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51 〈附錄〉——星雲大師《維摩經》講座(第五單元:人間淨土的內容)

/星雲大師主講,慈惠法師台語翻譯

【引言人】

各位居士大德,您明了什麼是人間淨土嗎?人間淨土在哪裡呢?人間淨土有什麼樣的內容呢?請聽星雲大師佛經講座:《維摩詰經》第五單元「人間淨土的內容」。星雲大師主講,慈惠法師台語翻譯。

【星雲大師】

各位嘉賓,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們。大家晚安!今天是我們佛經講座圓滿的一天。今天和各位講《維摩經》裡面人間淨土的內容。為了讓大家容易契入《維摩經》,還是把經文讀一段再講,這是〈佛道品〉,是第8品,在第44頁,是五個字一句,五個字一句。可以說詩句敘述的整個的都是人間淨土的內容。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有父母妻子兒女朋友,交通工具衣食住行等等,這是世俗的生活。在佛教人間淨土裡的生活,是以什麼為父母妻子兒女衣食住行呢?現在我請慈惠法師用閩南語把經文(是在44頁第3行)讀一段以後,我再依經文講述。

【慈惠法師台語朗讀經文】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諸度法等侶,四攝為伎女,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總持之園苑,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華,浴此無垢人。象馬五通馳,大乘以為車,調禦以一心,遊於八正路。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慚愧之上服,深心為華鬘。富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如所說修行,迴向為大利。四禪為床座,從於淨命生,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淨心以澡浴,戒品為塗香。摧滅煩惱賊,勇健無能踰,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場。雖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悉現諸國土,如日無不見。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想。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

【星雲大師】

這一段經文話很長,不過我由這樣的開始講過以後,大家回去往下面研究,就比較容易。我們世俗的生活,母親,我們最敬愛她。但是在人間淨土裡面,我們也要有一個母親。是誰呢?智度菩薩母。就是智慧般若,我們要把它當做我們的母親。假如有人問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是誰?當然對佛教常識稍有了解的人都說摩耶夫人是釋迦牟尼佛的母親。這樣的回答不是很正確。摩耶夫人是悉達多太子的母親,她生了悉達多太子,但不是佛陀的母親。佛陀的母親,佛陀是從般若智慧而生的,所以佛陀的母親應該是般若智慧。所以這裡說「智度菩薩母」。各位大家都有母親,母親生了我們的身體。希望大家今後你們從智慧融化出一個明理的般若的人生,大家今後要以智慧為母親。

「方便以為父」,那父親是什麼呢?方便。在人間淨土裡,所謂「給人服務,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無量的方便,那就是作為男子漢大丈夫,我們要以這樣的方便作為我們的父親。「一切眾導師」,就是說我們要找老師,大眾都是我們的老師。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愚者亦有一德,只要我們對他尊敬,他都可以幫助我們,指導我們,所以我們對世間上的人格要尊重,人人都有佛性,所以大眾都是我們的導師。

我們男女互相要談情說愛,男方要娶一個太太,一個妻子,要愛她,要歡喜她。娶到一個太太,不歡喜,甚至意見不投,冤家聚頭,這很苦惱。現在我們在人間淨土裡也要有一個妻子,在人間淨土裡面娶一個什麼樣的妻子呢?「法喜以為妻」,就是對真理的愛好,對真理的喜歡,你以真理、歡喜為妻,那麼才能過自在快樂的生活。

結婚後,要生兒育女。假如生一個女兒,生一個什麼樣的女兒呢?並不是說外表長得漂亮,可是沒有美德,沒有好的性格,這樣的女兒招蜂惹蝶,反而帶來麻煩。假如要生女兒呢,在《維摩經》的人間淨土裡,你們要以慈悲心為女。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做一個女人的相貌?他以慈悲為主。所以我們家裡如果生了女孩子,倒不一定要外表漂亮,內在美,就是慈悲。家家觀世音,觀世音菩薩跑到每個人家最好的中堂正廳,人們把最好的地方給觀世音菩薩居住。因為她有慈悲,所以我們大家以慈悲心為我們的女兒吧。

大家要養兒子嗎?在人間淨土裡,善心誠實男,我們要誠實,要有一顆善良的心,要有善良的本性,這就是我們自己的兒子啊。

我們要有一個家庭,這個家不是說幾層樓,花園別墅,人間淨土裡的居家啊,是要以畢竟空寂為家。這個身體是我們的家,就好比一個村莊,我們這個身體的村莊裡面住了六個強盜、土匪,擾亂得我們這個村莊不得安寧。眼、耳、鼻、舌、身、心(意),這叫「六識」,就等於六個盜賊一樣,在裡面不應該看的要看,不應該聽的要聽,不應該說的要說,所以我們這個人體的村莊,人體的家庭,就不得安寧。我們最好能把這六個盜賊降服,聽我們的話,不讓它們在裡面為非作歹。這叫「畢竟空寂」,就是一個無事的家庭,平安的家庭。

在世間上生活,常常感到塵擾,給我們辛苦。假如在人間淨土裡,是以弟子為塵勞,可以教育弟子、教育徒眾。就是有一些辛苦。不過這個智慧、真理的傳燈,無盡燈傳下去,比較有意義。

在世間上總要找一些善人交往,與善知識、老師交往。那麼在人間淨土裡,我們以「道品」為善知識。什麼叫「道品」?指三十七種道品,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我們就用它們作為我們的善知識。

在人間淨土裡,我們以六度萬行作為我們的朋友。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我們以它們作為我們的朋友。

在人間常常喜歡去看一些歌劇、舞蹈,在人間淨土裡面,也可以有藝技、舞蹈為樂,應該以四攝法為藝技、舞蹈。那四攝法呢,就是布施、同事、愛語,利行,我們以它們作為我們的藝技、娛樂。這裡面都有道理,只是因為下面很長,不容易講完,所以名相我就不去解釋。大家做一番深思,就可以了解。比方說你給人布施,給人愛語,給人方便、利行,跟人家同事,那麼人家就歡喜,就讚美你,這不就是很快樂嗎?

你喜歡聽音樂、唱歌嗎,要聽真理的法言,講道理的這種歌詠,當為音樂。我對於台灣現前的音樂,在電視裡面,從「綜藝」一出來,天天唱的歌都是「哥哥」、「妹妹」、「你愛我」、「我想你」、「晚上睡不著覺」,好像除了「愛」以外,就沒有東西,就沒有東西可唱了。其實真理的法音很多啊。

以總持──就是包容,任何東西都能吸收它,不要排除之──作為我們的花園。

以覺悟的意識作為美好的花朵;以解脫作為自己的智慧果。

現在我們要乘車,有各種牌子的車,從外國進口的車,在古代,則乘象、乘馬。假如你要是坐交通的工具,人間淨土最好以五通作為自己的交通的工具。什麼是五通呢?比方說眼睛看東西能看得很遠,耳朵聽聲音能聽得很清楚,你的心意我都能很了解,所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還有「神足通」、「宿命通」,這些就是我的交通工具。

你想要出去旅遊嗎?在我們世間,頂多到哪個風景區、名勝的地方去遊玩遊玩。在人間淨土裡,要以八正道──正語、正思、正念、正命、正業等等──作為我們旅遊的地方。

在這個世間,人都要講究相好,真正的相好,人間淨土的相好,是以莊嚴、威儀為相好。今天上午、下午,這裡都有兩場皈依典禮。皈依典禮完了還有一點時間,我就回到普門寺。就在路口,我看到一群女學生在走路。她們走路的那個姿態,你伏在我的肩膀上,那個想要跳舞,腳要翹起來,實在不像一個女孩子的樣子。所以我覺得今天的父母教導子女:你要美嗎?不一定要面孔上的相好美麗是美麗,威儀、氣質端莊,這個才是真正的相好美麗啊。所謂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佛教有四威儀,就是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路有走路的樣子啊。

我們世間上,大家都喜歡穿一件美麗的衣服。在人間淨土裡面,它是以慚愧作為衣服。《佛遺教經》裡面,講「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今天的社會風氣敗壞,很多人不知羞恥、不知慚愧。所以我們今天要提倡:每個人都要有慚愧心,要有羞恥心,要有感恩心。要覺得:「慚愧!我對不起國家,對國家沒有貢獻」;「慚愧!我對不起社會,對不起大眾,我對人都沒有貢獻」;我慚愧自己有不知道的;我慚愧自己有不能夠的;我慚愧自己有不清淨的。你不獨沒有慚愧心,沒有羞恥心,所謂「知恥近乎勇」,所以我覺得人間淨土所以美好,在大家都有一個慚愧心。

我們要娛樂,在世間娛樂很重要。在人間淨土裡面,它也很重視娛樂。不過它以修行、以養性、以修身為娛樂。

我們在世間也要做事業,要賺錢。在人間淨土裡面,它是以發心為事業,發增上心,越大越多,越美越好。他這樣地做事業。

在人間要做人處事,在人間淨土裡面也要做人處事。它怎麼做人處事呢?以結緣,即廣結善緣,來做人處事。

在世間,大家都歡喜說話,不過有時候語言像刀、像箭一樣。所以台語裡面,形容人說話說得不好是「烏鴉嘴」,說話鬥爭氣氛很重,「你是個小怕該」。假如說到人間淨土裡面的語言呢?它好像花香一樣,語言是有香味的,是有芬芳的。以芬芳的語言才可以說話,就是說要讚美,要鼓勵,要說好話。

你要照鏡子看看自己什麼樣子嗎?在人間淨土裡面,以正見為我們的鏡子。所謂正見有善有惡,正見有業有報,正見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正見有聖人、凡夫。

在人間淨土裡面,是以戒品為化妝品。你要化妝美麗嗎?在人間淨土裡面,是看你守戒不守戒,守法不守法。

以甘露為飲食。以禪定為床座。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家裡有好的床,沙發,好的桌椅。假如說懂得人間淨土的意思,那麼床桌是什麼樣子呢?蘇東坡要到金山寺去訪問佛印禪師,他先寫一封信去,說自己某日某時要到,不過你要接待我地話,就用趙州禪師和趙王見面的禮節歡迎我好了。趙州禪師,趙王來訪問時,他睡在床上,沒有出去迎接。所以蘇東坡就引用這個典故,意思是:那一天你也可以在家睡大覺,不要出門迎接我。但是蘇東坡一到,佛印禪師在金山寺山門外迎接他。蘇東坡一見哈哈大笑,說:「佛印禪師!我就知道你佛印禪師修行的功力不及佛印禪師啊。你看你不敢不出門來迎接我吧。」佛印禪師就說了一首詩,他說:「趙州當日少謙光,不出山門迎趙王;怎似金山無量相,大千世界一禪床。」意思是:你蘇東坡要知道:我出山門迎接你了嗎?沒有。因為大千世界都是我的床。我現在還是睡在床上啊,你不要以為我現在出了山門來迎接你。所以你們大家現在能以大千世界作為自己的禪床嗎?

這個偈語裡面一共有四十個譬喻,我沒有辦法一條一條地加以解說了。所以在人間淨土裡,只要有佛法,那麼在佛法裡面就有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就有我們的衣食、住行、床座、事業,一切通通都有。我提倡的人間佛教,也可以說《維摩經》為我做了一個很好的說明。

在《維摩經》的第39頁,後面的倒數第4行,對人間淨土的家庭,它有個藍圖。你們要想建立一個家庭,你這個家庭應當擁有一些什麼,怎麼布置一個很美好的家庭呢?我把這段經文歸結有八點,經上說為「八種未曾有」。淨土的房子裡有八種未曾有,我就說家庭裡面有八種藍圖:

第一,它說淨土的家庭裡面有金光照耀,有和風吹拂。用現代的話說,假如建立一個家庭,應該先採光、通風,所以家庭窗明几淨。

第二,家庭裡面所有的布置、設備,我們看到了要不生煩惱,不覺得骯髒、不如意。這就是說在這個家庭裡面,沒有憂愁煩惱,沒有障礙、沒有是非。

第三,它說在這個丈室裡面,四天王、梵王,他方的菩薩,常常到這裡來看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有很多的善知識、朋友,他們很歡喜到我家裡來。如陶淵明所說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第四,在這個人間淨土的房子裡,大家說話都說一些不退轉的話,也就是說我講出來的話不給你傷心、難過、退心、失意、懊悔,所以大家在一起講話,都是講仁義,講道德,所謂「談禪說道」,愛語讚歎。

第五,他們的家庭裡面,也有一些音樂設施。經文裡說,「常作天人第一之樂」,有無量的法化之聲。我想這個家庭的音樂可能和現在的卡拉OK不一樣。因為家庭本來是一個很寧靜的地方,這卡拉OK一唱,大家都要動,要唱,都不得安寧。在外面也是要動,也是辛苦。難道我們每天都要用動作來麻醉自己,都要用音聲來麻醉自己,都不要有一點寧靜的氣氛嗎?中國的國樂都比較寧靜,佛教的梵唄你一唱就都靜下來了。

第六,這個淨土丈室裡面也要有經濟生活。在淨土丈室裡面,大家的生活,每一個人都很有滿足感。就是量入為出,有多少就用多少。他就覺得很快樂,不會貪心妄求。

第七,他的家庭裡面也經常有一些聖人、老師,常常地來。最主要的,這些人來都不是談是非,說壞話,而是都鼓勵大家的信心,非常重視精神的生活。

第八,他的家庭很重視環境的美化,很重視大家心裡的莊嚴。這八點,是所謂「家庭的藍圖」。建設一個美好的家庭,應該要從道德、慈悲、善良、知因識果的正見上面去建設「家庭的藍圖」。我從整個的《維摩經》裡面,把它的材質融匯一下。我發覺到人間淨土的內容。我有十點的意見:

第一點,人間淨土的家庭非常重視家庭的溫暖,所謂父慈子孝、夫妻相敬如賓,互相讚美。但是在人間的家庭裡有時要找一個溫暖的家庭並不容易。有一個有錢的人建了一棟大樓房,落成了,就辦了很多酒席請客。上首的桌子都坐著工人工匠,泥水匠,木工,下首的位置都坐著他的兒子、孫子。有人看了覺得很奇怪,這個家庭的兒子、孫子應該坐在上首,怎麼讓工人坐在上首呢?這個主人就說:你不可以小看這些工人,他們替我砌成大樓,所以應當坐在上首。我這裡的子孫將來替我賣大樓,應該讓他們坐在下首。這個家庭裡面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互相體諒很要緊。有一個信徒去拜訪寺院裡的住持和尚,這個寺裡的住持和尚跟我們心平和尚一樣,年紀很輕。這個信徒跟他談話,他就跟旁邊一個年老的和尚說:「哎,去倒茶給客人吃。」老和尚就去倒茶來。信徒心裡想:你年紀這麼輕,怎麼可以對那個老和尚命令呢?茶倒來以後,年輕的住持又給老和尚發號施令:「哎,你去切一盤水果給客人吃。」水果切來了。住持說:「等一會帶客人去吃飯。」信徒客人很茫然,就問這個老和尚:「老師父,剛才這個年輕的住持是你什麼人?」「他是我的徒弟。」「你的徒弟怎麼對你像這樣下命令呢?」「你不能這樣講。我的徒弟對我很好。」「可他叫你倒茶啊!」「他叫我倒茶,沒有叫我燒茶,要是燒茶就很辛苦了。」

「他叫你去切水果啊。」「他叫我切水果,沒有叫我去種水果,種水果就很辛苦了。」今天我們很多的公婆、兒媳在一起,有所謂「代溝」,常常糾紛不已。假如說我們的公婆都有這個老和尚的雅量地話,那麼家庭的溫暖和諧必定可以到達。

第二點,家庭裡面的人,要有心理的淨化。這個心好比是一個工廠,壞的工廠老是冒黑煙、髒水,有不好的產品,好的工廠就不冒黑煙、髒水,有好的產品。這個心就好比是工程師、藝術家,可以建大樓,也可以建違章建築;可以畫一幅美麗的畫,也可以畫很難看的畫。王陽明先生遇到一個人又聾又啞。怎麼辦呢?只有用筆和他談話。王陽明先生就用筆寫:你的耳朵聽得到人家講是非嗎?他寫:我聽不到。再寫:你的嘴會講是非嗎?答:我也不會講。你的心裡明白是非嗎?明白、明白。王陽明於是慨嘆不已:一個健康的人,他會說是非,會聽是非,他心裡不明白是非;一個殘障的人,不會說是非,不會聽是非,心裡卻懂得是非。所以一個家庭裡面,不是光要窗明几淨,物質豐富,這是不夠的。心裡的淨化,這是很重要的。

第三點,一個人間淨土的家庭,工作要愉快。先生做了工作回來,疲倦一點,就拿妻子兒女做出氣筒。太太在家庭裡面洗衣服、做飯、打掃清潔,忙得疲倦的時候,看到先生就說怨言。道元禪師八十幾歲的時候還曬梅乾菜。當家師就對他說:「老和尚,你不要這麼樣辛苦了,不要這麼忙啊。」道元師回答:「現在不辛苦、不忙,你要叫我到什麼時候去辛苦、去忙啊?」「老和尚,現在太陽很大,你不要在太陽下麵曬香菇、曬梅乾菜。」「現在有太陽不曬梅乾菜,到了沒有太陽的時候,你叫我這梅乾菜怎麼曬呢?」所以一個心中有淨土的人,任何的時刻,任何的工作,即使年老做工作,都那麼快樂。

第四點,一個家庭,家人要用心,每個人都要做製造工作的製造者,製造快樂的製造者,這美好家庭裡面的快樂的氣氛,人人都要去用心。但是人和人相處很難啊。我現在對一般的家庭人士,覺得最起碼的有四句偈能做到,還是會好一點。「早起三句話」:早上起來,大家見面就說「你早」、「我早」、「你好」、「我好」,哪怕是隨便一聊,「今天天氣好」,也算是一個交流。有的時候大家說說不拘禮,一家人就難說到一句話。「相逢要微笑」,在哪裡遇到了,都要微笑,點頭。在家庭裡,當然會發脾氣。脾氣慢半拍,唱歌慢半拍,就唱不上去了,脾氣慢半拍就發不起來了。比方說,我對這個人很生氣,我一定要跟他發個脾氣。你可以告訴他:「我現在很想跟你發脾氣,不過現在沒有時間,半個小時以後好了。」因為半小時後情況不一樣了。在家庭裡面假如說要吵架了,這也很難免。兄弟、夫妻,有時鬥鬥嘴、吵吵架,還是難免的。不過,「吵架一回合」。什麼叫「吵架一回合」呢?就好比武林人物高手過招,只有一個回合要分勝負,不要打爛戰打下去。你們在家庭裡面可以算一算看,吵架是什麼原因吵起來的。我還可以告訴你們一個絕招,讓吵架吵不起來很容易。等一會我們解散,你們回家,無論丈夫、妻子,說:「莫名其妙地跑到哪裡去了。」你不必辯論,你說:「我真的是莫名其妙。」「哼,你到這時候才回來,真的是豈有此理啊。」「對不起,我真的豈有此理。」所以我認為,如果你是高手,最好把很多的問題都化解掉,吵不起來最好。我經常提倡我們每個人要能改心,要能改改心,要換性,換換自己的性格。要懂得回頭,要留一個轉身的餘地。所以要想家人處得很好、很融洽,改心、換性、回頭、轉身,都很重要。

在人間淨土裡面,身心的均衡調和也很重要,環境的整潔也很重要。現在中華佛光協會,也沒有什麼本領,想為社會盡到心力。我就經常提倡大家要去掃街,你丟我撿,經常去掃公園。為什麼呢?因為淨土。我若把外面掃乾淨,我心裡自然有淨土。

人間淨土裡面的社會很安定。剛才我們鐘主任說現在台灣的社會不安定。這個不安定的造成,可能大家有責。比方草茵亂停車,交通不讓步,要走上街頭就走上街頭,要罵什麼人就罵什麼人。社會不安定不是大家的福氣。所以我過去提倡:社會要想安定,人人做員警。不要只讓員警做員警,我們每個人都做員警。在美國有個東方的小孩子,喝汽水、可樂,空的罐子,隨便朝地下一丟。一個老太太說:「小朋友,把這個汽水瓶子撿起來,不可以亂丟東西。」東方的小孩眼睛一翻:「關你什麼事,不要你管。」老太太說:「我怎麼不管,你一個汽水罐子丟下來,讓我社區不乾淨、不整潔,我的房地產要跌價啊。怎麼不關我的事!」所以今天的社會,需要我們人人做員警,來維護秩序,講究倫理,勸道人家要明因識果。中國人明哲保身,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因為沉默的大眾太多了,所以不好的人、不好的事就顯得亂猖狂。

在人間淨土裡面,非常重視國家的祥和。這要每一個人愛國,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到了沒有國家的時候我們怎麼辦呢?

《維摩經》裡提倡的人間淨土的內容,還有國際的和平,還有人群的尊重。

我最後告訴諸位一個人間淨土的四句偈,只有四句話,希望大家能夠記得:「禮貌尊敬講愛語,樂觀滿足生歡喜,明理和平有自由,慈悲包容慶安全。」

我們的社會禮貌和尊敬不夠,講愛語的人太少,每個人都想自己要做老大,所以有人說中國人的民族性就是一個公雞,只要一個公雞抬頭,其他人都不服氣,其他的公雞都嘟嘟嘟,要把你的頭砍下去。有人說日本人的民族性就像一個老母鴨,只要有個老母鴨在前,其他的都服從。我們今天的社會,大家還需要集體創作,不要爭功、爭強、爭勝。我曾說過:一個手上五個手指頭都想爭老大,大拇指說:「我最大,我頂好,我第一。」食指不服氣:「民以食為天,你看做飯做菜的時候,都用我沾一點,嘗嘗是鹹是淡,我才很重要。」中指更是說:「我最長,我最中,大家應該聽我的。」無名指說:「我是無名指,無名才是名,你看人家結婚,喜慶,金戒指、鑽石戒指都戴在我上面,只有我才是珠光寶氣。」大家爭第一,只有小拇指不講話。「你這個小拇指為什麼不講話呢?」「我最後,我最小,怎麼能和你們爭。不過當我們跟佛祖合掌的時候,是我最靠近佛祖。」對的,不要爭第一,只要我們有恭敬心,就和聖賢同在一起。

這個人間淨土的人生,樂觀、滿足,無限的歡喜。有一個客人有天上佛光山,半夜兩點到達。一到,問為什麼事來,他說:「我在台北聽說你們朝山會館的麵很好吃,我想來吃一碗麵。」我們朝山會館服務的館長,還竟然去給他做一碗麵吃。連我聽了,也不以為然:這個糊塗的人遇到一個糊塗的館長。館長對我說:「師父,你不是常常說要給人歡喜,給人方便嗎?」確實不錯,我們應當給人歡喜,給人方便。即使你怎麼辛苦,總之這是一樁美好的事情。

人最要緊的,是要明理和平才有自由。明理不容易,過去王陽明先生帶一群學生出去遊學,在街上聽到兩個婦人在吵架,這個婦人罵那個婦人:「你不講天理。」對方反回來:「你沒有良心。」王陽明一聽,告訴學生:「學生們來聽,這兩個人婦人在講道。」學生說:「老師,她們不是在講道,她們在相罵啊!」王陽明說:「一個說天理,一個說良心,不是講道是在講什麼?」所以天理、良心,要求自己,就是講道,要求別人,就是相罵啊!

所以明理就是先不要要求別人,要求自己,明理就比較容易。明理還要和平。現在我們海峽兩岸都在宣導和平統一,那是最理想的。我們馬書記先生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的主任委員。我覺得我在北平國父中山先生衣冠塚的前面,也是這樣祈求的:「要以三民主義的民主、自由、均富,來統一中國。」但是大陸,它跟我們來往,最常講和平。不平等則不能和平。所以行政院長郝伯村先生主張要同等,平等了以後大家才有和平。比方說你有力氣,你大我小,你如果不平等,我拼了命都不甘休。和平不容易,和平要互相尊重。所以要等到將來自由民主、均富,平等,我想那個時候才比較容易有和平。我們大家建設台灣為淨土,以後用淨土去統一大陸去。只要我們台灣慈悲、包容,畢竟會安全的。

《維摩詰經》只有幾天的時間,言不盡意。今天講到這裡,暫時告一個段落。偉大的佛陀,承蒙您的慈悲加持,我們集合在國父紀念館,你的座前,聆聽《維摩詰經》的內容。祈求您,以這一次的講經功德,讓我們的國家興隆,讓我們的社會和平、祥和,大家知恩報德,尤其我們今天所有聽講《維摩詰經》的大眾,請佛陀加持大家,讓大家都能像維摩居士那樣地灑脫,那樣的風趣,那樣的逍遙,讓我們所有聽《維摩詰經》的人,都能過維摩詰居士的生活。今後一切事業如意,家庭平安,身體健康,吉祥如意。謝謝佛陀,接受我的祈求。

(以上內容,由程恭讓根據錄音整理而成)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