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12 偉哉!大師!

‧性瀅 正聞出版社總編輯

初夏的五月末,從檀香山返台,在東京成田機場等待轉機的時刻。一位衣著齊整,態度虔敬的男士,合掌趨前問道:「請問,您是佛光山的法師嗎?」

啊!許是手上提著「佛光山七十八年度行腳托缽法會」的紀念袋吧!我微笑回答:「是佛光山早期的學生。」並指著手上的提袋更清楚的說明:「那一年,平和尚領眾環島行腳托缽,我有幸在彰化禮見,獲贈此袋。十多年來依舊如新。」

在日亞航班機上,乘客不及半數,他再次來到我鄰座的空位,自我介紹,並述說此行來去因緣。他是自願發心到日本佛光山本栖寺來支援人力的義工,住了三個月,願行圓滿要回台灣。我問道:「大師,可好?在本栖寺靜養嗎?」「是的,大師病後到本栖寺來靜養,本來預定住一段日子。但台灣爆發了前所未有的 SARS 疫情,大師不顧弟子們的反對,堅持提早回去了。大師說:此刻,台灣有難,我怎麼忍心避在這裡。我必須回去和大家共患難,給大家信心和安定。」

偉哉!大師!聽到這裡,我內心油然生起一股莫名的感動,不再言語。望向機艙外的皓皓長空,腦際湧現──啊!浩瀚星雲,心若太虛。

民國五十三年(一九六四)冬,大師在南台灣的高雄壽山之麓,創辦了「壽山佛學院」,從此台灣的僧伽教育(佛學院)開啟了嶄新的一頁。在傳統與現代兼顧,學科與法務並進的辦學風格下,大師傾全部心力,專注地為台灣佛教的未來作育僧才。猶記當年的星公院長,正值青壯,英氣俊朗,望之儼然;卻又慈眉愛語,即之也溫。

記得開學的新生訓練,大師親自主持,指導行住威儀,示範進退靜默。課程科目豐富,從佛學到世學應有盡有,大師更每週授課八節以上。在課堂上大師侃侃而談諄諄善誘,給新生學子許多珍貴難得的啟發。

課餘之暇,大師總不時出現在學生之前,親切晤談鼓勵學習,甚至曾示範羅漢齋大鍋菜的正確煮法。每個月中,一次帶領學生郊外踏青健行。這樣的院長,在我後來十多年的佛學院授課經驗中,不曾值遇過。

從壽山佛學院到東方佛教學院,到改制後的叢林學院,大師始終不變的理念──為佛教培育出全方位的僧伽人才。大師百年樹人,唯教育文化事業為重的想法,使得他傾其所有,竭盡所能的,不終止的辦學。不忍人才凋零的愛護後生。

大師擅開風氣之先,悲願之深切,眼光的深遠,實非常人所能及。在我們三年學業即將結束前,大師主張以環島布教取代畢業旅行。親自領軍師生作為期一個月的行腳布教。

途中日晒雨淋,披星戴月,從偏僻的鄉野到繁華的都會,從簡陋的野台到莊嚴的殿堂。

在在顯露大師弘法度眾的熱忱,和不屈不撓的意志,更留給學生們一生難忘的經驗回憶。

大師重視佛教與現實社會的良性互動,在本質神聖性的傳統出家佛教外,更積極推動社會認同的世俗性的佛教,國際佛光會的創立,即是此一理想的實現。

大師既注重整體佛教形象的提升,也不忽略時代變遷下佛教合宜的定位。從宜蘭、台北、高雄而佛光山,進而更將台灣佛教經驗,推向世界各地,築構了五洲若比鄰的佛教領域。

每每有人問道:「為什麼佛光山能,別人不能?」多數人亦認為,這只是大師宿世種植的福報因緣殊勝而已。對這樣的討論,我的回答總是:「除了宿世福報,更重要的是今生的用心。」

大師之待人,用心、寬容;大師的處事,用智、圓融。

記得佛光山開山之初,嘉義仕紳吳大海居士捐贈山上的給水設備。大師在水塔外題名──「大海之水」。何其善巧!令眾生歡喜。

大師深富感情,寫作中總是筆下流露動人的情愫;言談中總是真摯親切的,予人難忘的感動。早期的新詩作品〈偉大的佛陀〉──鐘聲伴著晨曦,黎明把我從夢中招回。揭開我心地的朦朧,又開始我虔誠的敬禮;我所敬仰的佛陀呀!願您的慈光,庇佑著大地,庇佑著眾生,庇佑著我……當年學生舞台上的朗誦,那動人心弦的迴響至今難忘。

大師對當代佛教的奉獻,無己無私。為現代佛教的發展,無窮無盡。這樣的豐功偉業,數之不盡,娓娓道來,也不過千山中的一丘。

然而,大師自己呢?在西元二千年元月一日手諭弟子護法們的信上,大師說:「今年我已七十四歲了……深感健康已大不如前,但我仍在五大洲往來飛行,穿梭弘法。……深感:歲月難以復還,色身又豈能長久?儘管如此,我從未忘記『人生三百歲』的承諾,總希望在人生的旅途中,能遍栽花果樹木,庇蔭過往行人。」

在西元二○○三年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上,大師再次寫道:「人間無常,歲月如梭,生命的腳步不會稍息片刻。……我相信,雖然外在世界總有成住壞空,但人人內在的佛性依然常樂我淨。」

大師的心境依然青年儒雅,偶然相遇的富士本栖湖畔,絕美淒清的景致令大師驚豔不已,乃隨筆寫下:「春有梅櫻秋楓葉,夏湖月夜映冬雪;若人能到本栖寺,自在解脫增福慧。」幾番整理,卻又真心付與有緣人。

回顧我們自己,初學時的生澀粗淺,有幸受教大師座下三年。修學的啟蒙,思想的啟發,和大多數的同學一樣,我們共同的心聲:「永遠感恩大師。」

值此,大師弘化五十週年的歷史紀念日,謹以此文向學生們心目中「青壯的院長,永遠的大師」致上崇高的敬意和祝願。

本文收錄於二〇〇三年八月十六日《星雲大師弘法五十週年紀念專輯》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