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91 平常心是道

佛教講「平常心是道」,平時我們也常常聽到有人說要用平常心做人,要用平常心處事。「平常心」究竟是什麼意思,怎樣才能保有一顆「平常心」?有四點看法:

第一、失意事來,治之以忍:《史記‧汲鄭列傳》說:「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一個人失意的時候,最能感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有的人因此自怨自艾,消極頹唐;有的人則怨天尤人,憤世嫉俗,這都是一種負面的情緒作用。真正有修養的人,儘管世情澆薄,我以一忍治之,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能忍的人,他就是有平常心。

第二、快心事來,處之以淡:「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快心事時,一般人莫不是歡天喜地,欣喜若狂,恨不得天下人都能分享他的快樂。「喜形於色」固是人之常情,然而能如謝安在「淝水之戰」,姪兒謝玄以寡擊眾,取得勝利後,消息傳來,猶能奕棋如常,不動聲色。這種「快心事來,處之以淡」,就是一種平常心。

第三、榮寵事來,置之以讓:人有榮譽之心,而後知所向上,值得嘉許。然而自古以來多少文武大臣、後宮佳麗,為了爭寵顯榮,彼此勾心鬥角,甚至導致政爭戰亂,禍國殃民,反而罵名千古。所以,榮寵不是爭取而來的,所謂「實至名歸」,名實不符,有時候求榮反辱;能夠洞徹此中道理,在榮寵之前,以平常心視之,就是明哲保身之道。

第四、怨恨事來,安之以退:人有不平,易生怨恨。怨恨猶如一把雙刃刀,傷人又傷己。遇有委屈不平時,不必難過、不必計較,何妨退一步想;能以平常心安之以退,自能泰然自適,則怨恨無由生起。

平常心是一種透析世情,了悟人生的智慧;能以平常心處世,自能「超然物外見真章」。如何保有一顆「平常心」?有四點:

第一、失意事來,治之以忍。

第二、快心事來,處之以淡。

第三、榮寵事來,置之以讓。

第四、怨恨事來,安之以退。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