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68 第六六課 活水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南宋‧朱熹〈觀書有感〉


【正文】

這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所寫的一首感悟詩。

「半畝方塘一鑑開*1,天光雲影共徘徊」,在一方池塘的水面上,天上的陽光、雲彩,都一一映現出來,這是作者比喻自己的內心境界。在《華嚴經》裡,也有一首偈語:「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意思是:菩薩就像天上的月亮,高掛在無一法可得的虛空中;眾生心湖裡的水,如果清淨而無有垢穢,菩提的月光就會映現在心湖上。

「問渠哪得清如許」,心湖裡的水何以那麼清淨呢?因為人的真如本心本來就是清淨的,只是被煩惱無明的黑風揚起了波浪,而擾亂我們本自清淨的佛性。六祖惠能大師*2悟道時,曾驚歎地說了一段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正是說明了這個道理。

「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的真如自性心海,本來就是清淨無染的。一如樹有根,水有源,只要心中的本源清淨,不斷地讓清淨的活水滾滾流出,這一塘水就可以永保清淨。什麼是我們心中的活水呢?就是我們的般若智慧,就是我們心中的慈悲,心中的清淨,心中的菩提*3,心中的懺悔,心中的慚愧,心中的信仰,心中的禪定。

假如我們的心中能恆常不斷流露出智慧、慈悲、清淨、菩提、懺悔、禪定的法水,我們的心海就會非常清淨、美妙,一如源頭流出活水,能使清淨的塘水映現出「天光雲影共徘徊」。

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自然會容易與真理相應,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進而體證豁然自在的人生境界了!

【註釋】

*1一鑑開:鑑,鏡子。像一面鏡子般開展。

*2六祖惠能大師:唐代僧。廣東新興人,俗姓盧。幼喪父,家貧,鬻薪事母。偶聞誦《金剛經》,萌出家之志,遂投五祖弘忍座下,並嗣其法,後於大梵寺樹立法幢,大弘禪宗頓悟之旨,為達摩祖師入東土後之第六代祖師,世稱六祖大師。

*3菩提:指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解脫的智慧。

【習題】

1.略述本文旨趣。

2.何謂「無明」?請舉實例說明。

3.如何讓自己心中的活泉,不斷湧現?

4.請舉出一位值得我們學習效法的高僧或人物。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