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02 搶救文化出版界

最近,和幾位開書店的人士接觸,忽然心中湧現一個感覺:要救救文化事業的書店經營了。

現在,社會上許多的實體書店,大多面臨經營不下去的困境,因為賣書獲得的一點利潤,已經不夠維持將本求利的生活。長此下去,人們靠著精神食糧充實心靈的東西沒落了,就好比沒有米穀飯食來維生一樣的危險!

農產品是人類活著的生命線,當遭遇風災、旱災,受到損失,或遇到收成不好的時候,所謂「穀賤傷農」,政府總會提出一些方案來幫助農業度過難關。所以台灣這幾十年來,政府也不斷的促進農業研究改良,興辦水利、保護農耕土地、補助受災損失、穩定產品價格,給予農民各種低利貸款的優惠,促進農產品的銷售等等,主要的也就是希望增加農業的生產,讓社會大眾的生活穩定,糧食供應充足無虞。

農產品是物質生活養命的食糧,文化書籍則是精神生活的必要食糧,其價值並不小於農產品。但是,現今由於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電子出版品的推出,讓實體的出版業面臨慢慢被淘汰的境地。有人認為,數位化的文化產品也有同樣的功能價值,可以做為人類的精神食糧,而不必要有實體書店的書籍銷售、出版、報刊的發行等等;但我想,在這個文明社會高度發展之下,對於文化書籍的精神需求,絕對是不可以少的。試想,假設我們的社會裡連一本書都沒有了,圖書館關門,印刷廠倒閉,書店也都消失了,不知道這將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

目前,經營一個小書店,一天的收入要達到上萬元並不容易,最常見的也只有數千元所得。光是要支付房租、水電、書籍的成本、員工的人事費用等,實在說,已經沒有辦法維持最低的收支平衡。

所謂「自古文人多坎坷」,過去文字獄、禁書,思想遭受禁錮的時代,因為出版品而惹出的麻煩,傾家蕩產、生命毀滅的情況,時有所聞,甚至層出不窮。到了現代,儘管憲法已保障出版自由,書局、出版業卻面臨到經營上的危機,這不是業者的無能,而是時代的趨勢所致。

例如,過去的《中央日報》,因為有政黨的支持,一度風光不已,而今已走入歷史;《聯合報》和《中國時報》,當年一百多萬份的印刷量,如今銷售雄風不復重見。又例如連鎖經營的新學友書局、金石堂書局等,聽說已經縮編多家實體書店,甚至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書店像「政大書城」,則已在台北地區吹起熄號燈。

現在,縱然有一些文化界的人士,本諸「老兵不死」的精神在勉力撐持局面;這當中,除了誠品書局,由於特殊的經營理念,可謂一枝獨秀,以外的出版業,好比天下文化,即使出版了像《遠見》這樣一本有份量的書刊,可以說,三十多年來帶動了國家社會政經管理、觀念知識、科技生產力的發展,然而,想要回到當初每日發行一本書的盛況,也是多方困難,因此,只有在理念上繼續堅持,不忘初心的努力不懈。

民生物質和精神食糧是同等重要的,我們想,政府是不是也能夠像發展農業政策、搶救農業一樣,也來搶救文化產業呢?比方,獎勵優良圖書、出版業者,降低出版成本,好書介紹,贊助各種人文講座,帶動買書風氣等等。

當然,我也希望出版界要自我反省,自謀出路。例如,讀書的人少了,可以在全國發起「讀書會」,鼓勵大家讀書,響應高希均教授提倡的「以書櫃代替酒櫃」;或是為了維持書店的生存,除了出版品的銷售以外,也可以開發一些文具、紀念品、兒童玩具,以及與文化有關的書包、筆記本、鞋、帽等文創產品;也就是說,不妨將書店做成一個多方位的經營。

我們還是要呼籲政府,積極發展文化政策,搶救文化界,重視出版業。尤其現在由龍應台女士擔任文建會主委,他對文化有著極大的熱忱,具有改革的理念、寬容的精神,我們期盼文建會不只是辦一些藝文活動,或者是做一些應景的事情;假如在這個書局沒落的時候,能夠提出一些實質的方法幫助出版業發展,使得文化出版不致於沒落,是為幸事。

現代有許多的人精神空虛,這正是缺乏閱讀文字的書籍,鎮日與電腦為伴,心靈上沒有一個聚點所造成。過去國人對於《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等,可以說老少都津津樂道,而今,難道人類的智能都退化了嗎?所謂「書香世家」、「書香人生」,這還是中國人所需要的哦。最後,希望政府能夠重視讀書、重視出版,那麼,國家興盛,社會健全,人民心靈富裕可期矣。

二○一二年四月五日刊於《聯合報》:閱讀充實心靈 搶救文化出版業

二○一二年四月六日刊於《人間福報》:搶救文化出版業 閱讀不斷層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