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04 談心接心(1992/10.01~10.15)

精華語錄

◎做事如果有事先的「覺悟」,事後就不致於後悔。

◎與人處事學習忍耐,倒不如學習溝通,「忍耐」不僅是消極的,且不能解決問題;「溝通」是積極的,又可以解決問題。

◎讀書是讀心、讀自己,在生活中讀。

◎如果一件事沒有困難,也就沒有機會成長。

◎訴苦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自己努力克服困難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所有的人際關係中,最可貴的是信任。

◎成功的祕訣︰做好每一個小部分。

◎沒有通往成功的電梯,你必須一步步的拾級而上。

◎一個令雙方都滿意的安排,才是真正最好的安排。

◎一個好教師的鼓舞,可以開啟學生另一美好的世界。

◎生活中最大的挑戰就是看清重點,然後去蕪存菁。

◎不必和那些頂尖人物較長短,你只須「突破」你自己。

◎一個人可以盡情享受成功的滋味,卻不應該過分沉溺於成功的滿足感中。

◎不論你的物質生活多麼貧乏,你仍舊可以擁有心靈上的舒適與安慰。

◎為人屬下要與主管合而為一,主管如有缺失,要幫助、體諒、協助,而不只是抗議。

◎能幹者看事情都不會滿意,但在不滿意中要能輔導,要有建言,而不只是排斥。

十月一日 星期四

在德國三天的行程中,令我懷念的是每天駕駛著大客車接送我們的女司機。他盡忠職守,從不遲到,開的車子快慢適中,笑臉迎人的他凡事給人歡喜,和藹可親的態度讓我們在旅途中都感到非常愉快。最讓人佩服的是他的膽大心細,女司機每天均駕駛著那輛大客車穿梭於東西德之間,而他先生開的卻是輛小型車,我們讚美女司機開車技術比他先生好,他則希望先生能夠開得比他好。臨行前,女司機特地趕到機場送我一個銀盤留作紀念,希望我下次再去柏林弘法,我深為他的熱心與真誠所感動。

每次上下飛機的時候,都會看到空中小姐一直向我親切地合掌。在歐洲也是一樣,一個小男孩在路邊怕我們沒看到他,特地跑到我們前面摯誠恭敬地合掌,可見到處都有佛子啊!

中午十一時抵達享有「世界花園」美譽的瑞士。承瑞士佛光協會顧問何振威先生的誠意邀請,到其府上家庭普照。飯後,何先生帶我們去附近的蘋果園參觀,看到一幅有趣的景象︰高大的樹上掛滿了細小的青蘋果,而瘦小的矮樹上卻結滿了紅潤的大蘋果,此時,許多活潑的小孩子在搖蘋果樹,地上的蘋果比比皆是。我不禁隨口哼道︰

小樹大蘋果,大樹小蘋果,

孩童搖果樹,地上皆蘋果。


緊接著,何先生又帶我們去參訪當地的一間越南佛堂,雖然只有一個居士在領導,但是在辦活動及度眾方面卻貢獻良多。在瑞士,發現到處都有越南人,讓我想起戰爭雖然殘忍,但在另一方面對佛教文化的傳播幫助甚大。佛教發源於印度,後來分為南傳和北傳兩個系統,中國、韓國、日本、越南,屬於北傳,柬埔寨、緬甸、泰國等地則屬南傳,而越南的佛教與中國的佛教是一致的,越南很多的經典都是從中國這邊翻譯過去的。鑒於目前狀況,越南信徒對佛教的信仰勝於中國人,現在的中國人到什麼地方都先問哪裡可以賺錢,而越南人到什麼地方卻先問哪裡有佛祖可以禮拜,讓人聽了真是不勝感慨!

瑞士是個美麗富庶的地方,由於百多年來沒有戰爭的干擾,因此人民生活安定,民風也非常純樸,平均每年有四至五萬的台灣遊客至瑞士遊玩,可見旅遊業也相當興旺。人民生活水平頗高,例如公司職員每月工資約六千瑞士法郎、司機約五千瑞士法郎,工人約四千瑞士法郎,人民也享有許多應得的福利,國家為了培養人才,更免費提供大學就讀名額。此外,瑞士以手錶、巧克力、銀行最為出名,不計其數的投資家將資金存放在瑞士銀行,我本人覺得有錢不必給他人用,有錢自己用才是真正的屬於自己。

晚上七時,佛光會會員齊集副會長楊蔚雲小姐家,邀請我作客並為大家說明〈佛光四句偈〉的意義,會中有六位法國、二位英國的會員遠道而來,其中法國的李金城說他為了瑞士佛光會的成立,三次到瑞士,我聽了甚為感動。

十月二日 星期五

瑞士有「萬山千湖」之稱,也有「世外桃源」的雅號,我們這次終於領略到瑞士「萬山千湖」和「世外桃源」的美景。重重疊疊的山,彎彎曲曲的路,波光粼粼的湖,蓊蓊鬱鬱的樹,景物之佳,令人目不暇給。

早上起來,就和李金城、陳浩然到湖邊散步,看見湖中多隻的白天鵝為了一片麵包竟然互相爭鬥,幾隻鴛鴦想吃麵包也被海鷗群體圍攻。唉!世間上的眾生在美好的環境裡,為了飲食、利益,鬥爭一定是免不了的。在湖邊走著走著,忽然走到聞名世界的「木橋」,人們將瑞士立國以來的歷史一幅幅地畫在橋梁上,因此,這座古色古香的「木橋」成為盧森(Lucerne)最著名的代表物。漫步在橋上,看到遊人悠哉悠哉地休憩,魚兒在綠波中怡然自得地游著,清新的空氣迎面吹來,習習的和風夾著絲絲雨點撲在臉上,涼涼的、濕濕的,好舒服啊!

遊完歸來,時已九點,何政威顧問等人與五輛小轎車已在門口等候,一行二十二人浩浩蕩蕩地向鐵力士雪山(Titlis)進發。四十分鐘的車程後,我們便到達了含蓋湖、雪、雲、霧的三重山──鐵力士山。首先,登山纜車將我們帶至海拔一千八百公尺高的第一重山,山上寒意襲人,一湖清水有數十公頃大,裡面還可划船呢!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再坐吊車上海拔二千五百公尺的二重山,沒有看過雪景的徒眾喜不自勝,隨手一抓便是一把雪,四周雲霧籠罩,我也隨意地坐下欣賞那白茫茫的一片……三重山的部分在修理,故不能再上去了。

我已三來瑞士,記得十年前第一次登阿爾卑斯山時,恰巧是大雪過後,看到許多人欣喜若狂地在滑雪。第二次是到山上去看冰雕,火車在冰天雪地的棧道上飛馳,我深深地記得我還在山頂上徒步走了好幾公里呢!這次來到瑞士,何振威顧問從山上下來就要我們到長城樓吃飯,又要我們去博物館,然後去遊船,感謝何顧問的美意,今天遊興不高,趁著這兩、三小時的空檔,回去寫些字送給所有的會員與他們結緣,所謂秀才人情紙一張,物輕情意重啊!幸好昨晚楊蔚雲老師送來筆和紙,一氣呵成地寫了六十多張的字。

在瑞士,幾乎每一個鄉鎮都有一所教堂,街道上常看到修女從容安詳地經過,他們那種純潔、吃苦耐勞、循規蹈矩的形象,的確讓人衷心地欽佩。而我們出家人應樹立什麼形象?慈悲、親切、莊重、熱誠、樂觀、明理……我現在想問佛光山的出家弟子,你們有這些條件嗎?

晚,七時前往參加在長城樓舉行的歡迎宴,與會貴賓有駐蘇黎士台北貿易辦事處主任陳瑞隆先生、歐洲華文作家協會會長趙淑俠女士以及華光訪問團。其中華光訪問團團長范宇文女士興奮地說道,在演出的第一站──瑞士,就碰到我,我的出現一定會給華光團帶來成功。

十月三日 星期六

感謝華人聯合會會長何振威先生及楊蔚雲小姐的設想,為我們一行人在以湖光山色聞名於世界的瑞士琉森市中心訂了一間旅館,其附設的早餐也很有特色。早餐後,隨喜到附近散步,誰知才一出大門就遇見昨晚有一餐之緣的華光音樂訪問團,團長范宇文認為機緣難得,就以商店為背景,呼朋引伴的拍了好多照片,我心想他們沖洗出來,光看照片不免有人以為我到瑞士來採購商品的。其實我這一生,可以說沒為自己買過什麼。

幾分鐘後,又遇見了台灣台中縣的各鄉鎮長和代表到歐洲來做環保考察,又拍了許多照片,甚至遊覽車啟動要上路了,車上許多人向司機要求多停留幾分鐘,好下車來與我合拍紀念照。想起來覺得人生真有意思,在小小的台灣,也許一生都見不到面,想不到反而在千萬里外的歐洲遇見了,把握這當下的機緣,也能讓大家皆大歡喜。

范團長帶領合唱團,專以淨化的歌聲,提供人們一塊音樂的淨土;台中縣各鄉鎮長的環保考察團,重要的是了解如何增進大眾居住環境的淨化,提供民眾一方居住的淨土;我們此行主要目的乃是應此地華僑之請,來成立國際佛光會瑞士協會,我們所做的乃是開闢人類心靈的淨土,提供人們日日是好日的幸福人生。三個來自台灣的團體,我們不期而遇,卻有共同的目標,台灣真是具有世界胸懷的地方。

中午十二時三十五分抵何會長家中,接受記者班尼弟的訪問,所屬的《琉森新聞快報》,發行量達七萬份,很受當地民眾喜愛。記者關心的問題就是佛光協會在瑞士成立的目的是什麼?當我向記者解說以後,何振威提出了許多華人希望佛教寺院在此設立的心聲。來自金邊、越南、寮國的華僑,原本崇信佛法,初來瑞士為生活奮鬥,十多年後的現在,一切安定,下一代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唯精神不免空虛,佛光會淨化人間的理想,受到大家的歡迎,很多事業有成、功成名就的華僑最盼望的就是對社會、國家、人類有所用,甚至投注人力、精神、財力也在所不惜,這一片赤誠令人感動。

《LNN‭ ‬報》短短的訪談,動用了我的國語、何振威的廣東話、覺幻的英文以及何振威千金的德文,也算是工程浩大了!

下午二時,在琉森市明士運動場有場講座,蒞臨前來的貴賓有劉洋海代表夫婦,經濟部經濟文化交流處陳瑞隆處長,從巴黎來的高山難陀法師,以及江基民、李金城、陳浩然、陳夢膺四位佛光會員,瑞士當地越南寺院的法師,也從幾百里外趕來,並一再詢問參加佛光會的辦法,希望成為佛光會會員。

另外《琉森日報》、《Bote‭ ‬盆地週報》等共來了五、六位記者出席採訪,德語是當地使用的主語,英文兼用,甚至法語也能通,歐洲人很有語言天才,居住在歐洲的華僑就更了不起,除了柬埔文、越南文、還使用廣東、潮州、客家、國語,再加上前面的英、德、法語等,將近十種語言的能力。

講演完,主持國際佛光會瑞士協會成立大會,本協會經華人聯合會會長何振威先生多次奔走而促成,其組織如下︰

最高顧問︰何振威

會長︰關湖

副會長︰蕭彩雲、翁子梧、馬木輝、楊蔚雲(兼祕書長)

監事長︰徐見禮

副監事長︰周鼎麟、劉光明

財政︰何振權

文書︰林偉模

理事︰陳志強、鄧華、劉文明、羅金、陳泰、林漢強、李球、李亨、何振榮、黎錦倫、黎國基、張德基

成立大會圓滿後,並隨緣的舉行一場皈依典禮。

五時,趕往蘇黎士機場,準備搭機轉往法國,誰知過海關時才發現慧軍把我們團簽的簽證放在行李箱中托運了,心中有點掛念。還好,歐洲海關都很友善,加上有來自巴黎的江基民等四人助陣,總算順利通過海關!記得兩天前,從德國離境,一路交通阻塞,趕到機場已經遲到五分鐘,心想,如果上不了飛機,可就苦了瑞士接機的佛光會員,結果是海關人員趕著幫忙辦手續,才順利上機,對海關人員的這種服務態度,非常感謝。

晚,約十時抵法國,廣肇同鄉會名譽會長黃偉培居士,也是佛光會的分會長,林潤會長夫婦、盧炯南夫婦以及長期發心護持佛光道場的李桂榮居士早已到機場等候,其熱忱感人。此行到歐洲可以說是應林潤會長的邀請為廣肇佛院開光,是主因之一。

十月四日 星期日

十時,從巴黎佛光道場啟程到廣肇佛院,為其主持佛像開光。「廣肇佛院」原名「廣肇佛堂」,佛堂林會長於數月之前請示於我,替其命名為「佛院」,如今開光了,歡迎各方善信前來禮佛,「佛院」比「佛堂」有更大的包容量,其正信程度也較高,這也是我對廣肇佛院的期許。

我為其供奉的千手觀世音菩薩像開光說法,曰︰

觀音菩薩大慈悲,普度眾生到巴黎;

廣肇佛院中間坐,法水遍灑不計秋。


為地藏菩薩開光說法,曰︰

地藏菩薩願力深,眾姓弟子敬名聲;

九華祥雲朵朵到,普蔭巴黎萬億人。


很特別的,廣肇佛院還供奉了財神尊者,想起以前在大陸叢林,每年正月初五日也有迎財神的習俗,佛教裡供佛齋天時所供奉的大功德天,正是財神。佛教有時也不能免俗,既然供了財神,只得也替財神尊者開光說法,曰︰

財神金光照萬秋,信者誠心如所求;

工商普遍通四海,事業廣被達五洲。


開光後,大家爭先皈依,把整個佛殿及丹墀擠得水洩不通。其中有一位三十多歲少婦,帶著五、六歲的兒子,見了面,朝我跪下,泣不成聲,昨天他患了肝癌的丈夫剛去逝了,聽說期待了幾個月,念念只要見我一面,誰知一天之差,最後無法如願的逝世了。唉!想到因我的遲來,未能給他滿願,心中十分慚愧,叮囑依照好好的為其誦經超度,願他這一念之誠,轉生淨土,來生有緣必定見面。

承廣肇佛院好意,供養午齋,會長、副會長、重要理監事皆在座作陪,他們許多人都到過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做生意,有些人也回到家鄉,到越南、柬埔寨、寮國投資,可說個個事業有成,今天能團結力量為廣肇鄉親貢獻力量,很了不起。其中多人進一步參加佛光會,成為會員,有地球人的眼光、胸襟更是難得。

餐後,接受海南同鄉會會長詹行琨邀請,到海南會普照。詹會長早已參加佛光會,是巴黎協會第三分會會長,在海南會的佛堂,供奉了水尾娘娘,我建議他改為供奉觀世音菩薩,他們很虛心歡喜地接受了。我也隨喜為海南會一群熱情期待的善信,講了幾個對生命有啟發性的小故事,在沒有麥克風的情況下,加上我的江蘇鄉音,真怕他們聽不到或聽不清,但說完人人熱烈鼓掌,那法喜的樣子,忍不住又再講了兩個故事。

下午,還有一點時間,想起早上明禮法師來電,說要來看我,當時因行程都排滿了,只得告訴他,有時間,我再前往淨心禪寺看望他。自前年應其邀請為新落成的靜心禪寺開光至今,雖曾兩度來到巴黎,因行程匆匆也沒機會約見他。這次他主動來電,加上佛光會第八分會會長李桂榮居士協助開車,熟悉路程,所以順利成行。到達靜心禪寺,明禮法師早已帶領信眾等候多時,禮佛誦經後,大家相談甚歡,臨行時明禮法師表示,希望在靜心禪寺成立佛光分會,其誠心可感!

我們一行人有幾個是第一次來到巴黎,在李桂榮居士熱心帶領下,順道去了凡爾賽宮。凡爾賽宮是由太陽王路易十四興建了五十年才完成,宮城美輪美奐,坐在城內的觀光列車上,只見一路庭園花圃、池沼行樹,十分美麗,路易十四的建築才華可見一斑。今日凡爾賽宮成為世界頂尖的觀光勝地,人人以一遊此宮為樂,可見締造優美的居住環境十分重要,由此聯想到極樂世界的七重行樹、七寶樓閣、八功德水就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所不同者,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乃為人人而設,凡爾賽宮則專為一人而築。阿彌陀佛受到人間家家戶戶供奉禮拜,而凡爾賽宮一百年間的奢華生活,則引發了法國大革命……

晚間,應江基民分會長邀請,到巴黎十九區美麗城(Belle Ville)他所開設的新中國城酒樓應供,難為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素齋。他是巴黎佛光協會第二分會會長,也是湄江武術協會會長,成員近千人,許多華僑的慶祝活動都由他籌劃、推動。他說,今天能有一些成就,肯吃苦耐勞,不惜犧牲睡眠,不計名利的為華僑服務,與他三赴刑場,幾次死裡逃生有關。一九七五年金邊淪陷,生意人與大學生被逮捕勞改,十幾年的勞改生活,每天只吃四十到六十粒米,用黃泥水煮成的「清湯稀飯」,加一粒黑鹽巴就是一天的糧食,還要工作十幾個小時,被派去挑石頭築路、造橋、填水壩,人人餓得肚皮脹大,眼眶深陷,常常頭暈眼花、金星亂冒,不知是人間還是地獄,像一群從餓鬼道出來的活死人。

後來終於有機會逃亡,途中與十歲的兒子失散了,他在死人堆中過了幾日幾夜,謝謝菩薩保佑,一隻無主的雞每日下蛋,兒子靠雞蛋維生,居然大難不死的活了過來。好不容易一家人找到一艘船,小小的空間擠了四百個人,海水快要漫到船舷了,就這樣開航,朝向自由的世界、自由的希望,然而食物飲水很快就用完了,飢餓與死亡再度來襲。到最後,死人成了活人的食物,尿液成了飲料,又維持了一段時日,那時許多人虔誠禱告,江居士親眼看見船頭坐了一尊彌勒佛,空中也顯現觀音菩薩,苦難的一群人終於到達自由世界。至今對佛菩薩冥冥中的加持,感恩銘心,所以現在努力護持佛教,成為佛光山巴黎道場的護法,每遇法會,運米送糧,慨然奉獻,其來有自也!

李金城居士,巴黎佛光協會第一分會會長,寫了一本《鬼域逃生記》,書中一段話對當時淪陷情況有著詳實記載︰「……赤柬部隊恣意開槍殺人,有不同的方法,他們不問情由,不聽解釋,一槍在手便可以為所欲為,殺一個人看作殺一隻雞或踩死一隻螞蟻那麼簡單。這種史無前例的暴行,我們高棉難民幾乎每個人都見到,許多男女老幼的屍首,在太陽光下棄於路旁膨脹腐爛,蒼蠅圍繞屍首,有些人臨終時痛苦掙扎,聲音沙啞呻吟求救,令人觸目驚心,慘不忍睹。有些屍首任由風吹雨打,扭曲得奇形怪狀,發出惡臭,大家見怪不怪,有時候跟死屍睡在一起,也當家常便飯,那時誰都無法保證,自己還能活多久,生與死,只是交叉路口,一時之間生死即可分界。」

佛說人命在呼吸間,從死難中過來的人,特別能與佛教相應,佛法到歐洲雖然慢了些,但是認知佛法的難遭難遇,也是人生大難後的收穫,祈禱佛光永普照,法水永流長,永永遠遠滋潤這些苦難者的心靈!

十月五日 星期一

到巴黎今天是第三天,三天來的參訪、觀光、家庭普照等行程大都是由李金城居士代為聯絡,交通則是由李桂榮居士負責,看他們進進出出的跟著我們忙,真感念信眾的這份發心。

晚,應黃偉培居士之邀,到他開設的陸羽餐館用餐,黃居士的母親、姑母、妻兒等親友都來了,席間有位來自澳門的何婉鴻女士,和我談及紅磡香港體育館的佛學講座,並邀請我去澳門講演,允其只要有機緣,我很樂意前往。

我四來巴黎,雖然每次都是短暫數日,但已領略到巴黎的幾項特點──

一、巴黎是世界有名的花都,但此「花都」並非指花花世界的花都,而是巴黎真的是由花草樹木繁茂圍繞的花城都市,到處都可以看到不同品類的花卉。人與人間的往來,都以贈花表意。男士送已婚女士大都是白色玫瑰,喻沒有希望與他結合;贈送未婚女士是粉紅色或紅色玫瑰,表示希望能賜予好姻緣。

二、巴黎是「世界人種的展覽會」,站在巴黎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各色人種穿梭在大街小巷中,真正的巴黎人卻很少住在巴黎市區,因此法國人常說巴黎是「法國的外國」。

三、提到法國,就很自然的想到香水。香水幾乎是法國的代表,香水之來源,據說是因冬天時天氣太冷,燒水不易,且居住在高樓或公寓裡水源不足,幾乎要待好久才有機會洗一次澡,有時身上都有味了,仍等不到水,驅味之方就是在身上灑些香水來除臭,這也是發明香水的動機。據聞一滴好的香水最高的價值是法郎二千五百元(台幣一萬二千五百元),其香味可以維持一週。然佛門觀世音菩薩的楊枝一滴真甘露,讓人一生受用不盡,不知此甘露一滴,價值法郎多少?

四、酒與法國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名酒,如拿破崙‭ ‬XO、香檳……傳聞製造葡萄酒有一祕方,即葡萄在釀造時,其葡萄必須要請未婚的少女們在葡萄上面踩蹋,其製造出來的葡萄酒才會更香醇甜美。於是有人笑稱,那些嗜酒者原來是品嘗少女腳丫下的餘香。

五、巴黎也是現代服飾的總匯,各類的衣裳、配件林林總總的陳列在櫥窗內,給觀光客很大的誘惑。

六、巴黎不但是花都,也是藝術之都,如羅浮宮的收藏美不勝收;如凡爾賽宮前的樹木,枝葉繁茂,一棵棵、一行行,重重疊疊,前前後後共有九重,勝過西方極樂世界的七重行樹。建築不僅立體,而且莊嚴雄偉。

七、有人以為今日法國在世界舞台上已經衰落了,其實不然,如巴黎有全世界最大的歌劇院、最大的電影院、最快速的子彈火車及地下鐵、最大的皇宮遺址、最多的名勝古蹟……今日的法國人不管做什麼,總是處心積慮的想要在世界上占第一,這種團隊精神,讓我想到中國人做事只想自己偉大,自己成功,少有人會想,要如何把國家建設得更偉大,佛教弘揚得更普遍。

八、法國崇尚自由,可是現代法國人因過分自由反而不自由。有些乞者或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常故意犯罪,讓警察逮進監獄,因獄中不僅供應三餐且人情溫暖,故監獄時常人滿為患。

九、在巴黎的生活水準差異很大,有名的大學教授年薪約三十萬法郎(美金二十一萬多);中學教師年薪約十二萬法郎;小學教師年薪約八萬法郎;公共汽車司機約二十萬法郎;廚師年薪約四十萬法郎;一般公務員收入最低,每年年薪才六、七萬法郎而已。

十、有人說夫妻吵架時,英國人是彼此不講話;德國人則喝酒解悶;法國的夫婦平時就各有情人,故吵架時就會各自去找情人安慰。

十一、法國人之愛狗,遠勝於其他國家,狗可以出入百貨公司、公車、渡船、餐廳……除司機外計程車只乘坐三人,司機旁的座位是屬狗座,要留給狗坐;巴黎街頭到處都可以看到狗大便,雖然政府每天都備有水車清洗道路,但仍非究竟之方。有人建議要縮小狗的活動空間,以達到環保目的……馬上就受到老太太、老先生們抗議,子女都已經不要他們了,難道讓狗也不要他們嗎?

此行到巴黎,感到最實惠有用的是法國麵包,只要三元五角法郎,就可以買近一公尺長的麵包,拿在手上就像指揮棒,且可乘興而啃,很有「浪漫」的味道!

十月六日 星期二

上午分別接見各個佛光分會的會長和副會長。在世界各地佛光協會的會員幹部都很用心於會務的推動與社區聯誼活動,深感各國家地區的佛光協會會員們有責任將各地的佛教訊息傳回本山,讓《普門》彙集刊載,以方便要知道今日佛教訊息的各地信眾,只要手持一本《普門雜誌》即可從中獲悉。樹立《普門》的另一項使命──成為一本近代佛教史的備忘資料。

當然,在美國佛光總會所發行的《佛光世紀》,更等著要報導各地佛光會訊。

中午,在精舍用餐後,下午一時三十分即開車前往洛努雷諾古堡(Chateau de Launoy Renault)──巴黎道場。洛努雷諾古堡位於巴黎市東南方郊區的梵得樂鎮(Verdelot),此城堡早在去年四月中旬由佛光山出資購買,作為佛教信眾的修持道場,故更名為「佛光山法國巴黎道場」。此城堡已有八百多年歷史,四周有護城河,前面有一小池塘,正門兩側聳立著兩座樓塔,城堡附近則是一大片麥田,除了一、兩戶農家外,可說是修行禮佛的好環境。

由精舍到古堡車程約要一個小時,才傍晚時分,昏暗的天空就像是深夜似的,寒氣由曠野四方往古堡吹襲,駐守在古堡的永愍,從儲藏室抱了兩大捆乾木柴,體貼地為大家在壁爐升火,木柴上的火燄一團團的跳躍著,燃柴的清香也隨著溫熱的空氣四溢開來,大夥圍著壁爐,各據一角閒聊著,彼此談著在學佛路上的心路歷程。有哪一件事情印象最深刻?大家來談「心」。

慧軍︰我從小就在佛光山長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十五歲那年,突有一種感覺︰人生除了讀書外就是工作,工作外就是讀書,就是每天看日出日落,生活實在一點意思也沒有。將近有一年的時間這種情形一直沒有改善,甚至有過自殺的念頭,何況人死後又何必去探求死後世界?為了突破這瓶頸,我每天就拜《金剛經》,一字一拜,不間斷地拜了一年多,這「困惑」的情況就沒有了,很多事情用一般的方式是很難解釋的,故我對佛法有很深很深的信仰且不變移。

慧海︰出家前我是從事政治方面的工作,所接觸的盡是在勾心鬥角,對人都不信任,整個人生觀和心情一直在改變,凡事都沒有安全感……後來接觸佛教,在學佛中,性情才慢慢轉好。有一次在馬來西亞鶴鳴寺碰到師父,深深被師父的威德風儀所感動,後來又和師父同飛機的關係,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因此,對學佛這一條路在信念堅固下,就跟隨師父出家了。

我是英國正式的會計師,有兩個碩士學位,擔任過工商學院院長,但我出家後,常住安排我到佛光出版社發行部工作,每天在書庫裡搬書、包書、寄書……兩年後,調往北海男眾學部教書,也曾聽了不少風涼話,如有人說,慧海會教書嗎?我當時的信念是︰師父因了解我,所以才要我去教書;別人因不了解我,故才會懷疑,我當然依了解我的人行事。目前我身負倫敦佛光寺及巴黎道場監院之職,深感能力不夠,但我一定會全力以赴,雖非良駒之才,但師父的伯樂之恩,卻是我修持道上的激勵。

覺幻︰我在家時,高中畢業不久,想「看」師父,在香港前後有幾次的因緣,第一次是在油麻地,第二次在紅磡香港體育館,曾因為想聽師父講演沒有入場券而等了兩個多小時,也和大批信徒排隊要等師父簽名,最難忘的是師父曾和我握過手……但相信師父對這些一定沒有什麼印象,因在香港圍繞著師父的人實在太多了!有一次在紅磡向師父表示我想出家,師父就指著身旁的依日法師要他先跟我談談,並與其聯絡,後來因依日法師調到西來寺而不了了之。我也一個人朝過九華山,有些感應,致使我信心大增,故決定到佛光山來學佛,很幸福的是父母沒有反對。入學院後,同學也都很照顧我,因我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後來英文班畢業就出家了。出家後那種感覺一直很好,而且天天也都很快樂。

覺幻今年才二十三歲,佛光山叢林學院英文佛學班畢業,且是第一名,師長評之為品學兼優,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教性很強,道心很堅固,其坦誠率真的談吐,不愧為赤子之心,出家人當如是也!

滿寬︰自從調到巴黎來服務,在各方面學了很多,巴黎地區的信徒(大都是越棉寮)和台灣信徒「不一樣」,故在弘法上不能依台灣水準來要求,這些都是在學院課堂上學不到的經驗。自感對信眾的體諒與耐心不夠,但我一定會遵循師父的教導──面孔有表情、有微笑;眼睛有眼神、有關懷;口中有好話,有讚美;手腳肯服務,肯助人;心裡有祝福、有尊重,好好的在巴黎接引信眾。很感謝常住給予我在此學習的機會,尤其師父對我缺失的糾正,這些都是讓我發心發願的基本動力。

依晟︰我沒有什麼特長,別人肯定我是一個能「講」能「寫」的人,但這兩種專長,其實都是師父給我的,因曾編過《覺世》的因緣,而有機會親近師父,更難能可貴的是,每期的《覺世》都讓師父費心又辛苦的幫我看文稿,這也是我文筆能大進的原因。至於在講方面,因為修了弘法布教課程,不管有沒有準備,都必須要上台實習開示,我自知講得不好,但同學的掌聲與師父的首肯,都給予我莫大鼓勵,故我今天能寫幾個字,能上台講幾句話,其實都是師父加諸給我的。後來出家後,煩惱、挫折不是沒有,但都能夠排遣,日子真的過得很快樂。

前陣子被派到西來寺時,或許是風俗、民情不同,很多事情都感到不對勁,後來又調回本山,就更深一層體會到佛光山的美好與溫暖。去年常住派我來法國,實在非常感謝慈莊法師帶我來上任,這次在法國對我而言又是一大「挑戰」(生活上、語言上、與信徒溝通上)不過現在已慢慢習慣了,因為凡事心裡只要想接受,那麼就沒有什麼困難,也因此一念,讓我突破了很多難關,很感謝常住給我成長的機會,更感謝師父給予我的一切。

依照︰從小我就不是一個很乖的小孩,常調皮搗蛋,而師父竟也能慈悲的包容我並接受我的出家。很感念師父沒有嫌棄我,出家以來,一直有心要好好表現,但潛伏的叛逆性,常惹師父生氣,直到當上西來寺當家,感觸最深,也才體悟到師父對我的苦心。還有慈莊法師的教導,我之所以能得救,實在是因師父對我的不灰心和包容,故目前我最急切的是要發心、發願把巴黎道場的法務推展出去,以方便在歐洲接引信眾,且絕不灰心不喊累,就像師父對我的苦心一樣。

永賢︰我的出家路途很平坦,感覺就像回到本來一樣自然。兩年前常住派我到法國來進修,實在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福報。我很佩服師父的教育方式,平常看師父在指導師兄弟的不如法時,我就一直在旁等待,師父何時會「講」到我?適其根機,給予對方需要的教育方式是師父最高明的地方,無論什麼根器師父都會「給人一條路走」,並令其安住身心適得其所。在此,和我同班的同學中,天主教徒的同學有十多個,而佛教只有我一個。外教那種積極及有計畫的栽培人才和做事方式很值得學習,為了上學方便,在學校附近想找一住處,老師幫忙找,同學也熱心替我介紹,並安排我暫住在一基督教家庭中……這一切很順的因緣,實在都是師父威德的感召。每逢星期假日回到精舍或古堡,深感在國外,有一道場實在是很幸福。

目前,我唯一的信念就是好好把法文學好,很感謝師父對我的肯定與信任及常住給予我機會來此進修。

依門和永均都是曾在朝山會舘服務的小姐,當初他們上山來時,純粹只是想工作而已,一點信仰都沒有,尤其不慣早起上早殿,但畢竟都具有善根,在佛門薰習下,仍發心出家向道,且出家後都能很安住的就其本分工作發心。依門現在是西來寺當家,永均也曾擔任過朝山會舘舘長,尤其是一流的駕駛技術,不曾走錯路、不曾誤過時的紀錄,更是讓人肯定。這都顯示再怎麼柔弱的孩子,只要一入佛門,都可以發揮其所能。

壁爐的火燄在木柴的增減中,熄了又生,生了又熄。大家一起談心的氣氛,非常溫馨。夜愈深,霜氣更重,我喜歡這種夜晚,更喜歡跟每一個徒弟有如此「圍爐夜話」的機會。

十月七日 星期三

牆壁上時鐘已指向八時,但整座古堡仍靜謐得沒有一絲聲響,灰暗的天空給人的感覺好像黎明還沒有到來。披了件外套,信步走出古堡,草地上的霜氣,從腳底陣陣沁入,頗有「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的意境。

古堡外圍又是一番氣象,已經熟透的蘋果掉滿草地,棗樹上的棗子一顆顆的掛滿樹梢,順手撥食的核桃清甜無比。地上的草菇,一朵接著一朵緊密的靠在一起開著,聚成一大團,就像是一朵盛開的蓮花似的,表層上覆著露水,在陽光照射下更顯鮮嫩。心想這實在是一道最可口的菜肴,就隨手摘下,香菇零落的掉了一地,兩隻手不夠拿,有的只好把它塞進口袋,鼓鼓的兩個口袋都裝滿了。回到古堡把它交給正在典座的依照和滿寬,請他們炒這一道菜,在旁的徒眾都叫道︰「師父!這不能吃呀,這可能有毒!」「師父!不能摘這個,萬一中毒怎麼辦?」你一句、他一句的都不贊成煮這一道菜,實在辜負我辛辛苦苦的從古堡外摘回來。既然大家都不敢煮,那我只好親自下廚,徒眾只好搶過去,並且很壯烈的表示︰「煮就煮,怕什麼?」

四、五十年前在棲霞山還是沙彌時,為了補貼常住,常在課餘之暇去採無花果,猶記得那時一天可以採三、四斤(每斤可賣二毛錢),雖很微薄但卻盡了我們對常住的一份心意。也因此在郊外的一些野生植物是否有毒,我見識不少,有沒有毒的草菇,我不至於太離譜的看不出來,當然有信心肯定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早餐時,香菇豆腐是最先見盤底的一道菜。

為讓在歐洲地區的信眾方便學佛習禪,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多次和佛光山僧伽教育單位研商,擬在此古堡開辦「歐洲禪學院」。初步預定在明年七月正式招生,授業期限每期為一個月,費用美金五百元(包含一個月的飲食、住宿及教材費用),上課期間一切作息均依鐘板行事,採團體共修,無私人時間(惟每星期放香一天半,以便整理自己私物),並嚴格規定,每晚七時起到第二天的清晨六時為禁語時間。平時除室內授課外,室外禪坐也將占課程的三分之一……

早上利用一上午的時間和慈莊等人,查看在古堡內十幾個房間,規劃禪學院要使用的教室、禪堂、寮房……並轉知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在《佛光世紀》上刊載此招生通啟,讓歐洲地區有心習禪的信眾,能一起來切磋共修。

下午三時,在古堡內舉行國際佛光會巴黎協會十八個分會會長、副會長、幹部等的講習,計有百人之多參加。

一個人的信仰若只停留在拜拜祈求的階段是不夠的,這就如不播種(不努力)而想求開花結果是不可能的,故建議大家重視慧解和修持。後來又為會長幹部們闡述〈佛光會員四句偈〉的真正含義,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實行印證。晚,六時,巴黎道場特備點心與大眾結緣,並隨緣為五十多名發心皈依的信眾舉行皈依典禮。

晚餐後,壁爐前的座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凝望火舌吞食木柴的燄光,「火」實在很漂亮,尤其火燄的色澤。發明火的燧人氏真是人類進化的一大功臣,因有了「火」,世界上才有火夫、火石、火刀、火力、火把、火柴、火車、火酒、火油、火燭、火鉗、火爐、火箭、火藥等,有益於人類的貢獻(當然除了火災外),在生活中「火」又跟我們密不可分,由很多形容詞可以發現,如火性、火花、火拼、火化、火坑、火伯、火攻、火巷、火急、火海、火氣、火速、火傘、火線……乃至於火上加油、火冒三丈、火燒眉毛、火樹銀花……還有鬼火、炬火、漁火、大火、炭火、燈火、發火、兵火、烽火、野火、烈火、猛火、煙火、燐火、肝火、動火、光火、救火、無明火……抱薪救火、急於星火、洞若觀火、赴湯蹈火、飛蛾撲火、萬家燈火、隔岸觀火、煽風點火……

今晚的「圍爐夜話」主題談到此次歐洲之行大家的看法,綜合大家的意見如下︰

歐洲先進國家均有悠久的歷史,其名勝古蹟、都市建築、政治管理、社會結構、經濟活動等各有歷史淵源,尤其對自己固有的歷史文物,都很用心的保存、陳列、維護,看到這些文物,無異是看到歐洲歷史的縮影──

英國古色古香的倫敦塔、神采奕奕的御林軍、海德公園的演說角、雕花鑲金的溫沙堡、「萬鬼之家」的西敏寺、大英帝國之聲的大笨鐘、世界文物博覽場的大英博物館、維妙維肖的蠟像館等,在在都顯示著往昔「日不落國」的雄風。

花都巴黎有藝術總匯的羅浮宮、享譽世界的聖心大教堂、俯視巴黎的艾菲爾鐵塔、路易十四傑作的凡爾賽宮、香榭麗舍十二線大道上的凱旋門、路旁梧桐樹蔭下的咖啡屋……都顯示法國是一個多采多姿的國家。

德國在每個城市都能保存一、兩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殘蹟,以此警惕極權主義所招致的災禍,並不忘國家戰敗的恥辱。

瑞士為山地最多之國,因自然環境所限,除了運用匠心巧思發展鐘錶等精密工業外,每一座高山峻嶺,每一處高崗深谷,無不加以人工徹底綠化。故瑞士給人的印象,不是綠波蕩漾的湖泊,就是碧樹芳草覆蓋的山嶺,其「世界公園」之譽,得之有因。

在民族性方面,西班牙的民族性很熱情、義大利的民族性很古典、德國的民族性很理智、法國的民族性很浪漫、英國的民族性很紳士、瑞士的民族性很溫和……雖各有千秋,但其共同的特點就是很驕傲。

總之,整個歐洲都是青青草原,土地肥沃,風景優美,山少平原大,道路狹小,環保工作都做得很好,尤其是古蹟,全民上下都很用心維護整修,有公德心是歐洲人士最好的教養。因土地肥沃,故不愁吃穿,生活就比較浪漫。

十月八日 星期四

清晨五時醒來,在壁爐裡加了兩根木柴,幾乎熄滅的爐火,又「生生不息」的燃了起來,室內除了偶爾發出一、兩聲「嗶啵」的木柴燃燒聲外,實在靜得沒有一點聲息,好像置身於寂靜的重重蒼穹之上。這幾天承諾了很多信眾,尤其是佛光會員幹部,要寫字送給他們,一直抽不出空閒寫,而今天中午又將離開法國飛往香港,只好起個大早,好好來還這些「筆墨債」。九時,用早餐時,前後共寫了近六十張的毛筆字,一點倦意也沒有,真是「無債一身輕」!

十時,江基民和陳夢膺居士先後到古堡來,幫忙我們打包行李,並親自送我們到機場。慧海要回英國,我和慈莊等人要到香港,故一到機場,大家都各自忙辦自己的出境手續。機場的免稅商店是最吸引遊客的地方,我也結緣式的買了幾個麵包,從櫥窗就可以看出歐洲各地的特產,如︰法國的麵包、荷蘭的乳酪、瑞士的巧克力、德國的啤酒、英國的紅茶、義大利的通心麵、希臘的葡萄乾……在紀念品方面,德國的小剪刀、瑞士的手錶、義大利的皮件、英國的毛氈、蘇格蘭的毛衣、荷蘭的木屐……都各有特色。

往香港的班機是下午一時三十分起飛,一時,在出關處和慧海分手,入登機門時,冷不防在旁服務的空中小姐,在我身上噴了一圈香水,等我會意過來時,才發覺每個上飛機的旅客,身上都被噴了香水,航空公司是以這種「噴香水」方式,跟大家說再見。此方式不僅別緻又讓人難以忘懷,我想大家帶著一身「富有詩意又充滿幻想」的味道,隨著飛機的啟動離開法國。

從巴黎到香港,飛行時間需要十二個小時又四十分。對長時間的飛行,略有經驗,從看報、看書、看雜誌中先「熬」兩、三個小時,不讓自己睡覺,等疲倦得不能支持時,再休息,又可以度過四、五個小時,如此就不會感到長途飛行的難「過」了。

一般人對空中服務人員都常寄以羨慕的眼光,事實上他們的工作真的很辛苦,不定時的茶水、點心、果汁、書報雜誌的提供,還有旅客隨時叫喚的服務,每隔一段時間廁所的整理,除了旅客休息時間外,他們幾乎隨時都在忙著,但始終臉上都帶著微笑,這種敬業精神,實歸功於有規律的訓練。佛光山的徒眾,常被外界人士讚美為最有表情的法師,但如果和這些空中服務人員一比,實在還有待加強!

從上個月五日開始,一個多月的南美、歐洲之行,感受到佛法若不積極的往這些土地滋潤,就實在太對不起在南美、歐洲地區那麼虔誠又渴望佛法的信眾。這一個月來依我走過的地區,信徒們的性向,我歸類為──

西來寺信徒︰喜歡法會,有變化的活動。

休士頓信徒︰發心寺院服務,喜愛聞法。

達拉斯信徒︰喜聞法及念佛,行解並重。

奧斯汀信徒︰求解心切,希望共修道場。

多倫多信徒︰熱心辦理活動,重視行解。

紐約的信徒︰喜吃素齋,樂於參加法會。

聖保羅信徒︰喜樂修持,熱心舉辦活動。

巴拉圭信徒︰初學者多,但朝氣很蓬勃。

阿根廷信徒︰重視行解,渴望現代道場。

倫敦的信徒︰廣東信徒較多,聚會較少。

德國的信徒︰較多民間信仰,尚待開發。

瑞士的信徒︰熱情進取,喜愛社團活動。

法國的信徒︰喜愛法會佛事,熱心護法。

……

每次到海外巡視,徒眾均表示,辛苦、忙、累、常會碰到一些挫折是應該的,開山怎可能有空閒?做事哪有說永遠是順利的?這些在他們都不是問題,困難的仍在於人事間的協調,然人際間微妙的關係是學不來的,也教不會的,完全要靠自己的體會和一份對他人體貼的胸懷,深感一個人不管有多能幹,絕不能有情緒,情緒化做事不易成功;會不會做事,就看懂不懂得做協調工作,做事如果有事先的「覺悟」,事後就不至於後悔。與人處事學習忍耐,倒不如學習溝通,「忍耐」不僅是消極的,且不能解決問題;「溝通」是積極的,又可以解決問題,徒眾為什麼不試著用「溝通」來代替「忍耐」?常分析一些道理或處事原則給徒眾聽時,他們是否「聽」進去了,是否奉承法教,仰承意旨,是看得出來的。身為師父不是永遠有權威的,有時我也會有挫折感。

十月九日 星期五

巴黎和香港時差有七個小時,香港時間上午九時四十五分飛機降落啟德機場,在飛機上幾乎度過了一天,出關時慈惠、依如、滿中等人早在引頸觀望,在回佛香講堂途中,一路景色都那麼熟悉親切,忍不住讚道︰香港真是一個熱鬧的地方!

香港地處東西雙方交會之點,其便利的地理位置使香港成為一個世界來回必經的觀光站,根據訊達旅遊的資料表示,香港擁有幾項「世界之最」──

◎威士忌消耗量全球最高。

◎蛋白質消耗量全球最高。

◎擁有「勞斯萊斯房車」比率,全球最高。

◎公共房屋計畫規模全球最大。

◎有全球最大室內中式酒樓。

◎全球最大夜總會。

◎賽馬投注額全球最高。

◎男女壽命全球最長。

◎嬰兒夭折率全球最低。

◎擁有電視機比率全球最高。

◎電視收看率全球最高。

◎使用手提電話比率全球最高。

◎每人每日讀報率全球最高。

◎識字率全球最高之一。

◎失業率全球最低之一。

◎有全球最繁忙的地下鐵路系統。

◎有全球最大的霓虹招牌。

◎擁有全球最大的玻璃帷幕牆(會議展覽中心)。

中午,永印、滿香特地為我準備幾樣小菜和熬了一大鍋稀飯,這一餐是這一個多月來最可口的一頓飯了。

依如、滿中先後向我報告了佛香講堂最近的法務推展狀況。慈悲、熱情、謙虛、有道是接引信眾的不二法門,一個道場是否興盛,只要看其信眾護持的情形便可以知道。也勉勵徒眾大家都是來自四方,有緣聚在一起又都出家,原是宿習修來的慧根,才能彼此成為師兄弟,俗云「今生一照面,多少香火緣」,何況師兄弟這份情誼,彼此要互尊互重互諒互敬互解。想想世界那麼大,人那麼多,為什麼不跟別人,偏偏我們這幾個會聚在一起?常鼓勵他人要廣結善緣,要惜緣,為什麼自己反而對此要生迷呢?珍惜彼此的這份因緣,溝通你我的意見、想法、觀念,為整個弘法大計著想,實沒有個人的情緒看法,能達成此共識,才不會辜負師兄弟的這份情緣。

晚,七時三十分,在佛香精舍的佛堂內,主持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會員幹部的座談。

十二月分在紅磡香港體育館一連三天有我的佛學講座,明年二月分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的理監事會議將在香港召開,還有香港佛光協會的幹部講習會,也是明年度要舉行,針對此三類活動的進行,會員也提出了彼此的構想意見,並分組選派各組負責人,大家都討論得非常熱烈。國際佛光會副會長之一的嚴寬祜居士,在座談結束前幾分鐘來精舍,特為佛光會員們介紹其一生為教護教的行誼,是在家居士們最佳的典範。

此次在南美、歐洲所接觸的信徒,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是曾參加過紅磡香港體育館佛學講座的因緣而發心學佛的,對香港度眾之「普遍」性的廣度,不得不佩服其影響力,在德國、法國、阿根廷、巴西等地,會英文卻用不上,但一口廣東話卻能走遍天下,決定回山上後,將建議佛光山叢林學院增開廣東話的課程。

在國外,不懂當地語言就沒有世界,故身負弘法大任的僧眾,實應具備一、兩種語言能力,否則將來如何到海外度眾?

十月十日 星期六

今天是農曆九月十五日,佛香講堂每逢初一、十五皆有消災報恩法會,中午十一時,慧軍主持上供儀式後,便趕往機場和我們會合,一起搭下午一時三十分的班機回台北。

心平、慈容、慧龍等人開了三輛車來接我們。今天是雙十國慶,從桃園機場到普門寺沿途國旗到處飄揚,很自然的就想到那些海外駐守的代表們,其克勤克儉盡忠職守的情操;想到那些華人,在佛事聚會時的那股凝聚力;「國慶」這一年來,我們建樹了多少?

五時,回到普門寺,到大殿向佛陀銷假後,即到五樓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辦公室,在總會的徒眾和幹部們先是一陣歡呼︰「師父回來了!」接著便是卷宗、留言條、信函,擺滿一桌,心定、慧群、永固、永霖等多人,也都在旁要向我報告事情,不知要先聽誰的?來不及「應付」,其實心裡也有好多話和感想要跟大家分享,只好先「忍耐」聽大家說。

兩、三天前,慧群前往俄羅斯的莫斯科及聖彼得堡,為成立國際佛光會莫斯科協會之籌備事項,在俄羅斯訪問了四天,向我報告俄羅斯情形──

人口︰全俄羅斯有一億五千萬,第一大城市莫斯科有八百萬,莫斯科外圍一千二百萬,聖彼得堡(第二大城)有四百萬,烏里揚諾夫斯科一百萬。

佛教︰在莫斯科看到的,只是哲學和文化的研究、武術和氣功的練習,對東方宗教儀式好奇的探求及受在東歐的韓國佛教帶動而起之禪坐興趣,卻沒有信仰;在聖彼得堡,學術氣氛濃厚。

寺院︰聖彼得堡有一西藏寺,建於八十年前,產權屬政府,內居一蒙古族方丈和幾個蒙古族小喇嘛,在莫斯科沒有看到佛寺。

華人︰以大陸人士居多,包括五十年代移民、留學生、科技人員、流動個體戶等,在莫斯科約有一萬到二萬人,華人沒有凝聚性的團體。

漢語︰不普遍,但高水準。

佛學研究機構︰俄國科學院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都設有東方研究所分部,莫斯科大學和聖彼得堡大學皆有東方學院。

房地︰現處於政策改變期,沒有既定法規,只可商議、探查,並無實盤。

人民團體法︰註冊處負責人表示,現在註冊還容易,但法令在修訂中,以後會困難點。

居留︰沒有長期居留身分的人。

經濟︰一般公務人員、工人每月收入約台幣三百元,收入極低。

民族性︰俄羅斯因國家制度改變不久,全國尚處於接受援助的階段,對物質及精神的需求均極為迫切;平均文化和教育程度極高,尤其一般佛學研究者,更是推動佛光會成立的熱心人士。

慧群最後的結論是︰俄國是一初學民主的國家,國際佛光會俄羅斯協會如能在其境內成立,將是推展佛法的最佳時機。

囑慧群積極籌劃此事的進行,希望在明年十月分「國際佛光會第二屆代表大會」在佛光山召開時,能有莫斯科協會的會員參加。

晚,七時,會見了多位信徒,還有遠從巴拉圭回來的巴拉圭佛光協會會長紀文祥先生及其友人。

此趟南美、歐洲之行,我有幾點感想︰

一、出家僧眾應感到慚愧,海外的佛教都是一些在家信眾辛苦的開拓,僧眾總是慢了一步,實在愧對那些虔誠又渴望佛法的信徒。

二、以前總認為世界任何角落都有中國人,只要懂得中國話,就可以通行無礙,然事實上一踏出國門,廣東話、潮州話、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都很重要,不懂語言,不但沒有世界,而且是寸步難行,更不用談要弘法了,故語言很重要。

三、僧眾在海外除了要注意威儀外,資生技能不可少,在信徒的心目中,師父要會替人家取名字,婚喪喜慶要懂得看日期,會調理家庭糾紛,會做心理輔導,要會驅邪……除佛法外,這些條件都要具備,在信徒心目中的師父是要「萬能」的。

四、加拿大的草原、紐約的人文薈萃、奧斯汀的學術氣氛、休士頓的航空學發展、達拉斯的商業、科州的水源、巴西遼闊的平原、巴拉圭殷勤的華人……世界是如此廣大,到處都需要佛法,僧眾應該要急起努力,有計畫的好好將佛法在這些地方播種。不要去做那些無聊的人,彼此嫉妒、挑撥排擠而消減了佛教的力量。

十月十一日 星期日

下午一時三十分,在普門寺十二樓主持中華佛光協會第一屆第八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出席的理監事和列席的各分會會長,計有二百多人參加,此次會議內容主要提到︰

一、為統一各分會在外活動名稱,各分會會名全銜應稱之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分會」,可簡稱為「○○國際佛光會」。

二、為鼓勵分會及會員對本會會務之發展,並安慰其奉獻與勞績,將於第一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給予表揚。由佛光山各別分院住持擔任評審顧問外,擬由慧軍法師、胡秀卿、趙寧、陳順章、鄭羽書等人擔任評審委員,負責評審,推舉優良分會及優秀會員代表。其表揚事蹟有──

(一)推行佛光淨土,對促進本會會務發展,有顯著績效者。

(二)推廣家庭教育及社區教育,舉辦或參與社會服務活動,對促進社會安和樂利,具有深遠影響者。

(三)推行淨化人心,美化社會工作,對振奮人心,改革社會風氣,具有積極影響功能者。

(四)推展大眾交通安全教育而能影響社會,具有積極教育意義者。

(五)推展視聽或無聲(如論文、寫作、善書、繪製佛像、國畫、書法、美術、雕刻)教育,發揮教育功能,轉移社會風氣,具成效者。

(六)協助身心障礙等對社會公益之推展有成者。

評審出來的優良分會及優秀會員代表,擬於一九九三年元月十日下午二時,於國父紀念館舉行會員代表大會時表揚。

三、凡在佛光山皈依的信眾,皆是國際佛光會的「預備會員」和「隨喜會員」,其每年會費可隨喜。

四、為加強分會在地方上之人際關係和人脈資源,以利會務發展,分會組織可增列「顧問」一職,分有︰

(一)會務顧問︰由分會幹部中選出資深及優秀者聘之。

(二)榮譽顧問︰聘請當地熱心佛教、護持佛教之社會人士擔任。

可由當地分會會長自行聘任,任期一年,得以連任。

五、八十二年度(一九九三)行事、工作方向、已預定之行程︰

(一)總會為祈求世界和平社會安寧,擬在北、中、南三區舉辦「禪淨密三修萬人獻燈法會」。

(二)組團到蘇聯參加佛光會的成立大會,並募集物品糧食等前去賑濟支援。

(三)每年至少安排一次總會長與幹部之座談會。

(四)擬舉辦甄選「十大優婆塞(夷)」、「十大佛教青年」、「十大佛教兒童」、「十大供養人」等活動。

(五)有關全國性大型活動,於會員代表大會中再討論。

晚,六時由普門寺出發回佛光山,今天的佛光總會理監事會大家都討論得很熱烈,原本計畫開一個半小時的會議,竟欲罷不能的開了三個多小時,理監事們對會務的那份熱忱,帶動總會的整個朝氣。

入夜的高速公路,車輛來往仍是那麼頻繁,「為誰辛苦為誰忙」似乎是人生千古循環的真理,當然也有不少遊手好閒的人,世間原本就是「相對」的──

忙人無是非,閒人無快樂;

好人無怨恨,壞人無情理;

智人無煩惱,愚人無智慧;

邪人無正念,正人無邪心;

善人無便宜,惡人無慈心;

富人無厭足,窮人無朋友;

大人無牽掛,小人無情意;

強人無畏懼,弱人無公平;

醉人無理性,醒人無盲性;

真人無假意,夢人無真實;

覺人無愚昧,俗人無氣質;

聖人無分別,凡人無創見;

僧人無宿怨,大人無私仇;

軍人無私念,眾人無特權;

道人無雜念,淨人無汙染;

商人無囤積,藝人無真戲;

囚人無自由,證人無偏頗。


兩個月前的颱風,把東山的擋土牆都吹倒了,下陷處危及到開山寮,這一個多月我不在家,心平替我重新整修,尤其是漏水的屋頂。深夜十一時二十分,踏進開山寮,真是煥然一新,不難看出心平的用心,當然還有侍者永會在工程中的辛苦。

十月十二日 星期一

早上六時起床,因為在外旅行一個多月,人好像在恍惚之中渾然不清,徘徊了一下,決定不開門再去睡一下。原來一個人經過了長途的飛行奔波,時間的差距、氣候的差異,加上人種上之不同,整個人好像脫了一層皮。睡了一趟回籠覺,才感到身體稍微結實了一點。

離開佛光山已一個多月了,回來後頓覺煥然一新。每走一步就感念心平、永會、蕭師姑的辛勞。我想,在工程中,凡是髒亂的地方,零零星星的就由他們去整理;凡是難忍的噪音,點點滴滴的也由他們去聽聞,真的是於心不忍!像我這樣一個常懷感恩心的人,如何去回饋他們呢?真想有一天讓他們休息,我來煮一餐飯給他們吃。

一個月前吩咐永會拿去放生的那隻松鼠,可能是捨不得離開這裡,今天回來又碰上了,小松鼠看到我,迅速地飛躍到我肩膀上,我真想找一點水果給牠吃,可是到處都找不到,最後在地上發現了一條小黃瓜,切了一片,眼看牠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心中感到總算對牠也有點回饋。轉身發現有一隻小鳥在往樹上爬,不知牠的心情是快樂?還是悲傷?如果牠的心情是快樂的話,牠可能將爬樹當作運動;如果牠很悲傷,那麼一定是在發洩。池塘裡的小魚也增加了,當我走過去的時候,看到牠們盲目地到處亂竄,大概是懼怕我的緣故,心中感到有點擔心,可能是我的慈悲心還不夠吧!

黑球(狗)不知道到哪裡去了,本來我想整個上午不見客,但是黑球的影子一直都在我腦海中浮現,到下午才知道牠生病休養去了。看起來狗比我有福氣,還有時間住院休養呢!我想到去年自己的斷腿前後住院才三天,惠法師悟到了一個道理︰他建議我每隔兩、三個月去住院一次,但我哪有這麼大的福氣呢!

中午時分,徒眾知道我回來的消息後,不斷地前來法堂找我。今天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感謝平和尚為我增加了一間書房,換了新的地板,屋頂漏水的地方也整修好了,窗下也增添了許多花草樹木……其次是感謝希代出版公司寄來《七色琉璃》第八版的版稅四萬五千元,想到印刷、排版都非常不容易,因此打算將收到的版稅換三百本書與人結緣。《星雲說偈》也出版了,一、二冊共有兩百篇,陸續還會推出《星雲法語》等書,感謝徒眾,你們辛苦了!兩個月來,非常謝謝信徒們送來的饋贈,其中有林清志、黃惠美、紀有國、薛榮元、歐慧貞等總計六千二百元的供養金。此外,心固法師的水晶蓮花、傳訓法師的柚子、黃永安的藥品、陳麗霖的香菇以及黃鏡峰的禮品……平和尚、永會、中華佛光總會分別送來有關大陸花燈和《把心找回來》的錄音帶,張香華也送我翻譯的新作品︰《乘著光的梯子下降》、《溫馨的邊緣》、《踐踏繽紛的落花》,放在案頭的上百封信件……我覺得蕭師姑送的小鬧鐘、惠法師送的六枝原子筆最為實用。許多書的序在等著我去寫,堆積的文債看來要花好多天才能還清。

十月十三日 星期二

上午八時,滿潤和滿來找我談話。

九時,與研究部的同學於法堂座談,詢問他們有關課業上所遭遇到的問題並給予參考意見──

◎如果認為學院的關懷不夠,其實到了研究生這個階段,要懂得自己關懷自己,甚至去關懷別人。

◎由於老師的學術研究不同,因此他們的見解也有所不同,我們要以包容心去學習。當老師資料不夠的時候,可蒐集多方面資料提供給老師,以行動去影響老師的教學方法。

◎我們能為佛教、為常住、為自己做什麼?我們要為常住提高師資的水準建立理想,為後學留下良好的楷模而建立學習態度,為佛教的弘法度眾而建立慈心悲願。

◎讀書,不僅是為自己讀,也是為常住而讀,為後學而讀,更是為佛教而讀。

◎在研究資料的蒐集方面,要自己去找相關的資料比較研究,融會貫通。

◎研究的方法要懂得抓住重點。

◎讀書沒有什麼特別方法,只有慧巧活用。

◎以佛學為體,以世間學為用。

◎讓自己忙起來,向時間挑戰。

◎讀書是讀心、讀自己,在生活中讀。

◎會讀書的人,百忙之中也可以讀書。

◎讀書不妨礙做事,做事亦不妨礙讀書。

◎讀書時若被事務性工作打斷,重要的是知道如何繼續未完成的部分。

◎不要太在意常住與學院方面一些行政、事務性的措施,不要太在意一個人的言語,不要太在意一個人的表情,不要太在意一件事的枝末,不要花心思在分別計較方面,以致無法用心在課業上下功夫。

◎這是一個彩色的時代,要有表情才能受重視,要有聲音、要有動作才能弘法利生。

菲律賓永光來電問我是否有必要讓法師常住菲律賓,因為該地信徒常說菲律賓情況危險。我告訴他有必要,他即刻說︰只要師父肯定,他就有信心住在菲律賓。佛光人的精神在此可見一斑。

晚,七時於檀信樓大講堂為全山大眾開示「覺得與不覺得」︰

覺得──

一、我覺得我有慈悲。

二、我覺得我有發心。

三、我覺得我有耐力。

四、我覺得我有勤勞。

五、我覺得我有隨緣。

六、我覺得我有坦誠。

七、我覺得我有合群。

八、我覺得我有惜福。

九、我覺得我有慚愧。

十、我覺得我有感恩。

十一、我覺得我有明理。

十二、我覺得我有擔當。

不覺得──

一、我不覺得我有壓力。

二、我不覺得我有危險。

三、我不覺得我有困難。

四、我不覺得我有忙碌。

五、我不覺得我有是非。

六、我不覺得我有寒熱。

七、我不覺得我有榮耀。

八、我不覺得我有委屈。

九、我不覺得我有時差。

十、我不覺得我有空距。

十一、我不覺得我有灰心。

十二、我不覺得我有缺乏。

十月十四日 星期三

智慧無年齡之分,不論在何處,真理就是真理。最近看了一本由躍昇文化公司出版的《五歲到九十五歲的生活智慧》,內容都是片斷點滴的語句,很有警悟性,值得大家參考,特摘錄幾則與大家分享︰

十歲以上的生活智慧──

◎因約會而晚歸時,父母為我預留的一盞小燈,將使我感覺無限溫暖。

◎如果一件事情沒有困難,也就沒有機會成長。

◎與人分享,滋味更美。

◎訴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自己努力克服困難才能解決問題。

◎發生什麼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如何處理它。

二十歲以上的生活智慧──

◎當朋友失意時,靜靜陪在其身邊,傾聽是最好的良藥。

◎如果你總是要求完美,你將永遠處於挫敗之中。

◎即使最快樂的人,也有不如意的日子。

◎悲傷昨日與畏懼明日,是搶奪時間的兩個大盜。

◎所有的人際關係中,最可貴的是信任。

◎當初祖母告訴我的話是真的︰當你年紀愈大,你會發覺時間過得愈快。

三十歲以上的生活智慧──

◎若有人對我加諸冷苛無情的批評,而我仍舊能好好活著,那麼世人就不會相信那些流言。

◎如果你能夠喜歡自己,而不在意自己是誰?那麼你為何不能歡喜每一個你所遇見的人,而忽略他們到底是誰呢?

◎看見自己惡劣的行為重現在孩子身上,是痛苦至極的一件事。

◎家人愛我,並不是因為我很完滿。

◎成功的要訣︰做好每一個小部分。

◎輕易的將人歸類,是非常不智而且不公平的行為。

◎我最大的憂慮就是幾年後,當我回顧往事,會發現自己有長長一串「還沒有做到的事」。

四十歲以上的生活智慧──

◎沒有通往成功的電梯,你必須一步一步的拾級而上。

◎批評的目的應該是幫助對方,並非羞辱對方。

◎多花點時間在孩子身上,愛是無法用其他方法替代的。

◎人們不想聽勸告,但是渴望被了解。

◎一個令雙方都滿意的公平安排,才是真正最好的安排。

◎那些為你而說謊的人,也將對你說謊。

◎能掌握機會,才可以成英雄。

◎凡事若想重新來過,所需投下的時間和金錢都將是原先預期的兩倍。

◎每一項偉大的成就,最初都曾經被認為不可能。

◎只要你熬得過十五分鐘的誘惑,那麼你對人事將懂得更多。

◎道德感是最佳的行為規範。

◎一個好教師的鼓舞,可以開啟學生另一美好的世界。

◎把一條魚放生,比把牠吃掉感覺好多了。

◎怨恨是一支反彈的毒箭,即使你從未發射。

◎胸中不先藏點墨汁,你就無法教好別人。

◎一個領導者必須具備基本的能力就是──鎮定的接受壞消息。

◎如果我希望將周圍的事做好,我必須先讓自己變得更好。

五十歲以上的生活智慧──

◎生活中最大的挑戰就是看清重點,然後去蕪存菁。

◎創意的發生,從留意身邊瑣事開始。

◎你不應該因為太忙而忘了說「請」和「謝謝」!

◎學習無法假手他人。

◎人常常因為一時的任性,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一個人的成功程度,繫於他對自我的要求。

◎微笑的人永遠充滿魅力。

◎謀生和生活是不同的。

◎芝麻小事用頭腦解決就可以了,但是遇到大事時,一定要用心解決。

◎仁慈之舉,永不嫌多。

◎下決定時,從「否」改為「是」,比從「是」改為「否」要容易得多。

◎當你和配偶有所爭執,第一個肯開口說「我很抱歉,在無意之中傷害你」的那一方才是真正的贏家。

◎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才是一個富足的人。

◎每一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一個人總會不經意在姿勢態度中洩露自己。

◎聯繫我和家庭、朋友、工作之間良好關係的因素只有一個──關懷尊重。

◎如果你沒有給予別人最好的,你就不應該要求別人給你最好的。

◎所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關係會因為禮貌而變得更美好。

◎享受工作所得到的樂趣比休閒娛樂更大。

◎成功往往是因著努力而來,並非天賦才能。

◎人類最大需要就是被欣賞。

◎你可以偶爾滿足於自己擁有的東西,但是千萬不能滿足於你自己。

◎致力於一件值得用心的事,滿足感與成就感都會加倍。

◎職位可以買來,但尊重卻必須贏取。

六十歲以上的生活智慧──

◎不必和那些頂尖人物較長短,你只須「突破」你自己。

◎一個人可以盡情享受成功的滋味,卻不應該過分沉溺於成功的滿足感之中。

◎富有的人並不會比秉性謙遜忠厚的人快樂。

◎從刻苦自學的人身上,我們往往可以滿載而歸。

◎使自己更快樂的最好方法就是使別人快樂。

◎只要你能學會忘懷傷痛,就不必在意別人對你的傷害。

◎如果你想靠別人讓自己快樂,結果一定是失望。

◎如果你想等待所有的情況都很完美,才開始行動,那麼你就永遠不會行動。

◎以經驗來充實生命,別以藉口來搪塞生命。

◎仁慈的語言和行為是無限的,你永遠不知道其影響何時停止!

◎成長的祕訣︰不斷在舊有經驗中尋找新發現。

◎人生若只是一直汲汲於追逐快樂,快樂將從身邊逃開,但是若能盡己所能的去關愛身旁的人,專致於工作,並嘗試著去認識新朋友,快樂就會在不經意間來到。

◎人生最大的財富就是能夠自由的選擇。

◎愛雖然令人心碎,但你卻永遠不會後悔。

◎多走幾哩路將使你超越其他競爭者。

◎只要是你真正想去做的事,永遠不會沒有時間去做。

◎不論你的物質生活多麼貧乏,你仍舊可以擁有心靈上的舒適與安慰。

◎事過境遷之後,就再也沒有什麼好或壞了。

◎最錯誤的決定,往往是在生氣時倉皇定下的。

◎失去錢財可以再賺,但是如果錯失時間就無法彌補了。

七十歲以上的生活智慧──

◎永不休止的好奇心,使人永遠不老。

◎在小事上依然堅持誠實的態度,才有處理大事的風範。

◎猜忌是快樂的大敵。

◎事業成功的祕訣︰比對方預期的多做一些,並且以歡喜的態度接受。

◎生命的祕訣就是活得久,但不必活得老。

◎長大的好處就是我學會不在乎人家是否記得我。

◎良好的聲譽是一個人的最大資產。

◎一個人的快樂與否在於自己的決定。

◎從書籍中可以得到全世界。

◎世間上最幸福的事就是愛與被愛。

◎寬恕與報恩同等重要。

◎不管過程如何,到最後掠取者必敗,給予者總是贏家。

◎健康才是真正財富。

◎走錯了一步棋,並不代表全盤皆輸。

◎如果一個人老是把自己看得太重,那麼他注定是個悲劇角色。

◎只要能擁有健康,老年比年輕好。

◎僅僅是生活得精采並不夠,還必須常懷好奇與感激的心。

八十歲以上的生活智慧──

◎日子是悠長的,生命卻是短促的。

◎把夢想留住,把遺憾忘卻,那麼你就會感覺永遠年輕。

◎無論事情如何變卦,你依舊得謹守自己所許下的諾言。

◎給人建議時,要抓得住重點。

◎如果你笑容可掬的對待他人,別人也將回報你以微笑。

◎最危險的事,就是看輕事情的影響力。

◎沒有他人的幫助,你不可能獨立完成任何偉大成就。

◎只要你願意讓自己更進步,永遠都不嫌太遲。

九十歲以上的生活智慧──

◎生命裡還是有很多東西等著你去分享,學習的路還長著呢!

晚,七時三十分,於法堂出席「宗務委員會會議」。

十月十五日 星期四

徒眾覺無、覺了等人,今將前往高雄楠梓慈雲寺求受三壇大戒,上午七時三十分,到法堂向我告假,勉其在戒壇要用心受教,以求受清淨戒體。

九時,在法堂續開昨天的宗務委員會會議。

◎慧禮首先報告其在南非佛光寺目前的工程進度。(據聞南非總統曾親自到工地看佛光寺興建情形。)

◎為服務本山功德主,擬籌組「佛光山功德主總會」,由佛光山宗務委員會所屬之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承辦「功德主總會」會務。

都監院及其派下各別分院寺務之狀況,傳燈會人眾事業、道業、學業之輔導,文化院所屬之編藏處、出版社新書出版計畫,教育院學生質量之評估……聽這些報告,幾乎花了一整天的時間,「開會」的另一功能就是在達成協議,深感──

年輕一代的徒眾,大都具有誠懇、從容、幹勁、耐心、負責、忠心、擔當等個性,比長一輩的弟子優秀。

為人屬下要與主管合而為一,主管如有缺失,要幫助、體諒、協助,而非只有抗議,能幹者看事情都不會滿意,但在不滿意中要能輔導,要有建言,而非只是排斥。

身為住持第一要件,性格要平和,所謂領導人就是在「做人」!

我一生不管錢,故能逍遙;人管錢就會小起來,不管錢的人才會大,因不受牽制。先釐定自己要做什麼?要當家,就必須管錢;要弘法,就不要去過問錢。

汝今出家須立志,求師學道非容易;

燒香換水要殷勤,佛殿僧堂勤掃拭;

莫閒遊、莫嬉戲,出外分明說去處;

三朝五日不歸家,妙法何曾聞一句;

敬師兄、訓師弟,莫在佛門爭閒氣;

上恭下敬要謙和,莫輕他人自逞勢;

衣食難、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細膩;

清齋薄粥但尋常,粗布麻衣隨分際;

榮華止在紫羅袍,有道何須黃金貴;

解三空、明四智,要超初果至十地;

禮觀音、持勢至,別人睡時你休睡;

三更宿盡五更初,好向釋迦金殿內;

剔明燈、換淨水,禮拜如來求智慧;

報答爹娘養育恩,天龍八部生歡喜。


這是唐時裴休宰相送子出家時,寫給孩子的勉勵詩,無獨有偶國防部長陳履安先生,這兩天也參加了其長公子陳宇廷的出家典禮。其心情相信並不亞於裴休宰相的那份寄望。天下父母心,這份能捨的情懷,非對佛法有深刻體會是不能了解的。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見安(陳宇廷)對出家生活的堅持,又能在惟覺長老座下學習,預祝他出個好家。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