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p016 吃虧上當的哲學(1993/07.01~07.15)
精華語錄
◎我一直感到很快樂,也明白快樂要經過努力、勤勞才能獲得,沒有犧牲奉獻是無法體會到的。
◎有錢是福報,用錢是智慧。
◎對同事能夠包容體諒,懷著一顆犧牲奉獻的心為社會大眾服務,體會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的樂趣,這必定是一個最圓滿的人生規劃。
◎深入佛法的智慧與深入生活的經驗並沒有什麼兩樣。真能讀書的人,能讀懂「生命」,讀通「生活」或「人事」這幾部書,自然處處通達,無所滯礙。
◎勇敢的人不一定有慈悲,但是真慈悲的人必定忍耐。
◎「忍」即是智慧,擁有了真忍之後,能夠逍遙自在,處處桃源淨土。
◎宗教的重要,在於能領導生命的大方向,能將生命之流的過去、現在、未來銜接。
◎慈悲忍耐應該是清清楚楚幫助人之後,能帶來人間喜悅,慈悲與般若忍耐是一體兩面的。
◎有佛教的輪迴因果觀,人世間的許多生命差別現象都平等了,人們也能比較慎重的對待自己的人生。
七月一日 星期四
日復一日,光陰稍縱即逝,今天已經是七月一日──八十二年(一九九三)下半年度的第一天。回顧過去半年,大家都說我將所有的時間、精神、體力均投注在弘揚佛教,每個人看到我,都好心勸我要多休息、多注意身體。其實我並不感到勞累、疲倦,因為我能夠把握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刻都能「時盡其用」,都過得很有意義,所以我一直沉浸於禪悅法喜之中。
最近我常抽空至三寶殿(後更名如來殿,以下同)巡視工程的進展,尤其對於裝潢中的禪淨法堂深表關切。今天上午,住持心平和尚、禪淨法堂堂主心定、都監院院長依淳、慈善監院慧龍、傳燈會會長依空、人事監院永妙、大覺寺住持慧化以及男眾職事慧日、慧風等人不約而同地集聚法堂,向我請示有關禪淨法堂的事宜,我也很仔細為大家作了說明,並且建議大家提供一些職掌禪淨法堂的名單供我參考,萬萬沒想到會有以下的提名結果──
總督導︰心平和尚。
總護法︰陳履安。
堂主︰心定。
副堂主︰慧龍。
監禪師︰慧明、慧軍、慈嘉、依嚴等二十人。
指導老師︰陳履安、洪啟嵩、孫春華。
維那︰慧日。
糾察︰慧用。
悅眾︰慧教等六人。
下午,與心平和尚、工程監院依寬和李光輝建築師來到覺華園、不二門前察看地形,對於重建覺華園、美化放生池又重新作了一番規劃。我希望加蓋一條行人走道,直接由頭山門通往大雄寶殿,從彌勒佛到覺華園改為多層停車場,讓零零散散來山的信徒集中起來,甚至將他們編號,由法師們帶領他們巡山,講說佛門禮儀,接受佛法的薰陶,成為一批批深具涵養的佛教護法。
高雄縣縣長余陳月瑛曾多次上山與我商談高屏溪的問題,我也很希望能夠將高屏溪改為台灣的「水上威尼斯」,由於政府對水利工程有所限制,凡是河床的位置都不允許有建築物存在,因此我建議可設計為水上公園。傍晚時分,余陳縣長、余政憲立委又為河床之事來找我,我仍然將原來的看法告知,再次為促成水上公園提出建議。
晚七時三十分,於麻竹園法輪堂召集有心參與《佛教史》寫作之職事、同學五十餘人,為大家授課講說佛教史寫作之要領和內容。我希望大家點點滴滴一起來蒐集好文章,共同集體創作,完成這項任務。
談到寫作,想起我在寫《無聲息的歌唱》之前,因為喜歡童話,曾經深為李春陽的《紅鯉劫》和《掐指恨》所感動,我寫過〈鈔票旅行記〉、提倡佛性平等的〈平等下的犧牲者〉、夢幻式的故事〈星君仙女下凡塵〉、發表愛護眾生宣言的〈動物界的會議〉、《佛教童話集》和真人真事的《佛光山靈異錄》。我從寫作中獲得了無限的快樂、享受到極大的滿足。
我看的書籍很廣泛,興趣亦繁多,像最早期喜歡閱讀歷史,曾經將蔡東藩的《歷代通俗演義》一字不漏地看完,一面看,一面對他不滿,因為他歪曲史實,凡是佛教好的事情,只要到了他的筆下都遭到無情的破壞和貶值,這怎能算是歷史?寫歷史就是要去除主觀,還它一個本來面目。
長久以來,我勤於筆耕,從不懈怠。四十年前,我每天寫稿至清晨,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將寫好的稿件投入郵筒,然後才回去做早課。我一直感到很快樂,也明白快樂要經過努力、勤勞才能獲得,沒有犧牲奉獻是無法體會到的。因此,我覺得要訓練自己在忙中不以為忙、苦中不以為苦、難中不以為難,更期盼佛光山的弟子都能發揮自我、勇於承擔,為這本現代的佛教百科全書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七月二日 星期五
最近經常聽聞各寺院信徒訴苦抱怨,投訴佛教界的年輕法師在做人處事方面欠缺分寸,尤其是講話方面的失當,令許多信徒引以為苦。因此,大家有的不來寺院禮佛,有的不來參加法會,有人甚至把心一橫,揚言再也不要信仰佛教了。對於護法信徒所遭受的委屈,我除了感到抱歉之外,覺得大家不可將信仰佛教與人事間的不和諧混為一談,希望大家將兩件事分開,不要因一時之氣輕易地傷害了佛法。在這裡,我想列舉數則一般寺院發生的「烏鴉嘴事件」提供給大家,以示警惕。
◎有信徒在家忙著燒菜煮飯、照顧小孩,將家中事務一切安頓好之後,就趕著前往寺院參加初一、十五的上供法會。才一進門,就聽寺中住眾說道︰「誦經時間不見你來,要吃飯的時候你才來!」信徒聽了,一時啞口無言。
◎身為媽媽都非常希望子女能夠繼承父母的信仰,與寺院結下佛緣,因此念佛共修會的時候,就將孩子帶在身邊一起參加。可是法師見了就劈頭責怪︰「下次不要再帶小孩來這裡!」媽媽聞後,覺得十分為難,只好自己以後也不來參加法會了。
◎許多信徒在道場忙於護法,又努力地接引朋友前往寺院學習佛法,有空則相約朋友成群結伴進入寺院禮佛參訪,但是常被問及︰「怎麼帶那麼多人來吃飯?」
◎信徒抽空到寺院拜訪,寺眾指著他說︰「平常拜佛的時候不見你來,現在又沒有法會,你來這裡幹什麼?」信徒再也不敢帶人前來寺院了。
◎有的人身體不好,總覺得自己業障深重,就來到佛前懺悔發願。但是,寺中的法師卻無情地說道︰「不病的時候不來拜佛,生病的時候卻來了,這樣臨時抱佛腳又有什麼用?」試問,病人聽後心中的感受會是如何?
◎曾有信徒買了兩樣水果,興沖沖地拿來寺院供佛,不幸碰到香燈師,就被問道︰「人家都買四樣水果,你為何只買兩樣來供佛?」信徒為了那兩樣水果,心中一直慚愧不已。
◎有的信徒心存疑問,就到寺院來找住持尋求答案,結果信徒除了碰釘子,還要接受法師們的冷言責備︰「你們動不動就要找住持,我們住持哪裡管得了你們家中那麼多的閒事?」
諸如此類的烏鴉嘴事件真是多得不勝枚舉,聽了不禁讓人感到唏噓慨嘆。我向來提倡佛光人的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落實去做呢?我自問一生從來沒有對信徒發過一次脾氣,說過一句重話,不知道又有多少弟子能夠如此做呢?大家要知道︰對信徒隨便發脾氣、使臉色,不只會斷了信徒學佛的慧命,還會貶低自己的人格修養,難道為人僧寶的處事態度是這樣子的嗎?
各道場的法師們,希望大家能夠常常秉持著一顆體諒他人的慈悲心,愛護信徒,給人歡喜,一起來做好人、說好話、行好事!
七月三日 星期六
今天一早,黃世樑已代為聯絡好高雄長庚醫院,並等候多時,準備陪同我去看門診。最近左腳不小心受了一點傷,大家都很關心,為了不違拗徒眾的一片孝心,也就只有「恆順眾生」的去看醫生了。
九點半來到長庚醫院,院長室邱高忠醫師以及副院長李汝浩醫師已經等在門口迎接,陳石銘醫師為我檢查傷口並細心治療,常發心至本山雲水醫院義診的林美君醫師也很關心的趕了過來,本山徒眾覺聖的妹妹余玻莉及楊素蘋小姐是細心的護士。整個醫療的過程,大家談談說說,不知不覺間就完成了醫療的任務,我感覺如沐春風,好像去拜訪老朋友一般,專業的醫師與護士畢竟不同,能夠給病人帶來信心。
移民至美國的法令條例當中,其中有一條是護理人員優先。而本國合格的護理人員更是供不應求,報上刊載了桃園林敬杏醫師的投書說︰「員工薪水從二萬到三萬,免費供膳宿,勞保,每天工作八個半小時,月休六天,還是找不到合格護士。」由此惡性循環,醫院只有公開徵求缺乏專業知識與訓練的「密護」,甚至衛生署竟也擬定了所謂的「護理人員的再修法」,護理法要求有照護理人員方可執業之條文窒礙難行,所以必須修法以維護開業醫師之利益云云。據報章刊載,有關「密護」因缺乏專業知識,對患者處理不當所造成的遺憾與不幸,時有所聞。法律條文一訂,往往就是十年、百年的影響,立法諸公不可不慎。
醫療水準與一個國家的文明成正比,歐美諸國對於醫療專業人員素質之要求尤其重視,護理人員短缺的現象各國都有,但是沒有任何國家開文明之倒車允許密護合法化。護理人員缺少,想來有兩大原因,其一是現代青年貪逸惡勞,不耐於護理工作之煩瑣,如果欠缺宗教情操一般的慈悲涵養,以及對自我機智與耐力的挑戰,很少人能將護理工作做得理想。
有些人工作了幾年,對於生離死別見得多了,往往從「有心」到了「無心」,從「同情」到了「麻木」。難怪善心的護士被比喻為「白衣天使」,我則把他們看成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的「白衣大士」──觀世音菩薩。
我誠心的鼓勵有志向的佛教女青年發願加入護理人員的行列,或成為義工人員,並能帶給患者信心、歡喜,這就是最上乘的修行法門。
另外,國家應設立更多的護理學校,一則紓解聯考的壓力,再則令各公私立醫院都有合格的護理人員,國家對這些專業的護理人員能有良好的制度保障,提升青年就業之意願,也是全民之福祉。
昨天,余陳縣長跟我見面,談到他對各種保險的貢獻,他爭取到的有殘障保險、兒童健康保險、農民保險等,國家在進步,漸漸的關心到社會各層面的需求,乃是可喜的現象。我立刻建議他能成立宗教師的保險,令各宗教的神職人員無意外或病痛的後顧之憂,更能投入服務眾生的工作,也是政府提倡精神建設重要的一環,他非常歡喜的接受我的建議。
回程中,黃世樑問︰「師父,跟隨您四十年,到今天,我還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成就?」我回答他︰「你住在佛光山,每個人都認識你黃菩薩是護法金剛,佛光山全體的榮耀,就是你的榮耀,整個佛光人的成長,也是你的成長,這就是最大的成就呀!」
遠在四十年前,黃世樑的夫人黃秀蘭就要跟隨我出家,那時候我還沒有道場,沒答應他。後來見到黃菩薩忠誠耿直,兩人性情相投,就為他倆舉行佛化婚禮,為他倆證婚,結成菩提眷屬。數十年來,在婚姻道上,他們互敬互愛,可說是佛光人家的典範。數年前他倆更進一步結束世俗的事業,全心全意的上山護法,這種能放下、能提起的勇氣與擔當,令我時時感念在心。常常有人問我︰什麼樣的人,才夠資格成為我的「入門弟子」?我現在可以回答,能全心全力投入度眾的佛化事業,成就大眾的慧命,有正知正見的人,可以說是我的入門弟子,黃菩薩夫婦是其一也!
中午十二時半,內政部警政署經濟組組長謝銀黨,約同屏東縣警察局副局長郭顯莊來訪,談到目前轉型期的社會,法治不足,問題叢生。我開玩笑說,要是有人能設計一種特別的電腦程式,成為及時雨的「張老師」,每當人們心中生起貪、瞋、痴、傲慢、疑忌……想不開要吵架、要生氣、要離婚、要厭世輕生時,一按鍵就能化煩惱為菩提、轉黑暗為光明,有一座這樣靈驗的「電腦菩薩」就好了。像兩位這樣有心的警政人員,真正的關心大眾十分難得。未來的文明社會,除了在職的公務人員恪守崗位之外,我提倡人人做警察,人人都有道德勇氣,有關心他人的熱心,則人間淨土可期可待。
下午四時半,約見澳洲中天寺信徒劉招明、陳秋琴伉儷,並陪同二人至三寶殿禪淨法堂參觀,劉居士認為佛光精神運用在事業上必定會有特殊的成就。我回答說︰「一般的事業從『有』出發,佛教的事業則從『無』開始。譬如慈莊法師當年經過十年的努力,創建了美國西來寺,功成不居,落成後隨即請調,這就深刻體會到『以無為有』的歡喜。佛光山的徒眾必須要有這樣的認識,才能成就事業與道業。」
我請劉居士返澳後,關心設立「佛光城」或「佛光社區」的構想,因為澳洲具有自由民主、地大物博、氣候溫和等天時地利的條件。如果能在澳洲設立佛光城,創建佛光淨土的理想,就能實現人間了。
目前的佛光山,可說是佛光城的雛型,許多佛光人盡興乎來,集中士、農、工、商,完成理想的淨土理念,人人都是「從成就大眾中完成自己」的菩薩,期待這樣一座佛光城的建立,帶來人間永久的幸福,這也是我一生當中,努力想去實現的一個理想。
七月四日 星期日
佛光大學的校長人選,從開始我就屬意黃永武教授和龔鵬程教授二人,黃教授志在隱退,龔教授書生問政、壯志凌雲,自己設立國際佛學研究中心,曾擔任淡江大學文學院院長、陸委會文教處處長。今日從台北回山的途中和他聯絡,承蒙龔教授首肯,再相約七月九日於台北普門寺詳談。
剛巧,這兩天龔教授和黃昆輝先生有些意見。龔教授向來快人快語,他是一個對自己充滿信心和理想,對國家充滿熱情和抱負的青年才俊,我早就對他非常欣賞和讚歎。今日《聯合報》上刊登了一篇有關龔教授的報導,加深了我對他的進一步了解──
龔教授事事講求效率、腳踏實地,曾以最優異的成績為台灣大學史料編纂科所錄取,以最優異的成績通過甲種考試,二十七歲榮獲國家文學博士,三十五歲不到就擔任淡江大學文學院院長之職,個人著作多達二、三十種,難得的是他以不卑不亢的態度處理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其中他為自己擬訂的生涯規劃也引起我很大的共鳴。龔教授認為一個人︰
三十歲以前,是才華風發、感情豐富的時候,這時候最羅曼蒂克,適合從事文學的工作,把這一段歲月規劃為文學的人生。
三十歲至四十歲的階段,由於飽經憂患閱歷,懂得研究過去未來,知道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時空,宜在歷史中沉潛,可以規劃一個歷史的人生。
四十歲至五十歲的歲月過程,力求探討宇宙生命的奧祕,浸醉於哲學的浩瀚大海裡,因此將這一段時間規劃一個哲學的人生。
至於生涯規劃,我覺得一個人到了五十歲以後應該是一個佛學的人生。因為在這時候人的思想已經成熟,閱歷亦漸漸豐富,凡事比較能以理性去判斷,容易在佛法中覓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談起生涯規劃,孔子曾說︰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我覺得一個人除了可以依年齡來作生涯規劃之外,還可以按照自己的性格來發揮所長。
假如你具有重視實際的性格,可從事勞力的服務、機械的工作、農業的生產等。
你有喜歡研究的性格,適合從事工程、科學、醫療、天文、生物、數學、哲學方面的工作。
你有愛好藝術的性格,不妨考慮去做一位詩人、雕塑、畫家、設計師、導演或者音樂家。
你有社會性的性格,不妨去做義工、服務業、社團輔導和傳教師。
假如你有冒險犯難和開創的性格,那就朝著經理、推銷、政治、軍事的行列邁進。
假如你重視傳統而保守的性格,則你應該去從事行政助理、祕書、會計、銀行員。
如果有宗教的性格,那麼,可以朝公益事業、慈善家、修道者的方向努力。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能夠敬業樂業,對同事能夠包容體諒,懷著一顆犧牲奉獻的心為社會大眾服務,體會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的樂趣,這必定是一個最圓滿的人生規劃。
七月五日 星期一
今天與叢林學院同學講到寫作的要領。有些同學大專畢業,甚至念了碩士、博士,卻往往一篇文章,文辭不通,講不到問題的核心。
有些同學問到我對佛學的理解能深入淺出,是不是有什麼要訣?
我回答他們說︰「哪有什麼要訣?只是我一生歡喜幫助人的緣故。到了今天,更加能體會到,我所能、所會的東西,都是為了要幫助別人,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的。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
記得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剛到台灣的時候,遇到同參性如法師,已經是肺病第三期了,當時醫藥不發達,肺病的危險性與傳染性,可以說人見人怕。但是有位真念法師,卻能每天無微不至的為性如法師擦洗掉枇杷葉上的毛,再熬湯煎藥,耐心服侍,令我深受感動。
這期間,道源法師宣講《大乘起信論》,可說是稀有難得。真念法師想去聞法,但是看到性如法師重病在身,又不忍離開,他也聽不懂國語。我乃自告奮勇,承諾每天將聽講的筆記送來給他參考。道源法師講了一個月的《大乘起信論》,我記了十多本的筆記,每天將聽講的內容記下來,另外又蒐集了許多參考資料,每天洋洋灑灑一、二萬言。一個月下來,他看得歡喜,我也為自己增進了佛學基礎。更意外的是,肺病第三期的性如法師竟然痊癒了。無形中做一件事卻幫了兩個人的忙。連我自己在內,三個人獲得利益,今天想起來,內心還感覺十分歡喜。
一本好書,一篇好文章,我喜歡和大家共同欣賞,我常把書本朝向對方,久而久之我已能夠將書報雜誌倒念如流。我今天說話能不重複,能讓聽者歡喜,那是因為我常念文章給老人家聽的收穫。
平時常有人要求我寫字送他,甚至在立法委員潘維剛主持婦女兒童安全基金會的義賣會上,小小篇幅四個字,竟然有人出價一百萬。我自覺我的書法,難登大雅之堂。我一生從沒有練過書法,也沒有正式的學習過,只因當初在宜蘭雷音寺一年一度的佛七法會,殿堂裡、齋堂裡,有許多標語和對聯要寫,不容易找到人,我一共寫了二十年,每年都練了一次。最近幾年求字的人多了,我常常節省睡眠的時間寫字給大家,只要大家歡喜,我也忘了勞累,一個月總有機會寫個幾張,幾年下來,自覺也有些微進步。
我一生喜歡替人改文章,當初慈莊、慈惠、慈容、慈嘉、慈怡等,可說都是因為歡喜寫文章,又有我替他們改,而進了佛門。偶爾也有「頭痛」的時候,依晟主編《覺世》也有好幾年,往往是正好在我要出門的前一刻,或半夜十二點要關門休息的前一分鐘,才見他匆匆忙忙抱了一大堆稿件衝進來要我審稿。想著明天要送稿了,不能讓讀者等待,也只有熬夜挑燈替他看稿。這一來更提高了我看稿的速度,很容易為文章歸納或定標題,我主編《人生雜誌》、《今日佛教》多年,天下沒有一件事是白費工夫的。
深入佛法的智慧與深入生活的經驗並沒有什麼兩樣。真能讀書的人,能讀懂「生命」,讀通「生活」或「人事」這幾部書,自然處處通達,無所滯礙。如果一個人拿了博士學位卻不懂得生活,不通人情,要說他懂得讀書,我是不相信的。
下午兩點,天下文化出版公司主編符芝瑛小姐專程來訪,計畫為我寫傳記。山上大眾,非常相信天下文化公司和符小姐的能力。在這之前,也有一些人向我表示,要為我寫傳記,但有時徒眾仍忍不住提醒我︰「師父,您這樣一腔熱忱,挖心剖肺的信任每一個人,但每一個人都能了解您,體會您嗎?您會吃虧上當的呀!」
我想,我有許多「吃虧上當」的哲學。一個人能夠承擔與否,往往就看你吃虧上當的「功行」多深。吃得起虧上得了當,還能甘之如飴,面不改色,才能造就包容天地忍耐異己的胸襟。一個人具有這樣的胸襟,還能煩惱得起來嗎?
符芝瑛提到我的著作︰我手著的《釋迦牟尼佛傳》、《玉琳國師》,發行遍及海內外,許多佛教徒拿這些書籍當善書「助印」,我一直都不知道,直到這些「助印本」流通到我手中,分得一本,也很感意外,沒去追究所謂智慧財產或版權的問題。聽說這些著作的翻印本已經在香港、馬來西亞、大陸流傳了很久,甚至有的翻印本,連原出版社、著作者,都一起刪除。
符芝瑛問及《星雲百語》在《普門》與《遠見》同步發表,其中勇敢、慈悲、忍耐怎麼去實踐?
勇敢的人不一定有慈悲,但是真慈悲的人必定忍耐。慈悲、忍耐絕不是懦弱,更不是不明是非,慈悲忍耐應該是清清楚楚幫助人之後,能帶來人間喜悅,慈悲與般若忍耐是一體兩面的。
我們提倡衛國護教要勇敢、要忍耐。這種忍耐也不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真忍的人,就甘願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在大眾利益之前,任何犧牲,在所不惜。
凡事將心比心,真愛才能贏得愛,恨絕不能贏得愛。有些人愛極生恨,這種包含著恨的愛不是真愛,只是以自私為出發點,一種占有的假愛。世間上不會有因為假愛而帶來幸福快樂的。可以說,真愛的昇華就是慈悲。車禍發生了,多少母親用自己的身體、自己的生命庇護兒女,多麼勇敢呀!擴展開來,將一切眾生視同親生子女,便是佛陀的慈悲。
符芝瑛問我,以現代的語言貼切地表達佛法深刻的道理,是不是一種天分?
我認為不是。我的出發點只是想盡辦法要給人懂而已。比如說「生忍」、「法忍」、「無生法忍」,根據佛學辭典上的解釋,十有八九不懂。並非原意深奧,而是解釋的人把意義寫得艱難了。以我個人的看法,所謂「生忍」── 就是說人生要生活下去必須忍耐,而這種忍耐,是從生活智慧中產生出來的一股力量。「法忍」──指心理上所產生的貪瞋痴成見,能夠自制,能夠自我疏通、自我調適,就是明白因緣,通明事理。「無生法忍」──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是平等美好的世界,能隨緣隨處的覺悟到無生之理,察見一切無生之法。「忍」即是智慧,擁有了真忍之後,能夠逍遙自在,處處桃源淨土。這一切都不是在書本中能讀得到,或讀了能懂的,而是在生活中深入體驗,時時印證佛理所獲得的一種「生活禪」或「佛光禪」。
很多人對我說,很喜歡聽我講演,因為生動、有趣、收穫多。我想要訣無他,要能觀機逗教,契理契機而已。
符芝瑛還問了許多其他的問題︰掌握時空有何訣竅?保健的方法?源源不絕的創意從何而來?佛光山的中心思想等等。要知道一個記者的採訪精不精采?能不能獲得讀者大眾的共鳴?往往從他們所發出的問題,就可以得到圓滿的答案。
七月六日 星期二
今天,梵蒂岡教廷宗教協談委員會主席安霖澤樞機主教、副祕書長尻枝正行、天主教高雄教區主教單國璽、教廷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尤雅士等人在馬天賜神父的引薦下,專程上山拜訪。安霖澤樞機主教出身於奈及利亞教區,在羅馬大學畢業,一九六○年獲得博士學位,今年六十一歲,也是目前全世界一五○位樞機主教中最受敬重的其中一位。在麻竹園法輪堂的歡迎會上,安霖澤樞機主教高興地表示這次完全是仰慕佛光山的成就而來,尤其是佛光山國際化的腳步更帶動著世界宗教的潮流,這一點越加使他敬佩。
我告訴安霖澤主教,在所有宗教中,佛教與天主教有些地方最為相似,其因有四──
一、佛教和天主教對其他宗教比較有包容性。
二、佛教與天主教專修人員皆主張獨身,以便為教作出更多奉獻。
三、佛教和天主教舉行的儀式都很類似。
四、佛教和天主教非常重視靈修的生活。
無論是談話或聆聽,安霖澤眉宇間都散發著一股宗教的神采,尤其是他那黝黑發亮的膚色,使我想起了民間供奉的媽祖。我打趣地跟安霖澤說道︰「台灣信仰王爺的風氣很興盛,如果您要去各地神廟,說不定人們都將您視為王爺呢!」我才說完,安霖澤就爽朗地大笑起來。
接著,我為安霖澤等來賓安排了一連串緊湊的巡山活動,讓他們對佛光山的教育文化方面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一路上,安霖澤對山上的每一事物均感到非常好奇,在參觀陳列館的途中,他指著佛菩薩的聖像問我︰
「為什麼菩薩的耳垂特別長?」
「因為他可以聽得見任何的聲音。」我答道。
然後,他看見觀音聖像又興奮地問我菩薩的稱呼,我則告訴他觀音菩薩好比聖母瑪利亞,他的慈悲和智慧受到了廣大人民的讚美和景仰。不一會兒,他又在千手千眼的觀音像前停住了腳步,再次問我︰
「為什麼中國的佛像有那麼多隻手?」
「手多,什麼事情都可以做。」
安霖澤笑著點點頭,他似乎對我的回答非常滿意。
大家又來到重重無盡的「華藏世界」,面對著一行行層層疊疊的影像和一盞盞綿綿相續的燈火,不禁驚訝地直呼︰「太神奇了,簡直太神奇了!」其實,我當初設計「華藏世界」是根據《華嚴經》中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的理念構想而成,想不到個中莊嚴的妙境給每一位參觀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霖澤在臨行前握著我的手,依依不捨地告訴我,他下次有機會還要再來,並請我有機會到歐洲時,要到梵蒂岡訪問。我除了表示感謝他之外,更請他代我們向教宗致意,並邀請教宗也能來華訪問。
下午四時,屏東的李光輝、岡山的周羅漢、右昌的陳文騰、蔡滿榮、楊政雄以及泰國的建築師等人皆集聚雙圓堂,共同來商討他們當地各講堂、佛堂、禪堂等建築式樣,經過了一番協議,決定所有的道場都採用同一個模式,結果大家一致通過,真是皆大歡喜。
晚餐時,沈尤成居士和畫家施金輝夫婦來訪,並送我一幅佛陀畫像,其畫藝柔和、慈悲、莊嚴、神祕,和上次送我的觀音像異曲同工。晚餐後,我陪他們到大雄寶殿和法堂參觀,盡歡而散。
七月七日 星期三
月餘前,我收到柏楊先生的夫人女詩人張香華送來的一本最新譯作──《溫馨的邊緣》。細讀之下,發現原著者南斯拉夫的覩山・弝引是一位專攻東方哲學的學者和詩人,由於長期受到東方哲學的薰陶,他的作品如〈金剛乘〉、〈樂土〉、〈輪迴〉、〈圓融的寧靜〉、〈西藏進香客〉、〈度外〉等都散發著濃厚的佛教色彩,詩境中也充滿了對生命更深一層的領悟。與其他詩人比較,覩山・弝引的風格截然不同。因此,這位「隱逸詩人」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昨晚,覩山在張香華、鄭羽書的陪同下,來山作了一場講演。今天一大早約五時半,早課後,就見到覩山獨自巡山參觀,我上前陪他講話,每當他經過一個地方,都發出一陣讚歎,甚至在談話之間,也一直對山上雄偉壯觀的佛教建築讚不絕口。
看到佛教在台灣蓬勃的發展,覩山深感應將佛教帶回他的祖國南斯拉夫,甚至願意發起成立世界佛教的各個連線,這與我當初創立國際佛光會的理念不謀而合,隨即我邀請他來台參加十月舉行的國際佛光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並委任他為南斯拉夫成立佛光協會籌備處,希望以他那股對佛教的熱衷和衝勁,將南斯拉夫的學者、知識分子組織起來,齊為佛法的弘揚而盡力!
最後,覩山還說他在匈牙利教書,他要去匈牙利努力籌備佛光會,我除了答應幫助支援,更鼓勵他當一位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唐玄奘,在南斯拉夫和匈牙利開拓佛教,讓佛法的光明在他的祖國發揚光大!
一連兩天,來自世界五十多個地區的小朋友們已經陸續回山報到,準備參加明天國際兒童夏令營大會師。十多年來,佛光山一直都非常重視兒童夏令營,因為,凡是小的都不可輕視︰小童女長大後可以做王后國母,小童男可以做國家棟梁,小沙彌可以做法王,小人物可以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因此,我常常呼籲大眾︰小,不可輕視!佛教需要兒童,兒童需要佛化,像這次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籌辦的國際青少年兒童夏令營,有來自美國、加拿大、巴西、澳洲等各地近萬名青少年,依語言、年齡分成兩個梯次,在各地接受集訓,再由四面八方集聚於佛光山。
看到這麼多優秀的青少年為佛法而來,我彷彿看到他們對社會未來的貢獻,也好像看到佛教未來的希望。今天社會風氣的敗壞主要是因為人心已經不如往昔,過去人們心中時時刻刻都存有禮義廉恥,且有因果道德的觀念,信心不容易動搖。但今日的人心卻異常脆弱,易受外界的影響,所以,我們舉辦佛學夏令營是要培植孩子們的善根、慈悲心、好習慣,灌輸他們道德的觀念,著手心理的建設,為將來的社會培育人才,鞏固做人的基礎!
七月八日 星期四
佛光山叢林學院今年應屆結業生真立、雨竺、行慧三人分別是台北林口竹林禪院心悟法師、彰化鹿港慈普寺禪一法師和高雄市坔埔村圓照寺敬定法師的弟子,他們奉常住之命來佛光山求學,三年的學習期間,三位同學無論在品行或功課方面均表現優秀,值得欣慰。明天學生們就要放暑假回常住了,趁我臨出門之前,他們三人告假下山,因此我又不忘特別再向他們叮嚀幾句。
從八月一日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特別製作的《自在人生》節目,將於空中與廣大聽眾接觸,該節目屆時由鄭羽書、陳麗麗兩位主持,於漢聲廣播電台播出。上午八時三十分,我亦為這個深富意義的節目作了一段開場白。在這個世間上生活,人們往往覺得不自在,雖然已經擁有金錢、房產、名位,但是仍然感到沒有意義。如何能夠自在呢?像我們最敬仰的觀世音菩薩,又名觀自在,就是因為他能夠隨處隨緣、逍遙自在。自在的意義是在策勵我們每一個人觀照自己是否自在?是非得失我們能不動心嗎?觀人是否自在?對冤家仇敵能無動於衷嗎?觀事能否自在?觀理能否自在?觀境能否自在?觀心能否自在?因此,國際佛光會的《自在人生》節目,是希望大家有慈悲、有智慧,在生活中奉行佛法,過一個真正自在快樂的人生。
中午十一時北上,沿途交通順暢,比預定時間提早一小時抵達台中東海道場。
下午四時,約了台中憲兵二三指揮部指揮官沈雪峰少將和中興嶺鄭東寧副參謀長見面談話。十餘年前,我前往綠島弘法,與當時擔任典獄長的沈少將結下了一段深厚的因緣,從此每次相遇,感覺分外親切。沈少將也激動地跟我說當年在蘭嶼與我相遇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事情,尤其是在見面之後,他的內心充滿了光明,渾身都非常舒服。在我印象中,沈少將是一位敦厚善良、深具佛緣的長官,譬如在領導新兵的過程中,他常拋開指揮官的身分,反而像是一個出家人給予新兵鼓勵、關懷,直至他們克服種種困難,圓滿服完兩年的兵役。
鄭東寧副參謀長是位虔誠的佛教徒,於三月下旬金門弘法時結識,當時承蒙鄭師長的悉心照顧與安排,我們才能順利乘船返回高雄,如今得悉鄭師長已經調職台中,並且榮升副參謀長,也藉此機會當面向他道賀。
過了不久,許多賓客陸續來訪,雖然每一位都從事不同的行業,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頭銜統統都是董事長。計有清香油張登旺伉儷、沈尤成居士引進的樹陽建設游信對、龍心百貨張俊添、十月鞋業蘇恆貴、國通電話陳瑞鎮、正義食品江維川、意欣貿易陳子文等人,大家濟濟一堂,好不熱鬧。了不起的是每一位企業家對佛教都很護持,他們經常引用我說的話︰「有錢是福報,用錢是智慧。」如果社會大眾都能如此,那麼國家必定充滿了祥和。
晚上九時,於台中成功嶺中正堂,對萬餘官兵作了一場講演後,直接驅車上台北。
七月九日 星期五
上午巡視完工程,隨後接待來自中國大陸嵩山少林寺訪問團的團長永信法師和張鵬翔居士。佛教在大陸近兩年來有顯著的開展,聽說北京各大學的教授,目前都很熱衷於研讀佛書,留學歐美各國的青年也都漸漸的接觸佛教。
宗教的重要,在於能領導生命的大方向,能將生命之流的過去、現在、未來銜接。有佛教的輪迴因果觀,人世間的許多生命差別現象都平等了,人們也能比較慎重的對待自己的人生。
匆匆用畢午餐,趕到桃園縣文化中心向六百多位警察做了一場講演。李永昇局長、施圓方、陳瑞通副局長都在場迎接。我很歡喜與警察結緣,凡有邀請從未推辭。
警察是人民大眾的褓母,尤其是社會呈現病態的現在,如果警政人員具有大無畏的慈悲,必能以一當百,發揮金剛力士的雄威。人民大眾也要向歐美人士學習,見到非法行為要勇於檢舉。《女強人》的作者朱秀娟女士,參加「把心找回來」的系列講演,其中提到他「雞婆」的一面,令我印象深刻,生存在這個社會,他能夠關心別人像關心自己一樣,具有女中丈夫的氣魄。如果我們的警察褓姆能夠關心大眾的安危,勝於關心自己的安危,治安必定良好。如果群體大眾,都能自動的成為無形的警察,「夜不閉戶」也不是夢想。
六時二十分與龔鵬程教授見面。對於龔教授的學養和見識,我向來很欣賞。龔教授應邀擔任正在籌建中的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的院長,這需要很大的擔當勇氣,但是我對他很有信心。他告訴我小時候考試題目中「深山何處鐘」的這個試題,在心耳之中敲響了幾十年,當然很有力量敲響佛光大學教育的鐘聲。
八時,在普門寺會議廳與佛光協會觀音分會六十位幹部座談。觀音分會的會員,既得佛光的照耀,又得以觀音為分會的名稱,更有理由成為觀世音菩薩千百億化身中的一個化身。《普門品》中,「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的一偈,便是以般若為體、慈悲為用的具體說明。能夠勤於稱念禮拜觀世音菩薩,可以印證「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的妙用,無上的禪悅法喜,常駐心頭。
能夠進一步發揮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施無畏精神,可以體證「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的含義,明白的說,這種人是人間最吉祥最幸福的人,受到一切眾生的祝福。我也虔誠的祝禱,世界各國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與佛光有緣的佛光會員,能夠成為普明照世間的人間幸運兒。
走出會議室,慈照已經在客堂等我很久了,送來我的身體檢查報告,又列出九大點應注意的事項,總而言之是︰不可過勞,飲食、睡眠要定時,尤其要注意︰心臟已經長期過度負荷云云。
我一生稱念觀音菩薩,努力奉行觀音菩薩的慈悲,也常常遇到像慈照這樣,不為求名,不為求利,只求「普明照世間」的人──禮拜觀音菩薩確實有很大的感應!
七月十日 星期六
上午搭乘日本亞細亞航空公司 EG208 班機前往東京,由台灣到日本,一路上都承蒙亞航經理林榮博先生親自接送,不必經過特別的檢驗就順利通關,對於林先生的禮遇優待,內心真是非常感激。當我們一行人抵達成田機場時,東京佛光協會會長西原佑一伉儷、孟子雁副會長、依益的姊姊齊滕麗花等人早已在機場等候迎接。
步出機場,一眼就看到那輛熟悉的深藍色豐田汽車,頓時又讓我想起上次我來為東京別院開光,西原考慮到我出入的方便,特地去買了一部最新的流線型轎車要送給我,只可惜我在東京逗留的時間實在太短暫,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出門觀光遊覽,而唯一臨行前到機場坐車的那個機會,車子又剛好被陳逸民給開走了。一個多月來,那輛嶄新的車子一直放置在東京別院的車庫裡沒有用過,為此,西原會長心中也一直耿耿於懷。
這一次,我再度來到東京,西原會長趁著陳逸民到北海道去公幹的機會,請人將新車開到機場來接我。西原目睹我坐上新車,臉上霎時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望著他那滿心歡喜的樣子,我心中亦感到非常快樂。向來,西原會長對佛光山護持最力,他經常跟兒子說︰「爸媽會盡力幫助你們完成學業,但是爸媽將來的財產並不會留給你們,要獻給佛光山,因為佛光山是我們大家所共同擁有的!」由此可見西原會長對佛光山的赤膽忠心與堅定信念。
新車性能很好,不一會就來到了東京別院。我看見數十位信徒,如葉山美惠、盧阿卿、潘雪玉、陳麗蘭、陳美惠等,有的布置佛殿、有的清掃庭園、有的準備酥酡妙味,個個忙得不亦樂乎,一轉眼,別院的裡裡外外、上上下下,每一個角落都打掃得一塵不染、井井有條,叫人眼前一亮。
這時,所有的人均在門前排班,歡迎由中華佛光會的祕書長慈容法師領導的中華各分會會長、幹部七十餘人,成員還包括來自泰國法身寺國際發展部的總幹事彌達難陀法師、中華佛教青年會副理事長淨耀法師。我們將於明天前往俄羅斯作八天的弘法訪問,行程分別至首都莫斯科以及第二大城聖彼得堡成立佛光協會、舉行佛學講座和皈依典禮。
在用過豐富的晚宴之後,我於二樓觀音大殿集合即將前往俄羅斯的人,召開訪問前第一次的座談會議,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了東京別院住持慈惠、俄羅斯弘法團總領隊慈容、副領隊依德和總聯絡人慧群,還有泰國的彌達難陀、中華佛青會的創會人淨耀法師,並且請他們講話和宣布注意事項,想不到一個個妙語連珠,博得了全體團員一陣又一陣的熱烈掌聲。
直至最後,我才叮嚀大家,希望每一位團員在旅途中多用眼睛去觀察周遭事物,多用心靈去體會當地文化特色;彼此之間更要互相照顧,共同發揮佛光人團結的精神;我還要求每一位團員能夠養成守時的良好習慣,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讓這次的弘法訪問成為我們生命中難忘又美好的回憶。
七月十一日 星期日
東京別院為了安排遠來客人的住宿,在距離約一百公尺外的巷子內,租了一間小閣樓,昨天我來,他們就將我安單其中。
只有四個榻榻米大小的房間,在裡面周轉為難,時間才十一點,乾脆就早睡了。
真好,午夜之時,一別五十多年的外婆,竟然走到我的夢境中來。
外婆王氏,是撫養我的恩人,我四、五歲的時候,跟隨他素食,他教會我背誦《般若心經》,經常帶我趕道場,記憶中,童年的時候,我就參加過好多庵堂的法會。
外婆十八歲就茹素持齋,早晚功課很嚴,以數畝菜園維生。我記憶中的外婆,從不疾言厲色,待人慈祥親切,每天幫助外公持家立業,教育兒女,在我的回憶裡,只記得無情的歲月重擔,已在他的臉上烙下了滿面的皺紋。
我十二歲出家,十八歲時曾和外婆見過一面,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來台灣之後,這五十年來就沒有再見過外婆。一九八一年,我和弟弟國民在美國見面,他說,外婆在我離開大陸不久後就往生了。
因此,我當時就以五千元美金託國民弟回鄉時建塔紀念。數年後,一九八九年回鄉探親時,在家中只停留一小時,和母親都沒有講到幾句話,別人告訴我,國民弟未遵守我的付託為外婆建塔。
今年春節,我又有機會回到揚州故里,茶罷,國民弟要我參觀家後一間紀念堂,我以為是外婆的紀念堂無疑,不建塔而建紀念堂,這也有同等意義,我非常歡喜,但我到紀念堂時,驟然見到紀念堂中間供了剛逝世不久李國民的妻子秀華的遺像,他似乎要我上香!但我一句話不說,也不上香就回頭退出紀念堂。記得那天,是我離家五十年後,侄孫他們孝敬的第一次晚餐,我吃得非常不高興。
有一首詩說︰「記得當初我養兒,我兒今又養孫兒,我兒餓我由他餓,莫教孫兒餓我兒。」這是天下父母心,難道天下夫妻情,也是那樣紀念的嗎?
昨夜,外婆出現在我的夢中,我千辛萬苦,逢人便問,躲過了公安人員,在一間寬大而破舊的屋中,一個壁櫥裡見到了外婆,他面黃肌瘦,好像不願看這世事滄桑,雙目緊閉,一無表情,我向前握住外婆的手,外婆微微張開雙目,像是很意外的樣子,從櫥櫃裡一步一步走出,一句話不說,只是搖頭嘆息!
我想,外婆心中一定有很多話要說,只是旁邊站了人,那是慧龍、道悟、楊慈滿等,我支遣他們離開,外婆說︰「人間有不同的人,樹上結不同的果子……」外婆還想說什麼,只因我拿了一把美金塞在他的手裡,他像推拒,再沒有說下去,就快步在雲霧裡飄散了。
我立即大叫︰「外婆!外婆!」醒來,只是一場夢境!
我很少做夢,怕將外婆在夢中的情景忘記,不禁立刻起床,略記夢境如上。
我最敬愛的外婆!不管歲月飛逝,人世滄桑,您當年對我的一切一切,永遠活在我的心中。只是,外婆!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您當面咐託我有關你的後事,後因兩岸隔離,不知您往生逝世的時日,未能完成您的遺囑,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敬愛的外婆,我記得五十年前,甚至六十年前,我經常午夜醒來,看到您在禪坐修持,您的胸腹之間,一直似有雷鳴風動,我也從來沒有看外婆在床上睡覺。我想,天下人中,只有我知道您是有神異的人!那時我每天早晨起床,多少個下午,我又倚門而望您從佛堂帶回來的糖果,是您把我帶到私塾,開始讀第一天的書,那天,私塾老師教了我啟蒙第一課,只有一個字──人!外婆,我一直在學做人,我更在學做佛啊!
這篇日記寫好時,已是早晨五時,日本時間已經六時,匆匆用罷早餐,王許春彥先生來訪,談話後,約八時正,請覺源開車送我至成田機場,和淨耀法師、彌達難陀法師等會合,乘十一時五十五分日航班機飛往莫斯科。
七月十二日 星期一
承蒙佛陀的慈光,我們一行七十餘人終於來到了禁閉一百多年的鐵幕之國──俄羅斯,在雙足踏上俄土的那一刻,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八百年前,元朝忽必烈之子拔都西征,俄羅斯不少土地為中國所有,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欽察汗國,但曾幾何時,我國的雄風已經不再復現。
從昨天開始,俄羅斯警察局每天都有六位祕密警察在暗中保護我們,無論是參觀、吃飯、講演、開會、坐車都一直跟隨著我們,可以說是形影不離,雖然彼此之間有語言的障礙,但是心意卻能表達一切,無形中我們又多了六個忠實的朋友。
導遊保爾、米沙、安德烈等三位教授,還有瑪莎小姐等人一大早就興沖沖地帶我們去參觀莫斯科最具代表性,也是前蘇聯政治權力運作的中心──紅場。事實上,紅場並不是紅色,而是深深的灰褐色,它之所以走紅,完全是因為到了每年的五一勞動節,整個廣場都被遊行群眾所持的鮮紅旗幟所淹沒,看到的是一片火紅的旗海,「紅場」也因此聲名遠播。
在紅場的四周,有克里姆林宮、聖巴索教堂、葛姆百貨公司、歷史博物館等建築物,我們首先來到了著名的克里姆林宮,據說十七世紀時這裡是一個軍械倉庫,難怪一進入克里姆林宮的大門,就看見各式各樣的兵器和琳瑯滿目的軍樂器。此外,也有不少基輔大公、伊凡三世、各朝沙皇時代的盔甲、兵器、箭囊等等歷史展物。
克里姆林宮也曾經是沙皇的居所,珍藏了無數的寶物,我走遍世界各地,參觀過法國的凡爾賽宮、英國的溫莎古堡、北京的故宮、奧地利和德意志的皇宮,所到的地方雖然金碧輝煌、華麗至極,但是心中卻為古代的皇帝暗暗叫苦,感到他們擁有的世界太小,而且也極不自由。
◎沙皇的寶冠是用黃金打造的,真想去問他們︰人的負擔已經很重了,為什麼還要以金銀銅鐵來增加我們的累贅呢?
◎皇室妃后人員的衣服每件均長五至六尺,看起來珠光寶氣、極盡豪華,如果身上穿了這麼一件近百磅重的衣服,豈不是自尋煩惱?難怪當時的皇后公主覺得寸步難行,移動一下也得勞動成群的傭僕。
◎沙皇乘坐的雪轎、馬車裝飾得美輪美奐,車門窗框都經過精雕細琢,但是在我想來哪有「載卡多」小汽車開得快。
◎宮殿裡的馬匹穿金戴銀,除了身上掛滿了纓絡,頭上還插了兩根野雞毛,真是意氣風發、雄姿勃勃,可是修福不修慧,縱使渾身披了金銀珠寶,又有什麼用呢?
◎沙皇使用的聖經乃是純金嵌鑲而成,還有教皇的相片也是珍珠砌成。基督教、天主教向來以富麗堂皇的飾品表示富貴,中國古代的高僧大德卻常以貧窮表示宗教的清淨聖潔,因此今天的佛教並沒有留下什麼,實在太可惜了。
自從俄國革命以來,克里姆林宮只強調俄國的軍力富強,並不重視社會百姓的生活富裕,我覺得一個國家應重視群眾、重視人民,因為有人民大眾才有國家!
用畢晚餐,導遊又帶我們至基羅夫劇場欣賞芭蕾舞表演,可是卻得經過買票、驗票、找入口、安排座位等重重關卡,好不容易才進場坐下來。我因疲倦,偷偷的不驚動別人,要求導遊帶我回旅館休息。同樣,回旅館也是經過五重大門,才能回到自己的房間,看來在俄羅斯的任何地方,都必須耐煩地過關斬將,才能到達目的地。這時,突然從心底生起一股對俄羅斯人的敬意,我佩服他們勤勞,佩服他們忍耐,更佩服他們溫和,即使買東西排隊二小時以上,也不急不躁,依然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真是難得極了!
七月十三日 星期二
為了趕搭前往聖彼得堡最早的班機,凌晨三點多就起床了。看著每一個人半睜著惺忪的雙眼,我也覺得自己的眼睛睜不開來,一路上迷迷糊糊地睡去,直至飛機降落在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才振作精神,接受獻花歡迎。
聖彼得堡原名為列寧格勒,位於通往芬蘭灣的尼瓦河三角洲上,由百餘個小島嶼組合而成。一七○三年,彼得大帝驅使十萬名苦力勞工,在一片沼澤的泥濘土地上,築起了他心目中的都城。他大興土木、修宮造園,將聖彼得堡建為歐洲各國的名城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聖彼得堡曾改名為彼得格勒。一九一七年,歷史上著名的俄國大革命在此起義,沙皇政權因而崩潰。一九二四年列寧逝世,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領袖,又將該城改名為列寧格勒。
歷史上,聖彼得堡曾經也有過一段悲壯的史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整個城市被希特勒的德軍包圍了二十八個月,一百多萬人民亡於炮火和飢餓之中,雖然人們的食物經多次削減,最後僅剩下每天一二五公克麵包的配給,但是人們的士氣卻越加高昂,終於擊敗敵人,成為英雄城市。經歷了沙皇的殘暴、史達林的整肅以及希特勒的圍攻,我們可以看到聖彼得堡處處淒美動人的歷史痕跡。
聖彼得堡也是一個運河城,共有六三三座橋梁交織其間,因而贏得了「北方威尼斯」的雅號。一路上,我們的車子在康莊的大道上馳騁,經過了寬闊的廣場、幽靜的花園,還有許許多多洋蔥式的教堂和洛可可式的華麗建築,聖彼得堡在乍看之下,猶如一位氣質典雅的少男少女,他除了具有斯拉夫民族的敦厚品格,也深富西歐文明的卓越風姿。這時,我終於明白為何聖彼得堡人民將此城引以為傲,因為他不但文化藝術氣息濃厚,先進的科技工業亦受到大家的重視,再加上海岸的風情和如詩如畫的景色,稱得上是世界最美麗的城市。
由於聖彼得堡比較靠近北極圈,因此,在六月至八月這段期間,都是夜短日長的情形,甚至到了晚上也是光如白晝,每次抬頭眺望窗外,總會看到一個金燦燦的太陽掛在空中。也因為這樣,聖彼得堡上班的時間是從早上十點開始,下午六點下班,中間還有一小時的休息,看來也是蠻悠閒的。可是,俄羅斯人做事一副慢條斯理的工作態度,常常會讓人哭笑不得,例如︰
你要坐車子,他說要加油;
你要搭飛機,他要先打掃;
你想要喝茶,他才去燒水;
你說要吃飯,他才找筷子;
你去買東西,他請你排隊;
你想要請客,他才去買菜;
你跟他講話,先看熟不熟;
老是這樣子,你說急不急?
七月十四日 星期三
俄皇的冬宮,是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館,光是房間就有一千多間,收藏品多達二七○萬件,總面積也將近五萬平方公尺。若將全部的房間連接起來,約長達三十公里,大得令人咋舌。如果每件作品看一分鐘,每天花上十小時,據說也要十一年才能全部將它看完。冬宮自沙皇開始,就不斷地蒐集世界各國的藝術珍品,從達文西的聖母像一直到近代畢卡索的抽象畫,個中搜羅之廣以及種類之多,也是出人意表。縱然冬宮給予人的感覺是極盡豪華,背後的俄羅斯人民的生活卻受到了通貨膨脹的威脅。在鈔票兌換方面,十幾年前,一盧布可兌換五至十美元,但是在三年前,要以四十盧布才能換得一美金,去年的時候,匯率是二六○盧布兌換一美金,直至今年,又漲了四倍多,要一千二百盧布來兌換一美金,並且還在繼續看漲中!雖然如此,人民的生活水準仍然沒有提高,連一位老資格的大學教授,月薪也不到二十美金。
下午,前往國立聖彼得堡大學,為一群聖彼得堡大學教授陶奇夫、索羅寧、斯大里寧、安德列葉夫、魯多義等人所發起的聖彼得堡佛光協會授證,由慈容領導的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總會各分會會長、幹部七十餘人,都特地到場為大會祝賀,其中,還包括來自泰國法身寺國際發展部的總幹事彌達難陀法師、中華佛教青年會副理事長淨耀法師、莫斯科大學教授等來賓二百餘人。
第一次在俄國揚起了莊嚴肅穆的〈三寶頌〉,看到每一位都合掌認真地唱誦著,我深為大家的虔誠恭敬所感動。首先會長陶奇夫教授為了表示對我的敬意與歡迎,特地將他的數十種著作贈送予我。致辭中,他也說道︰在過去的沙皇時代,俄國女王凱瑟琳二世曾經宣布佛教可以在俄國弘揚發展。目前的教授們已將《阿毗達磨俱舍論》、《成唯識論》、《大乘起信論》、《金剛經》、《般若心經》等譯成俄文,佛教經典也引起了俄國學者的重視。俄國的佛教界一直渴望能與世界各國的佛教團體保持聯繫,可惜苦無管道,直至佛光會的訊息傳至俄國,彷彿為俄國的佛教帶來了希望。教授們就開始積極地籌備聖彼得堡佛光協會,經過一年多來的不斷努力,願望終於實現。
此外,對於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和中華總會給予的協助和支持,會長亦代表大家表示感謝。我告訴與會的來賓,佛教是一個主張慈悲包容的宗教,是一個倡導眾生平等的宗教,是一個講究人性尊重的宗教,是一個重視社會福祉的宗教,因此,國際佛光會必定為世界帶來光明,為人類帶來幸福。
會後的座談中,來自烏克蘭和伯力等地的人士都希望能在當地籌備佛光會,我請世界總會給予協助。許多藝術家均表示要以畫展來宣揚佛法的精神,最後贈送我一幅聯合簽名的油畫。
七月十五日 星期四
這幾天在俄羅斯,看到我的人都說︰「大師,最早來俄羅斯的出家人是慧群法師,最早來弘揚佛法的中國僧侶,就是您了!」聽到這一番話,真讓我愧不敢當,更引發我至俄羅斯弘法的願心。
提起這個「最」,也讓我想起許多有關俄羅斯之「最」──
◎世界最大的國家(二千二百四十萬二千二百平方公里)。約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首都為莫斯科,人口則居世界第三(僅次於中國、印度)。
◎水力發電資源居世界首位。有十五萬多條河流,其中四條(鄂畢河、葉尼塞河、勒那河和黑龍江),長度超過四千公里。
◎全國有二十七萬個天然湖泊,其中裏海、鹹海、貝加爾湖(全世界最深的湖)、巴爾喀什湖和拉多加湖也居世界最大湖泊之列。
俄羅斯非常易變的氣候大受複雜地貌的影響,一月平均溫度從西南部溫和的攝氏六度到西伯利亞東北維科揚斯克附近冷冽的攝氏零下五十度,該地曾達到絕對最低溫攝氏零下六十八度,這也是在南極洲以外最低的溫度紀錄。七月溫度從北極海沿岸的攝氏零度到西南邊境的攝氏三十度。
俄羅斯由北向南可以分為七個緯度氣候植被區︰北極海沿岸的凍土帶,僅生長苔蘚、地衣;中北部的泰加林區森林,約占世界森林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是俄羅斯最大的林產地;大草原地帶,綠草覆蓋,間有櫟樹、白樺和白楊樹,是俄羅斯最重要的農業區。
俄羅斯豐富的天然礦物資源維持它的工業成長,二十世紀後期,煤和石油的儲藏量居世界的前列,它的天然氣儲藏量居世界第一。
俄羅斯人口的自然成長率自一九六○年起即穩定下降,部分是由於出生率減少的結果,但對已開發國家而言仍屬偏高。一九六○~一九七五年死亡率也減少許多,但之後又逐漸增加到已開發國家的平均數。八○年代中期,拉脫維亞是出生率最低的加盟共和國,塔吉克則是最高的。八○年代中期男女性別比為八十八比一百,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男性大量喪生的結果,但在五十歲以下年齡中的男女人數幾乎達到等量。
俄羅斯的原木產量居世界第一。
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大都輸往東歐的經濟互助委員會諸成員國。天然氣的輸出也是重要的外匯來源。
俄羅斯是世界鋼鐵、柴油機關車、火車及牽引機的最大生產國。
俄羅斯的發電量高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約四分之三是火力發電,八分之一是水力發電,逾十分之一來自核能發電。
俄羅斯的全體居民幾乎都識字,各級教育都是免費的。主要的日報有《真理報》和《消息報》。
文學在俄國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該國最著名的作家是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的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托爾斯泰、杜思妥也夫斯基、契訶夫以及高爾基,他們的影響遍及全世界。阿赫馬托娃和曼傑利什塔姆的詩歌也很著名。官方認可最卓越當代文學作家有索洛霍夫、尼古拉耶娃和西蒙諾夫。其他作家如巴斯特納克和索忍尼辛,雖然失寵於官方,但卻揚名國外;他們兩人都獲頒諾貝爾文學獎。葉夫圖申科、沃茲涅先斯基和其他一些詩人也享有當代盛名。
在二十世紀的藝術和建築中,以結構主義著稱的俄羅斯運動極具影響力。蘇維埃時期的主要藝術作品是由布洛特斯基、謝羅夫等人創作的。
俄羅斯最偉大的作曲家有鮑羅定、穆梭斯基、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和柴可夫斯基等。他們的音樂遺產在較近的當代音樂中明顯可見,其中以拉赫曼尼諾夫、史特拉汶基、普羅高菲夫及蕭斯塔科維奇的作品特別顯著。在表演藝術家、聲樂家和樂器演奏家中,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亞賓、鋼琴家吉利爾斯和小提琴家奧伊斯特拉赫等都贏得了國際聲譽。
俄羅斯的戲劇繼承了現實主義戲劇的傳統,並體現在莫斯科藝術劇院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作品中。他被奉為現代戲劇表演之父。俄羅斯的芭蕾舞和歌劇演出劇團是大劇院,西方的芭蕾舞也因若干蘇聯訓練的舞蹈家移居西方而獲益匪淺。
在建築方面,最高的是莫斯科電視台(五五○公尺)、最著名的廣場為紅場。此外還有全世界最大的勞改集中營(一千萬人)、最大的圖書館──俄羅斯圖書館、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館──冬宮,最著名的大學為莫斯科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莫斯科大學是國協學子最難以進入的大學,戈巴契夫及許多黨政高級官員,都是莫斯科大學出身,真希望佛光山的徒眾也能有人發心就讀莫斯科大學,學習俄文,為佛教增加俄文弘法人才,普利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