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012 生命力(1994/10.01~10.15)
精華語錄
◎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正信比迷信好,迷信比不信好,不信比邪信好。
◎聽經聞法要用深心、莊重心、恭敬心、謙卑心、柔軟心、清淨心,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儘管外在的環境充滿了橫逆、挫折,卻擊不倒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實力是現今社會的標的,培養自學能力,才不會在懈怠中退步。
◎要有新知,才能懂得如何重新估定價值。廣集新知,才能促進新觀念,有新方法應付未來。
◎熱忱可以帶動工作氣氛,投注一點關心,主動向前,就可以把內心的那股熱忱引發出來。
◎一個人只要自己健全,別人就打不倒我們,能打倒我們的,是我們自己。
◎菩薩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一個佛教徒要能威儀具足,才能使人對佛教起信。但唯有內在的修養,才能永久莊嚴形象。
◎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病」在哪裡,不要忌諱讓人知道自己有病。為自己辯論說理由者,大多是不容易進步的人。
◎發心、慈悲、安忍、自在、和眾,這些精神上的長處,應該是與生俱來的,這就是佛性。
十月一日 星期六
由國際佛光會舊金山協會和中華聯誼會聯合主辦的「佛經講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今起一連兩天,在舊金山的 Foothill College Theater 舉行,由我主講。上午八時搭機前往舊金山,因怕塞車,六時就出門往機場。
舊金山為美國西部金融與商業中心、海港和重要海軍基地,橫越美國大陸的重要鐵路大幹線,也是以舊金山為終點。
九時抵舊金山,在督導曾敏敏及多位會員陪同下,前往美太平洋電視公司(舊金山六十六頻道),上《面對面》節目接受訪問,由太平洋電視公司新聞部經理楊盛昱先生主持。
他提出了許多問題,我一一回答,回答的內容大意是──
◎以「佛光」為名號的工商界,與佛光山有關嗎?
佛光山非佛不做,凡與佛教無關者絕不會去做。很多套用「佛光山」三個字的公司行號,與佛光山其實是無關的。
◎被批評迷信時怎麼辦?
正信比迷信好(因迷信是盲目的),迷信比不信好(因迷信是有,不信則什麼都沒有),不信比邪信好(寧可什麼都不信,也不要信邪信歪)。民間宗教不完全是佛教,人間佛教是正信的、清淨的、道德的、合理的。
◎佛教和儒教有什麼不同?
佛教的三皈五戒,與儒家的「三綱五常」相近;佛門的報恩思想與儒家的慎終追遠相契,此也是佛教能與中國思想相應之處。又佛法將其內容分為五乘(五個層次),其中的人乘佛教即具有儒道的思想。最高的菩薩乘,為適應眾生需要,以出世思想做入世事業,在人間廣度眾生。
◎佛教徒可以參加社會運動嗎?社會運動中佛教徒是否會介入?如果介入應扮演什麼角色?
佛教基本上是和平忍讓的,但當有教難為維護佛教時,也會很積極的參與。社會混亂脫序乃由於貪心、自私、執著,故我們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要讓佛在我們心中顯露,佛並不只是供著膜拜,而是在我們心中,心中有佛,則眼視、耳聞、手做皆是佛的風儀,大家都能想佛所想,行佛所行,則人間就是淨土佛國。
◎對海峽兩岸有何看法?海峽兩岸佛教發展空間如何?
大陸政策已漸漸開放,也講究落實,今後雙方關係不要太僵硬,要互相體諒,以平等互惠的精神發展。
◎佛教主張預言嗎?
佛教不主張預言,而注重因果定業,「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當下才是最重要的。今天的行為,影響後來的果報,此為「因」「果」,而因與果之間的「緣」也很重要。世間是相互的因緣,不是單一的關係,「因」是強有力的主力,在要成為「果」之前的助「緣」也不可忽視,故應注意當下是助緣的關係。
◎佛法對人有什麼利益?
佛教是黑暗中的燈塔,苦海中的救生艇,迷途的指南針,煩惱時的清涼劑,在痛苦時可以給我們安慰鼓舞,在懊惱難過中給我們力量。未信佛者,若能開放心靈接受佛法的洗滌,必能讓身心擴大,見解開闊,看得更深更遠。
中午抵 Foothill College Theater,分別會見柯林頓大學校長俞國鈞、執行校務長岳怡伶、《世界日報》採訪組副主任楊芳芷、立興學院張延鐘先生等。準二時,開始《心經》的講座。
《心經》是佛法的心要,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就以《心經》為其精髓,《心經》也是將「般若」詮釋得最真切的經典。「般若」非外來知識,是我們的本性、真心。
講經時多少都會引用典故,中國典故對美籍人士而言並不容易懂,所以慧群替我翻譯英文時,講得比我還長。嚴格說今天的講座我才講了四十分鐘,慧群翻譯了八十分鐘,從美籍聽眾那種會意的神情和情不自禁的鼓掌,我知道慧群翻譯得很好。
老報人陸鏗先生私下對我說道︰「大師推動人間佛教,創立國際佛光會,辦國際性大活動,大家都很肯定您是社會運動者,反而忽略了您的博學,尤其是佛學成就,實在可惜。大師,我不是在捧您的場,而是聽了您講的《心經》,我很受用﹗」
陸先生這份讚美,太過獎了。
八時三十分和三寶寺住眾一起觀看早上我在電視台錄影的《面對面》節目。
住持依通,並向我報告法務推展情形。
十月二日 星期日
早餐後,參觀三寶寺附設的佛光書局,看到我的書訂價都偏高,徒眾在旁一再解釋,在海外要加郵資加稅金……我覺得佛法的價值在於推廣,不應該以生意著眼,能以低價,甚至只賣工本費,讓大家都能很容易的人手一書,才能將佛法推展出去,這才是我辦佛光出版社的真正目的。有些信徒看到我的書,都會大批買去送人,而我的徒弟竟要以我的書來賺錢,令我非常無奈。我的理想是讓──
◎不看書的人出錢給想看書的人看書。
◎有錢的人出錢給生病的人治病。
◎無時間的人成就有心的人去念佛。
◎我去托缽,你在家吃飯。
◎各補所缺,各取所需。
中午,梁漱溟先生之孫梁致中先生來訪(梁漱溟先生因在學術上的成就,而有「中國脊梁」之譽)。
和梁致中先生談到梁漱溟先生。梁漱溟先生是位穿長袍馬褂講「西洋文化」的教授,和穿西裝講「中國哲學」的胡適博士,都是享譽北大的教授。梁教授曾發表「東西文化哲學」,並在報紙上刊載,而震撼當時的學術界。
梁漱溟先生原本信佛,後來卻進入儒家,他曾說︰「我是為了六個字,才從佛教到儒家的。而這六個字是『此時此地此人』,佛教講時間,總是推到那麼遙遠,而我們此刻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佛教講到空間,有西方世界、東方世界、他方世界,而此時的社會問題還沒有解決;佛教講到人間、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天人、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那麼多眾生,可是人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我覺得佛教理論過分誇大,我接受不了,容納不下。儒家理論比較實際,重視現實,重視建設,重視此刻的人間。」
太虛大師當即提出一個看法︰「在時間上說,佛教雖然講過去、現在、未來,但是卻重視現在福祉;在空間上說,佛教雖然講他方世界、十方世界,但是卻重視現實問題;在人間上說,佛教雖然講十法界無量無邊眾生,但是,卻重在人類,以人為本。」
梁漱溟先生不但學問好,在文藝方面也有很深的修養。梁致中先生在IBM 電腦公司已經服務二十五年,有心要將佛經與電腦結合。很高興有人肯發心,期待藏經早日電腦化。
名書法家蔣雲仲夫婦,也送了我幾幅墨寶及國畫。其中一幅︰「般若修成無漏學,慈悲度盡有緣人。」筆柔有力,值得珍藏。
佛光大學校長龔鵬程介紹王雲五先生的公子王學哲先生,在講座前和我見面,他送了一套《王雲五先生年譜初稿》給我,並答應要將「王雲五圖書館」內八萬多冊的圖書全部捐給佛光大學。龔校長和王學哲先生,都功德無量。
對這些好因好緣、善事善舉,除了感恩外,只有更努力的弘法,以作為回報。
下午準二時,繼續昨天未講完的《心經》。「般若」為三世諸佛之母,其功用在於了知消除苦惱的方法……
五時,前往賴武雄、陳豔麗的成衣工廠普照。
搭七時五十五分飛機回西來寺。在飛機上就迫不及待翻閱《王雲五先生年譜初稿》,深感實力是現今社會的標的,培養自學能力,才不會在懈怠中退步。
人要常常散發自己的光和熱,太陽因散發熱而給人溫暖,花因散發香而給人喜悅,人也要散發慈悲、歡喜給周遭每一個人,才像人﹗
十月三日 星期一
來美國已快一個月了,今天終於有「時間」可以和西來寺住眾講話,自從成立佛光會後,時間一直不夠用。
聽完各單位工作報告,深感每一個人都是一座工廠,可以生產很多產品,只是能源不夠,發揮(發心)不出來生產的動力,致使整個工作環境,文化氣息不夠,菩薩精神不足。希望大家能從信仰、發心、歷練以及我的話中,增加自己的能源。
西來寺住眾不夠的地方有──
1.常識不夠︰對國家、世界、佛教歷史、做人處事的新知不夠。生於此時代,就要了知此時代的教育、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常識,並要有思想、見解、意見、看法,對周遭人事物要主動關心,在安逸的環境中,要具有憂國憂時的意識。
2.新知不夠︰要有新知,才能懂得如何重新估定價值。廣集新知,才能促進新觀念,有新方法應付未來。
3.說法不夠︰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身為布教師要推動法輪,將佛法傳播給需要的人,能自受用也要懂得他受用。
4.好話不夠︰善語、柔軟語、慰問語要常講,好話不怕多,好話是最耐聽也是聽不厭的。
5.互助不夠︰在工作上彼此要互相照應、補缺、填空檔,雖是單獨作業,但是就整體而言,還是彼此息息相關。
6.熱忱不夠:熱忱可以帶動工作氣氛,投注一點關心,主動向前,就可以把內心的那股熱忱引發出來。各掃門前雪的心態,自然就是冷冰冰的,了無生機。
7.立場不夠:對常住忠心不夠。團體生活不可離心,否則如何代表常住?
8.賞罰不夠︰在新住持依空法師就任後,常住對賞罰要有標準︰
(1)凡不假外出、立場不當、破口失儀、通外向他、邪知邪見,不像佛光人者,一律遷單。
(2)凡好買、私交、不和眾、挑撥、推諉責任者,施予警告、表堂、記過。
(3)凡勤勞發心、分工合作、講說發言、貢獻智慧、主動親切、特殊貢獻等,一律獎賞。
西來寺雖有很多不足,但奉公守法,為常住獻心力的人也不少,在師徒時間裡,大家推選出西來寺的楷模有─
1.慧智︰英文說法,進退得體,以佛法與人。
2.慧庭︰負責、勤勞、具親和力。
3.依住:西來寺開山以來,對海內外帳務,點滴歸公,不計職務,任勞任怨。
4.永文:仗義直言,西來學校成就,有目共睹。
5.宗元︰肯擔當不抱怨,依常住需要留守白塔寺多年。
6.學媽媽(滿學的母親)︰接機送機,起早待晚,任勞任怨,為西來寺樹立很好的形象。
7.周明德(普慧)︰負責常住總務,個性平和,不訴苦,不抱怨,是西來寺的公僕。
8.林秀珠︰在西來寺負責行堂、客堂、齋堂、廚房人來客往的招呼,有立場肯擔當。
9.滿和︰負責西來大學。最近完成《心甘情願》英譯本很有成績。
10.鄭碧雲︰為西來寺、西方寺、三寶寺、溫哥華講堂的流通處盡心盡力,數十年如一日。
11.依果︰負責殿堂,個性平和,英文雖不靈光,但廣受信徒稱讚。
十月四日 星期二
明天起,我將有澳洲和南非的弘法行程,但是還有一大堆留言,有要和我見面的信眾、客人、朋友,只好用電話一一聯絡。今天會見多批客人,有高爾泰夫婦、史國良、李自健、盧新華、王艾倫、高光勃、丁琪以及陳竹、胡嘉華夫婦,還有到溫哥華參加大會的柏林和雪梨的信徒。
晚七時,再續昨天未盡言的「師徒時間」──
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病」在哪裡,不要忌諱讓人知道自己有病,優秀的人常會講︰「我的缺失在哪裡?請指教。」為自己辯論說理由者,大多是不容易進步的人。現在的教育應從小就訓練找尋自己的缺點在哪裡,要明白自己的缺點與特長,缺點不是身體上的缺陷,而是思想上的自私、執著、比較、計較、嫉妒、傲慢、自大等;特長也不是技能上的特長,而是指精神上的吃苦、耐煩、恆心、毅力、勤儉、奮發、忠信等。
平常要常自己反省︰自修進步否?為常住服務多少?為佛教奉獻什麼?以此來鞭策自己的懈怠。「共識」是工作中的條件,也是促進彼此融和的力量,大家要用熱心、發心、慈悲心來莊嚴西來寺。
八時四十分,陳竹、胡嘉華夫婦帶了一卷《中國國寶──陳竹》錄影帶,給大家觀賞。
陳竹,一九六九年生,四川人。八歲時特異功能萌發,十四歲被國家保送進大學深造,畢業後在國家相關部門,長期從事人體特異功能的尖端研究和開發工作,自行開發六十餘種超人特異功能,並積極進行人體特異功能對人類疾病的診治,治癒不少疑難雜症。一九八七年開始,對癌症病患有不少成功經驗,目前有心研究愛滋病治療方法。
從一九八○年開始,就有不少報章、雜誌、專刊、電視在國際媒體中介紹過陳竹先生。有一部電影《賭神》就是描寫陳竹先生的故事。
一九七四年陳竹先生五歲時,就可以看到埋在地下的水管,幫修水管的人找出漏水處;六歲時才知道自己有「本事」(當時還不知道這叫特異功能)。小時候,看到有零食的地方,只要「用心」想、糖果、餅乾、香蕉都會跑到書包裡。在學校和同學追趕玩耍時,曾穿牆而過,把老師都嚇到。家裡請客時,從來不做飯,只等他放學回來,「想」一下,就有滿桌菜肴。
一九七八年時腋下能識字(在紙上寫字放在腋下,就能猜出紙上的字),他可以把一個人的五臟六腑看得清清楚楚。藉此曾為病人取出膽結石;看撲克牌更沒有問題。
在錄影帶中,可以清楚看到陳竹的特異功能︰將名片、樹葉撕碎,陳先生可以用功夫,讓它回復到原來的樣子,一點痕跡也看不出來。在原封的藥瓶中,可以拿出藥丸來。更神奇的是,從紅色藥丸瓶子中可以拿出黃色藥丸(發功時雖手上拿紅色藥丸瓶子,但心想的是另一瓶黃色藥丸瓶子)。把紙幣、銅板裝入信封內,在信封毫無受損下,將紙幣銅板拿出來。紙上簽有名字,可以輕易將字拭去,硬幣可以塞入水晶球中……
陳竹先生在表演特異功能時,就像是在變魔術一樣,只是魔術的動作比較快,特異功能動作比較慢(因要運功),魔術是假,特異功能是真﹗
當問及發功的感覺,陳竹先生說︰「我不知道﹗」這就是一種非分別心,完全是意念的心,是一種超物質的精神,平等無對待。與佛教的鳩摩羅什頭戴大磬的道理一樣。一切在無心的狀態下,所成就的事情,總是不可思議。
用特異功能來治病,陳竹先生把持的理念是「治病不治命」,很合乎佛門因果,勉其若有佛法,相信「功力」會更上層樓。
世界上偉大的人很容易見,但具有特異功能者可遇不可求,今天開了眼界也印證了佛法所謂的「不可思議」。
為明天的遠行,徒眾幫忙我整理衣物,手提皮箱跟著我到世界各地,已有些微破損。箱子內總不忘多塞幾本書,徒眾說我看書很快,其實我是很會利用時間看書,因為我相信︰忙人的時間最多﹗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平生何所願,佛光普照五大洲。
十月五日 星期三
一早起來,又有徒眾趕在出門之前,來請示公務,一陣忙碌後,終於上車前往洛杉磯機場,準備趕往澳洲。
想想近日來的生活,從八月九日到歐洲,兩個禮拜走了九個國家、十四個大城市。每天搭機乘車,短則三個小時,長則四、五個小時,最長的是從巴黎經法蘭克福回到台灣佛光山,總共飛了二十六個小時。一個月前又從台灣飛行十二個小時到洛杉磯,今天從洛杉磯到澳洲,機程是十五個小時,到了澳洲又要從雪梨飛到布里斯本、墨爾本,又是二個小時、三個小時不等的機程。尤其我現在掛念,過幾天要從澳洲到南非,又有十六、七個小時的飛行,光是坐飛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好當初在佛門養成了很好的「坐功」,所以我一向在什麼地方都是「一坐即定」,不輕易換位置,甚至像坐「和尚」這個位置,也是一坐五十八年﹗
今天搭乘的是澳航班機,不知道是哪一位信徒幫忙,為我升等坐到商務客艙裡,服務員都是男士,非常周到、親切,一會兒送茶遞水,一會兒送紀念品。我們中華航空公司都是用妙齡端莊的小姐,看起來澳洲的空中少爺服務也不比年輕的小姐差,像這種長途的飛行,男士們看起來精神抖擻。
搭乘澳航最大的好處是,從飛機的銀幕上可以看到起站到目的地的全程公里數,以及兩地的時間、氣候、溫度、濕度等,甚至飛行途中不時顯現飛機的所在位置、已經飛行多少公里、多少時間、還須多久可以抵達……所有的資料一目了然,很令人讚歎。我曾在加州對華航的經理建議過,後來我搭乘華航班機,發現華航也有了這樣的服務,非常高興。現在坐華航也有很多好處,其中之一就是有稀飯可以吃,這也是我建議的,因為現在大部分都是生冷的食物,實在吃不習慣。
說到飲食習慣,現在走到世界各地,吃不是大問題,倒是各地的氣候、溫度,乃至於風俗、民情、文化、習慣各有不同,常常飛機一坐,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在這裡是夏天,到了彼地是冬天;在這裡是白天,到了彼地是夜晚;甚至於海洋、高原、陸地型氣候各有不同,空氣中的濕度也不一樣,這種時差、溫差的遽變,讓我更加的「能早能晚、能冷能熱」,甚至「能飽能餓、能有能無」,我想這是做一個「地球人」必備的基本能力。
今天從洛杉磯到雪梨,全程一萬二千零五十公里,想到古人說「千里迢迢」,我現在已經不止一個萬里、二個萬里;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現在則是看盡萬種人,說遍萬種法,環繞地球好幾圈。每到一地,就得使用另一種不同的語言,最常翻譯的是閩南語、廣東話、客家話、英文,其次是日文、韓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等。
古代的禪師尋師訪道,跋涉千山萬水,比如「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如果今天有人問我︰風塵僕僕,馬不停蹄,所為何事?只為「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之願未了。除此,世界之大,法界之寬,何處不能任運逍遙?
十月六日 星期四
由於通過國際換日線的關係,昨天下午一時從洛杉磯起飛,經過十五個小時,今天抵達雪梨已是晚間八時三十五分。
走出機場,驚見滿謙、滿政、滿具及雪梨佛光會員近百人在機場迎接。心想,日前在溫哥華已經公開表示過,今後凡是我所到之處,如果有十人以上到機場接機,我將一年不到這個地方。或許信徒不懂,難道徒眾也不能了解嗎?不過看到大家興高采烈的樣子,我也不忍心掃大家的興,只有集合大家講話,並且重申我的心意。信徒聞言,緊張的說︰「我們還不知道這個消息,所以這次不算﹗」我只好說︰下不為例了。
今天在飛機上看了一些有關澳洲的報導,加上我自己幾次到澳洲的見聞,很自然就把澳洲和極樂世界聯想在一起。
極樂世界的水是八功德水,具有八種殊勝︰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飢渴、長養諸根。而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水也有很多種,澳洲的水勉強算得上是「六功德水」,因為它澄澈、潔淨、清涼、去渴、潤澤、甘美。
極樂世界的花有四色蓮花,所謂「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在澳洲的花不但青、黃、赤、白皆有,尤其有一種平時少見的紫花,開得滿樹燦爛,真是萬紫千紅,耀眼繽紛。
極樂世界的樹是七重行樹,在澳洲常見一大片森林裡,不但每棵樹修長筆直,而且重重疊疊,不只是七重,而是千重萬重。
極樂世界有各種奇妙雜色之鳥,這些鳥不但會叫,而且會念佛、念法、念僧,讓人聽了會生起歡喜、信心。我幾次到澳洲,住在中天精舍,半夜裡也常聽見鳥鳴,聲音悅耳,讓人一聽就覺得很快樂。
極樂世界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地很平整,而且是黃金鋪地。在澳洲不但四面八方都很平坦,而且到處綠草如茵,到處像公園,馬路也都鋪上了柏油,潔淨亮麗,宛如人間天堂。
極樂世界最殊勝的應該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在澳洲,我每次出門,看到的人也都很和善、親切,他們態度從容、悠閒自在,一個個都具足紳士、淑女的風度。所以我覺得極樂世界並不一定在遠方,而是在人間就可以慢慢建成。
澳洲真是一塊人間淨土,這是澳洲人的善業所成。
我聯想到現在有很多人,因為受不了本國的環境汙染,紛紛到澳洲尋求一塊潔淨的生存空間,有人戲稱這種人是「環保難民」。
從環保難民,我不禁又聯想到好幾種難民──
◎知識難民︰在台灣,很多父母不願孩子接受填鴨式教育,不忍心孩子飽受升學壓力,紛紛送孩子出國留學,這就是「知識難民」。
◎經濟難民︰中國古代的農業社會,常因五榖不登,人民為了逃避饑荒而流落他鄉,甚至出海淘金、打工,乃至現在非洲的飢民等,都是「經濟難民」。
◎政治難民︰這在中國歷代都有,如秦朝的「避秦苛政」,現在的海峽兩岸移民,甚至民運人士要求政治庇護,這就是「政治難民」。
◎亂世難民︰為了逃避戰亂而出走,如鄭成功據守台灣反清復明,有些人雖然沒有參加政治活動,但因世界局勢動亂,不得不逃難求生。
不過今天有許多經濟環境好、知識水準高,各種條件都很優秀的人到海外求發展,他們不算難民,而是「高級移民」。
我想到自己從大陸到台灣,海峽兩岸都不承認我,我自稱是「宗教難民」,不過有人說得好聽,說我是「弘法大師」,至少是「宗教大使」。我告訴自己,不管是宗教難民也好,是宗教大使也好,我發願生生世世做和尚的願心,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晚,安單在南天精舍。
十月七日 星期五
雪梨是澳洲的誕生地,享有「世界上最好的住址」、「南太平洋的巴黎」之譽,氣候溫和宜人,冷熱溫差不大,即使是夏季,氣溫也很少超過攝氏二十五度以上,而冬季的最低溫則大多維持在十一、二度,尤其沒有颱風、地震,整年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會颳起陣陣強風。
早餐過後,頂著時速八十五公里的勁風,到南天寺巡視工程。南天寺於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奠基,經過兩年的施工,預計明年二月落成。由於明年國際佛光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將在澳洲召開,所以負責工程的滿謙、滿可,最近一直很積極的與工程師討論,希望能如期完工。
曾經有信徒問我,南天寺為什麼不建在雪梨,而要選在遠離市區的臥龍崗?這麼遠的路,信徒拜佛不是很不方便?
我說,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相隔十萬億佛土之遙,不也是人人念佛希求往生嗎?雪梨到南天寺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不算遠。遠近是沒有標準的,只在有心、無心,有心,則十萬億哩也不算遠;無心,即使近在隔鄰也走不到。
晚上師徒時間,與大家談到如何發展自我長處、改正短處。我覺得一個人要懂得把自己的缺點找出來,否則很危險。正如生了病到醫院檢查,能夠及早發現病因,還可救治;不能找出病源,就無可救藥了。
尤其,每個人要能不斷的培養自己的長處,例如︰耐勞、吃苦、冷靜、勤勞、忠誠、不嫉妒、不怨苦、不鬧情緒、不見異思遷、不激動暴躁、有親和力、有恆常心、有忠義的性格、歡喜請教別人、歡喜拜佛……這是性格上的長處。此外,還要學習烹飪、插花、電腦、會計、駕駛、修繕、管理、知客、梵唄、法器等技術上的長處。
最重要的,要發心、慈悲、安忍、自在、和眾,這是精神上的長處,應該與生俱來,這就是佛性。一個人要先健全自己,才有能力度眾。
談到度眾,滿性告訴我,經常有臥龍崗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到南天精舍參加活動。臥龍崗大學在全澳洲排名第九,尤以電腦學科享譽國際。據悉目前有台灣留學生二百多人、大陸留學生四百多人。台灣留學生多數選讀經濟、電腦學科;大陸留學生則以經濟、科學為多。每年學費一萬多元,每月房租五十元,每週伙食費一五○元。台灣留學生多數有父母作經濟後盾,大陸留學生則須靠打工自力更生。
此外,大陸留學生還常遭遇到居留的困難,由於居留問題牽涉到國家的法律,非我能力所及,不過在經濟上我還可以盡一點心,當即指示滿謙研擬辦法,設立「佛光山獎學金」。我覺得能夠幫助世界各地的大學生很重要,一方面傳播佛法,同時也可以替國家社會造就人才。我希望所有佛光人,今後不管在任何地方,大家要主動關心留學生,多給他們方便,須知佛教是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任何一個機會的﹗因此要不分地域、國籍,平等度眾生。大家也要懂得服從、集體創作,因為在一個團體裡,領導得好固然是一種才幹,能夠接受領導更是一種修學,以及培福修德之捷徑。
十月八日 星期六
中午在精舍用過午餐,隨即驅車前往南天講堂,準備主持下午二時開始的講座及皈依典禮。
車行在公路上,發現每隔一段距離,就設有一部電腦測速器,只要駕駛人超速,電腦即主動顯示車速,提醒駕駛人減速慢行。尤其澳洲政府嚴禁酒後駕車,因而沿途不時可見交通警察在對駕駛員作吹氣檢驗,違規者,除了罰款,還要扣分,累積到一定點數,就會被吊銷執照。澳洲政府重視交通安全,並嚴格執行交通管制,其實就是對生命關懷與尊重的具體表現。
車行間,兩旁盡是蓊鬱蒼翠的森林,林中樹木多數長在岩石間,每一株都偉岸挺拔,與岩石之古樸相映成趣。不禁使我想到,人在安逸的環境中,缺乏激勵的外緣,生命的潛力、耐力未能激發,奮鬥力慢慢消失殆盡,成為溫室嬌花,連應變能力都沒有;愈是生活在艱難困苦中,愈能成就強風暴雨不能動搖的生命力。
菩薩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一個佛教徒要能威儀具足,才能使人對佛教起信。但是比較起來,我更重視的是實際內涵,唯有內在的修養,才能永久莊嚴形象。尤其希望把我一生對佛法的體驗,以及對人生佛教的理念,從生活中貢獻給大眾。今天的講座,我以出家半世紀以來的修行體悟,提出四點作為建立美滿生活的建言──
1.從善如流,與人為善。
2.橫遍十方,豎窮三際。
3.心甘情願,皆大歡喜。
4.隨緣隨喜,無怨無悔。
今天聽講的信眾很多,佛堂容納不下,因此分別在餐廳、客廳、圖書館、前後院共裝設五台閉路電視。為我翻譯廣東話的是趙湘娣小姐。趙小姐早在兩年前就有心到佛光山佛學院就讀,他是第一次為我翻譯,不但語音流暢,而且不假思索、不曾漏譯。我很訝異,一問,原來趙小姐平時除了看我的書外,還勤聽我的錄音帶。我說,我已經很久沒有碰到這麼好的翻譯了,所以特別請他在十二月分到香港,為我的佛經講座翻譯。
講座後,緊接著舉行皈依,然後會客、接受記者採訪、用餐,總共花了四個多小時,爾後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回到南天精舍,時間是晚間八時三十分。
今天有五百多人皈依,有人問︰「皈依何價?」有人回答︰「皈依無價﹗」
因為皈依是一生的信仰,皈依以後,終生可以獲得佛法的受用,所以皈依無價﹗
我有所感,就問︰「師父何價?」
徒弟正好抽出一個信徒皈依的二十元紅包,順口戲言︰「師父只值二十元﹗」
我也想到我自己對我的師父有沒有一些貢獻?多少年來,我為師父的家人買房子、提供生活費,照顧一家老小,這些還是其次,在我心裡,我覺得師父是無價的,唯有將自己奉獻佛教眾生,才能稍微回饋點滴。
甚至想到「母親何價?」為了母親一人,我每個月必須供養老少親戚四十多人,因為「母親」一生只有一個,自然是「無價之寶」﹗
「老師何價?」「同學何價?」我對我的老師、同學,無一不是盡我所能的回饋、資助。因為「老師」在我心目中,是成就我慧命的恩人,恩德無量;「同學」與我互勉、互進,互相提攜,於佛法道上,也是宿世有緣的法侶,當然不能以世俗價值來衡量﹗
然而「徒弟何價?」
我這一趟從歐洲到美洲,每到一地,對每個徒弟都給他美金一百元,一直給到最後山窮水盡,因此到了多倫多,我不免要慨嘆︰「人窮志短﹗」不過我覺得錢是要給需要的人用,因此到了澳洲,我還是照給﹗能夠給得起,就表示富有,因此我還是很欣喜自己「就這樣給了一生」﹗
十月九日 星期日
此行依照從美國同來,他是第一次到澳洲,早餐後特地帶他到海邊餵海鷗,瀏覽風光。車子行進在臥龍崗的馬路上,放眼望去,潔淨平整,到處花木扶疏,綠草如茵,尤其在藍天白雲的輝映下,真是無處不美。
在這裡我發現了一個奇特的景象,腳踏車竟然跑得比汽車還快,因為開車的人很多是一邊開著車,一邊吃早餐,雖然只有二片吐司及一杯飲料,但是他們那份悠閒的神情,不得不令人心生羨慕,住在澳洲,實在是很大的福報。
想起二十多年前的澳洲,當時還實行「白澳政策」,排斥有色人種移民,當時華人想要進來,根本不可能。時至今日,由於國際局勢扭轉,澳洲已全面開放移民,實行多元文化,在移民人口中,亞洲人占了三分之一。終於我們也可以在澳洲住了下來,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了寺院道場,可以在這塊土地上弘揚佛法,播撒菩提種子。
十時十五分,搭機前往布里斯本。依來與普尊居士到機場接機,回到中天寺,有一百多名信徒在山門列隊歡迎。中天寺實在是一個很有靈氣的地方,一進山門,自然而然心生愉悅之感。尤其繼永全的硬體設備之後,依來舉辦各種文教活動,充滿了濃厚的文教氣息,難怪經常有中外學者教授慕名而來。
今天下午二時開始的一場佛學講座及皈依典禮,共有一千多人參加,當中有不少是參與中天寺建寺的老信徒,如︰陳春榮、邱錫寬、劉招明、李誠孝、楊憲榮、葉榮欽等人。此外,昆士蘭大學教授白瑞德、邱垂亮夫婦、台中一中退休校長湯孝彬、台友會現任會長呂宗道夫婦、前任會長黃蕭素卿夫婦等貴賓蒞席。
會後,邱教授等人又在會議室和我繼續暢談他們的心得。邱教授是政治學家,致力於政治民主化的研究,他歸納了許多政治學者的見解,認為唯有經濟發達、穩定的國家,才能實行民主政治。部分經濟不發達卻民主進步的國家,清一色是佛教國家,如︰印度、斯里蘭卡、泰國等,甚至泰國連政變都是和平進行的,因此他得到結論──佛教是個自由、民主、平等的宗教。
邱教授原本是基督徒,經過兩年多以來對佛教的研究,他認為很值得改變信仰,尤其從著書寫作中悟出了修行的重要。他一再表示,我今天的到來,令他開了竅﹗我想,邱教授悟性很高,是他能見別人所不能見,是他的「心眼」使他自己開的竅。
今天在講演前,澳籍白瑞德教授,帶著他的學生馬伯瑞來訪問我,因為馬伯瑞的畢業論文題目為「星雲大師」。我問他為何以此為題?他說,對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很感興趣。我建議他先到佛光山實地了解。
馬伯瑞今年二十六歲,是藝術學士,曾經到過台灣,學了五年中文,能聽能講,今天他問了我兩個問題──
◎您成功的因素?
我說︰我一生奉行「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信條,如果今天我算得上成功,我想與性格很有關係。
◎你自覺還有需要努力的地方嗎?
我說︰澳洲人信佛教的還太少。(師生聞言,相視而笑。)
晚餐後回中天精舍,突然感到一股很濃的倦意,十時不到便早早就寢。
十月十日 星期一
昨晚回中天精舍,沒有看到袋鼠「來法」,今晨醒來,見牠已靜靜的蹲在餐廳門口,趕緊下樓拿出吐司麵包餵牠,還為牠拍了兩張照片,這才看著牠滿足的離去。
餵完袋鼠,吃過早餐,到信徒吳光亮居士府上普照。吳居士是依律的弟弟,二十多年來,依律全家都是佛光山的虔誠護法,妹妹依馨、吳美銀,分別在佛光山出家及當師姑,姊姊吳美智、弟弟吳光亮、吳光燦、妹婿陳春龍、邱錫寬等,均已舉家移民澳洲,都是中天寺的護法,他們的高堂吳老太夫人因病不良於行,但在兒女悉心照顧下,精神很好,看得出吳府一門孝行可風,尤其今天數家共聚,三代同堂,一團和樂,很自然的讓我想起古人說的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離開吳府,轉往蔡明宗居士府上,蔡居士是建築設計師,過去小港禪淨中心承他發心興建,現在夫妻兩人共同護持中天寺。據依來告訴我,目前在中天寺護持的信徒,幾乎全是夫妻檔,甚至有很多是三代同堂──夫妻分別參加婦女法座會、金剛禪坐會,兒女就讀中華學校、中英文語言班、各種才藝班,父母則參加老人菩提班。很多台灣來的父母,過去才來半個月不到便吵著回去,現在有了中天寺的菩提班,常常是一年半載,簽證都要過期了,還捨不得回去。這也正好說明,現在的老人問題很值得我們關心、重視。
九時三十分,由劉招明夫婦、李誠孝夫婦、普尊居士等人開車陪同,前往黃金海岸靜修中心。
黃金海岸是澳洲最著名的海灘休閒勝地,澳洲全部面積七七○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三萬六千公里,形成一個「沒有圍牆的國家」。其中從布里斯本東南方九十公里處,繼續向南延伸三十二公里,整個海岸地帶就叫「黃金海岸」,也正是我們今天行經之處。
澳洲本身是一塊非常古老的陸地,雖然建國只有二百多年,但是根據在馬寶巴(Marble Bar)附近發現的一塊岩石,裡面蘊藏著三十五億年前的有機遺骸,是目前為止人們所發現最早的生命體。
澳洲政府一向非常重視公共設施,在每個旅遊點都設有爐灶,供遊客炊煮。今天中午就在 Byron Bay 海邊,由前來會合的信徒葉明順夫婦、楊史邦夫婦、徐煥章夫婦、鐘雍光、陳正佳、陳智惠、吳潔亮、王隆熙等人帶來素菜烹煮,就地享受野炊之樂。
飯後前往可以媲美好望角的澳洲最東隅。在這裡極目望去,除了天,就是海,海天一色,連綿無際。據說平時常有海豚在這裡嬉水、表演,可惜今天沒有看到海豚出現,大家只好看照相機,盡情地攝影留念。
隨後,繼續沿著海岸線走走停停,時而餵海鷗,時而看夕陽,回到靜修中心正好晚餐時刻。
今天在車行途中,檀講師陳秋琴跟我講了一段話,令我深有所感,他說,澳洲政府很照顧移民,常會免費提供學習語言的機會。很多台灣移民,到了語言中心上課,老師會問︰「你們為什麼要移民澳洲?」只見大家爭相發言,一古腦的訴說台灣環境汙染、交通混亂、政治腐敗、人口太密集等種種不好。陳師姊說,他每次聽在耳裡,痛在心上。回家把這些話告訴同修劉招明,劉會長說,其實他們可以這樣說︰「台灣很好,只是人口密度高,我們移民可以疏解人口壓力,同時也希望在澳洲找到一個更寬闊的發展空間。」如此一說,豈不很好?
陳師姊夫婦的話使我想起《戰國策》的兩句名言──
忠臣去國,不潔其名。
君子絕交,不出惡聲。
這兩句話深深影響著我的一生,直到現在,我仍奉行不渝。
十月十一日 星期二
昨晚住在黃金海岸靜修中心,這是未來佛光會員到澳洲度假靜修的地方。前面有高爾夫球場、棒球場、馬場,後面是 Organsi 河,河的對岸是一片無垠的翠綠草原,極目四望,綠樹濃蔭,繁花似錦,彷彿世外桃源。早餐時,忍不住對徒眾說︰「我現在過的是陶淵明的生活﹗」
只是,陶淵明雖然不為五斗米折腰,卻不免有──「三旬遇九食,十年作一冠;造夕司雞啼,清晨怨鳥遷」之嘆﹗
而我眼前,碧霞準備的豐盛早餐,有稀飯、有麵包,正是──「師姑九道菜,中西並列陳;一餐九大碗,飽食七八早。」
這時,滿信剛好送來一杯茶,我也回報他修行處世的要訣︰對待信徒要慈悲、柔和、多讚美;對待主管要虛心請教、用心配合。一個人只要肯虛心、用心,則生活的常識、心靈的世界、處事的巧妙,自然都能增長。
我想起古時一位士子上京趕考,為了揣摩主考官的喜惡,而寫了下面這樣一首詩──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慈容、依照、依來等人在旁聽了,也都頗能會心。世法能用在佛法的修行上,古人說──「大塊假我以文章」,言之有理。
本來還想在中心停留長一點時間,但是慈容早早就催我返回中天寺,因為昨天已經答應陳秋琴師姊,今天下午一時要為婦女法座會的學員開示。
「婦女法座會」這個名稱最早是由我構想、創立,意味著以法聚會。因為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需要有「法」,除了世間法的知識、常識、道理之外,更需要有佛法,有了佛法,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自古以來,婦女不管是在家庭、社會、國家,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一句話說︰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性──或許是母親,或許是妻子。
我自己一生對提升婦女地位也有很大的努力。記得在許多年前,有人說「星雲大師是婦女工作隊的隊長」,他這句話原是毀謗我的,意思說我太重視婦女了,不過我覺得這是很正當、很應該的,因為我提倡男女平等。因此今天最後我特別對大家許諾,以後再遇有婦女法座會,只要我在,我一定參加,甚至我願意來主持佛七,帶動大家念佛。
會後,由劉招明、陳秋琴夫婦親自引導,前往劉府普照。劉府一家五口,爸爸是布里斯本南區分會會長,媽媽是國際佛光會的檀講師,他們的大公子宗澤今年就讀大二,是青年分會副會長,二公子宗澧及掌上明珠婉玲是中天寺的義工,一家人經常一起在中天寺奉獻心力,是標準的佛光家庭。尤其在父母身教影響下,三個孩子品學兼優,待人謙恭有禮,是不可多得的優秀青年。我想劉會長今天能夠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美滿,陳師姊應是背後的最大功臣。
離開劉府,前往日本餐館用晚餐。這家餐館是布里斯本西區分會會長張傳勝所開,為了我來,張會長夫婦特地親自下廚,煮了十幾道豐盛的菜肴讓我們品嘗。
過去我對日本料理不是很有好感,但是今天的每道菜都很入味、爽口,是真用工夫把味道煮出來了,尤其招牌菜豆腐是我從未吃過的,我建議張會長應該擴大經營,多開設幾家連鎖店,甚至可以開班授徒。
張會長聞言笑說,今天其實還有好菜沒有上桌,明年請我再來,他還有更好的供養。
我說︰「會煮,也要有會吃的知音﹗」言畢,在大家的笑聲中,相約明年再來。
十月十二日 星期三
早上八時離開中天寺,準備搭機到墨爾本,由滿信開車,本來應該在國內機場搭機,他卻開到國際機場,所幸飛機延誤十分鐘起飛,總算及時趕上。
到了墨爾本,永東、黃瓊芬、陳平雄、張英堅等人接機。回到講堂,正好午餐時刻,享用了一頓馬來西亞式的咖哩餐。或許是自己飲食習慣問題,總覺得咖哩的味道又濃又雜,我想,做菜應該要單純,要保持原味才好。
飯後,由永東陪同巡視工程。墨爾本講堂原本是一棟天主教的女子學院,去年買下後,經過簡單裝修,目前有一間臨時佛堂供信眾共修。未來的講堂,除一般弘法活動外,仍以佛學院教育為主,原有的教學設備保留,另在前面空地上加蓋兩棟二樓建築,作為弘法辦公之用。
雖然我知道一個管工程的人,最不喜歡別人更動他已有的設計,不過今天我既然來了,就「直心是道場」地建議,告訴永東,如果只是小地方,隨各人設計也就罷了,但是有重大影響的場所,應該適當的調適空間、方向。室內格局的搭配、設計,要能方便大眾,又要能美觀大方,的確是一門學問。
四時開始,舉行一場講座及皈依三寶典禮。
皈依是學佛的第一課,是確定自己的信仰;皈依就是依止佛法僧三寶,皈依三寶以後才能成為正信的佛教徒。做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一定要禮佛、聞法、敬僧。但是有一些人學佛,只一味的祈求財寶福祿,或是趕著解脫生死而盲修瞎鍊,這都不是一個正信佛弟子應有的行徑。今天我以「在家信徒必修的功課」為題,告訴大家學佛應該要聞法、行善、持戒、念佛,尤其聞法要有正見的心態。
在《成佛之道》中說︰聞法應該「如地植於種,如器受於水,應離三種失」。
「如地植於種」,意思是︰一塊田地,如果你把種子播撒在地面上,鳥雀一啄,就沒有了;如果這塊地堅硬不堪,即使播了種,也無法生根萌芽;如果地上雜草很多,禾苗便不容易長起。
「如器受於水」是指,一個杯子如果你把它覆蓋過來,再好的水也裝不進去;如果杯子會漏,水一倒進去馬上就流失了;如果杯子裡面有了雜物,再清淨的水也會被染汙。所以聽經聞法不能用輕心慢心,不能有成見邪見,更不能有雜念妄想,應該要用深心、莊重心、恭敬心、謙卑心、柔軟心、清淨心,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事、應物濟世,應該用謙卑柔和的態度,才能獲得別人的敬重。
今天的講座由楊志鎏會長粵語翻譯。用過晚餐即直奔機場,搭乘七時三十分的班機回雪梨。雖然來去匆匆,只是短暫停留,但是我看到每個信徒臉上流露出歡喜的表情,便想起過去華崗創辦人張其昀先生曾經說我是「百年難得一見,全身是寶」。當時我覺得自己哪裡有寶?不過現在我走到哪裡,都能散發歡喜、信心給人,我覺得這就是寶──是佛法僧三寶﹗
回到南天精舍,已經十時零五分,接著與賴鎮遠夫婦討論南天寺的壁畫設計,就寢時已凌晨時分。
十月十三日 星期四
一早,隨行人員忙著打包行李,準備晚上飛往南非。我則利用上午的時間,再對講堂的徒眾叮嚀、接心。
午餐後,陸續會見南天寺建築設計師 Ian Brewster,以及台海兩地的留學生︰豐羽、朱建華、張友來、胡傾宇、于大克、林貞惠、李新陽、郭遠昌等人。當中,豐羽是豐子愷先生的孫子,今天他特別帶來祖父的精品畫集送我,我也贈送每人一個紅包,表示一點心意。
過去,留學生是天之驕子,是令人羨慕的一群。但是,對中國大陸的留學生而言,留學生涯無異是一段艱辛的旅途,總要比別人辛苦,我覺得這是國家政治因素造成,是時代對不起他們。
不過,儘管外在的環境充滿了橫逆、挫折,卻擊不倒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我告訴他們︰一個人只要自己健全,別人就打不倒我們,能打倒我們的,是我們自己﹗
我以自己為例,以前受到批評、毀謗,心裡會感到不舒坦,因為我是一個求好、求全、求美的人,總覺自己求好的心不能被了解,心裡就無法平衡。漸漸的,比較能放得下、看得開、不去計較,但是不計較也只是心裡稍微舒坦一些而已。後來慢慢的更能平衡,對於別人的毀謗,覺得很好,剛好給我檢討、消災的機會,於是就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到了現在,好也好,壞也好,我常說,任他是骯髒汙濁的爛泥,只要我健全,就能長出清淨的蓮花。
在言談中,我覺得他們是一群純潔的有志青年,對於他們的處境,我雖然沒有辦法無限幫忙,但是我有心成立「大專青年服務中心」,對留學生提供一些協助。初步計畫是,每人每年三至五千元的貸學金,為期四年,畢業後再量力而還。雖然這種幫助不足為道,但是有時一個人在碰到困難,告貸無門,不知怎麼辦時,小小的幫助對他就是一個轉機。我常想,我們社會上有許多問題,其實是被「逼」出來的,如果早給出路,很多問題是可以化解的。
最後我鼓勵他們平時要多聯誼、多溝通,因為智慧有時就是從彼此交誼中激盪出來的。
送走留學生,雪梨佛光會的幹部也陸續來到,準備開會改選會長。
雪梨佛光會成立於一九九一年六月三十日,是澳洲第一個成立的佛光會,之後有布里斯本、墨爾本、柏斯,乃至紐西蘭南島、北島協會的成立,所以它是澳紐佛光會的先驅。去年又同時成立十二個分會,發展十分迅速。
今天與會的有︰游象卿、廖德培、李佛燄、廖秀鈴、邱美惠、陳桂子、王思淮、何灼垣、方永華、林秋福、楊侯明玉、陳星惠、方素香、黃正興、李鴻藩、許國泰、江瑞精等幹部、會員五十多人。會中,大家一致公推游象卿居士擔任第三屆會長,繼廖德培、李佛燄之後領導大家。
游象卿居士是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會長,平時熱心會務,甚得人望。今天在十二個分會以十二萬分護持的熱烈掌聲中,「倒駕慈航」接下雪梨佛光協會會長一職。
游居士尤其令人欽敬的是,為了明年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將在雪梨召開,他在去年就已捐出一千萬元新台幣,作為明年大會基金。如今他又榮任新會長,未來更是任重道遠。所謂「德不孤,必有鄰」,我相信以游居士的德望,未來必能領導大家,繼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會後,我帶大家到南天寺看工程。南天寺已經接近完工階段,等明年二月以後,這座有著中國宮殿之美的澳洲第一大寺,將可呈現在十方大眾面前,凝聚大家學佛的向道之心。
晚上,回到南天精舍用自助餐,大家藉機聯誼。此時已有信徒迫不及待趕在夜幕低垂之前,請我到外面照相,雖然我平時深以照相為苦,但是為了給人歡喜,我總是隨緣。結果這一照,足足花了二十分鐘,直到第四十八張,終於是我自己獨照,大家這才把我送上車,趕往機場,準備下一站的南非之旅。
十月十四日 星期五
結束澳洲七天的行程,昨晚搭乘九時十五分南非航空班機,經過十七個小時的長途飛行,終於在南非時間今天早上六時抵達約翰尼斯堡機場。
中華民國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參事劉志攻先生、駐約翰尼斯堡總領事酆邰先生進入海關接我前往貴賓室,受到布朗賀斯特市議長漢尼‧幸尼柯爾先生(Dr. Hennie Senekal)的熱情歡迎。
兩年前,漢尼議長代表南非政府到佛光山致贈土地,因而結了今日佛光山在南非興建南華寺的因緣。我告訴議長︰兩年前的簽約,是「願心的起點」,今日的見面,可說是「願心的成就」﹗議長聞言,愉快的回說︰「兩年多的等待,換來今天稀有難得的聚會﹗」
走出貴賓室,在信徒及鮮花「護送」下,離開機場,驅車回約堡講堂。今天前來接機的信徒有︰約堡佛光會會長江昇達、副會長史茂松、趙桂林、吳政民,以及鄭哲勇、陳阡蕙、施蘇峻等幹部、會員一百多人。當中還有陳劍城、朱慈目等不少台灣的老信徒,原來台灣信徒也組團參加了這一次的法會。
回到講堂,慧禮報告今天的行程──
1.八時和約堡佛光會員講話。
2.九時前往南華寺巡視工程。
3.十時為南華寺信徒開示。
4.十一時半於布朗賀斯特市政廳接受議長午宴。
5.十四時巡視非洲佛學院。
6.十九時應陸以正大使邀宴。
歷經十七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我並不覺得疲倦,不過和信徒講話時,王譽秀告訴我︰信徒都是第一次和師父見面,請師父「務必三請」,他們才敢發問。
我說,應該他們三請才是﹗現在道場這麼多,如果每個地方都要我「三請」,恐怕三年都請不完,因此只能「一請」。
王譽秀是台北道場的信徒,由於兒子在南非讀書,因此在約堡買了房子,偶爾到南非,對南華寺的護持也不遺餘力,尤其他說了一句很了不起的話︰別人只想如何賺錢,我想到的是,為了佛法的傳播,錢要如何用,如何捨?
九時正,出發往南華寺。南華寺位於布朗賀斯特市,距約堡講堂約半個小時的車程,占地六公頃,第一期工程朝山會舘已接近完工。會舘的建築可說很宏偉,只是座落在一片廣大的土地上,遠遠望去不免有「渺乎其哉」的感覺。南非土地大、視野遼闊、空氣清新、居家環境好、發展空間大,這是我對南非的最初印象。
看過工程,與信徒簡短談話後,在市政府的警車開道下,前往市政廳,接受漢尼議長及市長塞門頓先生的午宴。
席間,議長致辭表示,由於兩年前的一份合約,終於在今天看到非洲蓋起了歷史上的第一座佛寺,他對佛光山選在布朗賀斯特市建寺,感到十分榮幸,尤其能與佛光山結下法緣,深感殊勝難得。
漢尼議長生性豁達,為人風趣,他告訴我,與慧禮是稱兄道弟的好朋友,盛讚慧禮是優秀的佛光山代表,甚至是佛光山大使。午宴前,他特別帶我到辦公室參觀,並且送我一張我的畫相,要我掛在辦公室最顯眼的地方。他並希望我代替市政府轉達,凡是佛光山信徒到布市安居者,市府都將頒給一紙「榮譽市民」狀,以示歡迎。
輪到我致辭時,我說,我一定盡力讓僑居的華人在南非落地生根,參與建設,我希望華人到南非,不只帶錢財來做生意,更要把佛法的慈悲帶到南非,讓南非更安定、更和平。也希望今後在市長與議長的護持下,台灣與南非能有更多的接觸與交流,讓我們共同發展,謀求人類的和平與福祉。
這次佛光山能在南非建寺弘法,除了受到南非政府支持外,也感謝我國駐南非大使館人員的關心、協助。今晚承陸以正大使在官邸邀宴,談話中,陸大使盛讚佛光會在南非活動多,在僑界起了很大的帶動作用。我說,在國外有很多民間社團,有時也能幫忙政府做好國民外交,如果駐外使館能夠主動融入民間社團,彼此互相協助,共同努力,相信更能為國家開拓寬廣的國際空間。
在緊湊的行程中,還分別接受《南非新報》與《週末星報》記者的採訪,他們不約而同提出了幾個相同的問題──
◎此行為南非帶來什麼訊息?
帶來「福國利民的佛法」﹗南非盛產黃金鑽石,佛法真理也是黃金鑽石──是精神內涵的黃金鑽石。過去台灣、香港各地移民帶來財富,現在我們帶來佛法,用佛法來豐富社會民心,讓南非的大眾今後不只擁有外在的財富,也能開發內在的財富。
◎此行具體的目的是什麼?
1.巡視南華寺建寺進度。
2.了解非洲佛學院的成立情形。
3.鼓勵華人融和到南非的社會中。
4.對南非做進一步的了解,希望未來能貢獻更多。
◎為何選在南非建道場?南非有什麼條件?
佛教講「因緣」,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因緣和合自然能成就,不一定要選擇,有時選擇也不一定就好。在南非的本地人,他們友善、單純,不排斥外來人士,加以此地有不少東方人士,需要有東方的宗教來照顧他們。
◎南非種族衝突、失業率高,佛法能改善這些問題嗎?
南非此時最需要的是種族融和與經濟生活的提升。佛教講的八正道,其中之一是正精進,教我們要勤勞,一個人只要肯勤奮,必定有工作,必然能富有。
佛教尤其倡導尊重,教我們要怨親平等,甚至要愛我們的敵人,只要能互相尊重,人與人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必定能和平共處。
◎如何在佛法沙漠的非洲,實現「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
非洲並非全是沙漠,非洲土地廣闊,正適合播種佛法,我相信,二、三十年間佛化非洲並不難。
今天有不少人對我說,大師終於踏上非洲的土地,實現「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了﹗我說,早在許多年前,我已經到過非洲境內的埃及首都開羅,今天是我第一次到南非,但不是第一次到非洲。
其實,不管南非也好,非洲也好,在我心裡是「法界一如」,都是美好的地方﹗
十月十五日 星期六
早上慧禮、慧機分別向我報告南華寺及非洲佛學院的發展現況。慧禮在兩年前由常住派到南非建寺,初到南非就發願「埋骨非洲」,昨天他又告訴我,發願要做五世黑人,為非洲佛教奉獻。我嘉許他的悲心弘願,但也告訴他,目前南華寺的建設,應該衡量實際需要去發展。慧機則是今年才從北海道場結業,發心要為非洲佛學院奉獻,我一一提出建議,並期勉他們。
九時不到,信徒陸續前來,我隨緣和他們講話。江昇達會長說,我這次到南非,帶給信徒很大的鼓舞。我告訴他們,在我心裡,我不只關心信徒、關心寺院,我還關心所有移民的華人,甚至關心整個南非的未來發展。我關心的層面很廣,所以我的很多辦法、想法,都不是只為個人的利益,而是以大眾的利益為前提,我也希望在此地的華人,都能有這種胸襟,不要念念只為自己謀利益,應該把自己融和到南非的社會裡,共同開創南非的未來。尤其佛光會員,要作共生的地球人,也就是要摒除國家、地域、種族的觀念,共同營求生命的發展。我常說:「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所以未來華人在南非的前景如何,就看我們的發心有多大,以及大家團結、凝聚的力量有多少。
午餐後,信步到後院跑香,繞了幾圈,發現自己竟然是在鳥籠裡跑香﹗南非的房子占地大,幾乎家家都有前後院、車庫、游泳池、馬場、涼亭、動物園、工人房……南非的土地遼闊,由此可見一斑。(南非面積一二二萬餘平方公里,約台灣的三十四倍。)
下午三時,主持佛光協會成立大會暨皈依剃度典禮。觀禮的有駐南非大使館參事劉志攻、駐約堡總領事酆邰、《僑聲報》社長鍾淮通、來自Lan Rim Boddhist Center 的白人代表瑪拉孟夫婦(Rodger Manabono)、哈吉森夫婦(John Hodgson)、佛光會剛果協會熱內會長,以及南非各地協會會長、會員暨信徒等三百多人,首先為史瓦濟蘭協會會長林宗明、副會長張明東、祕書長林凱偉授證;接著為現場的三百多名信徒主持皈依三寶典禮,及為來自剛果的十名青年巴路、達奇、穆安達、陸今古、郭拉、陸湯古、福度、康古、穆易笛、畢干度等人舉行剃度典禮。這是佛教在非洲的第一次剃度典禮,也是佛教史上第一批非洲人出家。誠如熱內會長致辭時說,佛教歷經二千多年後傳到非洲,終於露出曙光,佛光的平等普照非洲大地,為非洲眾生帶來光明,為非洲佛教帶來希望,今天非洲第一批青年披剃出家,使得佛教的法脈在非洲有了傳承,也為非洲佛教的本土化寫下里程碑。
全部儀式歷時二個小時結束。會後,接受《僑聲報》記者黃淑麗採訪,各地佛光會員及信徒也紛紛找我講話,由於訪客及信徒來去不斷,未能對十名出家弟子叮嚀、祝福,特別在晚間七時,再次集合他們講話,我告訴他們──
「有色人種並不可恥,佛陀也是屬於棕色膚色的雅利安民族。佛陀出家是為了打破階級不平等,佛陀認為人和人都是平等的,甚至人與佛也是平等的。世間上種族不平等是很痛苦的事,我覺得非洲的社會要倡導種族平等才能解救非洲。佛教也主張人的幸與不幸,並不是神明所能主宰,而是自己的業力所成,你們今天發心出家,應該倡導自由、平等,造福人間。佛陀當初的教團只有五比丘,現在你們有十個人,比當初多了一倍,未來非洲佛教的發展,你們十個人很重要﹗」
傳說,耶穌當初也曾到印度學佛法,耶穌所提倡的十戒,與佛教的十善大致相同。目前世界上的宗教人口,基督教徒有三億多人、天主教徒有四億多人、佛教徒有六億多人,今天選擇信仰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是明智的抉擇。但是在未來的修道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困難,只要能堅此百忍,勇猛向前,未來的前途必然充滿光明與希望。尤其非洲六億人口,可能就要靠他們救度,甚至全世界更多的人都要靠他們救度,只是不知道他們現在的一句承諾,將來能維持多久?
在佛門中,信心最重要,有了信心以後,還要有慈悲智慧。現在佛光山在世界五大洲六十多個國家都有別分院,這都是憑著信仰、慈悲、智慧,和大眾的因緣所成就的,不能因一時的困難、挫折而退失道心。如果不入佛教,未來可以說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從?今天一入佛門,將來可以為人師範,不但救自己、救家人,而且救同胞、救全世界的人類。希望他們好好規劃自己的人生,為自己訂出學習計畫。
我說完後,他們提出三個問題──
◎為何佛教的歷史比基督教悠久,卻最晚傳入非洲?
佛教發源於印度,最初只向東傳,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亞洲,幾乎全是佛教徒,現在向西方推進,近幾年來成果輝煌。二年後,如果你們有信心,也可以到西來寺幫忙傳教,現在法文系統的老師很少,更顯示出未來你們很重要。非洲過去沒有佛教,是因緣未到,現在因緣成熟了,未來就要靠你們發心弘揚佛法,使佛教也能在非洲發揚光大,希望你們有這個信心與願心。
◎黑人的心比較不柔軟,比較不容易接受,應該如何改變這樣的心?
不只是黑人要改心,其實人人都應該改心。黑人的心其實是很善良、很單純的,有時連白種人、黃種人都不如。自從有人類以來,黑人一直受到壓迫,所以你們現在發心出家,一定要發願解救被壓迫的黑人,這就是「改心」,也叫做「發心」。改變顏色比較困難,改變內心卻很容易;再說顏色也用不著改變,只要改心就好了。今後要把心改變到最好,比白種人、黃種人都好,這就是成功。
◎時值非洲內戰,應該如何弘法?
我今天先把佛法傳給你們十人,再由你們將佛光分燈傳到各地。佛教是個和平的宗教,今後你們要在非洲傳播和平的信念,戰爭只會兩敗俱傷,唯有互相尊重,才能共同生存。今後要如何解救非洲,就在今天的一念發心,希望你們能永遠不忘初心。
最後我告訴他們,明年我會再來,希望到時候他們一個也不少。我這個師父是很好的師父,就看他們幾個是不是很好的徒弟。
走在回寮的路上,忍不住自問︰為人師父的心,到底有幾人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