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77 健全佛教教育的根本條件

事業的成功靠人才,人才的造就靠教育,要有健全的教育,才能夠培養出傑出的人才來;這就是近代各先進國家之所以特別注重教育事業的發展與健全的最大原因。

我國佛教自宋元以降,因為不太重視教育的緣故,致使光芒萬丈的中國佛教日趨式微,幾至一蹶不振,幸自民國維新以後,教中先進如太虛大師等,為了欲使佛教能配合國家之鼎革而走上復興的大道,乃積極提倡創辦僧教育,由此而有武昌、閩南等佛學院的設立,也曾培育了不少的住持和弘法的人才,頓使衰頹不堪的中國佛教呈現著一片中興氣象。

不過,因為當時佛教教育是從極保守的舊式叢林中建立起來的,基礎本已非常脆弱;又加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始於我國,乃至中共的趁火打劫,篡奪政權,致使原本不甚健全的佛教教育,不斷的遭受著無情炮火的摧殘,幾乎陷於停頓狀態!及至大陸淪陷,政府播遷來台,由於本外省佛教大德的能夠合作,佛教教育雖亦在國家繁榮進步下漸漸恢復起來,但是因了人力和財力的不足,無論從質和量的任何一方面來說,都顯得不夠理想,所以怎樣健全佛教教育,已成為今日佛教界的最大問題。本社同人也因此特別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作為本刊第七次今日佛教問題座談會的討論中心,承蒙緇素兩界大德們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現在本社同仁也願意將對這一問題所想到的幾點芻見,提供從事佛教教育的諸方大德們參考:

我們以為要使佛教教育健全起來,下面幾項工作是必須具備的根本條件:

一、籌集足夠的經費:任何一件事業的成功,都以經費為其先決的條件,有足夠的經費,才能湊集一切有助於成功事業的條件,佛教教育當然也不例外。我們放眼本省各地的寺廟,能夠籌集足夠的經費來興辦一所合乎理想佛教學校的,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儘管各地寺廟的住持具有著興辦佛教教育的熱忱,但是因為限於經費,始終不能辦出一所像樣的佛教學校來,因此,我們建議各地熱心佛教教育的大德們,趕快把力量集中起來,真正為教育而辦教育,我們相信,祇要大家肯犧牲小我,集零為整,把目前本省各地所有佛學院的力量集合在一起,是不難辦成功一所規模完整的佛教學府的!

二、嚴定學校的等級:走路必須由近而遠,讀書也要由淺而深,這是天然的法則。目前我佛教教育當局們,大家都似乎有點好高騖遠的毛病,一舉辦就是〇〇佛學院,從來不曾有人興辦過佛教中學和小學。或者說:佛學的理論太高深,不是中小學程度所能接收得了的,不錯,這話有道理,但是各佛學院所招收的學生是否都是高中畢業程度呢?卻又不是的。還有,各地佛學院的課程大抵是差不多的,學生一處畢了業,就處處畢業了,根本沒有升學的機會。那麼,學生的學業是否已經成熟了呢?卻又是個「不」字。試想,這是辦教育嗎?因此,我們以為要健全佛教教育,佛教學校的等級要有嚴格的規定!我們僅建議各地現有的佛學院,把所有的學生來一次聯合考試,然後依照程度,分發各校,分級授課。這樣,不但使學生有按級升學的機會,教的人也免得因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而傷腦筋。

三、顧及學生的出路:學校是為培植人才而興辦的,學生也是因為謀取出路而讀書的;過去乃至目前的佛教教育當局者,很少有為畢業同學介紹出路的,致使學生於畢業後就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悶,因此,不是浪費人才,就是好的學生不肯入佛學院,這也是佛教教育不能辦好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希望佛教教育當局能注意到學生的出路問題,因其才而介紹之、安插之。例如學生中有長於弘法的,那就介紹他去弘法道場當導師或布教師;若有長所做事的,就介紹他去寺院當職事或住持;設是長於政治的,就推薦他去各級教會工作等;這樣,不但學生因有出路而努力求學,佛教事業也會因得到新的人才而有所進展。

總之,佛教教育是專為培養住持和弘法人才而興辦的,它的使命非常重大,它需要的條件眾多,要達成它的任務,要收取它的效果,決不是一般因陋就簡的或者敷衍門面的幾間佛學院所能辦到的,這是要靠諸方熱心佛教教育的大德們的通力合作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敬請我諸方大德們放大抱負,放遠眼光,共同來為這神聖的佛教教育工作而努力吧!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刊於《今日佛教》第七期社論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