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57 二、兩個主題演說

如果說1975年大師的三天公開佛學講座是象徵性地昭示在歷史上一直較為邊緣化的佛教,也有可能回歸到人類現實生活及社會文化體制的中心,那麼三十多年後的今天,這一個佛教史的「轉圜」已經由大師領導的佛光僧團創造的諸多歷史奇蹟,證明它不再偶然。

如今的佛光僧團已經以台灣的佛光山道場為中心,在全球建立起二百餘個分院、別院,實現了大師「佛光普照五大洲」的弘願;佛光山分別在台灣、美國、澳洲建立了佛光大學、南華大學、西來大學、南天大學四所資質優異、運轉良好的大學,同時建立起了涵蓋僧伽教育、社會教育的龐大的佛教教育網路;佛光僧團已建立穩定有序的民主管理體制,截止到2013年3月12日舉行的「佛光山第九任住持晉山陞座法會暨臨濟宗第四十九代傳法大典」止,僧團已依照其富有現代性的僧制,完成第九任住持的遴選以及新一屆宗務委員會的組建;而始於1991年、旨在連接僧眾與信眾的國際性佛教組織──國際佛光會──也業已成功運作廿三年。公允地說,當年褚先生所寄望星雲大師的把人間佛教推展為「普遍化的大運動」的理想,如今確已成為了「真正的事實」。

由於台灣諸大佛教團體推進弘法利生的巨大功績,尤其是由於佛光山在台灣乃至全球推進人間佛教事業的驕人業績,即使一個心懷偏執的人如今也難以繼續質疑人間佛教的合理性及切實性。對於真心關懷當代佛教的研究者而言,現在引起核心關注的問題,已不是人間佛教是否正當、是否可行的問題,而是對於人間佛教思想理論的深切內涵要如何進一步加強反省認識,尤其是對於當代人間佛教的理論及實踐的偉大經驗要如何進一步加強反省認識的問題;是如何進一步推動人間佛教理論及實踐向深度提高、向廣度拓展及在未來的永續發展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說,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的意義已不限於它的發源地台灣,而是屬於全世界;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的意義也已不限於佛光僧團,不限於漢傳佛教,而是屬於整個的佛教。

有鑑於此,我們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於2013年3月29-31日,在江蘇宜興佛光祖庭大覺寺舉辦了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邀請四十餘位學者發表他們的研究心得。大會收到的交流論文有三十三篇,它們就是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部論文集的主體。其後不久(2013年4月22-23日),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也舉辦了徒眾弟子人間佛教研討會,我們也從這個研討會中精心挑選了六篇高水準的論文,一起集結在這部論文中,以便相關議題的討論更加豐富。

在此次宜興大覺寺的會議上,我們有幸邀請到尊敬的星雲大師親臨會議,他並且非常高興地發表了名為「人間佛教」的主題演說,以「現身說法」的方式,讓與會學者有機會親近這位「當代漢傳佛教中推進落實人間佛教不遺餘力且其成就特別卓越的一位人間佛教導師」,*11現場聆聽其關於人間佛教問題目前最成熟的系統思想和思考。我們也有幸邀請到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教授,他發表另外一篇主題演講,他演講的題目是「星雲大師與現當代人間佛教」。

賴永海教授的演講中包括兩個大問題:

第一,人間佛教是現當代佛教的主流;

第二,星雲大師是現當代人間佛教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賴教授不僅是著名的佛教思想史專家,也是學界最早關注二十世紀人間佛教思潮與運動的學者之一。

關於第一個問題,他在過去發表的著作中已經有過詳細的論證,*12所以此次演說中,他把這個問題一帶而過。賴教授主題演說的重點是要討論第二個問題,「誰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佛教界領袖?」他這樣提問,然後他明確地告訴我們:「大家可能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星雲大師。去過佛光山的人,都會在山門看到一副對聯:『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應該說,這是千百年來所有佛門中人所憧憬的一個夢想,但是,真正把這個夢想變為現實的,是星雲大師。佛光山今天在世界各地的數百個道場、數百個佛光會,把佛教變成一個由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不同地域的人共同信仰的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性宗教。在這一點上,不能說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賴永海:〈星雲大師與現當代人間佛教〉)

賴先生接著分別從佛光山的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說明為什麼星雲大師當之無愧地是「現當代人間佛教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篇主題演講還對大師「在兩岸和平發展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貢獻」,首次作出客觀的評述,它讓人們感悟到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巨大現實意義。

我們把兩篇主題演講放在這部論文集的開頭,以饗讀者。

【附注】

*11程恭讓:〈《維摩詰經》方便品與人間佛教思想〉,《玄奘佛學學報》第18期,2012年9月,頁189,註38。

*12如賴永海教授在1992年的著作中提出:「總之,主張既出世、又入世,提倡不違現實生活而行現實佛事,強調隨順世間,利樂有情,把『利他』、『濟世』作為學佛的根本,這是近、現代人間佛教的一大特色。太虛所宣導的這種人間佛教,後來得到中國佛教界的一致推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大陸佛教界提出的口號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把實現四化、建設祖國作為佛教徒們的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台灣佛教界也沿著太虛佛教改革的方向發展,大力提倡『人間佛教』,使世俗化、人間化的『人間佛教』成為近、現代中國佛教的主流。」參見賴永海:《佛學與儒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首版,1996年3刷,頁225。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