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11 星雲大師悼念菩妙上人

文/陳峰瑛

小故事大啟示發人深省

元月十九日上午九點三十分,星雲大師的座車慢慢停靠在菩妙上人涅槃堂前,眼尖的元享寺師父們立即向前恭候。住持淨明法師聞訊,三步併兩步趨前頂禮迎接。大師在住持的攙扶引領下,緩緩步入「阿彌陀佛」聖號盈耳的靈前上香。之後,病痛纏身舉步維艱的大師堅持還是要頂禮。當大師雙膝跪下的那一刹那,住持淨明法師情不自禁的痛哭失聲,眼淚潰決而下,哀慟逾恒,久久不能自己,整個涅槃堂頓時籠罩在感動與不捨之氛圍中。

隨後大師一行人在知客引導下,進到客堂短暫的休息。大師坐下後,開示了一則小故事:

少林派、武當派何以會式微?原因在於大當家的武功不再高強;二當家待人接物不再親切;三當家不珍愛寺院的產業。三位當家意識到少林寺火燒眉睫危機當前,再不處理恐有滅亡之虞。於是緊急召開小組會議,會中取得共識與決議,大當家應專心練武功,武功高少林寺才能穩如泰山;二當家應親切招呼信徒,慈愛大眾,信徒向力心自然會凝聚,不請自來護持;三當家應愛護產業,守住先人的成就,不可揮霍無度,敗壞寺產。

三位當家信誓旦旦,決意履行承諾。三年下來,少林寺果然飛黃騰達;但好景不常,隨著歲月之推移,三位當家又故態復萌了。

大當家認為,我幹嘛要把武功練得這麼高,練功太辛苦了,於是武功又再度退步。二當家心想,都是我一個人在會客接待人,這些人又不是為我而來的,我何必勞心勞力;三當家覺得,寺產是大家共有的,每個人都有份,為何獨獨要我一人守護?於是三個當家爾虞我詐、各懷鬼胎,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讓誰。不久少林寺如預期般走向衰敗。

大師開示此小故事,期勉大家寺院是要集體創作,眾緣和合,若有走下坡,甚至走向衰敗,試著找出原因何在?是在於人太多?沒有智慧?不守戒律?好吃懶做?瞋恨嫉妒?貢高我慢?你們能找出原因來嗎?你們都認為有許多千年古寺,我們的道場可以千秋萬世,事實上這是絕不可能的,世事無常呀!‬

大師啜了幾口茶,接續道來,古諺「兄弟三人同心,其利可斷金」、「家和萬事興」、「團結就是力量」,管你本領再大、學問再高,多會念佛、參禪,若不懂得與人相處、與人共事,過於強調個人英雄主義,注定無法興隆。進道場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堅持著佛法的「無我」,「無我」就是大眾和合,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不能標榜自我,大家應各盡其力發揮所長。叢林寺院裡沒有誰最大,誰發心就是老大、就是菩薩。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就是義工;阿彌陀佛成就了極樂世界,接引眾生脫離生死苦海,是義工;釋迎牟尼佛過去為佛教到處結緣,也是義工啊!希望大家都做釋迦佛的義工,一起來元享寺當義工。

大師還津津樂道談及當年創建的壽山寺,和上人重築的元亨寺。於民國五十年代(一九六一)起,各踞壽山兩麓,兩寺一家親,時有往來、互助合作,共創佛教一片天。因此大師特別鍾愛高雄,直稱高雄的佛教最和平、最能互相幫助、最守本分、最安穩。此外大師更嘖嘖稱奇上人能將不起眼,又不被看好的小地方,擴建成巍峨莊嚴道場。

大師開示之後,當家會寬法師立即奉上一袋「禮物」回饋,大師欣然取出《菩妙老和尚訪談錄》,並退還袋子。從小動作中不難看出大師珍愛地球隨手作環保,展現出家人的智慧與慈悲。在元亨寺眾法師的頂禮謝恩恭送下,星雲大師一行人作禮而去。

大師的開示,饒富意義,發人深省,歸納如下:

一、創業維艱,守成不易:當人功成名就時,容易志得意滿,掉以輕心,而懈怠放逸,故要有憂患意識,戒慎恐懼地維護與珍惜既有的成果。

二、團結互助:個人再怎麼厲害,若沒有他人的護持亦成不了氣候。尤其處在多元化的時代裡,更要集體創作、集思廣益;個人渺小不足道,但在團結互助下,眾志就能成城、集腋便能成裘。

三、發心當義工:發揮個人所長,貢獻心力,出來為社會、慈善團體做義工,利他又自利,一舉兩得。(2011.01‭/《菩妙和尚永懷集》)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