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91 原典、註釋

原典

妙行無住分第四*1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2。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3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4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5、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註釋

*1本分旨在敘述「妙行無住」,也就是──心無所住而行布施。有住,即是住相,就是對諸法產生虛妄分別;若不住相,就不為妄境所動,不為妄境所動,就能照見清淨本然的理體。菩薩在行布施時不著相,了達布施者、受施者及所施物三輪體空,如此,無能施之心,不分別受施之人,不見有施之物,當然布施後也不起求取回報的念頭,這種不住相布施,無住而住,是菩薩妙行的奧義所在。虛空無量無邊,施福如虛空亦無量無邊。

*2布施:布,普也;施,捨也。菩薩修六度萬行,以「布施」一義,即可含攝其他五度:

  a.財施:即是六度中的布施度。小至一錢一物,大至田宅國土,悉皆可施,資他生也。

  b.無畏施:可攝「持戒、忍辱、精進」三度。無畏之故,任何惡魔不能破他的戒體;無畏之故,一切凌辱皆能安忍如飲甘露;無畏之故,能精進勇猛地修行正法。

  c.法施:可攝「精進、禪定、般若」三度。佛陀因地修行,於諸善業精進不懈;說法之前,必先入禪定,以般若智慧觀察聽法眾生的根機,然後應機說法。

*3色聲香味觸法:即六根所取的六種對境,又名六塵、六處。

  a.色:指物質現象,如黑白、方圓等,為眼根所緣之境。

  b.聲:乃能引起聽覺的音波,如樂音、笑語等,為耳根所緣之境。

  c.香:指氣味,為鼻根所緣之境。

  d.味:指舌根嚐東西所得酸、甜、苦、辣、鹹等感覺。

  e.觸:指皮膚接觸外物所產生的冷暖、硬軟、粗細等覺受,為身根所緣之境。

  f.法:包含前五境以外之一切,為意根所對之境,比如回憶往事或憧憬未來。

*4虛空:虛無形質,空無障礙,故名虛空。經論中多以之作為譬喻之用。

*5四維:即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隅。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