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64 第五九課 祛病之法

不憂不懼、精進奮發,

是祛病第一良方;

不排不拒、放下執著,

是除惱第一祕訣。

──《佛光菜根譚》


【提要】

人吃五穀雜糧長大,哪有不生病的呢?每個人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生病的經驗,疾病是人生免不了的過程。佛教對於疾病,希望病患要能從「身不苦」,做到「心不苦」,這就要靠自己的信心和意志力。所謂「精神能克服一切」,真正的良藥是心力,心力才是疾病的最好良藥。如果自己能夠成為自己的良醫、良藥,當然一切疾病也就無所畏懼了。

【正文】

每個人都有生病的體驗。生病時,身心受到折磨,心情變得不好,也提不起精神來。據《五王經》所說,「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大不調,則舉身沉重;水大不調,則舉身臃腫;火大不調,則舉身蒸熱;風大不調,則舉身僵硬。」生病時,種種加諸身心的磨難痛苦,這時才知道擁有健康是多麼可貴!

《摩訶止觀》提到,眾生之病皆因六緣而起,即四大不順、飲食不節、坐禪不調、鬼神得便、魔神相擾、惡業所起。不同的因緣,導致不同的疾病發生。我們雖不喜歡病痛,但是在生命中卻是無法避免的事。

古德云:「比丘應帶三分病。」一位在佛道上修行的人,要和自己的疾病做朋友;以疾病做為自己修行的鞭策,在佛道上更精進用功。一般世俗的人,要用一顆勇敢的心來面對自己的疾病,才能走出人生的光明路。像漸凍人陳宏,全身都不能動,只有眼睛還可以眨,就這樣寫出了好幾本勵志世人的書。

口足畫家──童福財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南某基地受訓,在跳水訓練中,傷及頸椎,經過治療,醫師宣布他將癱瘓終生。最後在親情和佛教的影響下振作起來,勇敢面對自己的病,重拾少年時期鍾愛的畫筆,練習畫畫,靠自己有限的肢體和體力,終於獲得國際口足畫藝協會的肯定,他用自己的毅力,艱辛地走出生命之路。

生命的旅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如果我們能擁有一顆正念、勇敢的心,將不如意的事當作是生命的試金石,相信我們就能突破重重磨難的關卡,走向光明燦爛的大道。

【習題】

1.文中提到眾生之病有哪六緣而起?

2.為什麼修行應帶三分病?

3.談談你祛病的良方。

【延伸閱讀——佛光菜根譚】

1.人生之大病,不在無用,而在無明;事業之成功,不在學歷,而在學力。

2.身體有病,要靠醫生來診療;心靈生病,要靠自己來醫治。

3.貪多為做人之病,言多為涉世之病,計多為用心之病,費多為居家之病。

4.人之惑,惑於私,除私則明;人之病,病在惰,去惰則勇。

5.病從口入,若口不亂食,則病從何入?禍從口出,若口能慎言,則禍從何出?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