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13 中國佛教與佛教青年

我們中國的佛教,曾把偉大精深的教義,傳播到世界各國,而今佛教的光芒雖已照遍了各洲,但我們的中國佛教,卻眼看著一天一天的衰敗下去;我們的中國的佛教,擁有僧徒一百萬,信徒數千萬,教徒不可謂不多,而今多數的教徒都逼得走其他的路去了;我們中國的佛教教產,擁有無數的巍峨堂皇的寺院,難以計數的田產,這產業不可謂不豐,而今分的分了,奪的奪了;我們中國佛教的歷史,有兩千年光輝燦爛的流傳,歷史不可謂不久,而今快走到死亡的邊緣;我們中國的佛教,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有著巨大的貢獻,其文化、藝術、道德……不可謂貢獻不大,而今快給時代的洪流沖沒了,這是誰的責任?這是中國佛教青年沒有發揮出力量的後果!

我們中國的佛教青年,有刻苦自學的精神,有勇猛精進的毅力,有犧牲衛教的熱誠,有廣度眾生的宏願,然而現在的佛教青年,沒沒無聞,他們沒有一點出路,終年到頭的過著刻板的寺院生活,消磨著青年的朝氣,任他雄心萬丈,在寺院中除了二時課誦,對佛教毫無貢獻,這是誰的不是?這是佛教沒有重視青年!

現在的社會和人心,所表現出來的都是殘忍的、爭奪的、自私的、虛偽的、邪的、醜的、惡的、軋轢不安的,正需要佛教慈悲的、無我的、利他的、誠實的、正的、美的、善的、平等互助的教義來薰化社會上黑暗的風氣,社會能少了佛教嗎?肯定的答一句:不能少的!

現在佛教的制度已經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時候,因為現有的佛教制度是陳舊的、古老的、保守的、消極的、形式的、束縛的、階級的、不合時代潮流的,正需要佛教青年們勇敢的、熱忱的、進步的、積極的、大雄無畏的精神來改造衰頹的佛教,佛教能少了青年嗎?肯定的答一句:不能少的!

很早就有人喊過這個口號,青年是國家的主人,是國家的棟梁;佛教青年又何嘗不是佛教的主人,是佛教的棟梁呢?不管哪一個國家,不論哪一個集團,都不會忽視青年的!滿清政府是青年打倒的,中華民國是青年創立的,強國衛民的責任擔在青年的身上,復興佛教,又怎能說不需要青年!

不幸的今日佛教,是拋棄了青年,忘記了青年,好像不知道佛教是怎樣需要青年,不知道青年是怎樣重要,佛教裡只曉得苛責青年,說今日的佛教青年是如何的不上進,道德如何沉淪,人格如何卑汙,所以有人倡導青年「重新出家」之說。重新出家是要的,但把一切的罪名完全推在青年身上,這未免太嫌冤枉,太不公平。今日佛教青年受著環境的困難,形式的束縛,貧窮的煩悶,時局的動盪,人事的折磨,沒有發展長才的機會,沒有用武的場所,佛教會的理監事要方丈當家之流的才能負責,方丈當家又要四五十歲的人才能勝任,因此,他們懷了一顆熱烈的心,對不能重用青年的佛教,只發出無可奈何的浩嘆!所以他們要問:佛教是怎樣教育青年的呢?佛教是怎樣養活青年的呢?佛教是怎樣重視青年的呢?望代表佛教諸公,要注意這些問題。

佛教青年從小離開了溫暖的家庭和骨肉的團聚而皈投到佛門來,中國做「小和尚」的那段日子還不就如同牛馬的生活,他們從小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也沒有經濟的來源,他們吃的是粗菜淡飯,他們穿的是老布衣裳,幸而出家就是為了求其物質的淡泊而能得到解脫,然而他們還是人,我們今日應該同情這群佛教青年而不應該苛責他們。

當然,今日的佛教青年也不是真的完全沒有弱點,我們這一代人中,有的才跨過了青年時代,就變成佛教進步的障礙物,有的留在青年時期,受了兩次教訓,遭了兩次風浪,馬上就挫折勇氣,變成了疑懼、怯懦、徬徨、妥協、停滯、屈服的弱者,弘揚佛教的雄心從此消沉,青春的火焰從此息滅。有的見到這不景氣的佛教,以為到了不可救藥的時期,不肯奮發圖強,因此信仰發生動搖,往往走上歧途。同時,今日佛教青年更有一種等待和依賴的病態心理,青年男僧等待佛教來賜予他們機會,青年女僧將佛教復興和這弘揚的責任依賴男僧去做,今日佛教青年關於這許多都有改正的必要。

佛教現在好似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這一代的佛教青年,應該不能推諉責任,佛教本來就是釋迦牟尼(世尊)在青年時期創造起來的(世尊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玄奘三藏法師也是在青年時期歷盡千艱萬險到印度去求經(時年二十九歲),太虛大師在二十多歲時,就發願改革中國佛教了。佛教今天面臨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所以今日的佛教青年應該緬懷先賢而承當起一切艱苦的責任來!何以見得艱苦?因為復興佛教,正需要無數堅強的、勇敢的知識佛教青年出來獻身,然而這樣的佛教青年太少,必需要有志的佛教青年自己來創造!

真的,現在一切都要靠佛教青年堅決的拿出自己的主張,佛教是不會為青年著想的,你找遍佛教界中,有教育青年的佛學院嗎?有讓佛教青年做事的處所嗎?佛教是需要青年的,但需要的是肯向前,不後退,能開創佛教的青年!

我們又希望今後的佛教,不要以為老年人才能做事,俗話說:「和尚不能老,一老就是寶。」在佛教會做事的不一定要方丈,做方丈的也不一定要四五十歲,讓青年來替佛教做一點事,相信青年們做事不一定就比老年人差!

起來吧!中國佛教的青年們!

一九五一年六月於中壢

一九五一年七月二十日刊於《人生雜誌》第三卷第六期第十一頁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