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17 媒體環保日起跑 星雲大師主持

【記者劉潔妃台北報導】由人間福報主辦的「媒體環保日‧身心零汙染座談會」,昨天在佛光山台北道場社教館舉行,並由人間福報與佛光衛視創辦人星雲大師主持。星雲大師表示,媒體環保不是一個人的問題,是全民的問題,而「媒體環保日」的舉行,是以媒體為開端,進行心靈淨化,提倡教育,由個人做起。

這場座談會是「媒體環保日‧身心零汙染」首波宣導活動,座談會首先由星雲大師引言,談及發起媒體環保日活動的緣由。大師說,每日閱報是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但現在報紙、電視增加,看報紙、電視卻變成辛苦的事情,也有人說看或不看新聞都很矛盾,大師認為,新聞自由固然重要,社會責任也不可偏廢,所以才邀集各媒體參加媒體環保活動。星雲大師說:「家庭講究綠化、美化,身體的汙染也要洗乾淨。」並提出媒體也是一種布施,要散布知識、歡喜、美好,並引導社會和諧。

昨天參加座談會的人士,包括天下遠見創辦人高希均、聯合晚報副董事長張作錦、國策顧問柴松林、TVBS新聞夜總會主持人李艷秋、大愛及佛光電視台主持人葉樹姍及東森新聞主播林青蓉,現場湧進五百餘聽眾,佛光衛視全程直播。

高希均首先發言,他引用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兩句話:「我們既不知道在談論什麼,也不知道我們所說的是否正確?」來比喻台灣的媒體現狀。他說,媒體淨化大家都有責任,因為「有什麼樣的選民、就有什麼樣的社會」、「有什麼樣的媒體,就有什麼樣的社會」。高希均希望破除社會大眾的迷思,只要正派經營,出版優質刊物,還是能賺錢。

張作錦則表示,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媒體人,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他提出十二個字的簡短建議:一、「化私為公」:媒體應對公領域報導多於私領域的注意。二、「化淺為深」:希望電視新聞報導或記者追蹤新聞,能探究新聞背後的原因及價值。三、「將己作人」﹕也就是中國俗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柴松林指出,台灣人雖對媒體不信任,卻也花很多時間看電視,他希望國家應該鼓勵發展普級節目,並對媒體的廣告效應提出警告。

李艷秋指出,新聞專業及市場間的掙扎,包括「名人迷思」、「數字迷思」,競爭是很重要的因素,使得「收視率是一切,數字是導向」的狀況更加惡化,但:「我們還想不到辦法解決。」

葉樹姍認為,媒體亂象是因漏不起新聞,如果閱聽眾漏看得起新聞,就能抵制媒體;希望媒體回歸本性,媒體人回歸本心,回歸媒體的本質。

東森新聞主播林青蓉表達電視台對收視率重視的無奈後,星雲大師回應在了解媒體生態之後,自己也需要懺悔,要以宗教來淨化人心,從人心做起。

星雲大師表示,除了呼籲媒體奉行「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之外,還要加一條「說真話」。這次辦的活動,是向媒體提出意見,但媒體也能同時代表媒體,向觀眾說他們的需要,來解決惡性的循環。(2002.08.29/人間福報‭/‬2版)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