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41 如何修身?

一個人,之所以要修身,是為了要健全自己;自己健全了,對於家庭、社會、朋友、事業,都有幫助。修身,才能知道如何與人往來。我們要如何修身呢?有四點意見:

第一、居家要儉:一個人如果貪慕榮華,只圖享樂,必然助長惡行,有時更因此而招致家敗身喪。如李商隱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節儉並不是慳吝、一毛不拔,而是實不虛華,食不求精,衣不求美,飽暖則足。司馬光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養成了奢華無度的習慣,再富有的家庭終必淪為貧乏;反之,如果能謹身節用,一粥一飯不奢靡浪費,自必因此而有所積蓄,甚至轉貧為富,所以,居家要儉。

第二、創業要勤:這是一個物競天擇的社會,「適者生存」是必然的定律。一個人要想成功立業,不是靠家人的聲望,也不是取決於出身的高低,而是端看自己的勤勞與努力。語云「勤有功,戲無益」,勤才能改變你的人生,即所謂「勤能補拙」。一個出身貧窮的人,只要能勤勞,必能轉窮為富,如香港塑膠花大王李嘉誠、日本汽車王國豐田佐吉,不都是以勤勞的汗水,創造出成功之路的嗎?所以勤勞是創業之道。

第三、待人要謙:人際間的相處,有一個重要的祕訣,那就是謙虛。一個人的學識再好,如果高傲不知謙虛,難受主管的青睞;一個人的容貌再美,如果自負不知含蓄,難受他人的讚美;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如果不懂得忍讓,難得他人的友誼。曾國藩說:「謙,則不招人忌;恭,則不招人侮。」所以謙虛和睦,才能獲得人緣;謙恭有禮,才能受人尊敬,所以「謙」是待人之道。

第四、處事要和:「和氣迎人,則乖滅」,瞋怒,不但有害人體的健康,還常使小過變成大過、有理變成無理,甚至做出不當的抉擇,因此在待人處事上,要能心平氣和。心平氣和能讓頭腦冷靜,心平氣和才不失方寸,心平氣和才能制剛躁之氣。古人云:「心平氣和,而後足以平不平以致乎平,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無事。」所以,「和」是處事之道。

人與人相處,不知道自己的缺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故凡事不要總是指責別人的不對、不是、不好或不應該。須知在世間法上,往往是對外容易對內難、修身容易修心難、做事容易做人難、讀書容易明理難。

關於「如何修身」,有四點意見:

第一、居家要儉。

第二、創業要勤。

第三、待人要謙。

第四、處事要和。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