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10 創設佛光山 星雲不簡單 信徒遍全球

前言:台灣的星雲大師最近成為國際間新聞人物。

不只是星雲大師所屬的美國西來寺捲入政治獻金疑案,上星期星雲大師在高雄佛光山召開第一屆國際佛教傑出婦女會議,集合四百多位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佛門弟子,探討婦女在宗教界的地位。

而在政府一片宗教掃黑中,本周日又將舉行數十萬人的全世界佛教會議,提升佛教的社會地位。

已經交棒,但仍是佛光山最具影響力的人,星雲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他對台灣宗教有什麼意見?他如何領導一手創立的世界九十五座佛光山道場、寺院、寺廟、精舍?本報深入訪談星雲大師,為讀者探討佛光山的另一面。

【記者張育銘高雄特稿】星雲大師是個什麼樣的人?

當最近大家都把目光焦點放在美國西來寺捐款給民主黨是否合法的新聞上時,星雲仍會帶訪客參觀文物館,館內還放著一張今年初美國副總統高爾造訪西來寺的放大照片。

大部分人把佛光山與星雲劃上等號,星雲又與政治相連,不分黨派的人士拜訪信徒眾多的星雲,佛光山殿上掛著李登輝送的匾,地主的高雄縣長余政憲過年陪著星雲守歲。但是,談到政治人物,星雲說他的原則,與政治人物不談政治,不是政治人物他才會聊政治。

佛光山組織遍及全球,四十年來一草一木經營,佛光山擁有學校、寺廟、媒體,甚至最先進的網路,都有佛光山的存在,這是怎麼做到的?經濟學教授高希均稱這是「超越經濟的台灣奇蹟」。

有人歸功於他的雄心、細心、無私心。

佛光山文物館內存有星雲三十年前出國第一本護照,第一次上課的講義,很多個第一次,顯見星雲早有成就一方大業的雄心。

看大師的細心,就看佛光山最古老的建築外表,最具巧思的雕刻,也有最現代化的國際會議廳設備,很多是出自星雲的構思。在人的管理上,正修行的比丘及比丘尼,走路井然有序,三、五百人在廣場上,聽不見聲音,是星雲對潛修者的要求。

台灣的寺廟就算是經濟不景氣,也沒聽說倒的,寺廟一直不缺財物支持。佛光山亦然。尤其最近宋七力事件後,社會上對宗教界的金錢流向更是好奇。

星雲的原則是,「有錢的人不可以有權,有權的人不可以管錢」,所以,身為一代宗師,星雲說他「沒有錢」。信徒們認為星雲的無私心,使他們信奉佛光山至誠不移。

《星雲大師傳》的出版者稱星雲大師是「集改革、創意、教育於一身」。

如果這個指述是「本尊」,佛光山正在大興土木的另一棟建築「雲居樓」就隱約看出星雲大師的「分身」,一層樓光是齋堂部分至少超過三千坪,沒有一根柱子,世界獨有的,多麼有雄心霸氣。

星雲:政府應對宗教進行規範

【記者張育銘高縣報導】針對近來喧騰一時的宋七力宗教斂財事件,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寺星雲大師有感而發的表示,社會應分清宗教的正邪,且寺院、神壇住持的資格亦應予以規範,而立法委員謝長廷捲入宋七力案,星雲法師認為謝長廷是位人才,如果一開始他就承擔一切,就不會遭到責難。

近來國內一連串發生宋七力、妙天禪師及光怪陸離的神壇詐財騙色事件,引起政府高度重視,並全力展開「宗教掃黑」,面對宗教亂象,現任國際佛光會會長的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也感到關切,他認為宗教並不是迷信,迷信即是邪,邪是不正當的,所以社會應分清正與邪。

如何認識正與邪,星雲法師表示,所謂「邪」是指怪力亂神、神力感應、自封神號及妖言惑眾一類;反觀「正」則是有歷史、道德、教義、清淨、修持及昇華理念的,畢竟真正的佛教是在破除迷信,而迷信已給神權控制,相當可憐。星雲認為,佛教是無神論的,佛是人不是神,真正佛教是在信自己,所謂「即佛即心」即是這種道理,如宋七力、妙天等均非正道。

星雲大師表示,「破邪興正」是當前宗教淨化的要務,傳統信仰如城隍、媽祖等廟宇一類的迷信對社會仍有貢獻,但散佈各地的神壇並非全然不好,有必要予以淨化。他主張政府應對宗教進行規範,尤其是寺院、神壇住持資格更應以確立,如同考駕照才能駕駛汽機車一般,界定非出家人沒有資格當禪師,須取得執照、畢業證書一類的證照始能擔任。

星雲大師指出,現今宗教問題是政府的失職,因此「宗教法人法」的立法勢在必行,過去政府怕宗教,更何況是宗教教育進入學校,這是錯的觀念,造成社會上普遍不懂宗教,而有神棍胡作非為的情事。

不久前發生的中台禪寺剃度風波,星雲認為這是寺方與家長溝通不良的現象,宗教信仰雖然擁有自由,但亦須兼顧親情倫理,以佛教的規定,剃度出家的僧侶須至少通過二年至五年的留寺「觀察期」,佛門稱此規定叫做「式叉摩那」,這個調適期非常重要,包括小童必須經由師兄教育,經過「驅烏沙彌」的階段,滿七歲才得成為小沙彌,滿七十歲以上出家,也僅能稱為老沙彌,不能成為正式的傳教士,這些規定均是佛門良好的規範。

至於立委謝長廷捲入宋七力案,星雲大師表示,謝長廷是位人才,他個人相當喜歡人才的,宋七力案對謝長廷打擊很大,但他認為,宋七力事件一開始,謝長廷如出面承擔一切,也不會遭到責難,對此事件,星雲大師甚表惋惜,他說,我們的社會很需要謝長廷這樣的難得人才。

回饋地方 不討功勞 無愧於心

【記者張育銘高縣報導】佛光山在大樹鄉發展三十年,近來卻因地方索討回饋出現鄉代會質疑佛光山違建及在台廿一線舊省道闢設停車場等情事,儘管風波已然平息,但佛光山也做出「封山」休息的決定。星雲大師表示,多年來佛光山對地方作了很多回饋作為,他只能用「不討功勞,無愧於心」來形容這些年來與大樹鄉親的相處。

據了解,本屆大樹鄉執政領導地位易主之後,佛光山寺被視同其他在鄉境有營利性質如水公司、台塑、永豐餘紙廠一般的產業機構,因此無可避免的成為被「點名」索討回饋的對象,長期以來一直外包給清潔公司代處理的垃圾,不但鄉所爭取由公家清運並收取費用,就連未繳地方稅也惹來鄉代會的「找麻煩」,今年初鄉代會總質詢時,目標顯著的佛光山正式被鄉代們質詢批判,包括雲居樓違建、舊廿一號省道興闢停車場等問題均成為炮轟焦點,令人關切佛光山與地方的關係。

星雲法師表示,佛光山多年來對地方的回饋一直不遺餘力,包括舖修道路、為後山果農闢產業道路,並申請全村水電、電話通訊、郵政代辦事務所、民營公車等,更興設普門幼稚園、普門中學,聘用鄉民於寺中工作,解決子女就業、就學問題,成立佛光診所、雲水醫院為病苦鄉民義診,開山以來,不僅帶動當地經濟繁榮,增加就業機會,此事蹟斑斑可考。

有關鄉代會質疑「雲居樓」違建,星雲大師表示,雲居樓原與寺院大殿為同一系統,因經費考量才在年前動土,土地亦屬佛光山所有,過去山寺樓房不受新生地開發條例限制,雲居樓因新法令適用時有程序上的差失,但依法照准,只是不足資料已補辦,而佛光山的建築從三十年前開創迄今,均在政府的輔導下具有合法的使用權。

另一個舊台廿一線省道規劃為停車場的問題,星雲法師認為,該段道路原為縣管,有鑑於佛光山每逢假日遊人如織,縣府准予佛光山規劃為停車場,疏解交通亂象,且免費供遊客停車,如今歸為鄉管,既然鄉公所有意收回,並要求寺方取消停車線,寺方也依鄉所意見配合;至於「繳稅」一事,他表示,雖然各國普遍禮遇宗教事業不予課稅,但佛光山仍依政府法令,凡有買賣行為的單位均依法繳稅。

今年二月間因與該山比鄰的「佛光山加油站」、「佛光山停車場」地主台灣時報董事長王玉發家屬築牆糾紛,引發「台時事件」,致佛光山信徒南北串連前往台灣時報靜坐抗議報導不公的「護教」行動,星雲大師認為,他對於信眾抗爭的做法並不贊成,畢竟佛教人應以紙筆感化,避免有偏激的行止。

星雲大師表示,佛光山幾十年來為大樹鄉的貢獻,他不討功勞,也無愧於心,如今佛光山將在明年「封山修行」,是否是大樹鄉的損失呢?

佛光普照寰宇 領導能力卓越

【記者張育銘高縣專訪】高雄縣佛光山寺遍佈世界各地的道場共有九十五處,系統之龐大與健全居於世界各宗教組織之冠,居領導地位的星雲法師經營領導能力已成為國內外各經營專業學者研究、學習的對象,星雲大師表示,他是以「錢權分立」及「無為而治」的原則來經營佛光山宗教系統,且錢屬十方,不能放在自己的袋子裡。

佛光山目前派下的寺院、道場、禪淨中心、精舍、講堂、別院等分支機構在海外有五十處,分佈在美洲、歐洲、非洲、亞洲與澳洲,國內則有四十五處,如果加上國際佛光會散佈世界近百處分、支會組織,佛光山的事業體系應如何經營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近來不少經營管理學的教授、學者及企業主,對佛光山寺龐大組織、產業的管理完善與健全大為稱許,開始研究、學習星雲大師的管理領導長才,亦使佛光山的管理成就受到相當程度的矚目。

星雲大師表示,各地寺院普遍存在帳目與廟產在住持亡故後繼承的糾紛,他有鑑於此陋規特別制訂了一些規範,即使寺廟財產歸屬寺廟而非住持,一旦住持死了,廟產、土地仍然傳承下去;至於金錢的管理,他一貫的主張是「有權者不管錢」、「管錢者不掌權」,讓寺院的財務運用不受到干預而獨立。

星雲大師認為以梵蒂岡天主教廷組織、教義嚴密的單位都無法避免因年代久遠而生流弊,他掛念五十年、一百年後的佛光山會出現類似情形,才有上述的經營方向,他不希望出家人有錢,因此如無特殊原因每位僧侶每月僅發給三百元零用金,畢竟出家人沒有錢會忍耐待在寺院,有了錢就出去蓋廟了。

大師說,人與錢的管理最好的方法是無為而治,亦即以無為有,以退為進,他個人一生沒有錢,如果他有錢就沒有佛光山,一直以來他視錢如敝屣,因為信徒供財,屬於十方,應用於十方去,不能放在自己口袋裡,這是出家人的信用,即使是山上蒐集珍藏的每一件東西也是屬於大家的。

星雲大師雖然是現代經營管理的大師,但他也對寺院的沉重負擔有些苦中作樂,大師說,佛光山寺全寺有三千人,包括普門中學二千人、佛教寺院八百人及員工,含人員薪資、老師車馬費、水電費每月支出即達五、六百萬元,其中水電費就佔了一百萬元,一座寺院維繫的不易也由此可知。(1996.11.02‭/台灣日報‭/‬5版)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