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14 莫言 佛館駐館作家

【記者郭書宏、郭士榛、王叡嫻大樹報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成佛陀紀念館駐館作家!在佛光山與天下文化的共同邀請下,莫言昨天擔任「第二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的主講人,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暢談夢想的力量,會中莫言也分享《生死疲勞》作品的宗教情懷;由於對佛法的相應與啟發,莫言榮任佛館駐館作家的美事,亦與有世界級博物館盛譽的佛館相輝映。

本屆論壇以「看見夢想的力量」為主軸,邀請莫言、星雲大師、高希均教授展開一場世紀對談。談及文學家的夢想,莫言表示,《生死疲勞》是用佛學精神書寫的作品,此一真實故事是當他還是小學生時,每天都看見一位坐獨輪車的老人,他是因為一九五○年到二○○○年這五十年之間,農民和土地的關係變遷,這位主人公被批鬥,在眾叛親離下而尋短見。

莫言指出,到一九八○年代中國實行土地改革制度,土地又要還給農民,以前那些嘲笑他的人開始議論,而此時莫言已開始寫小說,他深覺這個人物應發展成小說,莫言深思該如何寫這小說結構,有天莫言進到一廟中看到牆上圖繪六道輪迴的佛經故事,讓他頓悟,不但故事情節依佛理結構,同時書名《生死疲勞》也是由佛經中取名。

莫言表示,《生死疲勞》借用輪迴轉世這一佛教和民間文化要素,書名提升了小說故事內容,在高角度描述人類思路,因為人類社會的一切悲喜都有很大欲望,隱藏著莫言潛在的歷史觀。

「佛光山可說是我找到可以安放精神的家!」莫言說,精神的家要比有一個可以安置身體的家來的重要,因為一個人精神有所寄託,他所有行為就有了準則,所有行為會符合人類行為的道理。正因與佛光山理念相契,昨論壇中由星雲大師宣布,聘請莫言為佛陀紀念館榮譽作家及駐館作家,歡迎他將佛光山做為第二個書房。

論壇中,星雲大師則舉十位佛教代表人物闡述佛子的夢想,並以「中華團結,萬家生佛;社會和諧,人民安樂」四句偈,說出他身為宗教家所懷抱的夢想。

高希均則以「經濟富國,教育立國」貫穿講座重點,希望大家都能夠受教育、有工作,才有生存的本領,活得有尊嚴,且要善盡公民責任,社會才能夠永續發展。(2013.09.16‭/人間福報‭/‬1版)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