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72 一九六三年

民國五十二年 三十七歲

三月卅一日

‭•大師與林松年等六人展開鄉村布教,首站前往宜蘭員山鄉內城村,除了佛法開示之外,並以幻燈片播映「釋迦傳」,村民聞法踴躍,反應熱烈。

四月九日

‭•大師應高雄信徒之請,假高雄鹽埕區公所大禮堂講說「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由張優理居士(慈惠法師)台語翻譯。

四月三十日

‭•大師應宜蘭監獄之邀,蒞監為受刑人講說「吾人之心裡缺少些什麼」。

五月十一日

‭•大師於《覺世旬刊》發表輿論,建議政府在泰王訪華期間,帶領至我國佛寺參拜,認識我國大乘佛教;強調此舉有助中泰友誼的促進,影響巨大。


報載:泰國國王蒲美蓬及王后詩麗吉,已接受我國總統夫婦的邀請,將於六月五日至八日前來我國訪問四天。

我們聽到這個消息,興奮不已,因為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泰王蒲美蓬是一位出過家的比丘,是一位熱忱護法的君王,對於這麼一位虔誠的佛教君王光臨我國訪問,丟開政治的關係以外,站在我國佛教徒的立場,怎能不表示萬分熱忱的歡迎!

因為泰王伉儷來訪,這不但可以敦睦中泰兩國的邦交,而且對中泰兩國大小乘的佛教,也可促進了解。

遺憾的是,我們從報紙上看到泰王訪問我國的日程,有參觀石門水庫、日月潭等經濟建設及風景,尚未見到泰王訪問我國時,有參觀佛教及至何佛寺禮佛的報導。……

我們接獲泰國通訊:當中泰兩國同時發表泰王夫婦將於六日訪我國的消息時,我旅泰的淨海法師、陳明德教授等,即去拜訪我駐泰杭立武大使,要求泰王夫婦訪華期間,應安排訪問我國佛寺的日程,已蒙同意。但據中國佛教會消息靈通人士說:中國佛教會已數度向外交部要求,希望泰王夫婦訪華時,程序中應有一參加我國齋僧的節目,雖幾經交涉,均未蒙允許,現在努力爭取中。

我們對於現在正安排泰王訪華日程的我國官員,其懵懂無知,真難以想像;對中國佛教會的軟弱無力,不勝感慨!前幾年,當中東的幾個回教國家,國王要來台訪問時,為了爭取回教國家的友誼,甚至有意將台北西寧南路佛教的東本願寺改為回教之寺,幾經立法院反對,才由政府捐助巨款,在新生南路蓋了一座頗具規模的清真寺。為了爭取回教徒的友誼,知道蓋清真寺給他們的國王參觀,而今泰國是佛教國,泰王是佛教王,不知道用佛教來爭取他的友誼,這不是糊塗透了嗎?

當本刊本期出版時,約再二十餘日,即是泰王訪華之時,我們希望政府迅速糾正某些安排泰王訪華的官員的錯誤偏見,在泰王訪華期中,應帶領他至我國佛寺參拜,讓他有機會認識我國大乘佛教……(《覺世論叢•泰王訪華》)

六月廿六日

‭•大師與白聖法師等人組成的「中華民國佛教訪問團」,訪問泰國、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日本、香港等國家地區,共費時兩個半月。期間,訪問團會見泰皇蒲美蓬、印度總理尼赫魯及菲律賓總統馬嘉柏皋等人;大師於印度要求釋放七百名被捕華人,救出兩艘高雄漁船。全程以日記記錄,後集成《海天遊蹤》一書。


記得多年以前,我率弘法團從東南亞歸國時,看到許多台灣漁民在機場迎接,不禁奇怪,後來才想起,在此之前,有幾艘台灣漁船被印度政府扣押,儘管有人勸我:中印斷交,能夠訪問印度已經不易,不要再節外生枝,但我認為:「面對自己同胞的問題,豈可退縮?」於是乘便向尼赫魯總統請命釋放我國的漁船,竟蒙允准。漁民們因感念此事,所以集體到機場歡迎。另一次,有七百多位華人因移民問題被印度政府逮捕,我代表佛教向印度政府請求開釋,居然也發生了一點力量。(《往事百語》〈面對問題,不要退縮〉)

一九六三年,我隨中國佛教會訪問團赴東南亞訪問歸國,許多人羨慕我們能和國家首領見面,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了不起」,「了不起」的是印度尼赫魯總理竟向我們展示辦公桌上供奉的佛像,並且表示印度以佛教文化為傲,身為佛子應以發揚佛陀的和平精神為己任;菲律賓乃天主教國家,馬嘉柏皋總理居然在總統府優先接見我們,並且邀請我們前來菲國傳教。因此,三十年後,我將位於馬尼拉市中心的前蘇聯大使館改建為佛教道場,弘揚大法,以實踐當初的承諾;三十五年後,我在印度傳授國際三壇大戒,讓南北傳的戒子聚集一堂,從教界本身的和平團結做起,來響應尼赫魯生前的美意。(《往事百語•了不起與沒有什麼了不起》)

七月四日

‭•大師與白聖法師、朱斐居士共同出席參加「中泰佛教辯論會」。一開始,雙方只在佛學名詞等枝節問題互相辯解;大師感於如此只有徒增彼此法執,於是在會議進行一半時,起身發言,主張佛教應以「團結、統一、動員」為當務之急,引起數百位與會者的共鳴,改以這三項建議為討論主題。


我提出的三大討論要點是——

1.今天的佛教在「團結」:團結的對象不分大小乘、南北傳、各宗派、僧和俗。

2.今天的佛教在「統一」:現在佛曆未統一,佛誕未統一,服飾未統一,儀式未統一,制度未統一,這些都急待統一。

3.今天的佛教在「動員」:要動員研究佛學,要動員淨持戒律,要動員展開社會事業,要動員發展佛教教育,要動員展開世界性的弘法活動。

歸納起來,佛教除這三大議題,值得吾人辯論、研究、改進外,至於南北傳,大小乘,都是不諍之議。因為所有的佛學理論,都以佛說的經文為題而發展的,枝節問題乃在做法的徹底不徹底,做得夠不夠,如果我們真能遵行佛陀遺教,人人不作獅子身上蟲,相信佛教必可迅速為世界各地人民所接受。

而其中最重心的問題,便是團結、統一、動員,如果捨去內部的團結、統一、動員,一味高談學術研究,除增法執以外,實在並無什麼可得……

我非常沉痛的說出對今天佛教問題的這三點意見。當我發言之後,泰方的難陀論師表情非常激動,他馬上要過麥克風,沉重地說道:「今天在中泰雙方討論佛學的會場上,想不到中國有這位青年比丘,有這樣高瞻遠矚的眼光,與卓越的遠見,令人非常敬佩,我謹向你致最虔誠的敬禮!這真是智者發言,一鳴驚人,使我們萬分欽佩!」

難陀論師這一番話,把原先會議上籠罩的火藥味氣氛,憑空化解了。……難陀論師不愧為一位哲人,他一經溝通思想,馬上接受我的建議,使我也十分感動。

這場論戰的過程,結果化為十分融洽的去研究議題了。研究的結論,佛教確實需要「團結、統一、動員」,不能分歧、散漫、保守。(《海天遊蹤》)

七月二十日

‭•大師應泰國各佛教社聯合邀請,以「六波羅蜜論」為題,假中華佛學研究社作了一個半小時的佛法開示,有三百餘信眾與會聞法。

八月一日

‭•大師隨「中華民國佛教訪問團」一行抵達馬來西亞,下午應馬六甲佛教香林學校之邀,於該校為全校師生講說「如何做個佛教徒」。當晚,又應馬六甲佛教會之請,以「貪瞋痴之害」為題,做了第二場講演。由於大師的《釋迦牟尼佛傳》與《玉琳國師》在海內外擁有廣大讀者,因此所到之處均受到熱烈的歡迎。

九月廿九日

‭•大師前往美濃朝元寺,與香港鹿野苑明常長老、台北南亭長老、妙然法師、浩霖法師,以及高雄月基長老、煮雲法師等人,共同為即將在朝元寺閉關的聖嚴法師送關。朝元寺住持慧定法師,是大師在「台灣佛教講習會」的學生,關房本為大師而建,後來大師將關房讓給聖嚴法師,多年後又協助他取得簽證,順利赴美弘法。


慧定法師是四十年前我任台灣佛教講習會教務主任時的學生,……三十多年前,我也曾預備在朝元寺閉關,後來因要籌辦壽山佛學院,而介紹聖嚴法師前去。(一九九○/四/五《星雲日記》)

一九六一年,我想去美濃閉關,偶然得知某一法師也有此意,我立刻將關房讓給他用,並常去探望他,建議他如何閱藏、寫作。六年過去了,他出關弘法,我欣見佛教多了一位青年才俊,心中真是歡喜。後來他又因為身分證上沒有父母名字,以致拿不到美國簽證而未能應邀至紐約弘法,我聽說此事,立即為其設法請高雄警察局姜振勛督察長設法,幫他在身分證上添加父母名字,不久之後,他到美國擔任住持,我也為大法得以西行而高興萬分。兩年過去了,他回國有意接掌師父的遺產,我也抱持樂觀其成的心,一再請張少齊居士重視他的未來性,後來,終於成功。這些微力助他之心,只覺得是為人應有的行持,並不冀求有絲毫的回報。‭(《往事百語•圖利他人》)

【註】大師文中所說「某一法師」,即是「聖嚴法師」。

十二月三十日

‭•大弟子心平法師披剃出家,為臨濟宗第四十九代、棲霞中興第六代、佛光山寺第二代弟子。翌年於基隆十方大覺寺受戒。佛光山開創之初,心平法師隨大師駐守工地,幫忙開山建寺;後於一九八五年大師退位時,繼任為佛光山第二代第四任住持。


我一生最欣慰的事,是早期遇到心平、心定、慈莊、慈惠、慈容、慈嘉、慈怡等這些弟子,其優點美德說不盡。(一九九○/十/廿七《星雲日記》)

這許多以教為命的優秀弟子,日夜精勤,為教為眾而奉獻自己。如:宅心仁厚的心平,早年「心甘情願」隨我開山闢土,繼任住持後,接下佛光山龐大的組織和債務,仍一本初心,無怨無悔。(《往事百語•心甘情願》)

一九六七年剛開闢佛光山時,一片刺竹荊棘,到處深壑崎嶇,可謂「地無三尺平,竹比三丈高」,許多人見了都怯步搖頭。有一天夜晚,我在草寮裡看工程藍圖的時候,對身旁的心平說道:「看來開山建寺很不容易啊!」心平立刻回答說:「師父,記得您過去在宜蘭時,常常告訴我們,要有向困難挑戰的勇氣!我願意跟隨您的腳步,突破一切難關。」心平不愧是最早隨我出家,最能了解我的心意。(《往事百語•要有向困難挑戰的勇氣》)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