘦醫藥,供養如來,寧應供養不?」

佛言:「龍王!隨其所種,各得其類,此之供養,不為究竟。離於垢塵,植於德本,逮至賢聖,心之解脫。不為無德,不至無上。菩薩有四事,應供養如來。何等四?不捨道心,植諸德本;心立大哀,合集慧品;建大精進,嚴淨佛土;入深妙法,心得法忍。是為四,尊敬如來為供養也。」

菩薩應以入深妙法、嚴淨佛土等方式,來尊敬供養如來。《金剛經註解》說明道:

「終日供養,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是故供佛功德,雖百分、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之多,譬如微塵恆沙,皆不及持經功德之一分也。末世人徒知事佛,而不知佛究竟處,盡在此經。捨經,何從而得?

供養諸佛,事屬有為,果報仍可思議計量;受持般若,功屬無為,故不可稱量勝數。菩薩行福慧二施,欲具足第一波羅蜜,應以無住離相為第一希有功德。」

有一天,須菩提於山巖中靜坐,不久,身邊飄墜七色的天華,異香四散,空中並響起梵音歌詠。尊者見此異象,問道:「空中雨花梵樂,詠歎者是誰?為何事,現此勝妙之象?」

空中答語道:「吾是帝釋,尊重恭敬供養尊者善說般若。」

須菩提問:「我未曾說一言一字,為什麼你歌詠讚歎呢?」

帝釋答道:「如是!如是!尊者無說,我乃無聞,無說、無聞,是真說般若。」

頃刻間,又雨天華、詠梵唱……

須菩提心無所住,清淨如虛空,與深妙法性相契,本非概念言說可思、可議,故感天華樂詠讚歎供養。耳目心意若不被妄相所轉,「無心道人」眼所見皆新雨山色,耳所聞無非是宣流法音,身所在處皆是七寶莊嚴之地。

三、末法眾生,狐疑不信

佛陀說道:於後末世,若有人受持、讀誦此經,如果一語道盡其所得功德之廣大,恐人難信,反生疑惑。經文行此,佛陀已作五重校量,包括兩次外施(見第八分、十一分),兩度內施(見第十三分、十五分),一番佛因(見前文,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陀以七寶、身命以為校量,不過是略顯持誦者的功德百千萬億分之一而已,心著小法的凡夫、二乘,聞此已難信受誦持,更何況佛陀若是具說般若之功德,凡夫、二乘者,非但不信,反而更加深其猜疑,心生昏昧猶豫。

據傳狐這種動物,其性多疑,冬天渡過冰河時,且走且聽,冰下水無聲即進,有聲即退,進退不一。佛陀以狐性多疑,譬喻末法眾生信根怯弱,聞般若勝福,狂亂不信,以致謗法獲愆。因此,佛陀不過隨事便舉,或以三千大千七寶,或如須彌寶聚等校量,略說般若一、二功德,如經文所云:「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學佛者,信根應當堅固,不被天、魔、梵及世間根塵所壞。所有的善法都是透過「信」所開發出來的,在《大乘百法明門論》中,信心所位居十一個善心所之首,《華嚴經》也說道:

信能捨離諸染著,信解微妙甚深法;

信能轉勝成眾善,究竟必至如來處。

清淨明利諸善根,信力堅固不可壞,

信永除滅一切惡,信能逮得無師寶。

信於法門無障礙,捨離八難得無難;

信能超出眾魔境,示現無上解脫道。

一切功德不壞種,出生無上菩提樹;

長養最勝智慧門,信能示現一切佛。

是故演說次第行,信樂最勝甚難得;

譬如靈瑞優曇華,亦如隨意妙寶珠。

佛陀深知眾生信心難立,不曉般若神通妙用的無邊功德。

一日,百丈禪師說法圓滿,大眾皆已退去,獨有一老者逗留,禪師問道:「前面站立的是什麼人?」

老者答道:「我不是人,是一隻野狐,過去古佛時,曾在此百丈山修行,後因一位學僧問道:『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我回答說:『不落因果!』因此答語,我五百世墮在狐身,今還請禪師示一轉語,以期能脫野狐之身!」

老者合掌問道:「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

百丈禪師答道:「不昧因果!」

老者言下大悟,作禮告辭而去。第二天,百丈禪師領導寺中大眾,到後山石岩下的洞內,以禪杖挑出一具野狐死屍,禪師囑依亡僧之禮火葬。

五百世墮野狐身,只因一念昧於因果!吾人背離正道,終日茫茫走他鄉,百千種貪婪亂心,不信善法能冰消先世罪業,不信受持經教能破迷啟悟。其實,只要了知並深信般若性德,又何須向金佛、木佛、泥佛乞求福佑?淨心不逆,就如瓔珞莊嚴身心,如日月照破黑暗,如甘霖普潤萬物,如巨筏引渡彼岸。

四、果報巍巍,不可思議

佛陀在此分的結語,告訴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前文已略說受持此經的功德──能重業轉輕,消惡道之業報;能依此信德,獲證無上正等正覺。佛陀以無量珍寶施、身命施之譬喻相校,皆未能具說盡般若功德於千萬億分之一。般若非所思,更非所議,世間的稱量譬喻、計算都不能及。

智閑參訪溈山禪師,溈山問道:「聽說你在百丈禪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是真的嗎?」

智閑答言:「慚愧!」

溈山說:「這不過是世間的聰明,對了生脫死,毫無助益。現在我問你一句:『什麼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智閑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沉思許久,問道:「請禪師慈悲為我解說。」

溈山:「我知道的,那是我的,不干你的事;我若為你說破,你將來眼睛開時,會罵我的。」

智閑不得已,回寮翻遍所有的經典,想從中找尋答案,但始終不得其旨,這才了悟,文字非諸佛真心,因此發誓道:「今生再也不研究佛學了,做個參究本心的雲遊僧吧!」

智閑於是辭別溈山,到南陽慧忠國師處參學。有一天正在剷草時,偶然拋落的瓦礫恰好擊中竹子,發出清脆的一聲,智閑因而大悟,於是便回房沐浴,焚香遙拜溈山禪師道:「老師!您對我的恩惠勝於父母。如果那時您說破這個祕密,哪有今天的見性頓悟呢?」因此寫一詩偈寄給溈山禪師。偈云: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動容揚古道,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智閑禪師翻遍千經萬論,尋不著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自此不隨言逐句,返歸自心。我們學佛,如果只是一味希求勝境感應,貪求免難消災,就錯用心機。有相的福報,終不免五衰相現,生死流浪。入寶山,不應只取著泥塊瓦石,當取無價寶珠。就像六祖惠能初見五祖弘忍,弘忍開口問道:「你來求什麼?」

惠能恭謹作答:「惟求作佛,不求餘物!」

《金剛經》不只是教我們降伏妄心,而生清淨心,更是一張成佛的藍圖,直教吾等懸崖撒手,佛與魔一時放卻,當下漆桶底脫。

潭州慧朗禪師初參馬祖時,馬祖禪師問道:「你來求什麼?」

慧朗曰:「求佛知見。」

馬祖道:「佛已超越知見,有知見就是魔。」

慧朗聽了,恭敬禮拜。

馬祖禪師問道:「你從什麼地方來?」

慧朗回答道:「南嶽!」

馬祖不客氣的指示道:「你從南嶽來,辜負石頭的慈悲,你應該趕快回去,其他地方並不適合你去!」

慧朗於是再回到石頭禪師那兒,請示道:「如何是佛?」

石頭答道:「你沒有佛性。」

慧朗滿懷疑惑:「蠢動含靈都有佛性,為什麼我沒有佛性?」

「因為你不是蠢動含靈。」

「難道慧朗不如蠢動含靈?」

「因為你不肯承擔!」

慧朗終於言下大悟。

我們若狐疑不信,不肯承擔,真是煞費佛陀示教的良苦用心。

【習題】

1.持誦《金剛經》應受人、天恭敬禮拜,為什麼還會受人輕賤?

2.須菩提尊者未說一字,為什麼帝釋要雨天華、詠梵樂的讚歎?

3.為什麼供養承事無量諸佛的功德,不及持誦《金剛經》的功德?

4.信心對我們的修行有何重要性?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