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51 二〇一二年

民國一○一年 八十六歲

一月一日

・大師出席慶祝佛陀紀念館落成系列活動,為五百戶「佛光三好人家」主持授證儀式,並頒獎表揚一百五十位「建館有功人員」。有國際知名鑑定專家李昌鈺博士伉儷、台肥公司董事長鍾榮吉、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江素惠、台南市政府秘書長陳美伶、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陳貞蓉等人與會。


所謂「三好」,就是透過身、口、意的具體實踐,做有益人間的好事,說令人受用的好話,常懷祝福別人的好心,讓「善種子」在心中開花結果。……

「行三好」就如同實踐人生的「真、善、美」,無關信仰或宗教,而是待人處事都應秉持的基本道理。世間上最重要的就是好人,要把人做好。「好」,代表能給人接受、給人歡喜;好的因緣,如同有了好的種子,才能結下好的果實。

我們不但要做好人,家庭也要好,家中每個成員,都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彼此相處都能和氣、和諧,懂得「以和為貴」,這就是「三好人家」。(二○一二/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註】第一次參與盛會的李昌鈺博士,對佛陀紀念館的建築讚歎不已,他說佛陀紀念館不單是個宗教建築,也是一部百科全書、一首磅礡交響曲,更是歷史文化的見證,帶領全國人民及全世界人類力行「三好」,實踐佛陀教法。他受到現場氣氛感動,當眾許下四願:一願「星雲大師法體安康」、二願「佛光山永遠佛光普照,度化世人」、三願「台灣寶島人民幸福平安」、四願「世界永遠和平,沒有戰爭」。

・大師簡體字版著作《以忍為力》、《大其心──星雲大師談處事和讀書》、《生存道──星雲大師談智慧和幸福》、《一念間》、《觀自在》、《塵緣悟》、《智慧心》,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一月二日

・大師撰文〈台灣共識──我的六項建議〉刊登於《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另名〈安樂幸福──就是台灣共識〉)。


我居住在台灣六十多年,對台灣社會現況的觀察,什麼是「台灣共識」?或許也能中肯地提供幾點意見。

一、「中華民國」這一個名詞是台灣人民的共識。

二、「自由民主」是台灣人民的共識。

三、「不統、不獨、不武」是台灣人民的共識。

四、「九二共識」是台灣人民的共識。

五、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是台灣人民的共識。

六、「生活幸福」是台灣人民的共識。    

凡對於全民安和樂利有所增益的政策,就是台灣全民的共識了。(二○一二/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一月十七日

・大師在佛光山法堂,為參與編輯《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的職事十六人開示。

現在大家正在進行一項偉大的事情,就是佛教美術圖典的編輯,這需要多年的時間去醞釀,這段時間你們等於是在閉關。做一件事情,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我們把兩千多年來佛教的藝術、智慧所累積的東西,經由資料的蒐集、整理,未來的藝術家、歷史學家必定會以我們做範本。


人生意義在哪裡?就在這裡。想到我們本來都是一個普通人,現在我寄託在佛光山,有這樣的舞台讓我們發揮,能在圖典的編輯上有所作為,充實自己的人生。對於《美術圖典》的出版,要有不惜一切的毅力。過去用意志來奮鬥,現在要加油了;就像是佛教的古德高僧,立定志向,若不開悟,誓不起座。鑑真大師也曾說過:「為大事也,何惜生命?」大家要有這樣的情操。(二○一二/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一月廿五日

・大師出席佛陀紀念館的第三次「地宮珍寶入宮法會」,開示珍寶入地宮的意義。有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伉儷、行政院秘書長林中森、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外交部駐阿根廷大使李世民、前高雄縣縣長楊秋興及上萬名信眾與會。


珍寶入地宮法會將連續五年舉辦,將來每一百年開一個地宮,有四十八個地宮,讓我們的生命在時間上有無限的未來,無窮無盡。

不但時間上有無盡的未來,在空間上來說,佛陀紀念館就是千家寺院、百萬人士共同成就。珍寶從世界各國、各地而來,我們把它收藏在地宮,無量無邊空間,經過無量無邊的時間,讓生命永恆的連結在一起。

珍寶入地宮,是讓全世界的人士種善根、植福德,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正氣。(二○一二/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二月

・由美國佛光出版社出版的大師著作《佛教對當代問題探討(二)》Life: Politics, Human Rights, and What the Buddha Said About Life被美國評論組織Midwest Book Review選為二月分佛教評論書籍。

二月五日

・大師出席佛光緣美術館主辦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攝影比賽「佛光掠影」頒獎典禮,參賽作品共一五三○件,由陳偉森的「靜思」獲得金牌佛光獎,有高雄市藝文團體理事長協會創會主席李春成及九所中小學校長與會。


佛陀紀念館的建築具有教育性、大眾性、歷史性,歷史如何留下來?攝影很重要。因為它不受時空限制,能把最美的那一刻讓大家欣賞,可以無遠弗屆的帶到十方。

當初舉辦攝影比賽時,佛陀紀念館還在工程中,很多建設尚未完善,希望主辦單位能夠再舉行第二次、第三次,把佛陀紀念館的美不斷的發表出去。

台灣很小,但佛陀很大,全世界的人幾乎都知道有佛陀,所以讓世界知道佛陀紀念館在我們台灣的大樹,全世界的人因看到佛陀紀念館,就知道台灣。(二○一二/二/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二月廿二日

・大師為參加「佛光山二○一二年信徒香會」的近五千名信眾開示,說明未來佛光山將規劃特定道場,供給有心出家的中年信眾,讓他們也有因緣過著出家修道的生活。


過去,步入中年以上的居士,想要出家,佛光山都沒有中老年人的道場,都是年輕的叢林學院。現在開了方便門,在彰化福山寺,我們預備把它作為中年男士出家的道場;女眾,則在旗山,裡面可住幾百人,非常莊嚴。將來,在佛光山出家,修行、服務,能做什麼都隨緣。

參訪佛陀紀念館在台灣已形成一股風氣,「你有到過佛陀紀念館嗎?」已經成為人們見面問候的話題。感謝十方大眾對佛陀紀念館的護持,出多少錢不重要,你的心,就是最大的功德。(二○一二/二/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三月

・佛光山成立「人間佛教研究院」,由大師擔任院長,慈惠法師擔任執行副院長,南京大學程恭讓教授擔任主任。


去年佛光山成立了「人間佛教研究院」,承蒙徒眾推我為院長,慈惠法師擔任執行副院長,並邀請南京大學程恭讓教授為主任,期盼為人間佛教在當今時代作出的貢獻留下歷史,明白人間佛教是救世之光,是人類希望所在。(《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三月二日

・新聞局長趙怡博士,偕同母親趙楊覺苑女士、弟弟趙健與家族三代,以及永慶房屋集團董事長孫慶餘、桂格食品董事長蘇信智親友一行十六人發心皈依,大師親於大雄寶殿主持皈依三寶典禮。前一天適逢趙楊覺苑女士九十大壽,大師特致贈「有您真好」墨寶一幅,並安排壽宴及祈福法會,讓趙博士全家感動無比。

三月九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接受《亞洲週刊》記者歐銀釧小姐專訪,以「星雲文學獎」為主題,談閱讀、寫作及教育。採訪內容〈星雲文學獎全球徵文〉刊登於《亞洲週刊》第二十六卷第十四期。


往事是老師,歷史是人類的痕跡,也是我們的明鏡,看到前人的成敗,以古鑑今,讓我們懂得未來應該如何改進。想到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民應該從學問中成長,所以報導文學、歷史小說等,對於社會有正面、鼓勵的影響。

教育為人類帶來和諧,心靈成長需要文學。我自己讀的第一本歷史小說是《精忠岳傳》,岳飛忠心有責任感,最後精忠報國,也讓我生起自己應該「精忠報佛教」的心念。

佛陀紀念館本身就是教育,無論是禪門故事或者護生畫,都充滿人生處世的教化。(二○一二/三/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三月十日

・前副總統呂秀蓮女士到佛光山拜會,大師對呂前副總統致力於推廣環保素食,深表讚歎。

三月十七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國際經典文化協會主席溫金海、中國天津的天真國際書院創辦人崔愛玲一行五人。


目前保有中華文化傳統的是佛教,崑曲、京劇、繪畫等內容皆離不開佛教。……讀經可以讀出興趣,詩經、千家詩、唐詩等,都有韻律,可以用唱的來詮釋,透過曲調增加青少年的讀經興趣。(二○一二/三/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三月二十日

・《旺報》舉辦第二屆「兩岸徵文頒獎典禮」,有陸港澳媒體主管一行,包括《旺報》社長黃清龍先生、天津《今晚報》總編輯鮑國先生等四十八人到佛光山參訪,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


現在大陸經濟成長,政治領導人年輕有為,我們對大陸的未來充滿信心。但一個國家社會不光只是重視政績,道德更是重要。道德是立國之本,內心需要點亮心靈的燈光;佛教的發展,可以幫助提升道德、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

我們倡導「給」,給人信心、歡喜、方便,不要給人煩惱;而佛館的環館道路上標示著「向前有路」,往前就有路,表示說向前就有希望。……    (二○一二/三/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三月廿五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菩提廣場為南區「二○一二年禪淨密三修法會」參與信眾兩萬多人開示。


佛教徒有很多的人,念佛,他就不參禪;參禪,他也沒有去念佛;或者參禪念佛了,他也沒有持咒。中國祖師說:「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做佛祖。」現在不只是有禪有淨,還多了一個「密」,相信功德利益會更龐大。

有人或者會想,如果不太熟悉法會的程序,經文字句也不太了解,假如有一點錯誤,功德還是存在嗎?大家不要掛念,你只要看到、聽到、歡喜,就有功德了,何況各位從頭到尾坐在這裡,有始有終,眼、耳、鼻、舌、身、心六根共同修行,功德怎麼會不能成就呢?(二○一二/三/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三月廿六日

・大師於佛光山拍攝4D影片《一筆字》,有趙大深顧問、戴玉琴小姐、曲全立導演等人協助拍攝。


在七十歲左右的時候,忽然眼睛模楜看不清楚,手也抖動不停,想要看書也不能看,甚至電視也看不到,就想練習寫字。所謂「一筆字」,就是自己心裡面有預算,這幾個字要把他從頭到尾一筆寫下來,不能中斷;中斷後,從哪裡再開始就不知道了,因此就有「一筆字」的名稱。

其實我的字不是很好,所以我常要人不要看我的字,可以看我的心。最早寫「行佛」、「正命」,徒眾都說你寫的這些沒有人喜歡,叫我寫通俗一點;我寫「法同舍」,佛法就是我們的家,他們也認為太專門了,所以後來我就寫「吉星高照」、「人和家慶」,寫這許多社會比較歡喜的話,甚至寫「有你真好」,明了易懂,大家也就能接受了。

我到現在都不敢相信我會寫字,心裡就想,大概是佛祖保佑,祖上有德,不然像我這樣的人哪裡會寫字?沒有練過字,又到了老年才來寫,感謝大家很歡喜,所以有緣分就很好辦。(二○一二/三/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三月廿八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高雄市陳菊市長等一行二十餘人,說明建設佛陀紀念館的初衷,是為了讓世界看到台灣,認識高雄。


高雄在世界上不是很大,但是佛陀是世界級的,世界上的人都知道釋迦牟尼佛。讓世界各地的人知道佛陀紀念館而看到台灣,認識高雄;所以建佛陀紀念館的心願,還是要光大台灣,發揚高雄。

佛陀紀念館是屬於社會大眾的,也希望學校機關單位能多來使用。尤其佛陀紀念館推動戶外教學,希望能成為小孩重要的活動空間,從遊戲中學習,寓教於樂。

五月分佛陀紀念館要推動「國際水果節」,菲律賓、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都有人要組團來參加,可以將大樹的玉荷包荔枝、鳳梨推銷出去,更可以讓大家認識大高雄。(二○一二/三/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三月卅一日

・大師出席佛光緣美術館於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舉辦的「一探壺趣──李奇茂、張光正感恩贈壺作品展」開幕茶會致謝辭。


高雄市大樹區有三寶。第一寶是大樹的人,是從哪裡來?是從明朝鄭成功的一些官兵,他們為了情操,不肯投降,就從新營、下營、左營遷徙到這個地區來,所以大樹的人都是非常的忠貞、有骨氣,愛國家、愛民族;第二寶是我們副館長如常法師,佛陀紀念館本館所有的設施都是如常法師努力而來的,他是美術研究所出身,也是大樹的才女;而今天李奇茂教授捐獻的茶壺就算第三寶了。

佛陀紀念館也有三寶,佛寶就是佛光大佛;法寶就是我們的大覺堂,一個弘法講說的地方;僧寶則是十八羅漢、八宗祖師,同樣三寶俱全。

台灣很小,世界上知道的人也很有限,但是釋迦牟尼佛在全世界是多數人都知道的,把佛陀紀念館建在這裡,就是要讓全世界的人,看到佛陀紀念館就知道台灣、知道大樹,很希望為大樹爭取大名聲、大發展。

人生的歲月就是要像茶壺,先供應給人,讓人享受茶香,茶甘味美。人喝茶吃足了以後,有了精神力,就能對別人做出貢獻。(二○一二/三/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註】李奇茂教授因為感念大師當初為他證婚,而收藏茶壺是他們夫妻兩人共同的愛好,就好像養了很多兒子、女兒。他們認為,唯有送到佛光山,才能心甘情願,所以全部獻給佛光山。當天有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科長蔡鎮坤、亞洲美術家聯盟台灣委員會會長顧重光、台北市宗教藝術文化協會會長劉家正等人與會。

四月一日

・佛光山福慧家園第九季首場共修會,禮請大師主講「有佛法就有辦法」。大師表示:有慈悲、忍耐、無我的觀念,就會有辦法。近兩千位信眾與會,由慈惠法師台語翻譯。

四月五日

・大師感於出版業日漸沒落是一種文化危機,因此撰寫〈閱讀充實心靈・搶救文化出版業〉一文於《聯合報》發表。


最近,和幾位開書店的人士接觸,心中湧現一個感覺:要救救文化事業的書店經營了。

許多實體書店,面臨經營不下去的困境,因為賣書利潤,已不夠維持生活。長此下去,人們充實心靈的東西沒了,就好比沒有米飯維生一樣的危險!

農產品是人類活著的生命線,當遭遇風災、旱災,受到損失,或遇到收成不好的時候,所謂「穀賤傷農」,政府總會提出一些方案來幫助農業度過難關。

農產品是物質生活養命的食糧,文化書籍則是精神生活的必要食糧,其價值並不小於農產品。但是,現今科技的進步,電子出版品讓實體出版業面臨被淘汰的困境。有人認為,數位化文化產品,有同樣的價值,不必實體的書籍銷售、出版、報刊的發行等等;但我想,假如社會裡連一本書都沒了,不知道這將會成為什麼樣的社會?

目前,經營書店,光是要支付房租、水電、書籍成本、員工人事費用等,已沒有辦法維持最低的收支平衡。

所謂「自古文人多坎坷」,過去文字獄、禁書,思想遭受禁錮的時代,因出版品而惹出的麻煩,傾家蕩產、生命毀滅,時有所聞。到了現代,儘管憲法保障出版自由,書局、出版業卻面臨經營上的危機,這不是業者的無能,而是時代的趨勢。

……物質和精神食糧是同等重要的,政府是不是也能夠像發展農業政策、搶救農業一樣,也來搶救文化產業呢?當然,我也希望出版界要自我反省,自謀出路。例如,讀書的人少了,可以在全國發起「讀書會」,鼓勵大家讀書,……還要呼籲政府,積極發展文化政策,搶救文化界,重視出版業。……能夠提出一些實質的方法,幫助出版業,使得文化出版不致於沒落。

現代有許多的人精神空虛,這正是缺乏閱讀文字的書籍,鎮日與電腦為伴,心靈上沒有一個聚點所造成。過去國人對於《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等,可以說老少都津津樂道,而今,難道人類的智能都退化了嗎?所謂「書香世家」、「書香人生」,這還是中國人所需要的。最後,希望政府能夠重視讀書、重視出版,那麼,國家興盛,社會健全,人民心靈富裕可期矣。(二○一二/四/五《聯合報》民意論壇)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澳門文化司長辦公室主任張素梅女士、澳門宗教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梁安琪女士,以及「福田永種・和諧澳門・恭迎佛陀頂骨舍利瞻禮祈福大會組織委員會」等十二人,他們專程來台,恭請大師參加四月三十日「南京迎請佛頂骨舍利至澳門供奉瞻禮」活動。

「福田永種・和諧澳門─恭迎佛陀頂骨舍利瞻禮祈福大會」四月底將於澳門隆重舉行,此次大會組織委員會一行十二人,四月五日特別至佛光山參訪,並拜會開山星雲大師,恭請大師至澳門共同祈福與開示。

千載一時、一時千載的「佛陀頂骨舍利盛世重光大典」,去年六月在南京棲霞寺舉行,於棲霞寺出家的星雲大師特別重返寺裡與其他高僧共同主持供奉法會。因得知大師與佛陀頂骨舍利有深厚的因緣,「恭迎佛陀頂骨舍利瞻禮祈福大會組織委員會」在澳門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主任張素梅,以及澳門宗教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梁安琪帶領下,特別到佛光山向大師表明來意。

大師感謝大家的厚意,並說:「我與佛陀頂骨舍利很有緣分,希望舍利能與大眾廣結善緣,進一步促進兩岸和平。」(二○一二/四/六《人間福報》)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菲律賓教育部次長Hon. Yolanda Quijano女士、陳延奎基金會執行長林立偉先生等一行五人。教育部次長Hon. Yolanda Quijano女士肯定佛光山辦教育非常用心,未來希望將「三好」理念融入教育課程。由滿和法師英文翻譯。

由星雲大師發起的「三好校園」實踐運動,已經引起鄰國菲律賓的重視。今(二)日菲律賓教育部次長Hon. Yolanda Quijano專程到台灣佛光大學取經。菲律賓即將實施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Quijano次長此行就是要把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校園」實踐計畫,移植到菲國的中小學校品德教育。

Quijano次長二日來台考察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第一站就到佛光大學,由於佛大自二○一一年開始,承辦「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的「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活動,目前已經在全台二十八所中小學逐年推廣,許多參與三好校園計畫的學校,有關學生品德提升和淨化校園文化做得相當出色。

Quijano次長等人將繼續拜會佛光山教育體系,包括均頭中小學、小天星幼稚園、佛光山及佛陀紀念館等地,預計六日搭機返菲。(二○一二/六/廿八/佛大電子報第廿五期)

四月十七日

・大師前往江陰市人民政府,受到無錫市委常委,也是江陰市委書記蔣洪亮以及市委副書記高佩、市政協副主席暨市委統戰部部長陳興初等人的熱烈歡迎。大師贈送一筆字「有您真好」給蔣書記,感謝他過去五年多在宜興擔任書記,帶動宜興的發展。大師推崇說「因為有蔣書記,才有大覺寺」,蔣書記則表示,五年多在宜興服務,受到大師許多的啟發,獲得許多的心靈感悟。他讚歎大師是人間佛教在當代最重要的宣導者和實踐者,並肯定大師推動「三好」等理念,有助於人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希望大師能擴大兩岸交流,促進江陰與台灣的文化交流合作。


我一生推動人間佛教,只想本著「無我」的精神為人民、為大眾服務。人間佛教的精神符合大眾,佛教可以幫助社會道德的樹立、人心的淨化、倫理的重整、秩序的建立等,在法制上有所幫助。尤其佛教在歷史上,從來沒有與政治對立,佛教擁護政治,政治也保護佛教;佛教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就是要民眾做到「五和」。……

江陰經濟發達、生態優美、文化底蘊深厚,尤其是擁有巨贊法師這樣受人尊敬的佛教界名人,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二○一二/四/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四月二十日

・大師應邀到無錫人民大會堂作「認識自己」專題講座,有無錫統戰部及各界人士一千三百人與會。大師表示:人渺小,可是心很大,所謂「心包太虛」;虛空都在我心裡,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因此放大胸懷,即能胸懷天下。


所謂「樹有根,人有本」,台灣佛教與大陸佛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對於人間佛教在大陸的弘傳,我都樂作不請之友。去年四月,無錫市邀我在無錫人民大會堂講說「認識自己」後,徐州也邀我講述「幸福安樂之道」;我想,人間佛教提倡幸福安樂,從認識自己開始,就會有前途、有未來。(《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四月廿一日

・大師於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會見近代藝術家徐悲鴻的夫人廖靜文女士。高齡九十歲的徐夫人由外孫廖健鈞、徐悲鴻藝術委員會秘書長廖鴻華、北京大學藍華教授等一行陪同。大師致贈一筆字「吉星高照」予徐夫人,徐夫人也回贈「佛心高照」給大師。

四月廿三日

・大師應邀到江都廣電總台,為三百位現場聽眾開示「人生三寶」,勉勵大家以勤勞、結緣、忍耐這三寶來成就自我、獲得幸福。

四月廿七日

・大師出席於大覺寺舉辦的首屆「中國宜興兩岸素食文化暨綠色生活名品博覽會」開幕式,這是由江蘇省宜興市人民政府主辦,宜興市旅遊園林管理局、西渚鎮政府、太華鎮政府承辦,雲湖風景區、《人間福報》、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協辦。五天的活動受到各方熱烈回響與肯定,之後年年舉辦,此對推動素食環保與促進兩岸交流,都產生極大的作用。


去年四月,由大陸江蘇宜興市人民政府主辦、佛光祖庭大覺寺協辦的「二○一二兩岸素食文化暨綠色生活名品博覽會」,首次在大覺寺舉行。素食推動環保,讓地球節能減碳,兼具長養慈悲護生的功德,五天湧進二十萬人潮,良好的秩序、零公安事故,獲得官方的肯定、媒體的好評。(《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大師於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針對舉辦素食博覽會的意義,接受鳳凰衛視採訪。

兩岸共同舉辦素食博覽會,可以更加促進兩岸的友好。對於吃,台灣也好,大陸也好,同樣歡喜吃些什麼,有共同的文化。尤其這次素博會,有兩岸一百多種各地小吃,甚至還有菲律賓、日本、馬來西亞、印尼、香港等國家都一起參加,相當於一場國際性的世界博覽會。

素食對於養生、健康,甚至長養仁慈的心、增強耐力,都是很有用的。動物中像是駱駝、大象、馬、牛都是吃草,草食性動物性情溫和,具有耐力,所以我們提倡素食。素食是中國優美的文化,也是中華人心可貴的地方。(二○一二/四/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五月十三日

・大師出席由內政部指導,國際佛光會主辦,於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舉辦的「二○一二國定佛誕節暨母親節慶祝大會」,有總統馬英九、副總統吳敦義、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聯合非洲議會主席Mr. Sidique Wal、日本國會議員山梨縣富士河口湖町町長渡邊凱保、日本東京都江東區議會議員米澤和裕、中華國際供佛齋僧功德理事長淨耀法師、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內政部長李鴻源、外交部部長楊進添等及現場十萬人與會。


今天是二五五五年的佛教衛塞節。衛塞節的時間是從佛陀涅槃算起,但佛陀八十歲入涅槃,應該把八十的年齡加進來,因此已經有二千六百多年了,佛陀的光明,這個時候已經普遍世界大眾了。

我們祈願世間的母親,他們的慈悲也傳達給世界各地的人,全世界的人都應該感受得到,並且感謝母親們。

今日向佛陀祈願:第一、佛光普照,法水長流;第二、世間的母親,都能仁慈康泰;第三、社會和諧,政通人和;第四、祈願參加的各位大眾,大家平安吉祥!(二○一二/五/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五月十四日

・大師於佛光山召開記者會,說明有關「特赦陳水扁事件及赦免林毅夫」的看法,有TVBS、三立等七輛 SNG車及《聯合報》、《中國時報》等共十一家媒體採訪。


身為一位宗教人士,本不參與政治;但我是公民的一分子,對台灣有著深厚的感情,在適當的時候,也必須鼓起勇氣,為台灣、為公眾、為佛教徒、為國家、為有志一同之士來表達我們想要說的話。

不論陳水扁過去如何,在仁慈的前提下應該得到一些諒解。可以比照過去老蔣總統對待張學良的模式,以寬容的政策,在限制其參與政治活動的前提下,讓他可以與家人團聚。

另外,基於人道、仁慈與寬容的原則,讓林毅夫獲得社會的諒解,使其回歸家庭。對立只會讓國家發展與社會安定造成莫大的損傷,如果大家能往好處想,給人一點空間,原諒不能容忍的仇恨,便是最好的道德觀。(二○一二/五/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五月十五日

・大師撰文〈慈悲與仁愛的啟示──請寬待陳水扁、赦免林毅夫〉,全文刊載於十五日《中國時報》、《旺報》、《人間福報》等媒體。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五月十四日公開呼籲馬英九,秉持「慈悲與仁愛」寬待陳水扁,並赦免林毅夫。據媒體報導,星雲大師當天上午以口述方式,請弟子記錄了一千四百多字的公開信〈慈悲與仁愛的啟示─請寬待陳水扁、赦免林毅夫〉,不僅散發給媒體,還派專人送至總統府,當晚並在佛光山傳燈樓一樓召開記者會,以公民、佛教徒身分發聲,期望在五二○總統就職前,以一份對國家、社會安定和諧的期許,表達深切的關懷與呼籲。

星雲大師表示,他很早前就想呼籲當局,但社會是講法治的,他對政治問題也不太想表達意見,只是出家人恤念蒼生,才會選在佛誕節、母親節鼓起勇氣表達。他撰寫此文非受人之託,也不認識林毅夫其人,扁、林兩人的行為都不易被原諒,但當前台灣需要團結合作且致力兩岸和平往來,若馬總統能以人道方式處理扁、林,將對社會的安定和諧產生重大意義。

他在公開信中說,馬總統曾表示沒想過要特赦陳水扁,但讓陳水扁保外就醫也只是權宜之計,因此在特赦與保外就醫之間,能有一個中庸做法,即效法蔣介石總統對張學良的寬容政策,讓他有妻兒陪侍,和家人團聚安度晚年,但限制他不得再從事政治活動。

星雲大師認為,陳水扁因抵不過人性的貪婪而貪污,身繫囹圄,有人表示同情,現在已邁入老年多病的階段,縱使過去擁有權利名位,一旦成為階下囚,連保外就醫都難獲得允准,令人情何以堪。

星雲大師並指他不認識林毅夫,也非受人之託,如今兩岸關係今非昔比,建議政府讓林毅夫如願回鄉探親,對國家應該不會有大礙,但對社會的人道、祥和風氣,卻有至大的影響。

星雲大師說,日前在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舉行佛誕節和母親節慶祝大會時,他忽然想到,當前中華民國正處於最需要國內團結合作,並且致力兩岸和平往來的時候,對這兩人若是能有一種人道的處理方式,不僅對他們來說是恩義如天,對於國家社會的安定和諧也會產生重大的意義。馬總統說「母親是家庭裡的菩薩」,照此推演,總統不就是大智慧的菩薩?馬總統何不用佛陀的慈悲和母愛的仁慈,來設想扁、林兩人的處境?……(《弘誓雙月刊》第一一七期慈悲與仁愛的啟示─星雲大師公開信相關新聞彙整)

五月廿二日

・大師撰文〈台灣方向在哪裡?〉,全文刊載於《人間福報》、《旺報》、《中國時報》與中評社等媒體。


近期,台灣社會熱議是否特赦陳前總統,星雲大師在五月十四日,向媒體公開他的兩大建言:〈慈悲與仁愛的啟示─請寬待陳水扁、赦免林毅夫〉,他呼籲馬總統,超越兩黨意識形態的對立與仇恨,從「人道關懷」與「社會祥和風氣」角度,善待陳、林兩位敵對陣營的人士。在當前的社會氛圍之下,大師的文章並不討好,尤其引起了藍營支持者的反彈。

當晚,昭慧法師撰文〈以慈止瞋,和解第一課〉,傳送《中國時報》(十六日刊出)。文中呼應星雲大師的慈悲胸懷與大勇風範,並進一步發抒佛家「以慈止瞋,方能止瞋」之至理。

面對藍營的批評聲浪,大師復以〈台灣方向在哪裡?〉為題,在二十二日《中國時報》刊出,呼籲台灣人民,在批評聲中,不能放棄人性的善良和厚道;放棄偏見、凝聚共識,人人行三好,建設祥和之氣,才是台灣的方向。

大師忠言雖未蒙接納,但已在如火如荼的族群對立共業當中,澆灌了清涼法水。(《弘誓雙月刊》第一一七期/編輯室報告)

五月廿六日

・佛光山首度於問道堂廣場舉辦「高雄大樹國際水果節」,大師出席開幕儀式,有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局長蔡復進等人與會。


多年來,佛光山實踐人間佛教不遺餘力,關懷大眾、敦親睦鄰是義不容辭的事。好比高雄大樹的特產玉荷包荔枝,佛光山每年在產季大量採購,一來分送有緣人,二來助農免於低價賣出之苦。去年,擴大舉辦「國際水果節」,廣邀果農免費設攤推廣,短短三週數量就超過百萬斤了。之後,果農們組成「農友會」,佛光山願意長期關懷農民,照顧果農們的收益。有功德、有歡喜,買者賣者皆蒙利益,這真是最好不過的事了。(《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先後會見鎮江考察團鎮江市委副書記李國忠、連雲港市常委祁彪及連雲港市台辦主任王志慧、江蘇省旅遊局袁丁副局長率領的「台灣江蘇周」活動等參訪團體共三十一人,以及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葉克冬等一行九人。

【註】當天大師有感表示:和平很重要,兩岸的和諧不一定要靠政府,民間彼此你來我往,我往你來,來來往往,彼此就容易相互接受、相互融入,就能成為一家人。

六月一日

・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傅高義著作《鄧小平改變中國》,由天下文化出版,大師應邀作序。


鄧小平,四川廣安縣人,是前中共領導人,提倡「改革開放」和「一國兩制」。一九七○年,他提倡經濟改革開放,帶動中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為改善。美國《時代週刊》評價他:「使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水準改善,有助於保持世界局勢的穩定」,被稱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看到今天中國崛起,我們不得不說,鄧小平先生影響了二十世紀後期每個中國人,甚至全世界。

二○一二年,我應天下遠見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的邀請,為哈佛大學傅高義先生的大作《鄧小平改變中國》寫序,我寫下:

  「關於鄧小平先生:

   世間沒有恆久不變的事情,要改革才能進步;

   世間沒有永遠封閉的區域,要開放才能壯大。

   三起三落,政壇上台下台,流露堅忍意志,實在是超群;

   一次南巡,中國走向富強,身材不滿六尺,顯然是巨人。」

在帶領中國走向「堅持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鄧小平先生真可謂是歷經千生萬死。……(《百年佛緣・社緣篇2・我對當代人物的評議》)

六月二日

・大師應邀出席於問道堂廣場舉行的「二○一二高雄大樹國際水果節」祈福法會,有高雄市長陳菊、副市長陳啟昱、高雄市農業局長蔡復進、民政局長曾姿雯、民政局副局長蔡柏英等人與會。


大樹最有名的就是水果,尤其玉荷包荔枝更是一枝獨秀;過去大樹的農民會種水果,但是不會賣,價格被中盤商壓的很低。果賤傷農,我們自覺有義務要為果農盡一點心力,因此才舉辦「國際水果節」。

水果節開幕以來,已銷售出七十萬斤以上的荔枝,相信將會突破一百萬斤,希望明年在大家的護持下,可以超過一千萬斤。(二○一二/六/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六月五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星洲日報》暨世界華人媒體集團總編輯蕭依釗、中國僑星雜誌社總編輯任海鷹、廣州復大腫瘤科院長徐克誠及副院長劉麗寶小姐一行四人,並接受採訪。採訪內容刊登於七月《僑星雜誌》一○一期。

六月八日

・大師於台北金光明寺,為參加北區水陸法會瑜伽燄口千餘信眾開示:現實生活中,黃金很重要,但那是有形的;而每天生活中,心裡的光明也很重要。要期許自己,精神的生活要富足,心靈上的燈光要亮起來,即能與佛相應。

六月九日

・大師前往宜蘭佛光大學,出席佛光大學一百學年度畢業典禮,以「與人為善,從善如流;各讓一步,你我和諧;龍天護持,大眾吉祥;曲折向前,方圓自在」三十二字勉勵畢業生。

六月十四日

・內政部以宗教平等為由,擬修正取消由二○七位立委簽署提案通過的「國定佛誕節」,大師因而撰文〈台灣容不下國定佛誕節?〉,全文刊載於《旺報》、《人間福報》,後來政府終於取消此議。


連續四年,我們在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舉辦的「國定佛誕節暨母親節慶祝大會」,獲得國際人士的注目與參與,把佛陀的慈光、歡喜散布人間。遺憾的是,不到二週,竟傳出內政部以宗教平等為由,預告擬修正取消由二○七位立委簽署提案通過的「國定佛誕節」。

為了護教,捨我其誰,我特地撰寫〈台灣容不下國定佛誕節?〉據聞引起海內外佛教徒共鳴,齊心向有關單位反應,佛教界也舉行「佛教團體座談會」,表明捍衛國定佛誕節的決心與立場,大家團結一致,終得讓政府看見佛教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內政部才允諾不再取消「國定佛誕節」。(《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六月十六日

・由國際佛光會與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共同主辦,第一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行,以「看見改變的力量」為主題,分別邀請美國哈佛大學傅高義教授講演「鄧小平改變中國」、高希均教授講說「智慧創新改變社會」,大師則發表專題「人間佛教改變人心」。由王力行發行人主持,財團法人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及現場二千餘人與會。


提到對近代中國有影響力的人,就會想到鄧小平先生,他的一句「改革開放」,讓中國走入另一個階段,有了不一樣的發展。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也是個改革開放的人,他為了要改革,從王子身分,毅然出家修道,可以說他從自我改革,進而改革社會,打破印度的階級制度,使世界更加公平、公有。

無論改變自己、社會或是國家,改變才能進步,改變才能成長,世間上沒有定型的東西,能改變才有發展。(二○一二/六/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註】當天高希均教授以主辦單位的身分代表致辭,他說台灣曾經造就了不起的「經濟奇蹟」,但比經濟奇蹟更偉大的是「人間佛教」的奇蹟。大師一生致力於人間佛教的弘揚,不但改善了宗教、改造了人心,而且改變了世界。因此,民國一百年(二○一一)天下文化曾出版《百年仰望》一書,由二十位學者專家寫一位他們心目中的台灣重要人士,大師就是其中之一;能結識大師,是很幸運而驚喜的一刻。高教授又說:「台灣」有兩個,「公家的台灣」出現很多問題,「民間的台灣」充滿和諧、歡喜。此中,人間佛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師提倡人間佛教,更是如實的實踐人間佛教,只要大師出現在哪裡,陽光、歡喜、奉獻就出現在哪裡。

・大師應邀為國際佛光會於佛光山舉辦的「翰林學人聯誼會」七百餘人開示,有美國首位華人醫學院士王存玉博士與會。

佛光山十六、十七日舉辦「翰林學人聯誼會」,今年特與第一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結合,讓海內外檀講師、大學義工、博士、教職人員和企業負責人等六百位高知識分子,有機會接觸與眾不同的佛法,對佛教有深一層認識。

……聯誼會上,高潮是開山星雲大師主持綜合座談,開放大家提問。美國的王存玉博士第一次當面聆聽大師的法語,激動表示:「我的妻兒都是基督徒,也一直希望我入基督教,但我只認同佛教,大師的思想、為人、文字,對我在做醫學研究時有重大影響。上教堂、作禮拜,不比我在床頭放一本大師的著作《捨得》還獲益深遠。」

會中也有教師詢問,如何讓孩子更願意學習?大師巧用譬喻,以禪門生活為解,不說破、促發思考,當孩子知道你關心他,不用打罵也能醒悟。……(二○一二/六/十八《人間福報》)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接受上海電視台第一財經頻道《首席評論》節目主持人褚琳小姐採訪,強調「兩岸之間,彼此互讓一步,和諧有望」。

二○一二年應該多一分「尊重包容」,社會要和諧,大家要和好,人間要和平,應該要互相尊重,更加包容。兩岸之間要相互友愛,常常來往;如果各持己見,執著自己的看法,會限制彼此的發展。兩者各讓一步,和諧有望。(二○一二/六/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六月十九日

・佛光山歐洲最大道場「法華禪寺」建寺完工,舉行啟用灑淨儀式,大師特於佛光山開示錄影。(翌年七月七日正式舉行落成法會)


海內外的許多青年,在佛光山就讀叢林學院,畢業後陸續在海外弘法利生,對歐洲的佛教開拓貢獻很大。而最重要的,是各位信徒護法們,省吃儉用護持佛教,非常的了不起。

「法華禪寺」的名稱,很有意義。法是法國,華是中華,法國和中華現在合在一起傳播佛教;而佛教的經典《大乘妙法蓮華經》,也稱作《法華經》,妙法如華,期許法華禪寺能與《法華經》看齊,在歐洲發展佛教的一片天空。(二○一二/六/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設在巴黎郊區的佛光山法華禪寺廿三日舉行完工灑淨儀式。這是全歐洲最大的佛教寺廟,同時具備宗教和教育文化及休閒的功能,大廳可容納四○○人。

佛光山歐洲總住持滿謙法師表示,廿三日先舉辦國際佛光會歐洲聯誼會,廿四日舉行首次歐洲禪淨密獻燈祈福法會暨完工灑淨儀式。法華禪寺訂七月一日正式開放。

法華禪寺位在巴黎東郊碧西聖喬治市(Bussy Saint Georges)宗教區,除台灣佛光山禪寺,另規劃將進駐寮國廟、清真寺、猶太文化中心、亞美尼亞文化中心等。

碧西聖喬治市長洪多(Hugues Rondeau)以「宗教大廣場」稱這個新興宗教文化區。台灣佛光山策劃出資建造的法華禪寺成為本區第一個興建完工的建物。

建築師姚仁喜參與設計的法華禪寺造型低調,符合當地市府期望,不讓居民在視覺上有太突兀的感覺。

法國全國性大報《世界報》(Le Monde)報導,法華禪寺是歐洲最大佛教寺廟,寺內設可容納四百人大廳、教室、展覽場、演藝廳、圖書館及茶坊。除了宗教意義,兼具文化交流功能。(二○一二/六/廿四《自立晚報》)

六月廿六日

・大師應邀出席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辦的「二○一一年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期末報告暨頒獎典禮」,有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楊玉惠、第一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委員會主任委員佛光大學楊朝祥校長、大葉大學副校長陳明印,以及二十八所高中、國中、國小等三好學校校長及教師、信眾一五○○人與會。


「三好校園」是從全國各級學校師生出發、由下而上的社會改造運動,也可說是全民的救國運動,影響力不可等閒視之。台灣人口雖然不多,但是二千三百萬人,各個都是好人,各個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抵一百個人、抵一千個人,大有可為。    (二○一二/六/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敦煌文化弘揚基金會甘肅敦煌研究院一行十七人。有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侯黎明、敦煌文化弘揚基金會發起人王胤、敦煌文化弘揚基金會顧問許琪、琵琶演奏家賈培浩先生等人與會。

【註】當天大師表示:現在兩岸之間,不要靠政治來往,政治很僵硬,也不要靠經濟,要靠感情、愛心、信仰、文化。過去法門寺佛指到台灣來,五百萬人朝拜,在佛指前面,沒有人區分大陸、台灣,所以宗教讓兩岸之間的友誼加溫。

六月三十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二○一四台灣國際遊艇展」國際媒體記者團一行二十五人,有美洲、歐洲、亞洲及大洋洲等十六個國家記者與會。大師表示,不要把佛陀紀念館看成是完全宗教性的地方,這裡的建築是中國和印度文化的和諧,也是傳統和現代文化的結合,是具有教育性質的紀念館。


高雄市將在二○一四年舉辦「台灣國際遊艇展」,為提高在國際間的曝光度,主辦單位外貿協會邀請來自十六個國家的二十五位遊艇專業媒體記者,先行到高雄參訪,六月三十日由主辦單位安排至佛陀紀念館參訪。記者們一走進佛陀紀念館,望向佛光大佛,無不拿起手上的相機,喀嚓喀擦地拍下佛陀紀念館之美。

星雲大師為國際媒體介紹佛陀紀念館時表示,佛陀紀念館是印度與中國文化的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合一,佛陀紀念館讓佛教從寺院山林走入社會,並從事文化和教育。隨後佛陀紀念館特別安排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日語、韓語等導覽,帶領國際媒體記者更深入認識佛陀紀念館。

「參訪的時間有限,因此選一個看一眼就會驚豔的景點,那就是佛陀紀念館。」外貿協會專員王憲輝提到,希望國際媒體記者對高雄有更多了解,高雄不僅是過去所熟悉的工業發達,在文化方面亦有深厚的基礎,讓國外媒體參觀佛陀紀念館,回去報導後吸引更多遊客前來。

英國國際遊艇展主辦單位聯盟( IFBSO )主席Jurij Korenc表示,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建設佛陀紀念館的理念,創辦人無私的精神很偉大。在這不穩定的時代,一般人只想到自己,雖然生活物質很豐富,但心靈是匱乏的。佛陀紀念館運用現代化科技將佛法融入其中,能啟發人心。並提到,歐洲人還不是很認識佛陀紀念館,希望能透過報導傳遞佛陀紀念館訊息,讓更多人知道,吸引更多人來到這麼棒的地方。

國際遊艇專業雜誌Show Boats International 編輯主任Marilyn Mower表示,從禮敬大廳走進來,第一眼看到佛陀,心中充滿無比的力量,難以言喻的感動。雖然有接觸佛教,但不曾到過佛教寺院,腳踏實地的走在佛陀紀念館,讓他感到心靈的平靜。此次來台除了報導高雄的文化藝術外,他會將佛陀紀念館照片刊登雜誌一併介紹。

法國Moteur Boat Magazine記者Julien Bricco表示,「佛陀紀念館現代與傳統融合的點子很棒」,尤其是佛陀紀念館充滿教育意涵,很難想像傳統寺院能與教育如此結合,不論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能從中認識佛教,藉由館內的4D電影和互動區,讓孩童從小就能接觸佛教教育,令他大開眼界。

義大利Nantica-Superyacht International雜誌記者Angelo Colombo說,來佛陀紀念館前已有先研究中國佛教和道教,到了佛陀紀念館,他發現每個角落都有佛法,讓他找到人生的目標,佛教給了他人生的方向。

美國佛羅里達Yachis International 雜誌主編Cecile Gauert說,一走進禮敬大廳,很驚訝佛教寺院竟然會有星巴克。他的兒子在大學主修佛學,希望這次參訪佛陀紀念館能蒐集資料和簡介,有機會要帶兒子前來佛陀紀念館。(二○一二/六/三十《人間福報》)

・佛光山成立「佛光山農友會」,大師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與農民鄉親近二千人講話,有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秋興、前外交部長田弘茂伉儷等人與會。

四十五年前我們到麻竹園來建佛光山,從板模工、鐵工、水泥工、挑石子、挑沙的,從來沒有換過人;假如沒有麻竹園這塊地、沒有這裡的人,在台灣幾乎是沒有條件再找到另外一塊地方可以建佛光山。現在可以講一句,貴寶地麻竹園,現在佛光普照,成為一個世界國際級的地區了。

你們賣水果,我們弘揚佛法,各位農友不要為水果的價錢掛念,佛光山永遠支持各位農友們。現在大家有一個共識,在這裡成立一個「農友會」,過去有農會,農會都是一些官員,他們有他們的職務;成立農友會後,各位有各種問題,都到農友會來說,我們會幫助大家解決問題。(二○一二/六/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佛光山二○一二年僧信教育聯合畢業暨授證典禮」於佛光山如來殿舉行,大師出席開示。有中國佛教研究院、國際學部外語佛學系、叢林學院、東方佛教學院暨馬來西亞東禪佛教學院、勝鬘書院、蔬食餐旅學苑以及馬來西亞美學培訓班等畢、結業生五百多人與會。

叢林學院從民國五十四年(一九六五)壽山佛學院開始,到現在即將進入到五十年,可以說,佛光山在各地的大學、電視台、電台、報紙、出版社、各個佛光會、各處的寺廟道場,都是靠著近五十年來這些叢林學院的畢業生,為佛教打拚出一片天地。

畢業生要注意禮儀、笑容、禮貌、姿態,才能讓人有好感;此外還要學本領、知識,具備能力讓人接受。有些人畢業就失業,是因為態度傲慢,不知勤勞等習慣;具備慈悲、智慧、勤勞、精進、奮發向上、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人,才能被大眾接受。

個人應該低調,但為大眾、為團體、為佛教就不該低調,要讓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二○一二/六/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七月四日

・「二○一二年佛光盃大學女子籃球邀請賽」於佛光大學懷恩堂舉行開幕儀式,共有兩岸八所大學的八支隊伍參賽,八日舉行閉幕,大師出席致辭。有宜蘭縣長林聰賢、宜蘭市長黃定和、體委會副主委錢薇娟、中華民國籃球協會理事長丁守中、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三好體育協會會長賴維正、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陳淼勝、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杜維明、財團法人天主教蘭陽青年會創辦人密克琳神父、及現場近三千位觀眾與會。


籃球場上不只是比賽而已,比賽總有輸贏;能夠學習認輸,便是最美好、最勇敢的事情。

在籃球場上不能單打獨鬥,必須要有團隊精神,所以從打籃球裡面,可以學到智慧、勇敢、慈悲,很多做人的美德都在其中。

很多人關心哪一隊會勝利?籃球場上當然有勝負,但是海峽兩岸的球隊,輸贏並不是最重要的,我們更重視友誼,兩岸的友誼勝利是最大的勝利。(二○一二/七/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七月,三好體育協會於佛光大學舉辦「二○一二年佛光盃大學女子籃球邀請賽」,有來自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南昌、大連理工,以及台灣的師範大學、台北教育大學、體育大學、佛光大學等八支球隊參加,最後由北京大學奪得冠軍,亞軍則留在佛大。輸贏倒是其次,重要的是,為兩岸年輕學子的交流再添美好的一章。(《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七月六日

・大師應邀出席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辦的第四屆「全國童軍大會開幕典禮」,有中華民國童軍團總會理事長暨總統府資政趙守博、副秘書長陳煥然、李錦勝、佛光童軍團執行長李耀淳等,以及來自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一四○○位佛光童軍與會。


「佛光童子軍」這個名稱很有意義,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過去的名字叫做「儒行童子」,可以說他就是童子軍的始祖。童軍的信條「智、仁、勇」,與佛陀的慈悲心、菩提心、智慧心相互輝映。有智慧才會說好話,有仁慈的心才會做好事,心意很勇敢才是童子軍最重要的信條;這不但是智、仁、勇的展現,也是三好運動的實踐。(二○一二/七/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七月七日

・大師於佛光山接受《環球人物雜誌》採訪。有總編輯劉愛成、張靜之伉儷、編輯部副主任劉暢先生等人與會。採訪內容刊於《環球人物雜誌》第二十四期。


在佛門裡的教育,一直在提升我們的人格、道德,豐富我們的心裡世界。當一位和尚,我也不求外在的榮華富貴,我求我內心的自在、解脫、安然,這些我都可以做到,我要求自己,找自己,反求諸己,做自己的貴人。

兩岸之間要相互的尊重、包容、幫助。我在台灣聽到台灣人說:「我們回去大陸看看。」這就是認同「中國」,想到自己是「中國人」。但是到大陸,聽到大陸人說:「你們台灣、你們境外。」這就是一種分別,應該要覺得「台灣」是我們的,跟中國一樣,都是身上的一塊肉,彼此是互相的,你待我好,我就對你好,關係就能融洽。

佛教要從山林走向社會,要把佛教帶入家庭,佛法這麼好,不能只是出家眾專有,要讓更多在家眾有機會接觸、學習。過去佛教講經談玄說妙,讓人覺得佛教深奧難懂;應該把佛教落實在生活中,讓佛教現代化、人間化及生活化。人間佛教能促進人間的幸福,讓社會更加和諧。(二○一二/七/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七月九日

・參加「二○一二年佛光盃大學女子籃球邀請賽」的大陸北京、南京、南昌、大連大學等四隊球員,賽後到佛光山參訪,大師為大家開示。


現在的世界,不是用槍桿才能出政權,也不是憑武力才能打倒你;武器沒有用,要靠文化、體育、經濟、和諧。現在大家都在渴望「和平」,誰能倡導世界和諧,誰就能影響世界。

人不能單獨存在,任何東西都有宇宙世界的關係,因緣結合才能產生;別人給我因緣,我們也要給人因緣,因此要廣結善緣。要學習認識空和有,就要認識緣分。

我在成長時期,雖然家庭環境很窮,但在窮裡面也能成長;所謂「人窮志不窮」,也幸好我有一點勤勞的性格。我們每個人要自己當自己的貴人;能勤勞,勤勞就是自己的貴人。我是一介和尚,什麼能力都沒有,但是有信仰。佛祖也不要你信仰,最重要的,是要信仰自己,對自己要有信心,要讓人家接受我們,讚美我們。(二○一二/七/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七月十一日

・大師於佛光山為參加「第七十二期短期出家修道會」的一百位戒子開示。


在佛門裡要懂得「放下」,人生提得起,也要放得下。就像一個旅行箱,旅行的時候可以帶著,但是去吃飯、散步,也帶著皮箱很麻煩;當提起時提起,當放下就要放下。

佛教是看未來,人生的未來,登高望遠。想出家沒有什麼特別的必要條件,不過,今後想在佛光山生活,要有一個條件,就是你要把自己和佛光山結合在一起,要有「我就是佛光山」的認知。

人生不能三心二意,沒有努力的目標是不行的,要為自己開創人生的道路。

「為求真理登淨域,為學佛法入寶山」,能有因緣來山,不要空手而回,祝福大家成長,欣欣向榮。(二○一二/七/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吉林省政協常務副主任聶文權等政治協商委員十人,談到宗教對人生的重要。

中國大陸應該要把宗教政策改變,它限制宗教發展。比方說共產黨不能信教,這是錯誤的。每個人不能不信教,無論是生老病死,人都需要宗教來幫忙。

在家修行,要學習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對大家的幸福很重要。人與人相處,要有倫理輩分;人我之間怎麼交朋友,在佛教裡都有原則,可以學習跟進。(二○一二/七/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七月十二日

・大師因咳嗽不止,前往高雄長庚醫院診治。晚間於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三樓佛前香,與江蘇宜興市西渚鎮黨委書記唐其君、副書記錢靖所率領地方官員十八人「素齋談禪」。


世間最重要的是平安,但並不能讓人滿足,還要進一步追求藝術生活以及心靈的昇華。……我們的寺院是開放的,不是只屬於出家人的;佛教這麼好,不能只放在山林,不應該讓出家人占有,應該走進家庭,讓廣大群眾認識佛教。

宗教是人心所創,各宗教間不用敵對;好比大學研究科目不同,彼此各行其道。……

在我們的佛陀紀念館,要拜佛沒有拜墊,要燒香沒有香爐;來到佛陀紀念館不一定是信仰佛教的人,但是來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內心的清淨法喜。(二○一二/七/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註】席間,錢靖副書記表示,佛陀紀念館很祥和,讓人歡喜,是來到台灣後,看到最好的景點,也是看過的寺廟中,最現代、最有文化、最有意義的一個佛教場所;看了佛陀紀念館,感受到宜興大覺寺更有希望,更有未來。

七月十三日

・大師於佛光山為參加「全國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的教師與「國際佛光青年會議」的青年們講話。大師說:路在腳下,往前走才有前途;前途不靠別人賞賜,要自己去爭取,自己要做自己的貴人。

七月十四日

・大師應邀出席於佛陀紀念館本館舉辦的「千年重光──山東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展」記者會,有中華文物交流協會副會長董保華、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軍等相關人員,以及十二家台灣媒體、二家大陸媒體與會。


大陸有許多千年的寶藏,每件出土的文物,都各有來歷,具有千年的智慧。就說我們現場展出的佛像、文物,也都具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能把優秀的文化傳承下去,其藝術價值更甚於西方維納斯。

佛教徒常感慨「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現在大家來到佛陀紀念館,見到千年佛像,如今仍可以保存下來給大家欣賞,非常難得可貴。無論歷史怎麼演變,文化是消滅不了的;所以兩岸的友誼、兩岸的和平、兩岸的關係,都要依靠文化來建設。(二○一二/七/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七月十九日

・大師應邀出席於佛光山舉辦的「二○一二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開營典禮,為來自世界四十餘個國家、五百所知名大學的一千二百位青年開示。有南華大學陳淼勝校長、南昌大學國學研究院副院長葉林禎、揚州大學團委副書記劉佳副教授、人民大學綜合聯絡科陳姚、南京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楊光、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學愚教授等人與會。


禪是指每個人的心,與宗教無關,人人皆有禪心。而禪是人類的財富與寶藏,將禪運用在生活中,吃飯、說話、生活皆可以有禪味。

對佛教徒而言,權力、功名都不重要,能夠生活平安、家庭幸福、與人相處快樂、給人歡喜,才是學佛最重要的理想。每個人從「自心和悅」做起,自己心情愉悅,便能成就許多事,學習做自己的貴人。而人間佛教重視家庭,從「家庭和順」出發,進而能「人我和敬」,彼此互相尊重包容、共存共榮,最後就能「社會和諧」、「世界和平」。每個人要對世界和平有使命感,更要以愛來互相了解,關懷彼此,不要產生對立。(二○一二/七/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七月廿一日

・大師前往輔仁大學,探視身體微恙的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大師表達關懷之意,並說單樞機主教的豁達與自在,就是最好的治療;單樞機主教則回應,自己還有兩個使命,一個是體會九十歲垂垂老矣的經歷,另一個是體驗癌症末期,人生不一樣的旅程。

・大師應邀出席於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的人間佛教讀書會十週年慶「二○一二名人談讀書」活動,與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及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共同主講「讀書與讀心」,有二千人與會。


寫文章要寫情寫境,讀書也要讀心;讀書讀心,就叫開悟。真正的佛教徒不作聖賢,而是自問每天開悟了多少?了解、知道、明白都是悟,但真正的悟是大徹大悟,這種悟可以上達無限的時間、無盡的空間,但也可以只存在自己的方寸之間。

出家人不為家庭、不為衣食,過著空無的生活;但「無」不是「沒有」,四大皆空的「空」其實是「有」。因為世間萬事萬物,都要藉地、水、火、風四大因緣和合才能存在,所以生存在世間,要感謝每個眾緣的成就。(二○一二/七/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七月廿三日

・大師於佛光山電視中心,與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對談錄影。


釋迦牟尼佛開悟證道,就是悟到「因緣果報」,這是很重要的問題。因緣果報是宇宙的真理,世間上沒有一個東西能單獨存在;我們能生存,都是因為士農工商的合作,供應我們日常所需。從小需要父母、老師教導我們,社會朋友幫助我們,國家愛護我們,可以說沒有因緣,我們就沒有辦法生存。

現在的人心,對外境的人事不滿,對自己的欲望又不斷的提升,自以為好像這個世界所有都屬於他。其實不是,世界是大家公有的,大家是相互對待的,敬人者人恆敬之,你要種植才有收成。因此,社會還是要講究道德、法律,人與人相處,懂得尊重包容,和諧社會很重要。(二○一二/七/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光山會見大陸前外交部副部長武韜先生一行六十人。有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名譽會長陶西平、中國著名書畫家王成喜、中國中央電視台主持人陳鐸等人與會。

說到我開創佛光山,可以用四句話來形容:

第一、以退為進。過去我在台北,佛教界天天要開會,忙得不像個和尚,不曉得家在哪裡?我就一個人置身到台灣的南部,以退為進,這才體會到原來退步是向前,世界更寬廣。

第二、以無為有。佛光山沒有一個道場登記在我的名下,我一生也沒有存款;我以不要為有,不積聚,無形無相的世界,看似無,卻能空中生妙有。

第三、以眾為我。眾很重要,要在社會、世界上生存,不能個人主義,要學習集體創造,沒有眾,在人間不能存在。

第四、以空為樂。世間的人,都要追求歡喜、快樂,這是人之常情,可是快樂在哪裡?快樂不是物質上的擁有,能以空為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空,不是沒有,虛空很大,可以包容一切;懂得其中的奧妙,就算物質缺乏,仍能擁有真正的快樂。(二○一二/七/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註】武韜副部長聽了大師的一席開示後表示,自己相當敬佩大師的思想理念,尤其是談及兩岸教育問題,大師細心解說與指教,深刻感受到大師不只是佛學家,更是一位佛學家出身的教育家。

七月廿五日

・大師著作《人間佛教何處尋》由天下文化出版,並收錄於天下文化編輯的《前進的思索》套書。


六十多年來,星雲大師所推動的佛教,是佛法與生活融和不二的人間佛教。大師謙稱人間佛教不是佛光山自創,人間佛教的理念來自佛陀。然而大師對人間佛教的創新、實踐、推廣、傳佈,已使得佛教的影響力無遠弗屆,並深深扎根在現代生活的每一個層面。

本書(《人間佛教何處尋》)是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完整詮釋,是實踐教法的藍圖,層面涵蓋現代公民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平等;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倫理、道德、立身、群我、資用、情愛、財富、福壽、健康、善緣……引導我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進而依靠自我,實現自我,從「未覺悟的佛──眾生」,變成「已覺悟的眾生──佛」,在人間走出一條增進幸福人生的成就之路。(天下文化/書籍介紹)

感謝天下文化編輯《前進的思索》這套書,將我講說人間佛教的相關文章收錄成書,名為「人間佛教何處尋」。(《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大師因上呼吸道感染,前往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檢查,隨後住院治療,由院方發布新聞稿。五天後出院回山。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因為感冒咳嗽不止,今天前往高雄長庚醫院門診檢查,長庚醫療團隊診斷結果,星雲大師是上呼吸道感染,已經安排星雲大師住院治療;院方並且轉述大師的話表示「他很好,請信徒不要擔心」。

星雲大師今天(廿五日)是由弟子陪同,前往高雄長庚醫院門診。最近,大師南北奔波,罹患感冒並咳嗽不止,咳了大約一個月,弟子於是安排大師到醫院門診。院長陳肇隆立即指示心臟內科、胸腔內科、神經內科、新陳代謝科、一般內科、放射診斷科以及護理部,組成醫療團隊給予適當的醫療照護,診斷結果,確定星雲大師是上呼吸道感染。

長庚表示,目前大師病情穩定,沒有併發症,但因為長期操勞,且曾經二度腦中風,加上年紀大,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因此建議大師住院,接受更周全的治療觀察一段時間,星雲大師也委託院方發布新聞稿向外界表示「他很好,請信眾不要擔心」。(二○一二/七/廿五/中廣新聞網)

七月卅一日

・以「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為主題,大師於佛光山電視中心接受《遠見雜誌》記者柯曉翔先生訪問。採訪內容刊於《遠見雜誌》九月號第三一五期。


雲水書坊的命名,是希望書車像雲一樣飄過來,像水一樣流過來,讓學童看到書車就歡喜、開心。

讀書會讓人懂道理,讀書是每個人成長的必要過程;人們因讀書而有氣質與禮貌,受人歡迎。教導學童讀書應該透過鼓勵,而不是處罰;書車就像是春風般,讓學童覺得溫暖和貼近人心。

教育不只要教讀書,還要教做人;推廣讀書的觀念,就會讓人自然而然的說:「我要讀書。」透過書車讓偏遠之地培養讀書風氣,進一步影響其他人,這樣人才就不至於荒廢。也希望未來書車能推廣至大陸,讓更遠的學童也能讀到書,藉由讀書的力量,開發資源。讀書是活到老,學到老,學以致用,讓社會更美好。(二○一二/七/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前往南華大學,出席南華大學校長交接儀式,由慧開法師接任陳淼勝校長為代理校長。

陳淼勝教授,自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就擔任南華大學校長,也是升格大學後的第一任校長,迄今為校服務長達十三年,如今光榮卸任,勞苦功高。

感謝大家多年來為學校的努力與付出,在陳校長用心治理經營下,不僅建構有效率的學術與行政體系、制度規章,在推廣行銷上亦不遺餘力,也因此成功奠定穩固的基礎,使學校發展快速,展現出卓越的辦學績效。

在董事會的推薦下,目前由慧開法師暫代校長一職。代理,不是來興革,世間事沒有那麼容易;學校、寺廟以無事為興隆,做事蕭規曹隨,遵循前人的腳步,穩固陳校長辦學的功績。(二○一二/七/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八月一日

・大師前往均頭中小學,出席校長交接典禮,由馬惠娣校長就任,有陳綢女士及現場近千人與會。


均頭的「均」,是平均、平等;這是家庭、社會、人生可以安身立命的意義。教育不是商業,教育沒有差別待遇,有教無類。讓我們今後受過佛法薰陶的子弟,到社會上做人做事跟一般人不一樣,大家有佛心,有慈悲心,世界光明可期,和樂可望。(二○一二/八/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八月九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交通部觀光局局長謝謂君、大陸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瑋、兩岸和平創富論壇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先生及兩岸觀光相關業界代表近九十人。

佛陀紀念館不是只有宗教,而是從事教育與心靈淨化,讓人自覺、自我改變,發自內心開啟佛心佛性,進而改變氣質。


佛陀紀念館沒有燒香,沒有拜拜的拜墊,但是每個人來到這裡,看到大佛,感到清淨、歡喜,進而認識佛教,找到自己的心,這就是我在推動的人間佛教。(二○一二/八/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註】張銘清副會長表示,此行純粹是為了履踐諾言。一年前他來佛陀紀念館參訪,當時尚未落成,曾經說過佛館落成後,要親自再來一趟。他很歡喜見到落成後的佛館,並肯定大師提倡人間佛教,有廣大的群眾基礎,並預祝佛館入館人數年底突破千萬人,成為世界級的宗教旅遊勝地。

謝謂君局長也表示,全世界遊客最多的地方就是羅浮宮,一年有一千萬遊客;佛陀紀念館在短短時間就有六百多萬遊客,將來也能成為世界級觀光景點。

八月十一日

・大師應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陳肇隆院長之邀,出席於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醫學大樓舉行的「慶祝肝臟移植一千例暨捐肝勇士頒獎典禮」,有馬英九總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前院長張昭雄、楊秋興政務委員、醫療團隊以及捐肝者、受贈者近千人與會。


佛教裡,有舍利弗捨眼助人的故事;如同換肝人的義行義舉,讓重生者可以再去服務大眾。布施肝臟者,再加上醫療團隊陳院長總合的緣分,都是一種「重生情誼」。

身體是假合,可以移植,可以調換;但是真心,本來的真我是換不了的。無論身體換了多少,每個人的真心佛性,仍會持續下去。(二○一二/八/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八月十三日

・大師於佛光山會見泰國法身寺國際部范淑智小姐及優婆夷女眾管理委員會成員一行七人,有優婆夷女眾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Patcharin Charnchanayothin、優婆夷女眾管理委員會主任助理Karean Katechart、優婆夷女眾管理委員會委員Unchalee Kijtaveesin、Thaworn Khotphat、Thipaporn Sittiphochai、國際部成員Shu Chih、法身寺廚房生產部總管Sirichan Patibandit與會,由有方法師泰文翻譯。


台灣過去男性的地位很高,女人沒有地位,很多活動女性都不能參加;但是現在統統平等,有的比丘尼非常優秀,弘法成就超越比丘。讓女性自覺、成長,需要時間,希望未來泰國的學法女,都能成為比丘尼。(二○一二/八/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八月十四日

・大師於佛光山會見早期工程團隊蕭頂順、梁博志二人,邀請他們到宜興大覺寺參訪,並指導工程。

八月十五日

・大師應邀前往高雄夢時代廣場前觀賞「會動的〈清明上河圖〉」,並接受媒體採訪。


中國過去從遊牧生活,慢慢進入農業社會,經過南北朝、隋唐,進入北宋,社會的風雲人物正達到很高的境界,所以〈清明上河圖〉有這樣的繪畫成就,中國人的智慧令人欽佩。

我在六十年前還體驗過〈清明上河圖〉的生活,春種秋收,農忙過年,掛燈結綵,大家悠閒快樂,一片太平景象。希望我們台灣美麗的寶島,將來也出現現代的〈清明上河圖〉,一片清明的景象。(二○一二/八/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八月十六日

・大師於佛光山會見廣東南方廣播電視傳媒集團總裁張惠建等媒體主管一行二十一人。張惠建總裁表示,希望在廣東珠海成立禪修院,因此專程前來佛陀紀念館取經。同行的東森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趙怡則表示,佛陀紀念館集宗教、歷史、藝術、文化及教育於一爐,是星雲大師造福台灣人民的精心之作。

八月十七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高院檢察總長陳聰明先生一行四人。大師表示,在台灣,人和人之間,有的相互對立,甚至家庭裡面,由於政治、信仰不同,彼此產生紛爭;如果大家能互相包容一下,社會會更和諧。

八月十九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海南省文化交流團一行,有交流團團長作家韓少功、顧問海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張松林、副團長海南日報社總經理廉振孝、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吳東明、海南省台辦主任顧問劉耿等二十二人。


【註】當天大師憶及過去海南島南山寺在啟建的時候,他的老師圓湛法師,經常邀請他去海南島,並說:「我這麼老了,到海南來也是為了替你打先鋒」。雖然承蒙老師的善美好意,但是當時去大陸也不是那麼方便,也就只好隨緣了。

八月廿二日

・與大師交誼深厚的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病逝於耕莘醫院,大師獲悉消息,於佛光山接受《聯合報》王昭月小姐電話訪問時表示:單國璽樞機主教對社會貢獻很大,他是社會的人間國寶。


單樞機主教病逝的消息,讓整個社會都同感悲痛,因為他實在是社會的人間國寶。他對社會的善良風氣,幾十年來貢獻很大。尤其他的生命力很強,罹癌後,他的「告別生命之旅」,完成了幾百場的講演,對教化人間、對社會的鼓勵很大。

我和單樞機主教彼此建立一個思想,就是希望宗教不要對立,要相互友好。宗教之間雖然教主、教義各異,但是教徒可以和諧相處,對世間苦難的人不要畫線區別,可以多一分關懷。單樞機主教曾經說過,世間沒有困難,世間只要有愛就好,有愛不對立,有愛就幸福。我們相互期許,來生他繼續當主教,我繼續當和尚,為世界傳遞真善美,為世界和諧一同努力。(二○一二/八/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八月廿四日

・大師著作《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韓文譯本出版,由趙銀子小姐翻譯,韓國雲舟社出版。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贛鄱文化台灣行活動」江西省省長鹿心社、副省長洪禮和、國台辦交流局副局長王冰、省政府黨組秘書長譚曉林、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黨組書記謝秀琦等一行及媒體近六十人。


江西蘊藏豐富的文化資源,除了有名的廬山、瓷器外,還有佛教文化。佛教禪門,從唐宋的時候,一花開五葉,其中三葉就出自江西。

佛陀紀念館跟一般寺廟不一樣,你要燒香,沒有香爐;你要拜佛,沒有拜墊。但是看到一○八米的大佛,心中自然有佛,感受到清涼法喜。所以點亮一盞心靈的燈光,黑暗就會去除。(二○一二/八/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江蘇省公安廳廳長孫文德、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裴軍一行十八人。大師表示,佛教不同於神道教,佛教是最具有自由、民主、平等精神的宗教。

神講究權力,所以大家拜神,但是對神畏懼;佛教不是,佛教沒有神權,他不重視你一定要信仰,你可以思考是否有道理,先對他懷疑,提出問題。過去西方人常批評說中國沒有民主;實際上,東方才民主。像我們中國幾千年信仰佛教,佛教強調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佛和人平等不是很民主嗎?反觀西方宗教,你可以信上帝,但是你不能成為上帝。(二○一二/八/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八月廿七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行政法學學術研討會近六十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應松年、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廳廳長趙大光等人與會。應松年會長表示,來到佛陀紀念館非常歡喜,好像自然而然就成為佛教徒;而大師的成就,就像佛陀一樣,讓人非常尊敬。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長庚名譽院長黃國恩、國際生殖協會會長Robert W. Rear等一行七人。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也是醫生,不過佛教是醫治心病,幫助人去除貪、瞋、痴,進而淨化身心。台灣很小,世界的人看不見台灣;佛陀是世界性的人物,建造佛陀紀念館,可以讓人看到佛陀,也能看到台灣。(二○一二/八/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八月卅一日

・大師於佛光山會見安徽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會名譽會長、安徽省宣傳部長曹征海等一行十八人,有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車敦安、安徽省台辦主任朱德祥、安徽省廣播電影電視局馬雷副局長等人與會。


我一生以文化、教育為職志,所以佛光山開山訂立的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佛教可以改變心靈,心靈就是工廠,可以製造善美的事物。人是為了歡喜而來到人間,所以內心的歡喜,要靠自己昇華。(二○一二/八/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

・大師應國史館之邀,口述歷史《百年佛緣》,全套四冊由國史館出版。翌年四月,由佛光出版社出版增訂本,全套十六冊、一百六十萬字、一千六百張照片、四十八幅拉頁,並於四月二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行新書發表會及相關圖像與書籍展覽,大師應邀出席致詞。有教育部政務次長黃碧端、中山大學榮譽教授余光中、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國史館館長呂芳上、行政院政務委員黃光男、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作家林清玄、黃春明、藝術家李奇茂伉儷、藝術家梁丹丰、佛光山檀教師鄭石岩、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趙麗雲、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圓神出版社董事長簡志忠等五百餘人與會。


在佛陀紀念館即將竣工之餘,我應國史館之邀,完成了《百年佛緣》一書,約有七十萬字,敘述我與佛教及各界的結緣,希望能提供這一百年來佛教歷史的痕跡。(《百年佛緣・二○一二新春告白》)

《百年佛緣》一言難盡,只是想為時代的文化、歷史、宗教留下紀錄,以達「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之效。雖然眼睛模糊看不清楚,耳力與記憶力也隨年紀而衰退,但仍期勉自己永不退休,弘法利生的工作也不因衰老而懈怠。(二○一三/四/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指導編纂的《金玉滿堂》教科書第一套由佛光文化出版。

九月一日

・大師出席於高雄道明中學道茂堂舉辦的「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生命告別禮」,有馬英九總統及三千多名天主教教友與會。


單樞機主教回歸天國,不僅是天主教失去了一位領導的長者,台灣更是失去一位國寶。單樞機主教出生在中國河北,黃河的水孕育他在天主教裡成長;我出生在江蘇,揚子江的水孕育我在佛教生活。

四十年來與單樞機主教來往,他的親和、仁慈是很好的風範,大家應該效法;而他臨終囑咐,只要一根蠟燭、一本《聖經》及一副窮人用的棺材,以窮為生活,這是很偉大的,更值得學習。

希望單樞機主教有緣再來,我們曾經共同發願,來生你在天主教裡做個好主教,我也做個和尚,兩人繼續宗教對話,為台灣祈福、祈願。(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鄭澤光、南京市台辦主任趙再飛、南京市政府辦公廳七處處長韋建平等一行十人。

西安佛指舍利來台,五百萬人迎接,大家跪在那裡沒有想到兩岸,只想到一家。在佛陀紀念館,想要燒香沒有香爐,想要拜佛沒有拜墊,信仰不是形式上的,佛在心裡;同樣的,現在南京佛頂蓋骨要建一個寺院,也要從文化開始進行。

禪文化是中國之寶,惠能大師一花開五葉,讓禪開展成「五家七宗」,禪文化可以說是中國人發明的,大家應該把禪心發揚光大,讓全中國的人都能受到影響。

佛教可以增加道德、因果觀念,佛教不是迷信,而是真正了解真理,如同千年暗室,一燈即明。(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二日

・大師在佛陀紀念館,‭ ‬先後會見高雄市陳菊市長,以及前副總統呂秀蓮女士。大師表示,早期台灣的農業時代,沒有手機、電腦,甚至報紙也只有三大報,一切很簡單、保守,人民生活同樣過得安定自在。現在台灣工業發展,科技進步;但發展經濟之外,更要追求和諧。不管什麼人,大家都希望生活過得平安、幸福,所以彼此要互相尊重、包容;仇恨、報復,不能解決問題。(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三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主持「二○一二年佛光山海內外徒眾講習會」開幕典禮,為與會的海內外徒眾及佛學院學生近一千三百人開示。


人間佛教不只是父慈子孝、家庭和諧平安;人間佛教要拯救眾生脫離苦海,要讓每一個普世的民眾都能同登覺岸,讓人人是佛、是菩薩、羅漢、聖賢。人間佛教要讓普世和平、慈悲、仁愛、尊重、包容,讓普世幸福安樂、生活美滿。人間佛教必定是未來世界的光明,必定是普世大眾所需要的。

佛光人除了佛法僧三寶,還要擁有另外的「三寶」,擁有它,在佛道上就會成功;沒有它,就只有失敗。

第一寶,佛光山。對佛光山的宗風不了解,對佛光山各種事業不了解,就看不到佛光山未來的成就。要想在佛光山出家,首先要想「佛光山是我的」;你是佛光山,就要想自己應該擔負什麼責任?如何與佛光山相應?如何把佛光山呈現在世界虛空之中、十方大眾面前?

第二寶,星雲大師。不是要你們鞏固「我」這個人,而是要你們學習心中有主,對領導中心要重視,要依止,要學習。

第三寶,佛光大眾。眾不可小視,身在佛光山,要如同佛光山的樹木花草、一沙一石,融入其中,成為一分子。「一點」是很重要的,就像雨水的一滴可以滋潤大地;心意的一點,可以普遍十方。(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晚間,大師再於佛光山雲居樓為「海內外徒眾講習會」上課,開示「人間佛教十問」。

要想弘揚人間佛教,應認真閱讀《人間佛教何處尋》,至少看五遍。人間佛教是未來世界人類的一道光明,假如沒有倡導人間佛教,佛教衰敗滅亡將是必然的事情。人間佛教是普世的佛教,是包括一切眾生的佛教,是心靈相應的佛教,是生命之教,是通達前世、今生、後世的佛教,是安身立命的佛教,是轉識成智的佛教。(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光山會見國家宗教局副局長張樂斌,以及普陀山住持道慈法師一行三十六人,由淨耀法師陪同,有國家宗教事務局人事司長俞濱、天津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局副局長公冶國等人與會。

兩岸和平往來很重要,但不一定要靠政治、經濟,就靠我們人民這樣的「你來我往、我往你來」,大家多多來往交流,到最後,不分你我,這不就是一個中國相互和諧了嗎?現在,大陸社會正在進步,如果再有人間佛教,可以提升社會的秩序,改善社會的風氣,增加人民的道德,淨化民眾的心靈。過去,三通未通,宗教先通,宗教對於兩岸的關係、和平的促進,很有幫助。(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四日

・佛光山召開「宗務委員會第八屆第四次會員大會」,並舉行第九屆「宗委會宗委選舉」,選出第九屆宗委,並由宗委推舉慧濟法師(心保和尚)為第九屆宗委會主席。會前,大師於如來殿四樓為大眾開示:在佛教界,佛光山可說是第一個以投票方式,選舉繼任住持的民主化教團;選舉過程一切只有佛法,只有大眾,沒有人我關係,諸佛菩薩可鑑。共有海內外徒眾及佛學院學生近一千三百人與會。


去年九月,舉行「佛光山第九屆宗委會宗委選舉」,選出年輕一輩的徒眾擔任宗委,有:慧傳、覺培、慧濟、如常、慧讓、覺居、妙士、妙凡、慧知,以及候補委員:妙樂、覺元、妙蓮、覺禹、慧屏,並推選慧濟法師擔任第九任宗委會主席(宗長)。佛光山的宗委選舉,象徵世代交替,弘法責任的承擔,吾欣慰佛教傳燈有人,期許他們效法先賢,為法為教,續佛慧命。(《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九月五日

・大師於佛光山電視中心,為國際佛光會成立二十週年講話錄影。


佛光會從一九九一年成立中華佛光協會,一九九二年到美國洛杉磯成立國際佛光會,到現在佛光會已經成立二十年了。但是,當初申請成立佛光會不只花了二十年,在那個威權時代,要成立一個人民社團千難萬難,與政府無數次的協商,最後才成功。

佛光會不只將佛教徒組織起來,還發掘個人的潛能,增加每個人的能量。過去佛教在出家人那裡,現在不是,在家信徒也可以做檀講師。在人間佛教的理想,人人是佛,人人都是老師;只要能傳播人間幸福美滿,你就是老師。因此,佛光會成立以後,對人間佛教的普及,發動力量是相當大的。佛光人在世界上,無遠弗屆。今年成立滿二十年,未來還有無數個二十年,建議每個人可以寫下心得,編輯佛光二十年,留下歷史,留下見證。(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應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醫師之邀於佛光山電視中心,為「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協會」創會十五週年錄影,有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副董事長徐正冠、會務楊淑茜等人與會。

有了糖尿病不可怕,你要「與病為友」。病不是一時的,終身會陪伴你,你把它當朋友,照顧它,跟它友好,它不會找你麻煩。有了糖尿病不必恐懼,可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的人不知道自己身體有病,疾病一來,來不及醫,那才叫危險;糖尿病不危險,它是慢性病,它慢慢的來,讓你有機會預防、治療,讓你學習如何和它相處。(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六日

・大師於佛光山會見作家郭嗣汾先生等二人。郭先生贈送其弟郭貞安(北京十大書法家之一)所書〈一言澤普世,十方慶星雲〉三幅書法作品為大師祝壽,表示是受到大師的「不計較、不比較」感召而得到的體會。


今年國曆九月七日,也是農曆的七月二十二日,正逢星雲大師八秩晉六華誕。我與大師有緣結識逾六十年,一向尊崇,亦師亦友。

大師從年輕時,除了講經論道,度化大眾,對於文化傳播、文藝創作,同樣是孜孜不倦,早年即有《釋迦牟尼佛傳》、《玉琳國師》等著作問世,為文藝注入清流,裨益世道人心。之後畢生之著作,包括常年逐日撰寫之日記等等,相繼問世。

其創作之專精,觀察事物之入微,若非有天賦、有苦讀,曷克臻此?故此,大師之各種著作,已不能用汗牛充棟、車載斗量,或著作等身等名詞可以形容,而是大師的片言隻字,皆能度化世道人心,造福社會。即使在弱水三千中,取一瓢飲,也會受益無窮。

早年佛光山開山不久,大師即以「不計較、不比較。」六字,曉諭全山人員,作為處世對人基本原則。筆者幼年,亦承庭訓:對未來立身處世,應「得意時處之以淡,失意時處之以忍」,加上大師開示之「不計較、不比較」,畢生力行不懈,也因此在人生道路上,結識了眾多的朋友,同樣更減少了不少不同意見的人士,終生受益。

懷著一份感恩的心,今年特地撰了一短幅壽聯,及一短篇壽序,並請北京名書法家,也是親舍弟郭貞安恭書,為大師壽。上聯為「一言澤普世」,下聯為「十方慶星雲」。裱裝後恭送大師,聊表一份虔誠祝壽心意。‬(〈為星雲大師 祝壽文〉/郭嗣汾)

九月七日

・佛光山「二○一二年供僧法會」於雲居樓舉行,副總統吳敦義親臨與會,並題「星空燦爛,雲彩飛揚;佛法長傳,光照九洲」一詩文贈送大師。另有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贈予大師「華人世界傑出貢獻獎」。當天有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中華總會總會長陳淼勝、政務委員楊秋興、教育部次長林聰明、嘉義市長黃敏惠、佛光大學榮譽顧問翁政義及現任校長楊朝祥、普門中學校長蕭金榮、均頭國中小校長馬惠娣,以及全球海內外十餘個國家地區、逾六千位僧信四眾與會,大師於法會前為大眾開示,由慈惠法師台語翻譯。


大家都有母難日,母難日應該為母親紀念;太虛大師的〈五十歲生日感言〉想到國家、未來,希望宗親、國族都能獲得幸福,這就是他的希望。我們應該學習太虛大師的慈悲願心,關懷世人,關心世事,讓世界更美好。(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光山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港澳台部暨「港澳台周末」主編徐蕾女士採訪。

佛門傳統的「過堂」,出家人排班吃飯,不能執著,不能流連,不能貪心,只是為了填飽色身,經過一下而已,就叫做「過堂」。過堂吃飯都有一定的順序規矩,幾千人吃飯都沒有聲音,吃飯有吃飯的威儀。大陸宗教局副局長齊曉飛曾經來到佛光山過堂吃飯,很受感動,他認為過堂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向聯合國提出申請。

我們有五十部雲水書車,一部車可以放二千本書,正在計劃開到台北教育部,請教育部長授旗,到各個偏遠地區、學校,讓大家從小養成讀書的習慣,讓書香布滿人間。我們正在推廣三好校園,什麼是三好?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善念,讓品德教育從小扎根,讓兒童學習真善美的理念。(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八日

・山西大同法華寺萬德法師請求大師傳法,大師應允授法為法子,並於傳燈樓四樓集會堂主持傳法典禮時開示:「臨濟法脈,遍傳天下,今當付汝,汝要護持。」勉其在法華寺好好度眾,也不要閉關了,刺血抄經也夠了,今後要講說佛法,等待有因緣辦佛學院。大師殷殷囑咐:受戒第一,建立制度,接受教育,講究威儀,傳授正宗佛法。


【註】
萬德法師表示,人間佛教的精神非常適合這個時代,自己學佛二十多年,感受到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內心非常嚮往;如今成為法子,對弘揚佛法更深感責任重大,未來將弘揚人間佛教,讓更多人了解。

・大師出席由佛光山主辦、各宗教界聯合發起,於佛光山如來殿舉行的「宗教界緬懷單樞機主教國璽追思會」。有單樞機主教胞妹單愛雲、政務委員楊秋興、高雄市政府副市長劉世芳及各宗教代表近三千人與會。

八月,多年好友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因病往生,四十餘年來,我們毫無宗教隔閡,兩人情誼彼此珍惜,還曾相約來世他做他的主教,我當我的和尚,共同為世界和平努力。唏噓之餘,特於佛光山如來殿舉行由各宗教界聯合發起的「宗教界緬懷單樞機主教國璽追思會」,現場三千餘人出席,表達對單主教的緬懷與追思,希望各宗教以和平、交流做為共同追求的方向。(《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我和單樞機主教,我們經常互動,就如同兄弟一般。其實所有的宗教,都如同兄弟姐妹、一家人,彼此雖有各自的信仰不同,但沒有對立;好像文學裡,有小說、散文、詩詞歌賦。宗教也是一樣的,如同一桌菜,酸甜苦辣都有,各有所需,各有所信,不必分別,殊途同歸。(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九日

・大師於佛光山,為參加「二○一二年佛光山第十屆佛光親屬會」的徒眾親屬接心開示。有來自印度拉達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美國、香港、大陸、台灣等海內外的佛門親屬近四千人與會。


出家不是為了金錢,不是為求安逸,而是為了眾生、理想,為了大眾的歡喜。在本山發心重於學歷,不必憂愁失業沒工作,可以說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現今社會充滿憂鬱、躁鬱症,問題在於不與人合作;佛教要做到給人接受、我在眾中、做自己的貴人,甚至不用拜師學藝,靠自己悟道。雖然出家沒有依靠的另一半,但有佛祖、觀音可以依靠。

出家後享有全世界,不一定要占有。在家最多是享有榮華富貴,卻不究竟,易起煩惱;出家人發心做事,心中自然禪悅法喜,每日都歡喜快樂。(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十一日

・大師應第六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之邀,前往天津梅江會展中心主講「信仰的價值」,成為該論壇創辦四十二年來首度作專題講說的宗教人士。有大陸總理溫家寶等七位國家元首、八十六個國家二千餘人與會。


九月間,國際聞名的第六屆「夏季達沃斯經濟論壇」在天津舉行,主辦單位邀我主講「信仰的價值」,這是論壇創辦四十二年來,第一次邀約佛教人士講說「信仰」問題;可見經濟高度發展後,人們開始重視心靈的安頓、精神生活的提升。我也就非常樂於前往結緣了。(《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達沃斯論壇注重經濟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心中的寶藏」,真正的財富不在銀行,而在心裡無限的寶藏,好比智慧、勤勞、樂觀等,都是心中的寶藏。

人生有了信仰,就能擁有最高的價值。信仰要從心裡開採,就能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對於世間一切,享有的財富比擁有、占有更好,占有不能增加快樂,享有才會獲得更多的歡喜。

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因緣讓我們生存,既然別人給我們因緣,我們也要把因緣分享給別人,要給人信心,給人希望。……唯有和諧,社會才能共生共榮。好比五官長得和諧,就會好看;音樂和諧,就會好聽;舞蹈和諧,就會很美。和諧,可以展現中國之大,中國之美。

達沃斯論壇四十多年來,首度在大陸探討信仰的價值,希望大家擁有外在的財富,也有內在的財富;有個人的財富,更有大眾的財富。每個人都要做自己的貴人,只有找到自己,才會成功,才有快樂。而普世的平等,就是大眾的幸福。(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十三日

・大師於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會見江蘇省宗教局局長莫宗通、無錫市宗教局吳濤副局長、宜興市宗教局王立明局長一行十五人。大師表示,中國的出家人要受教育,提升人才、教育人才,進一步受戒、訂制度,讓佛教為國家所用,不然太可惜了。

九月十六日

・大師於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會見宜興市委書記王中蘇、無錫市人民檢察院朱維順主任等三人。


現在社會進步太快,道德觀和守法觀念薄弱,可以推動受持五戒活動,創造和諧社會。另外,希望市政府主辦、大覺寺協辦歌唱比賽、梵音樂舞、敦煌舞蹈、少林功夫的表演等文化活動,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

明年素食博覽會將會繼續舉辦,希望吸引更多的台灣廠商來大陸交流合作。而春節在大覺寺辦「提燈遊行」、放煙火,更增加節日的氣氛。(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註】王中蘇書記表示,張連珍主席常向他提起,感謝大師到大陸為大家創造和諧,推動文化,讓兩岸有很好的交流,團結發展,令人十分感動;而大師所提的活動都是大眾喜歡、需要的,市政府一定會支持、推動。

九月十七日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率領「文化創意產業暨書畫藝術交流團」一行九十人到佛光山,大師會晤時表示,兩岸最重要的是團結,從民間、宗教往來,藉由你來我往、我往你來,來來往往,最後已分不清誰來誰往,大家都是一家人了。有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海協會副會長王富卿、主任秘書黃英豪先生等人及各大媒體與會。


宗教對兩岸和諧來往,貢獻很大。過去兩岸不通,宗教先通。大陸近年來經濟快速成長,就是因為開放。開放的社會大家能夠互助互愛,希望大陸要開放更開放。

在佛祖面前,不分誰是台灣人,誰是大陸人。期許未來,台灣能順利至大陸建寺,大陸人能來台灣上教堂,沒有你我分別。(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二十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接受《旺報》社長黃清龍一行五人,就日前應邀參加第六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一事採訪。採訪內容刊登於九月廿九日《旺報》。


時代持續進步,所以每一個人都要順應時代潮流。經濟、政治,順著潮流,就是順應民心。因此,今年達沃斯論壇增加第五個主題,是很大的一個進步,也可反映出現代社會大家需要什麼。

佛教在中國流傳兩千多年,和政治不對立,中國應該對佛教放心。尤其現在大陸上的佛教可以幫忙政府,樹立人民的道德,淨化人民的心靈;人民有了信仰,心靈有依靠,秩序自然會好,就能創建和諧社會。(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廿二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大陸廣播電視台代表團,廣電總局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副主任勵彬、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副總裁趙剛先生等一行十五人。


對於西方人士常講中國沒有人權,不自由、不民主,我不以為然。以宗教來說,基督教可以信上帝,但是沒有人可以做上帝,這就是階級不平等;而佛教,你信佛,人人都可以成佛,這就是民主自由,階級平等。

現在很多有錢人,生活並不快樂,那就是富有的窮人;有很多貧窮的人,生活自得其樂,懂得欣賞天地日月,遊走山河大地,和芸芸眾生交流互動,每一個人都很富有。能享有,比擁有更好。不用特地找貴人,你懂得自己的心,你就是自己的貴人。(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杭州市經濟文化交流訪問團,浙江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副主任王國平一行十三人。

兩岸應該是一家人,可是歷史產生了一些人為隔閡。如何解套?不一定要靠政治、經濟,過去三通未通,宗教已通,彼此間有來往,往往來來,來來往往,到最後分不出你我,就是一家人了。(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廿三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為參加「二○一二年佛陀紀念館健走・健康久久」活動的與會人員開示。


我們的前途在哪裡?就在我們的腳下,向前就有希望。我們平常繞佛,就是一步步向西方極樂世界走去;你們現在健走,也是慢慢向佛國靠近。佛國就在我們前面,大家努力向前。(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台中惠中寺,出席佛光會第七屆第十次「理監事暨督導會長聯席會議」。會中,內政部社會司資深專門委員江國仁先生,代表內政部頒發「優良社會團體獎」予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由總會長陳淼勝代表全體佛光會員接受(佛光會連續二十年獲頒此獎)。有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秘書長慈容法師、副總會長陳嘉隆、北區協會會長趙翠慧、桃竹苗區協會會長張清川、中區協會會長戴登鐘、南區協會會長郭銘群,暨全國北、中、南、桃竹苗各分區協會會長、分區會幹部、督導會長及全體理監事、檀教師、檀講師、監獄布教師近二千人與會。

義工帶動了台灣社會的服務風氣,平時在寺院裡,無論是資源回收、典座、行堂,都有義工們的發心參與,有情有義,是了不起的菩薩。

佛光人要做有情有義的義工,要學習用寬大的胸懷去接引眾生,建立和諧的社會。一個人事業要想成就,你的心量就要有多大;能容世界,你的發展就不可限量。

佛光人要「自心和悅」,學習享受人間歡喜,以利人利他的智慧,建立推行人間佛教的信心;要借助六根為修行的資糧,做一個能夠利益眾生的學佛人。(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廿四日

・大師應邀出席於義守大學體育館舉辦的「二○一二年三好盃亞洲職業男籃挑戰賽」開幕典禮,並為首場球賽開球,有世界籃球協會永遠榮譽會長程萬琦、亞洲職業籃球總會副會長馬愛英、中華民國籃球協會理事長丁守中、台中璞園建築團隊董事長張晃魁、三好體育協會會長賴維正先生等人與會。


「三好」是身口意,打球當然要發揮渾身解數,「身」體要打球,「口」中喊叫聲還不夠,最重要的是「心」要一心一意,集合眾人的力量就能進球。感謝在場的運動員,因為有球員打球,民眾才能歡喜看球,得到許多的樂趣。希望大家能落實三好運動,把身口意做好,就一定能把球打好。(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廿六日

・大師出席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辦的「二○一二年南台灣六縣市觀光旅遊發展座談會」高雄場,有交通部觀光局局長謝謂君、高雄市政府觀光局副局長劉顯惠等一百多人與會。


建設佛陀紀念館,是希望能讓世界認識台灣。現在佛陀紀念館已經成為台灣地標,不僅能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還能帶來更多觀光客,促進台灣經濟發展。

高雄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適合發展觀光事業。所謂的「天時」,一年當中,每年九月到隔年五月,天氣好、雨期短,適合辦活動;「地利」,南台灣有山、有海的優勢位置;「人和」,是指南部人民都很熱情、善良,來時歡迎,去時相送。期許南、北都市平衡發展,旅客可以南進北出,北進南出,不只便民,更促進彼此觀光交流。(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九月廿七日

・大師應江蘇省徐州市委書記曹新平之邀,至徐州博頓君廷大飯店講說「幸福安樂之道」,提出四個方法:一、做己貴人;二、享有就好;三、給人接受;四、往好處想。有寶蓮寺住持覺耀法師等近三百餘人與會。

九月廿八日

・大師應邀出席江蘇徐州市寶蓮寺落成開光典禮並致辭。有徐州市委書記曹新平、市長朱民、江蘇省宗教局莫宗通局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心澄和尚等千餘人與會。


寶蓮寺的復興,讓徐州成為中國的一朵蓮花;而清淨,是我們今後要追求的。因此,寶蓮寺的建立有幾點意義:

1.為人生建了一個加油站。假如有人在生活裡有了一些憂慮、不愉快,到寶蓮寺來繞一圈、走一走,他的心裡就像加了油的汽車,人生的路會跑得更遠。

2.為心靈建了一間養成學校。今天社會的物質生活都提升了,而我們的心放在哪裡?如果安住在寶蓮寺這一朵清淨的蓮花裡、這個清淨的學校裡,心靈的知識會不斷的成長。

3.為徐州建起了一座高檔的百貨公司。寶蓮寺的建設,不是在花草樹木、亭台樓閣,而是精神的財富、精神的內涵,增添了我們人生未來的意義。

4.為觀光、生活、聯誼建設了一個聚點。徐州很美,有了寶蓮寺,大家站在蓮花的邊上,清香撲鼻,可以說心曠神怡。朋友、同道相約到這裡參拜、參觀,可以增加更多的情誼。(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月

・大師指導編著的《金玉滿堂》教科書第二套,由佛光文化出版。

・大師著作《佛光山開山故事》由佛光文化出版。

十月一日

・大師於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分別會見宜興紫砂雕塑大師陳建平伉儷、西渚鎮副書記錢靖女士一行四人,以及宜興市委書記王中蘇、江蘇招商局局長李志浩主席、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心澄法師、宜興市婦聯主席宗翡女士等人。


宜興紫砂,國際聞名,是世界唯一,可以直下承擔。今後可以選出中國四大才子書的人物或中國歷史名人,做為雕塑作品。未來也可以到台灣佛光山舉行展覽。(二○一二/十/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月二日

・大師於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會見江蘇建設廳廳長陳建平、雲湖景區建設辦公室主任金新華局長。


雲湖可以建設無障礙空間,規劃路線要讓人不走回頭路,不會浪費時間;好比人生不走回頭路。心比身體重要,心可以發電,心有力量,心能點亮信仰,心是工廠;好的心是好工廠,能出產好的東西、好的品牌,就會受人歡迎。學佛修行,其實很容易,往好處想、往正面想、往光明面想,人生自然能走向光明的坦途。(二○一二/十/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月六日

・大師應邀出席於佛陀紀念館舉行的「百畫齊芳──百位畫家畫佛陀紀念館特展」記者會,有藝術家李奇茂、陳銀輝、倪朝龍、梁丹丰、周澄等兩百多位藝術家與會。


佛教的「阿彌陀佛」,代表了無量壽、無量光。阿彌陀佛的光明,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就如同各位藝術家,可以把世界最美好的,畫進你們的畫裡,流傳全世界,也是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

我們的百年地宮收藏都是硬體文物,不易腐壞,可以長久保存的。各位畫家的作品,除了展出以外,未來不收在地宮裡,會收藏在我們寶塔的天宮裡。天宮有五十六個,每一層都能收藏許多珍貴的文物,將來會開放給大眾參觀。(二○一二/十/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光山為「佛光山二○一二年第十四期菩薩義工研習營」一八○位義工開示。

佛教裡的義工很多,像是釋迦牟尼佛,他也是義工;佛陀為求佛道,連國王都不要做了,為了弘法利生,也沒有拿過一點待遇,是全年無休的義工。佛教的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等諸多菩薩、大阿羅漢也都是義工,沒有薪水,只有服務。

做義工,有義工的樂趣,服務為快樂之本。不過,義工要建設觀念,你不能家庭不顧,我來做義工,那不行,義工是要行有餘力,再進而參與,這樣才能皆大歡喜。

在寺廟裡面做義工,寺廟叫我吃飯了,就大方的吃;寺廟給我獎勵了,就歡喜接受;不可以只顧做事就好,不好意思接受寺廟給你的待遇。因為佛教有一句話,施者、受者,等無差別。布施的人和接受的人,是一樣的功德,無需要掛礙。(二○一二/十/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月七日

・大師於佛光山會見「一期一會二○一二年佛光緣藝術家聯誼會」二百多位藝術家。


佛教講:「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念,影響你在一天當中,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所以,要有「人間佛教」,讓大家學習在生活中如何讓心清淨?讓人間成為天堂。世間上的生命,要靠表現,有的人雖死猶生,像是文天祥「浩然正氣」長存;而藝術代表一個國家的文化生命,也是可以長留世間,永恆存在。(二○一二/十/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南屏別院所邀請的高雄地區十一間宮廟十四尊神明及信眾。

這一年,有多所宮廟的神明,包括媽祖、三太子、王爺、元帥、溫府千歲等等,都說要來佛陀紀念館禮拜祂們的「老大」─佛祖。我一聽,非常歡喜,特別囑咐弟子要熱烈歡迎,並且讓祂們與佛陀排排坐。所謂「佛道一家親」,佛陀紀念館如大海,我樂見各宗教神明、信徒的到來,讓人間的和諧、尊重、包容,在佛陀紀念館實現。 (《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宮廟神明與佛陀結緣很好,如同我和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來往做朋友,各宗教都可以和佛教融和。宗教界團結,就是力量,希望未來每年舉辦「宗教大會師」,邀請菩薩、羅漢、神明,一同來佛陀紀念館「神佛大會」。(二○一二/十/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詩人愚溪、普音文化發行人楊枝梅、《新原人季刊》總編輯戴筱琴、作曲家盧亮輝等一行六人。大師表示:人生雖是剎那、剎那,懂得一剎那,就是永恆。

【註】愚溪先生致贈歷時兩年完成、歌詠大師的詩歌卷軸三幅,並希望將此創作成約九十分鐘之交響樂,詞、曲等版權將全數贈予大師。大師以一筆字「般若性海」及「雲水三千」回贈。

十月八日

・大師於佛光山傳燈樓為叢林學院男、女眾學部學生十六人主持剃度典禮。


出家,在世俗人的眼光看,好像一定有什麼不如意。其實不是!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不過出家也要有出家的福德因緣和條件,你要能守清規、能守戒律、能發廣大的心,你要有慈悲的念頭,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別人做不到的,我們出家人可以頂天立地,沒有什麼不能完成。所以,出家你們當然先要感謝父母、感謝社會、感謝常住給我們的因緣。未來修行路上,要學習生活在大眾之中,要時時提起正念,自我提醒「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二○一二/十/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月九日

・應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肇隆之邀,大師於永慶紀念公園植下一株肉桂樹,並說偈語:「地水火風四大種,樹木花草好因緣;天地日月同生長,長庚醫院慶太平。」大師表示:陳院長是國家之寶、世界第一的「換肝之父」,對人類生命的貢獻巨大,令人讚佩敬重。

十月十一日

・大師出席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辦的「二○一二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開幕典禮,適逢佛光會成立二十週年,發表主題演說「幸福與安樂」,提出通往幸福安樂的四條道路:一、涵養知足淡泊的性格;二、擁有慈悲包容的心胸;三、學習提放自如的灑脫自在;四、圓滿無私無我的人格。有副總統吳敦義、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余聲清、翁詩傑、中華總會監事長趙麗雲等五大洲近百個國家地區、近三千名代表與會。


佛光會成立至今,整整二十年,在大家努力下,已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人間佛教不重視權威,主要是讓大家行佛;佛教不只是談玄說妙、說空話,而是希望大家真正去實踐。佛教過去男女不平等;僧眾、信眾也不平等。其實,大家都同樣具足佛性,都是一樣的平等,這是我們推動人間佛教的願望。(二○一二/十/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月十三日

・大師應邀出席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行,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與天下文化合辦的「前進的思索」典範人物論壇。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王力行主持,與《聯合報》顧問張作錦、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及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一同對談,現場兩千人與會。


如同論壇主題,人要「向前行」。很多人剛到佛陀紀念館參觀,車子開進館區,不曉得前方還有沒有路,因為找不到停車位而著急不已;但加上「向前有路」的指標後,民眾就知道可以向前開,更可以看見全館的風景。

人生要向前行,才有未來。我們所謂「人間佛教」,是佛陀提醒我們,要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找到我們的心。心裡的寶藏與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就是人間佛教帶給我們最大的利益與力量了。    (二○一二/十/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光山會見來山參加「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董座追思紀念月活動—醫務專科主任共識營」一行人等,有院長陳肇隆、副院長莊錦豪,以及張明永、林孟志等專科主任一百二十人。

身體的疾病,需要醫師來救治;但貪欲、瞋恨、愚痴、我慢、嫉妒、疑惑等心病,還需心藥來醫治,佛法就是最佳的心藥。心能轉境、心能轉物,世間力量最大者,就是人心;醫師可以給人信心、給人鼓勵,讓病患放下患得患失的心,身體更容易痊癒。(二○一二/十/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月十七日

・倫敦佛光山住持覺如法師,代表前往英國白金漢宮,致贈大師一筆字「仁政仁心」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恭賀女王登基六十年,由白金漢宮總書記Christopher Sandamas先生代表女王接受。

十月廿一日

・大師前往日本本栖寺,主持日本地區「二○一二年甘露灌頂千人三皈五戒法會」,共有千名信眾參加。

十月廿三日

・日本京都佛教大學舉行創校百週年紀念慶典,大師親題「百年吉慶」一筆字作為賀禮,由慈惠法師代表出席於京都佛教大學鷹陵館舉行的慶祝典禮,並與佛教大學前理事長水谷幸正及現任校長山極伸之會面。

十月廿六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大陸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先生等一行十人,有國台辦交流局副局長王冰、政務委員楊秋興等人與會。

十月廿七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群馬縣涉川市長阿久津貞司、涉川伊香保溫泉觀光協會會長大森隆博等一行九人,由滿潤法師日文翻譯。


佛陀紀念館的建築是「無我」的精髓,佛陀紀念館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社會大眾、是世界人民的,更是人間佛教的體現。明年預計在日本群馬縣涉川市的涉川市綜合公園,舉辦「國際趣味競賽運動會」,並廣邀全球佛光人共襄盛舉,期盼當地政府予以相關的協助。(二○一二/十/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光山會見北京市政協副主席沈寶昌率領北京市中華文化藝術赴台考察團等一行十八人。

大師表示,佛陀紀念館現正展出百位畫家畫佛館的作品,從事文化藝術的工作很辛苦,一幅畫要融入世界,功力不簡單。中華文化淵遠流長,是因為有敦煌藝術,若沒有雲岡、龍門等石窟的雕刻及壁畫,中華文化難以保存,所以佛教不只是宗教,也是文化藝術的一部分。我們佛陀紀念館,既不燒香,也沒有拜墊,不重宗教形式,而是透過文化、教育及藝術,讓來佛陀紀念館的人自我心靈淨化與昇華。(二○一二/十/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一月一日

・大師出席於佛光山成佛大道前舉行的「二○一二年雲水書車、雲水護智車灑淨典禮」。之後,又於十一月九日,台北河濱公園主持「雲水書車行動圖書館」剪綵授旗啟動儀式,在教育部長蔣偉寧授旗下,共有五十部雲水書車及八部雲水護智車,共同宣誓啟程。與會者有政務次長林聰明、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高希均、圓神出版社董事長簡志忠等人。


天氣有時候佛光普照,有時候法水遍灑。今天法水遍灑,很適合雲水書車的灑淨典禮。因為雲水書車,就是要像雲那樣流動,像水那樣涓細川流,把書香滿人間,讓佛光法水普照。

雲水書坊的立意,就是要讓知識、光明和幸福四處流播,為社會帶來更多幸福與安樂。不僅是書籍的布施,更是智慧、光明與幸福的布施。所有護持功德主的大願心,值得感佩。

佛教是個重視閱讀學習的宗教,閱讀可以改變人的一生。現在台灣的偏鄉教育資源嚴重欠缺,台灣未來的希望,應該從守護偏鄉著手,讓兒童、民眾培養閱讀習慣。車輛、書籍數量雖然有限,然而信眾的愛心與願心,卻可以化有限為無限。(二○一二/十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為了提倡全民閱讀,二○○七年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成立「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去年(二○一二)全台更有五十部雲水書車,結合衛教功能的「雲水護智車」,由教育部長蔣偉寧先生授旗,正式啟動全台巡迴了。期許這五十部書車,如海鷗展翅飛翔,將書香帶到偏遠鄉鎮,讓人人擁有知識的軟實力;倘若有人願意發心護持,或捐書、或護車,或擔任變魔術的義工叔叔、講故事媽媽等,都非常歡迎大家一同參與。(《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十一月二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團長遲小秋、副團長包飛、黃京平等一行四十人。大師表示:中華傳統的四維八德,都展現在戲劇中,對保存中華文化、淨化人民的心靈,有很實際的功勞。有台灣傳統倫理協會陳孝中理事長與會。


京劇很深、很高、很專,現在的京劇先要教育、傳播,要有教師,傳播一系列簡單的常識,讓大家生起興趣,大家就懂得京劇的趣味。就好像是佛學,無論講得多好,對方還是不懂,因為他不懂基礎義理。

京戲的命運跟佛教很類似,佛教因為義理深奧,有段時間就慢慢地不那麼普遍,很多人不了解佛教;而京劇曲高和寡,內容很深、很專,觀眾也不像過去那麼普遍。

各位是真正在為中華文化播種,將中華傳統的四維八德,展現在戲劇中,對保存中華文化,淨化人民的心靈,有很實際的功勞。(二○一二/十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一月三日

・大師應東海寺住持圓照法師之邀,前往屏東縣滿洲鄉佳樂水,出席東海寺落成開光典禮。


佛寺是人生的加油站,內心慈航的一盞明燈;你在社會上服務,受到挫折,感到疲倦,走到佛祖的面前,可以為你的人生加油,前途會走得更遠。

東海寺位在墾丁國家公園佳樂水風景區旁,有水、有人、有文化,就有生命、財富,未來必定佛光普照,法水長流。(二○一二/十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光山,與「ANHN第十屆亞洲新人文聯網」與會學者,暨佛光山創辦的四所大學校長(佛光大學楊朝祥、南華大學林聰明、西來大學吳欽杉、南天大學John Loxton),以及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所長熊秉真、成大文學院院長賴俊雄、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副院長戴一峰、南京大學劉俊等人「素齋談禪」。大師表示:世間上,每個人都要尋找自己,尋找我們的心;能找到心,就能改變自己。

・大師於佛光山,與全國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近五百人開示:讀書是自覺教育,讀書是知識,讀書更是智慧,終身讀書,是為了做人。

十一月四日

・大師出席於佛光山如來殿為「佛光山二○一二年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會」二千位戒子開示。


受持五戒可以增加品德、安樂、平安,讓自己正派、正當。「五戒」是做人的根本,如果犯了世間法,就會被關在牢裡,就會失去自由;因此,受戒才是真正的追求自由民主。

受戒後回到家庭裡,要多經常開口讚美家人,學著凡事多忍耐。佛教的菩薩,沒有一個不忍耐的,所以不要作口舌之爭,要用感動的方法改變別人。(二○一二/九/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一月六日

・大師於佛光山電視中心,分別為澳洲墨爾本「有寺」開光致辭,及為「南天大學」第一屆畢業生開示錄影。


「尔有寺」,意思就是「我有寺」,我有道場,我有道行。「尔有寺」對墨爾本的大家,有很重要的因緣。道場不但是大家心靈的加油站,更是一所學校、一處百貨公司,未來大家要經常親近、護持。

我們四所大學,橫跨三洲:亞洲、澳洲、美洲,能讓青年學子遊走各洲,學習各種文化知識。南天寺有會議室、禮堂、教室,本身也是一所大學,所以南天寺、南天大學,相互助緣,未來前途無限。(二○一二/十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應邀前往南屏別院,為七百餘名參加藥師法會的信眾開示。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他認為,人間佛教應該重視現世的安樂富有,因此五十年前在壽山寺即倡導「藥師法門」,每年藥師佛誕均啟建藥師法會,至今正好屆滿五十年,南屏別院因此擴大舉辦,以茲紀念。

壽山寺從五十三年(一九六四)落成,就舉行藥師法會,直到今年,這個藥師法會已有五十年的歷史了。現代人求平安、幸福,可誦《藥師經》、念藥師佛名號,透過藥師佛的加持而得到歡喜與快樂。

人生最大的兩個問題,一是生存,一是死後。藥師佛可幫忙解決生存困境,滿足我們求取光明、智慧的願望;阿彌陀佛讓我們未來有個歸宿,有西方極樂淨土讓我們修行。

修行最重要的是「心靈的燈光」要亮起來,無論做人、做事或說話,都要有佛法、禪味。我們每個人都要做自己的雕塑師、醫師、貴人─雕塑自己、與病為友、做自己的貴人。無論是身體或心理出現病狀,都要能自我覺察、了解,身體疾病找醫生治療,心病找佛祖,佛祖是大醫王,能讓大家身心安樂。(二○一二/十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一月七日

・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蘇友辰,陪同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三人到佛光山拜訪大師,感謝大師在十六年前至獄中探視並給予鼓勵,為他們伸張正義。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並給予開示。


「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心中的仇恨要消除,不要覺得冤枉、委屈,遲來的公道與正義,在法律上是很好的示範,因為真理是最後的勝利。

一個人心中有愛、有慈悲,就沒有敵人;要用愛去面對過去的仇恨,發慈悲心做對世間有貢獻的事。希望在未來的生命中,大家能夠不再受到傷害和委屈,未來更平安輝煌。(二○一二/十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二○一二年十一月七日,中午十二時三十分,由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蘇友辰律師,帶領著二十一年來幾度在生死邊緣徘徊、歷經風雨,而終於宣判無罪的三位年輕人,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來拜訪我。因為在一九九六年的一月十五日,我曾經到監獄裡面去探望、並勉勵他們:「把坐牢當作閉關修行。」當時的一句話,增加了他們對未來的一點希望,如今終於獲得平反,獲得正義與自由,因此特地來山表示感謝。(《百年佛緣.社緣篇2.我的監獄弘法》)

【註】一九九一年,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等三人因案被判死刑,三人不服,一再鳴冤上訴。一九九六年大師曾至獄中探視,並給予鼓勵。二十一年後案情逆轉,三人改判無罪獲釋,故於今日特別上山感謝大師。

十一月十一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三樓,會見贊助美國西來大學獎學金的功德主王家培伉儷,並為同行的親友二十三人開示。


佛恩不忘報,就不會灰心;修行要證道,就能不失望。

人生要不斷地進步,光是有得吃、有得住還不夠,格局要再高一點,才能超脫。這世間一切都會影響我們的人生,如果我們心裡沒有許多的罣礙,月明月暗不計較,風也好雨也好,不動心,便是人間好時節。(二○一二/十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佛光山傳燈樓,會見大陸國務院劉大鈞政協一行八人。談到佛教與教育,大師表示,教育很重要,因為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氣質,讓人懂得成為「人」。大師尤其強調,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法,佛教能幫助政府維護社會秩序,提升人民道德,讓每個人身心安定,讓國家社會和諧富強。

十一月十六日

・大師應邀前往泰國曼谷蒙天河畔飯店,出席國際佛光會泰國協會主辦的「供僧法會」。有九十四歲法宗派副僧王Somdejpramahaweerawong、大宗派副僧王Somdejphaphuttachinnawong 帶領各寺住持與會應供。


有人說,南北傳的佛教不同。但在我看來,南北傳佛教,共同信奉的是一個佛陀、三法印、四聖諦,彼此應該沒有不同。佛教流傳,如果派系分別太多,就會削減力量,假如相互尊重,都是佛陀的弟子,團結合一,會發揮很大的力量。(二○一二/十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出席於泰國曼谷蒙天河畔飯店舉行的「泰國弘講大會」,為與會的僑界領袖、台商代表、駐泰漢傳法師、僑胞、泰國信眾等一千二百人開示,由妙慎法師泰文翻譯。

佛教徒對三寶要信仰,對五戒要受持。

其實,佛祖並不要我們皈依,主要的,是要皈依自己的心;能夠找到自己的心,才能認識自己。一個人懂得把自己當成是佛,人生就能展現不一樣的價值。

過去佛教都是侷限在寺院裡,甚至走入山林;現在佛教走到人間,融入社會。佛教應該要從山林到社會、從寺院到家庭、從出家到在家、從講說到實踐,為社會救苦救難,這就是人間佛教。(二○一二/十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

・大師獲澳門大學頒授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因大師前往馬來西亞弘法,不克出席;澳門大學表示,將擇日專程到佛光山頒贈。

澳門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給我,徒眾說這是我第十三個榮譽博士學位。其實,我一生從未進過學校,沒有領過一張畢業證書,這些都是來自叢林「以無理對有理,以無情對有情」的教育養成。想我一介僧侶,盡己之力,投身佛教事業,與其說今天我為大家所肯定,不如說是海內外所有佛光人,大家共同為人間佛教努力的成果所獲得。(《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註】後於翌年(二○一三)一月二十一日,澳門大學校長趙偉博士,特別親臨佛光山,代表校監崔世安博士(澳門特首)頒授。

十一月十七日

・大師前往新加坡,與新加坡副總理張志賢共同主持新加坡佛光山主辦的「星雲大師傳燈展」開幕典禮,為近三千名與會信眾開示,並贈送「至真至善」一筆字予張志賢副總理。


忙是營養,忍是力量。「忍」可以作為在家修行的第一步。忍不是吃虧,不是消極忍受;忍是力量、智慧,而生命在世間要有力量,要有智慧才能存在。「忍」促使人們進步,也能化解問題,讓壞的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好的事情則可以昇華。(二○一二/十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一月十八日

・大師於新加坡室內體育館主持「二○一二年三皈五戒暨為社會大眾祈願祝禱法會」,有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許文遠出席,逾二千位民眾皈依三寶與受持五戒,上萬信眾與會。大師勉勵大家,要時時提起「我是佛」的自覺,學習佛陀的慈悲智慧,進而行佛,實踐菩薩道。

十一月十九日

・大師出席新加坡佛光山與《新明日報》聯合舉辦的「幸福與安樂──當代社會需要的法門」座談會,由《新明日報》執行編輯朱志偉主持。有新加坡兩位曾榮獲「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的媒體人林任君、郭振羽及現場與台下聽眾數百人參加。


人文社會的關懷,不僅是別人來關懷我,更要自問如何關懷他人。新加坡不大,人口也不多,若人人都能從愛自己、愛社會、愛國家做起,這片土地終能成為現世的人間淨土。(二○一二/十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一月廿二日

・大師前往馬來西亞,出席東禪寺舉辦的「人間佛教座談會──當代社會需要的人文關懷」交流會,由《星洲日報》副總編輯兼時評人鄭丁賢主持。馬來西亞馬魯里宣恩堂牧師王福、基督教信仰的大馬著名女高音卓如燕、馬來西亞畫家李健省以及近百位馬來西亞中文媒體、電視台、電台主管及記者與會。


記者需要對社會有使命感,對社會公義有責任感;讀者要尊重記者,尤其年輕記者,更需要大家的鼓勵。

大馬多元社會與民族要團結,好比五根手指頭,合起來就是一個拳頭;族群之間要異中求同、同中存異,團結才會更有力量。(二○一二/十一/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於馬來西亞東禪寺,接受馬來西亞Astor電視台、988電台訪問。大師表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朋友、報紙、電視台等,都是我們的老師。

・大師在東禪寺,會見全馬各地近百名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馬佛青)領袖、資深佛光人及媒體工作者。大師表示,無論哪個佛教團體,都應該要彼此交流,相互合作,這樣佛教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十一月廿三日

・大師由東禪寺住持覺誠法師隨侍,前往馬來西亞首相署,拜會首相拿督斯里納吉(Dato' Seri Mohammad Najib bin Tun Haji  Abdul Razak),雙方針對「宗教和諧」及「馬來西亞現況」,交換意見。拿督斯里納吉表示,很高興看到維持種族及宗教和諧的活動在馬來西亞進行,並預祝大師弘法活動成功。大師則贈送首相一筆字「吉星高照」。

十一月廿四日

・大師於馬來西亞雪蘭莪莎亞南體育場主持「二○一二『大馬好』星雲大師五十年弘法回顧──三皈五戒暨為社會大眾祈願祝禱法會」,有四萬名信眾皈依,五千人受戒,逾八萬名信眾與會。


過去我曾多次到新馬泰訪問,距一九六三年第一次的到訪,也剛好五十週年了。我對當地信眾求法的熱情、擁護佛法的教性一直念念在心,特別是弟子覺誠,號召新馬佛光人、佛教徒,在新加坡國立室內體育館舉行萬人盛會以及馬來西亞莎亞南體育場八萬人的弘法大會,大家共同為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祈願祝禱,我不禁想,這哪裡是我主持?這法宴是所有與會的護法大眾所成就的啊!(《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十一月廿七日

・佛陀紀念館獲頒第十三屆「國家建築金獎」文化教育類金獅獎,由佛光山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得法師,代表前往台北國軍英雄館領獎。有副總統吳敦義、立法院長王金平、行政院長陳沖、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等人出席。


承蒙國家建築金獎甄選委員會,看到我們提倡文教、回饋社會的努力,頒給佛陀紀念館「一○一年文化教育金獅獎」的肯定。(《百年佛緣・二○一三年新春告白》)

【註】「國家建築金獎」甄選委員會執行長馮智能表示,國家建築金獎自創辦至今已第十三屆,以往都是商業型態的獎項,參選單位都為營利事業單位,而主辦單位有感於社會責任及回饋社會,因此今年多加了具有公益性、文化性的「文化教育類」金獅獎,以獎勵具公益性質的非營利事業建築單位。

數度造訪佛陀紀念館的馮智能表示,佛陀紀念館不收門票、連停車都無須費用,令人驚訝;全館對佛陀的介紹詳盡周全,充分具備了教育性及文化性。尤其在評鑑過程中,又有國際佛教促進會慧炬法師全程導覽與說明,這些都是佛陀紀念館獲獎的原因。

十二月一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出席「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舉辦的第四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暨第二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並擔任頒獎人。新聞傳播獎終身成就獎由《聯合報》副董事長劉昌平獲得,文學星雲貢獻獎由詩人瘂弦獲得,現場兩千人與會。


台灣的水米,孕育我成長,我要報效社會。尤其出家人更應該代表佛教,為社會做有意義的事,因此公益信託基金陸續舉辦各種獎項,為社會付出貢獻。獎很小,得獎人的用心很大;期待所有得獎者,透過文字功德,獲得好福報,那才是最大的獎,才是最好的功德。(二○一二/十二/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應邀出席吳榮賜「中國四大名著經典人物雕塑世界巡迴展」開幕記者會,有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屏東科技大學校長古光源及教授謝義雄等人與會。

青少年時期,我的老師除了報紙以外,就是四大才子書,就像是有四本課本在教導我。

所有的歷史人物,都能教導我們,像是關雲長的義氣、孔明的智慧;就連《西遊記》中的孫悟空,都能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心。

四大才子書裡的忠孝仁義精神,突顯出做人處事的道理,有助於智慧成長,這也是舉辦巡迴展的目的。(二○一二/十二/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二月二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江蘇省鎮江市市委書記張敬華率領的鎮江市考察團一行四十八人,有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張慶生、鎮江市台辦張明、金山寺方丈心澄大和尚等人與會。心澄大和尚表示,佛陀紀念館是他所見過最莊嚴、最具有佛教精神的建築。

十二月三日

・大師於佛光山如來殿,為參加「佛光山二○一二年萬緣水陸法會」的二千餘位信徒開示。


修行的人,和不修行的人,分別在哪裡?不修行的人見境心轉,有修行者心能轉境。我們是為水陸法會來的,不是為床鋪來的。修行不要計較各種的待遇,像是吃、住等問題,也不要跟人比較,無論在前面拜,還是在後面拜,功德都是一樣的。寶布施有限,法布施沒有限量。在佛教裡面,施者、受者,功德等無差別。你們來布施供養,我接受你們布施,我們的功德都是一樣的。我倡導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強調趣味的人生、歡喜的人生,人間佛教就是要幫助大家,建設快樂幸福的人生。(二○一二/十二/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二月四日

・來自泰國、孟加拉、韓國、印度拉達克、台灣等國家地區的佛教代表四十九人,於參加台灣慈航基金會承辦的「世界佛教青年領袖高峰會」後,到佛光山參訪。大師於傳燈樓會見,期勉大家要有「佛教靠我」的承擔力。由滿和法師英文翻譯。


佛教需要青年,我們信仰佛教,要能有「佛教靠我」的承擔力。……學佛就是為了找心,能找到自己的心,就能找到佛陀。念佛就是念心、修心,念佛當下能洗淨煩惱三毒,讓心中的佛性自然顯現。(二○一二/十二/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二月九日

・大師出席由《旺報》、佛光山合辦的「二○一二年華文媒體高峰論壇」,並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主講「媒體的社會責任」。有中央電視台、《上海文匯報》、《南方都市報》、《香港文匯報》、《亞洲週刊》、《新明日報》、鳳凰網、海峽之聲等,大陸、台灣、新加坡、香港重量級媒體主管參加。


媒體是人民的老師。我從小沒機會進學校,報紙就是我的老師,從報紙看到整個世界。所以,媒體是我們的老師,值得我們尊敬。

媒體是人與人之間的通道橋梁。政府有很多事要告訴人民,要透過媒體;人民有很多的建議要向政府申訴,也要透過媒體。所以媒體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橋梁,要有負起社會責任的自覺。

媒體是兩岸和諧的推動者。兩岸之間很多的意見,需要溝通,因此需要媒體推波助瀾。媒體對於兩岸和諧的推動發展,應該要做最大的貢獻,讓兩岸互相了解,共同攜手,走向未來。

媒體是未來歷史光輝的起點。我們身處大時代,有多元化的新聞,媒體對於這許多新聞要能取捨,內容要正派、有教育性,要能名留青史,對子孫能交代,對世界未來有使命感。(二○一二/十二/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二月十一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新華通訊社副社長周樹春、新華社新聞研究所所長雷中原,以及遼寧分社社長馬義、海南分社社長王進業等一行八人。周樹春副社長讚歎大師為促進新聞傳播而設立真善美新聞獎,以各種方式推動社會和諧與進步;而新聞是追求真理,傳播美好和善良,與人間佛教的理念不謀而合。

十二月十四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大陸公安部副部長陳智敏、公安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剛等一行二十五人。


佛法可補法律所不足的地方,法律制裁於已然,佛法可防患於未然。一個國家的管理,重點不在於「以法制人」,而是用心管理,讓人民身心能安定。人民要學會自覺,就好像佛教的因果觀念,就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二○一二/十二/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二月十五日

・大師出席於佛光山如來殿舉辦的佛光會中華總會「二○一二年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八屆「理監事會議選舉授證頒獎典禮」。有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中華總會副總會長丁守中、佛光會監事長趙麗雲、理事長潘維剛及現場二千餘人與會。


每次選舉,都有人上台、下台,大家要用平常心看待。榮譽總會長吳伯雄也曾說過,擔任政府官員都有上台、下台,但是做了佛光人,就永遠不下台了。

人生要能大能小、能進能退、能前能後,才能夠無所不能。

世間最寶貴的,就是將真理、歡喜、幸福布施給人,這種工作最神聖。人間佛教一定要從山林走進社會,從寺院走進家庭,從僧侶走到信眾,從講說走到服務。

佛光人組織佛化家庭,家庭就是寺院;佛光會從會長、督導長到檀講師、檀教師,就是從僧侶擴展到信眾。佛光人要行佛,就是要服務,今後的世界,就是為民服務的世界,為民服務才能存在,才不會被淘汰。(二○一二/十二/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二月十九日

・大師於佛陀紀念館,會見日本群馬縣知事大澤正明等一行十三人,有片品村觀光協會局長倉田剛、群馬縣企劃部部長反町敦、群馬縣產業經濟部觀光局局長安藤美喜夫、群馬縣議會副議長星野寬等人與會,由慈惠法師日文翻譯。


群馬過去發展農業,現在應朝向觀光業發展,觀光業是無煙囪的工業。現在佛光山在群馬伊香保建「法水寺」,希望今後能與群馬多聯誼來往,不僅是台灣人,更要把世界有緣人都帶到群馬。今後有佛光普照,讓全世界都知道群馬。(二○一二/十二/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二月廿五日

・大師於佛光山,為連雲港新晨藥業公司總經理孫緒根所帶領的醫療界專家,包括徐州醫學院麻醉學院名譽院長曾因明等一○五人開示:「悟」是一個境界,不是知識所能了解;自己「悟」了,智慧就會增加,心中也多了一分慈悲,看待事物心態也會不同。

・大師出席佛陀紀念館落成週年慶系列活動──「佛陀紀念館落成週年法會暨鐘鼓樓啟用典禮」,與海內外近萬名信眾,共同見證全台最大梵鐘與植物纖維鼓正式於鐘鼓樓啟用。


為了佛陀舍利,所以創建佛陀紀念館。感謝大家對佛陀紀念館的肯定,不但參觀佛陀紀念館的人很多,連神明都來拜佛;無論是大陸人士、學校、親子旅遊,都會選擇到佛陀紀念館一遊。希望佛陀紀念館能成為台灣的地標,能因佛陀紀念館而讓全世界都看得到台灣。

高雄陳菊市長日前帶著一級主管來到佛陀紀念館,並允諾會在過年前協助我們完成佛光大道的工程。我也為佛光大道到佛陀紀念館的候車亭前寫下對聯:「一山七眾創淨土,四聖八塔禮如來。」佛陀紀念館之所以能完成,完全來自十方大眾的發心護持,如今創下千萬人遊佛陀紀念館的新紀錄,這份歡喜也要與大眾分享,希望大家經常來佛陀紀念館,把歡喜、吉祥、平安帶回家!(二○一二/十二/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二月廿九日

・大師應邀出席「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舉辦的第一屆「星雲教育獎」,並擔任頒獎人。有副總統吳敦義、現任及歷任教育部長蔣偉寧、楊朝祥、黃榮村、鄭瑞城、吳清基,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等人出席,現場近兩千人與會。


教育就是營養,國家、團體及個人,要有成就,都要從教育著手。教育不在多,一句話、一個字給人助緣,也很重要。教育不一定要老師來教,要從自我教育開始,能自覺要給人接受,要勤勞、服務、待人有禮貌,做事負責任,自己對人生負責,就會有辦法。

我們設立這個獎,獎金雖然不多,但心意無限,希望受獎者能感受到各方人士的鼓勵。(二○一二/十二/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大師應邀出席在「大覺堂」舉行的佛陀紀念館落成週年慶系列活動──「為佛陀紀念館發心者祈福法會暨功德主會」,一連二天,分別為南區、北區、中區等近四千位信眾開示,勉勵大眾要立足台灣,放眼全世界,希望大家繼續為佛教發心奉獻。

佛陀是大覺者,因此這裡叫做「大覺堂」,希望大家能跟覺悟的佛陀相應。

明年農曆大年初一,佛光大道將啟用,整條路連接佛光山與佛陀紀念館,也將舉辦提燈遊行。從大雄寶殿出發,經由佛光大道至佛陀紀念館,一路上還有施茶亭,讓大家可以喝茶休息,也讓大眾有機會發心奉茶,施與受皆有功德。

將來年長的信眾,也能在本山出家,不必就讀佛學院,就可以在福山寺及旗山禪淨中心出家修道。

佛陀紀念館落成一年多以來,連神明也歡喜來拜佛,未來大家可以發動當地宮廟,一同來佛陀紀念館禮佛。也希望大家要放大眼光,立足台灣,心懷大陸,放眼全世界,繼續為佛教發心奉獻。(二○一二/十二/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十二月卅一日

・大師出席佛陀紀念館落成週年慶系列活動──「千家寺院回佛陀紀念館」,為與會的百家寺廟各諸山長老及信眾兩千人開示,由慈惠法師台語翻譯。


佛陀紀念館是千家寺院、百萬人士興建的,佛陀紀念館是屬於全佛教、十方信眾所共有,大家回到佛陀紀念館,就是佛陀紀念館的主人。

佛陀是世界性的人物,不管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徒都認識佛陀;讓全世界知道佛陀的人,都能認識台灣。

佛教從出家眾分燈至在家信眾,從講說到生活的服務,佛教要能廣大包容。佛教將來是否會滅亡?就看僧侶持戒是否清淨?寺院僧伽是否有受教育?生活行為是否有威儀?

中國佛教從太虛大師、印順長老、慈航長老、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他們都推行人間佛教,佛教的慧命才會延長。因此,未來我們要發心,繼續推動人間佛教。(二○一二/十二/大師弘法行程摘要)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