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40 弘法五十年 問他平生何功德 佛光普照五大洲

【記者蔡嘉嘉報導】佛光山開山宗師星雲大師是於他十二歲出家,廿六歲開始正式踏上弘法之路,到今天算來,整整弘法五十個春秋了,在世俗上來講,也算半個世紀。回首來時路,這五十年來曾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雖然他一生講究「處處無蹤跡」的人生,但是當徒眾們將五十年來的影像專輯《雲水三千》擺在眼前,往事也不禁令他一幕幕的襲上心頭。

弘法從宜蘭雷音寺開始

從到宜蘭開始,五十多年來,為了弘法,他走遍台灣各地,甚至行腳到全世界五大洲,但是他的戶籍一直都設在宜蘭,宜蘭的因緣儼然成了他弘法的根據地。

宜蘭雷音寺是一個小廟,他創建了宜蘭念佛會的講堂,但那也是信徒集資所建,所有權屬於信徒所有。在這期間,他創辦幼稚園,成立兒童班、星期學校、學生會、青年會、歌詠隊、弘法隊;甚至把宜蘭市鎮四十八里,編成佛教的四十八班,諸如光明班、清淨班、慈悲班、正道班等。可以說,不分男女老少,蘭陽地區的佛教有緣人,一時都跟著星雲大師動員起來了。

他經常帶領弘法隊的青年下鄉弘法,他們沒有錢買火車票,一行人騎著幾小時的腳踏車,從宜蘭出發,到羅東、頭城、冬山、三星、蘇澳,甚至到南方澳去弘法布教。每到一地,警察的干擾,強硬的取締,讓他們不得不一再和警察玩捉迷藏。他們沒有集合的殿堂,而媽祖宮、天帝廟、晒穀場、大樹下,都是他們布教的場所。

在當時的農業社會,農民只有夜晚才有閒暇,他們一面乘涼,一面看他們布教。一場弘法布教下來,大都已是半夜三更,在回程途中,高聲唱著〈弘法者之歌〉:「銀河掛高空,明月照心靈,四野蟲唧唧,眾生心朦朧。救主佛陀庇佑我,為教為人樂融融,尊者富樓那,布教遇蠻凶,犧牲生命都不惜,只望佛法可興隆……」

「佛歌入雲霄,法音驚迷夢」,他們真的都滿懷著像富樓那不計較蠻荒的壯志,也有著像目犍連不怕犧牲殉教的豪情。

有時他們也唱著〈佛教青年的歌聲〉,隨著:「聽啊!真理在呼喚,光明在照耀,這是佛教青年的興教歌聲,響徹雲霄,青年為教的熱忱,掀起了復興佛教的巨浪狂潮,成功的一日就要來到……」那時聽了不禁熱血沸騰,每一個參與的青年,都興奮無比,悲願具足。像心平、慈莊、慈惠、慈容等,就是在那時候培養了對佛教的信心,所以後來把青春生命都奉獻給了佛教。

弘法障礙不斷困難接踵

在初期的弘法過程中,可以說障礙不斷,阻礙困擾接踵而來,但他的信心從來不曾動搖過。記得當時美國、瑞士、瑞典,都相繼有人請他去弘法,但由於他在叢林裡養成安住身心的性格,所以總是一動不如一靜。初到宜蘭雷音寺,林松年先生從基督教轉而信奉佛教,林松年先生非常反對他的保守,但是他卻用林松年先生擔任總幹事至少十年的時間。他們在宜蘭的生活雖然清苦,物資雖然貧乏,但佛法滿足了他們一切的需求。

辦傳媒建學校積極弘法

星雲大師在三十九年期間曾創辦了十多所佛教學院,建設了三、四所的大學,包括佛光大學、南華大學、西來大學、佛光山信徒大學等。甚至創設普門中學、均頭中學、智光商工,以及幾十所幼稚園。星雲大師對教育一直表達了熱忱,甚至對文化事業,更是熱心。不只是創建電台、電視台,創辦《人間福報》以外,還把藏經翻譯成白話文,出版《中國佛教經典寶藏》;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把藏經加以標點、分段、註解,重新編印成《佛光大藏經》。其他如養老院、育幼院、仁愛之家、雲水醫院、診所等,也只是在教育、文化、慈善等事業,他謙虛地表示,這只是略表對社會貢獻一點心力而已。

對信徒的共修,在全世界五大洲,每一個大都會都建有道場,可以說,在同一個時間裡,佛光山的道場在全世界真是同聲念佛、同聲誦經,讓人真有「佛光普照,法水長流」的感覺。

全球弘法殊榮不勝枚舉

一九九二年(民國八十一年)國際佛光會在美國洛杉磯國際音樂中心成立,讓他的弘法足跡更不斷的踏遍世界每一個角落。他一年又一年的遠到巴黎、多倫多、洛杉磯、澳洲等地,主持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甚至前往莫斯科、瑞典、丹麥、冰島,成立各地區的佛光協會。

星雲大師表示,他只是一個僧侶,憑著一襲袈裟,在全世界弘法都能受到當地國家元首、重要官員,以及文教界的學者教授給予協助。從印度的總理尼赫魯,到泰皇蒲美蓬、菲律賓總統馬嘉柏皋、回教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中南半島各國家的政府領袖,甚至天主教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台灣的樞機主教單國璽,乃至佛教的達賴喇嘛,都成為朋友。尤其對兩岸的共同合作,禮請佛指舍利來台供全民禮拜供養,期能促進兩岸友誼,早日實踐和平,是他一生最大的心願。

他說,五十年的時光,彈指過去,所有一切,都是眾人共同成就的結果。因此,《雲水三千》不是為了表現個人,而是為五十年來在全世界參與人間佛教運動的有緣人,留下一個紀念。展望未來,祈願佛門弟子,共同團結合作,一起續佛慧命,所謂「法幢不容傾倒,慧燈不可熄滅」,衷心祈願。(2003.08.19/佛音時報‭/‬3版)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