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76 第四三課 不作自了漢

自從大士傳心印,

額有圓珠七尺身;

挂錫十年棲蜀水,

浮杯今日渡漳濱。


【公案】

黃檗希運禪師自幼出家為僧,後來得道開悟,開創黃檗山,是中國禪宗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有一次遊天台山時,碰到一位舉止非常奇特的同參,兩人相約一同到處參學。當他們來到一條小溪前時,正好溪水暴漲,這位同參叫黃檗禪師一起渡河。黃檗禪師道:「溪水這麼急,能渡過去嗎?」

同參沒有回答,只是提高褲腳過河。過河時,好像走在平地上一樣輕鬆自如,不但邊走邊笑,還邊回頭招呼黃檗:「來呀,來呀!」

黃檗禪師見狀喝斥道:「嘿!你這小乘*1自了漢*2。早知你有神通,便把你的腳跟砍斷。」

同參被他呵斥的語言感動,尊敬讚歎:「你真是大乘*3法器*4。」說著便消失了。

佛教裡有大乘、小乘,小乘先重自度,大乘則重度他。就像我們要到其他地方去,小車只能載少數人,大車則能載很多人。這位同參是一位小乘的聖者,見到溪水暴漲,自己渡河過去,卻沒有幫忙別人,所以佛教裡經常批評小乘的聖者,縱然他們得道,也不及初發心的大乘修行者。因為小乘「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為也」的作風,永遠不能成佛。自己未度,先能度人,才是菩薩發心。

有些人一入佛門,歡喜閉關,就住到山裡。其實,沒有先累積很多的福德因緣如何悟道?就算得道了,難道忍心讓眾生在生死中沉淪?希望參禪的學人能發大乘心,行菩薩道,所謂「道在眾生中求」,離開了菩提心,怎麼能成就無上佛道呢?

【註釋】

*1小乘:又作聲聞乘。指早期佛教的主要流派,注重修行、持戒,以求得「自我解脫」。

*2自了漢:指無利他之念,唯圖自身之利益者;即抱持獨善其身主義者。

*3大乘:強調利他,普度一切眾生,提倡以「六度」為主的「菩薩行」,如發大心者所乘的大車,故名「大乘」。

*4法器:指有修證佛法的根性,能行佛道的人。

【習題】

1.為什麼自了漢會讚歎黃檗禪師是大乘法器?

2.何以說「道在眾生中求」?

3.請分享「自己未度,先能度人」的故事。

【延伸閱讀——緇門崇行錄】

唐朝曇選法師,高陽(河北)人,住在興國寺。生性慈善,喜好救濟別人,從不積蓄財物。購置了一個大鍋,把自己和乞丐們的食物一起放到鍋子裡熬成濃稀飯,並且親手替他們盛粥,和他們坐在一起吃,就這樣過了很多年。看到容貌消瘦,又穿著破爛衣服的人,他就會憐憫地流下淚來,悲傷難過之情無法抑制。

──贍濟乞人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