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03 一九八四年

民國七十三年 五十八歲

一月

•大師前往美國,除了關心西來寺建寺事宜,並接受「中華之聲」廣播電台邀請,製作《佛光普照》廣播節目,每日播出半小時,深受當地華僑歡迎。

•佛光山慈悲基金會及各別分院,分別展開「冬令救濟」、「施診醫療」、「友愛服務」等各項慈善關懷活動。


一月分,佛光山慈悲基金會以冬令慰問車,至大樹鄉所屬十八個村莊,慰問貧寒及傷殘民眾,並各贈毛毯及其他日用品;嘉義圓福寺舉辦冬令救濟,發放賑濟品;普門寺信徒廖林水玉居士,捐贈本山施診醫療隊巡迴救護車;普門寺「友愛服務隊」本年度擴展社會慈善、救濟、福利等服務,總名為「友愛中心」;佛光山施診醫療隊自八月起,由每週一日增加為每週五日,至各地巡迴義診。去年春節,也在龍亭內,設有終年免費的施茶服務。‭  ‬(《百年佛緣•一九八五年新春告白》)

【註】為了發揮互助友愛的精神,佛光山慈悲基金會及台北普門寺、宜蘭雷音寺等各別分院都設有「友愛服務隊」,定期或不定期的到育幼院、教養院、養老院、仁愛之家,以及至孤苦無依老人、行動不便殘障者居處服務。工作內容包括:居住環境清理,為老人、殘障者盥洗、洗頭、剪指甲、油漆、縫補衣服、增添日用物品等,並教他們念佛修行。

二月十日

•佛光山台北普門寺舉辦「供佛齋天」,大師親臨開示供佛齋天的意義與功德。適逢德國國家電視公司來台拍攝《佛教在台灣》紀錄片,新聞局特別安排到普門寺拍攝法會盛況;莊嚴的法會令一行人等深受感動,連聲讚嘆佛教偉大。

二月十九日

•巴拿馬第二電視台《新聞評論》主持人路易斯卡里歐,在新聞局黃洪海及華視採訪組人員陪同下,專程到佛光山拍攝,主要以「佛光山的精神特色」為呈現重點。另外,智利第十三電視台及《讀者文摘》等各國媒體,也先後派記者專程採訪、報導佛光山,顯見佛光山的建設與弘化,已普遍受到國際人士所肯定。

三月三日

•佛光山召開「信徒會員代表大會」,由大師主持。會中決議每年農曆二月一日舉辦「信徒香會」,並且訂定信眾組織辦法,凡是佛光山會員信徒,皆應在完善的人事制度下,與僧眾共同為佛教努力。

三月十一日

•一連十天,大師在高雄普賢寺宣講《六祖壇經》。隨後又於四月六日起,以同樣的講題在台北普門寺講說十天,圓滿日(四月十五日)並主持「普門寺落成法會」及「皈依三寶典禮」。

三月廿九日

•蘭嶼陸軍勵德訓練班班主任賀紀林先生,為感謝大師在去年發動信徒協助該單位設立簡易佛堂,恭立觀世音菩薩聖像一尊,讓受訓弟兄得以共沐佛恩,特地攜帶感謝狀到佛光山,向大師表達感謝之意。


蘭嶼陸軍勵德訓練班班主任賀紀林先生,因為有感於各種教育方法當中,以佛教教育法最為上乘,曾於去年致函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略以「本單位地處偏遠離島,專收軍中不良青年,經長期輔訓後,使其氣質變化,重新成為良兵良民。……近因常與信徒相談,知我佛普度眾生,實非課本教授所能及,因此擬設簡易佛堂,供奉觀世音菩薩聖像一尊,使受訓弟兄能面對我佛靜坐思悔,藉我佛大慈大悲感化之力,使其能重新做人。……」

事經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發動台北普門寺信徒共同捐贈觀世音菩薩塑像一尊,設立佛堂,提供勵德官兵們禮佛之用。三月廿九日青年節當天,蘭嶼勵德訓練班主任賀紀林,為感謝大師親自募化觀音菩薩聖像,特地攜帶感謝狀及所設佛堂之相片,以為徵信。……

由於賀主任對於輔導工作之熱忱,不遠千里而來「請法」,也使蘭嶼地區受到佛光的照耀、慈航的普度;而佛光山台北普門寺信徒的護持,樂於與蘭嶼人民廣結善緣,乃有第一座佛堂之成立。

據賀主任說,勵德班的弟兄們,對悲智兼備、眾生平等的佛法頗感興趣。由於賀主任之奔走、努力,並時時以佛法做精神上的加油與鼓勵,顯著的看見許多人變化了身心氣質,對人生也鼓起了更大的希望與勇氣。

除了菩薩像之外,賀主任很希望有大批的佛書,作為勵德弟兄們的精神食糧。賀主任並當場請佛光山能時常派法師前往該班說法,使勵德訓練班受訓的弟兄能獲得更多的佛法滋潤。(一九八四/四/廿一《覺世旬刊》第九四四期)

四月

•應新竹少監典獄長劉守中之邀,大師為受刑人講說五戒的意義,希望大家建立守法的觀念,從而開創幸福快樂的人生。

•大師應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邀請,前往檳城主持「護國息災吉祥法會」,並作佛學講座,講說「心經要義」。

四月一日

•大師應台中市政府之邀,前往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宣講「佛教的政治觀」,台中市長林柏榕伉儷及台中縣長陳庚金均到場聆聽。

四月十五日

•佛光山台北「普門寺」正式落成啟用,大師期許從此「普門大開,普度有情」。由慈容法師擔任住持。


台北別院「普門寺」於四月中旬舉行落成法會。對普門寺的期許,誠如我在法會上所頌:「普門今落成,法水潤全身,佛光照信徒,大地盡回春。」回想初到台灣時,就希望有一所普門大開的寺院,能夠供養十方大眾;今日,也願以「普門寺」普度無邊有情,都能邁向菩提大道。(《百年佛緣•一九八五年新春告白》)

普門寺的建立,緣於一九五九年,我在三重市成立「佛教文化服務處」,為信眾提供多方面服務,繼而在三重市一信堂成立念佛會,後來為建築壽山寺,而將佛教文化服務處搬到高雄。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時,不得不把台北法務暫停,全心致力開山工程,而後大悲殿落成,佛教學院也相繼成立。北部信徒回山朝拜者日多,因此在台北市羅斯福路公館設立「普門精舍」,除弘法外並定期舉辦朝山團回山。一九七八年又在松江路正式成立「佛光山台北別院」,一九八四年為感念昔時與艱難環境奮鬥,發願建一座普施方便門的道場而建立「普門寺」。(一九九一/一/三十《星雲日記》)

一九四九年,我初來台灣時,善導寺一張八人座的圓形飯桌,卻圍坐了十五、六個人,我常常知趣地默然離去。在走投無路之下,我想到或許可以去基隆某寺找我過去的同學,當我們一行三人拖著疲憊冰冷的身軀,冒著寒風細雨,走了半天的路程,好不容易到達山門時,已是下午一點多鐘。寺裡的同學聽說我們粒米未進,已達一天之久,趕緊請我們去廚房吃飯。

可是就在這時,另外一個人說話了:「某老法師交代,我們自身難保,還是請他們另外設法好了!」當我正想離開之際,同學叫我等一等,他自己拿錢出來買了兩斤米,煮了一鍋稀飯給我們吃。記憶中最深刻的是,當時捧著飯碗的雙手已經餓得不停顫抖。吃完稀飯,向同學道謝以後,在淒風苦雨之中,我們又踏上另一段不知所止的路程。

由於這段刻骨銘心的經驗,我立下誓願:日後我一定要普門大開,廣接來者。結果二十年以後,我實現了願望,先後在台北成立「普門精舍」、「普門寺」,我教導所有的徒眾都必須善待信徒香客。直到現在,佛光山的各個別分院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每一餐必須多設兩桌流水席,方便來者用齋,而對於前來掛單的出家人,則一律供養五百元車資。雖然在現代社會裡,清茶淡飯、杯水車薪也許不算什麼,但是自信一顆誠摰的心意卻是無價的寶貴。

後來,我在佛光山開辦中學、幼稚園,乃至佛教雜誌,也都以「普門」為名,凡此都是取其「普門示現」之意,希望徒眾都能效法「普門大士」的精神,接引廣大的眾生。(《往事百語》〈要爭氣,不要生氣〉)

四月廿一日

•大師應聘為台中慈善寺永久導師。


台中慈善寺於四月廿一日在該寺舉行紀念律航老和尚九十八歲冥誕儀式,並禮請佛光山宗長星雲上人為該寺永久導師,同時舉行晉山陞座典禮,由該寺住持振光法師主持,並親送禮請書。

星雲上人在典禮中表示,三十五年前剛到台灣時,就在中壢圓光寺與律航老和尚相處過,此次應振光法師之請,要為其在教育、弘法上有所建樹,自當勉力以赴。

當天到場觀禮的來賓有省黨部主任委員宋時選、台中佛教會理事聖印法師、開證法師,以及各寺住持、諸山長老等。宋主委致詞時甚讚星雲上人是一位教育家、慈善家及創業家,此次前來台中任慈善寺永久導師,相信對中部佛教必有一番新氣象。(《覺世旬刊》第九四六號/一九八四/五/十一出刊)

四月廿四日

•花蓮慈濟綜合醫院開工,大師應證嚴法師之邀,與印順、真華、戒德等十位法師共同主持奠基灑淨儀式,同時贊助台幣十萬元。

五月

•馬來西亞檳城日落洞佛教青年團,出版大師講演集,定名「浪濤」。


檳城日落洞佛教青年團,出版我的講演選集,定名為「浪濤」,以此來響應和推動生活佛教。我想目前世界各國相續翻譯我的《講演集》,表示人間的佛教、生活的佛教,已逐步為大眾認識與接受了。‭(《百年佛緣•一九八五年新春告白》)

•路竹「龍發堂」收容精神病患事件,經由電視報導,掀起媒體、宗教、專家學者、政府機關、病患與家屬等激烈的連鎖反應,各界都以自己的觀點大肆評論,一時之間成為社會大眾最為關注的焦點。大師針對此事發表看法。

我認為一個精神病患,就像家庭裡埋伏的一顆不定時炸彈。誰來幫助他們呢?當社會的慈善事業不夠完整時,民辦事業也是解決社會問題的一大助力。佛門慈悲為懷的事業,就因為收取款項而引發社會的輿論,實有欠公道!其實收費是慈善事業的直接助緣,在雙方同意下是合法的,不該因此而加以誹議,或扣上詐欺罪名。

事件還未被炒作時,媒體不也十分讚揚龍發堂的善行嗎?然而隨著事件的發展,報導竟隨波逐流,轉向惡意的中傷、責難;不客觀的扭曲真實,是有失道德與公正的。(《百年佛緣•一九八五年新春告白》)

五月四日

•慈航法師圓寂三十週年,大師受邀至汐止彌勒內院參加紀念法會,並代表致辭。

六月十日

•台北縣(後改新北市)土城海山煤礦坑發生嚴重礦災,七十名身陷坑內的礦工全數罹難;之後又於七月十日、十二月五日發生二起礦災,分別是瑞芳煤山礦坑一○一名礦工罹難,以及三峽海山一坑多名礦工喪生。

災難發生後,佛光山特於大悲殿啟建十天的「三時繫念」佛事,為罹難者超薦;大師並將七月在台中市政府主辦的佛學講座中,三天托缽所得善款,全數轉予礦災災民,以表慰問關懷之意。

六月廿七日

•應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和太平佛教會聯合邀請,大師再率弟子心平等十八人,到馬來西亞啟建「萬緣法會」,並於檳城大會堂舉行佛學講座,兩天的講題分別為「修身之道」、「修心之道」,這是佛教界首次獲准在州政府之大會堂舉辦佛學講座,每場聽眾多達四千人,使得會堂內外座無虛席,成為馬國歷來規模最大的佛學講座。

七月

•大師應邀至北港媽祖廟的宗聖台舉行佛經講座。

七月三日

•大師應邀到台北社教館舉行佛學講座,宣講「佛陀的教育法」、「叢林的教育法」、「特殊的教育法」。講座期間適逢亞力士颱風過境,台北風雨交加,但三天的講座依然場場爆滿,信徒聞法的熱情未曾稍減,令人感動。

七月七日

•大師應雲林縣政府、雲林縣佛教支會、北港朝天宮等單位聯合邀請,假北港兒童樂園舉行佛學講座。三天分別宣講「佛教的女性觀」、「佛教的忠孝觀」、「佛教的福壽觀」,每天都有三千人以上聽講,盛況空前,令當地居民歎為前所未見。‭ ‬

七月二十日

•大師應台中市政府之邀,於台中市中興堂講說「佛教的慈悲主義」、「佛教的報恩主義‭ ‬」、「佛教的懺悔主義」。講演內容收錄在《星雲大師講演集》第四集。

七月廿四日

•大師應邀前往韓國,參加「第六屆國際佛教學術會議」,在大會上致詞,同時到江陵市金鶴洞的曹溪宗布教堂一心禪院、漢城道詵寺,對數以千計的信眾開示「佛心」法要。

八月

•佛光山民眾圖書館與日本駒澤大學圖書館達成交換學報協議,佛光山以《佛光學報》、《普門雜誌》,交換《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等五種定期刊物。

九月五日

•大師應東勢明山寺住持藏心法師邀請,前往新落成的明山講堂宣講佛法,分別就「從生活到生死」、「從修身到修心」、「從做人到成佛」,做了三場佛學講座。

九月三十日

•大師應邀到新營南新國中大禮堂,主持一場「美化人生講座」。原本能容納三千人的禮堂,堂外竟也擠滿了三千多人。大師告訴與會大眾,人生不只要美化環境、美化面容,更重要的是美化心靈。大師提出四點,希望大家能以「慈悲心、懺悔心、禪定心、念佛心」來美化人生。

•高雄普賢寺首度開辦「都市佛學院」,提供有心學佛的社會人士,於工作之餘也能接受有系統的佛學教育。此為佛教界一大創舉,為佛教的弘法史寫上嶄新的一頁。


為使信徒在禮佛參拜之外,能研讀佛學,解行並重,一九八四年起,佛光山在高雄別院普賢寺首創「都市佛學院」,其後各地別分院亦相繼開設。

三個月一期,學員利用下班時間上課,素質普遍很高,有大學教授、中學教師、企業界主管、公務人員等。都市佛學院的開設,使佛教積極的走入社會,達到兼顧深度與廣度的效果。(《佛光教科書•佛光學•從佛光山認識人間佛教》)

「都市佛學院」的設立,旨在對有心學佛的社會人士,提供一方便的學佛途徑,讓無法到佛學院就讀的人,也能順利進入佛法大海,飽參法味,接受全盤而正規的佛學院教育。

它不同於一般社會學校的教育,特別強調「解行並重」,除了對教義的理解之外,還要有實際的生活體驗,不僅提供佛教信徒研習佛法的環境,從佛法的研習中確立正知正見,進一步身體力行;同時可培養佛法研究風氣,提升佛教信徒的修持素養。

佛光山自一九八四年九月底開辦都市佛學院,每期二個月,學生設有學籍,八期課程全部修完,則發給證書乙紙。每期開三至四個科目。儘管都市佛學院的學生來自社會各個階層,但他們渴求佛法的願心是相同的。進入講堂,大家都成了同參共修的道友,在這裡,不但認識了佛法的真理,更結交不少學佛的善知識。都市佛學院的開辦,可以說是為佛教的弘法史寫上了嶄新的一頁。‭(《佛教叢書•儀制•社團活動篇》)

十月二十日

•大師於美國洛杉磯會見達賴喇嘛。之後數年間,兩人又幾次見面交流,希望促進漢藏文化的互動及顯密佛教的融和。

十一月十二日

•大師榮獲教育部頒發「社會教育有功人員獎」,為教界獲此獎項第一人。

十二月十二日

•一年一度,大師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的佛學講座,三天講題分別為「佛教的女性觀」、「佛教的福壽觀」、「佛教的政治觀」。講演內容收錄於《星雲大師講演集》第三集。

十二月廿四日

•馬來西亞檳城妙香林寺院重建落成開光,大師應邀前往宣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前後為期五天,圓滿日並主持一場皈依三寶典禮。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