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58 書法審美看什麼?

‧陳履生 北京國家博物館副館長

該看什麼

星雲大師二十餘年來相繼辦了近百場書法展。他說「請不要看我的字,請看我的心」,確實,大家是在看他的慈悲心,而少有人去關注他寫的字,更少有人從專業的角度去談他的「書法」。顯然,星雲大師為當代書法出了一道難題,該看什麼?只能說,有時候字寫的好壞並不重要,關鍵是表達的訴求,獻愛心時藝術就會退居其次。

精神很重要

而同樣是獻愛心,許多書畫家逢年過節去農村或基層去送字送畫,雖然獲得了受益者的歡迎,可是業內往往看到的並不全是愛心,因為,這種「送」還沒有達到星雲大師那樣的自覺,或者說還缺少內在的精神。無疑,愛心如缺少內在的精神,其表達也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狀態。對於中國書畫而言,表面性的表達是難以打動人的。

挑戰自我的可能

星雲法師因為在七十歲之後出現眼底鈣化而視力日漸模糊,念及人生不能就此一無所用而想到寫字。視力不佳只能憑心意和感覺,所以有了「一筆字」。這就是不論字數多少,皆一筆而成。他從一兩個字,到四五個字,不斷挑戰自我的可能,直到如今九十時完全看不見,卻出現了並非一筆而就的狀態,實在也是挑戰自我的奇蹟。

「法」也可多樣

對於一位完全看不見東西的人來說,寫字是有困難的。星雲大師用心在看,用心在寫,哪還有什麼必要去談論他的「法」?而他事實上也是有「法」的支撐,只不過不是書法之「法」,而是佛法之「法」。他所宣導的人間佛教,就是基於現實的弘揚;他要求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是其書法能夠成為藝術的核心。

書法審美的多元

書法在當代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特殊,品讀也好,審美也罷,都表現出了無比豐富的價值觀內涵,有看字的,有看心的,也有看官的,還有看類如社會影響或其他的。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層面,不同的層面有不同的追求,但歸根結底都是寫字,看似殊途同歸,實質上是大相逕庭。因此,對於書法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一概而論。

佛教需要文化和藝術

佛教藝術經歷千年的發展,有著一部完整的佛教藝術史。經歷文革之後的佛教復興,寺觀復建,大佛矗立,可是,當代佛教藝術的狀況如何?在建築設計上,大陸的新建和復建能否達到台灣中台禪寺和佛光山的水準,是發展水準的檢驗。而其中博物館或美術館的缺失也表明在文化的推廣上存在問題。失去文化和藝術即失去魅力。

佛教藝術也缺少大家

為了弘法,有了佛像的莊嚴和寫經的流傳。佛教藝術在高僧大德的指引或直接參與下,使得中國的佛教藝術燦爛輝煌,有了像石濤和尚這樣在繪畫史上卓爾不群又影響深遠的畫家,也有了從智永、懷仁、懷素到弘一大師的書法體系。雖然當代不乏能夠寫寫畫畫的佛徒,但缺少在業界有影響力的書畫家,而有點苗頭的又還俗了。

本文刊於二〇一六年三月五日《美術報 '陳履生微言》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