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24 智愚之間

智者與愚者之間,要怎麼分別呢?佛陀在《增一阿含經》中說,有智慧的人,對於未知之事,絕不貿然行事;對於已知且應該做的事,必然盡力去完成。反之,愚痴的人,對於明知不能行的事,偏要去做;對於已知且應該做的事,卻不肯去做。所以,智愚之別,就在實踐力如何了。有四點智愚之間,提供大家參考:

第一、即知即行是智者:古來將相聖賢與凡夫的差別就在於「行」。諺云:「真學問在行,若知而不行,猶弗知也。」人們求得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生活上的實踐,一個有智慧的人,如果不能知行合一,只是將已知的知識,存放在大腦中,成為累積的記憶,這與不知者又有何異?所以,即知即行,才是一位智者。

第二、不知而行是庸愚:不知而行的人,等於是瞎子走路,看不到前方目標,對路況也毫無所知,執意偏行,不是很危險嗎?這世間有許多邪魔外道,對世間的真理僅是一知半解,卻又好為人師,所謂「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這種不知而行的行為,就是愚痴。

第三、知而不行是蠢才:有一句話說:「將你所知的付諸實行愈多,你便能獲得愈多的知識。」所以,知識就是生活中的「方法」,如果你明知「方法」卻不用,或雖然知道,但不肯做,或者顧慮太多,患得患失,因循茍且,到最後一事無成,這不亦是一個蠢人?柏拉圖也說:「不能運用智慧的人是一個傻子。」所以「知道了」,就要去實踐,否則知道的再多,沒有落實,也是「如人數他寶,自無半毫分」,那實在可惜了。

第四、不知不行不成才:西諺有云:「那些不知道,而又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是一個傻瓜,要棒喝他。」一個知識不足,又不想去求取知識的人,無法成才。因為人的知識,是從自己想要擁有中得來,如果連求知的欲望都沒有,甚至連自己沒有知識都不知道的話,即使別人想要幫助,那也難了。

智慧是從積聚失敗、改進的經驗而來,愚痴則在自以為聰明而且懶惰中養成。莊子說:「學而不能行,謂之病。」再高的才華智慧,如果不多加利用,便與庸碌凡人無異,而一個智者,不會放棄任何可以學習實踐的機會,這就是為什麼人的能力有上下高低的不同了。「智愚之間」有這四點意見。

第一、即知即行是智者。

第二、不知而行是庸愚。

第三、知而不行是蠢才。

第四、不知不行不成才。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