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69 賞罰分明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論是國法或家規,重要的是必須賞罰分明。一個軍隊賞罰分明,可以提升軍中的士氣;一個公司賞罰分明,可以提升公司的業績;僧團賞罰分明,可以鞏固大眾對常住的向心力。如果賞罰不明,大眾必定不服氣,所以「功、過」一定要給予適當的獎賞處分,賞罰一分明,制度就容易建立。關於賞罰分明有四點:

第一、有過必有罰:一個團體必須講究紀律,不能因這個人平時對我好或者是親朋好友,有過就不懲罰,如此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彈。西蜀孔明北伐時,因馬謖不聽他的調動,擅自作主,因此敗北丟失街亭。雖然馬謖才氣過人,得到諸葛亮的器重,但為了嚴肅軍紀,諸葛亮還是忍痛揮淚斬馬謖,並上表請求自貶三等,承擔失敗之責,從此蜀軍上下,再也不敢違命。所以有過必罰,不能優柔寡斷,感情用事,這樣上下才能團結一致。

第二、有功必有賞:部屬有功勞而不獎賞,他會不服氣,以後就不肯立功,甚至造成上下離心離德,難以領導。《說苑》言:「有功者不賞,有罪者不罰;多黨者進,少黨者退;是以群臣比周而蔽賢,百吏群黨而多姦;忠臣以誹死於無罪,邪臣以譽賞於無功。其國見於危亡。」所以有功必賞,可以激勵工作態度,也能融洽上下關係。

第三、有種必有收:想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栽,一個做主管的,說一句好話,可以讓部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老師一句鼓勵的話,可以造就一個好學生。一個人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如大陸羽球選手熊國寶,雖然最初不被視為能為國爭光的人選,但是在自己不斷努力下,終於贏得世界冠軍。所以世間上每做一件事都是在播種,只要播下善種子,不怕沒有好的收成。

第四、有業必有報:佛教講「因果業報」,即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無論是達官貴人或販夫走卒,都離不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業報定律。這個「業」就是我們身、口、意的行為,我們每說一句話、每做一件事,必定有其因果報應。儘管世間法會受到個人主觀、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很難有絕對的公平,但是在因果業報之前,人人平等,所以我們必須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論語》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賞罰分明,可以培養是非因果的觀念,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能讓政治清廉,人民安樂。四種賞罰分明如下:

第一、有過必有罰。

第二、有功必有賞。

第三、有種必有收。

第四、有業必有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