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54 第三七課 常懷慚愧心

【碑帖文】

縱人負我德,亦當作我負人德想;

覺自己對一切人皆有愧怍,歉無憾已,

則暴戾之氣,便無由生矣。

—印光大師語錄 隆蓮書

【作者】

印光大師(一八六二~一九四○)蓮宗第十三祖。

俗姓趙,名聖量,陝西郃陽人,別號「常慚愧僧」。少治儒學,喜讀程、朱之書。曾排佛,遭目失明,繼而猛省,轉研佛典,以至誠所感,目疾獲癒。二十一歲,至終南山南五台,歸依蓮華洞道純長老出家。一八八二年掛搭湖北竹溪蓮華寺。未久,受具足戒於陝西興安雙溪寺。曾於浙江居普陀山法雨寺二十餘年,朝夕唯閱藏念佛,不求聞達。一九一二年以文稿刊於《佛學叢報》,署名「常慚愧僧」,名震遐邇。

【書者】

隆蓮法師(一九○九~二○○六)。

俗姓游,名永康,字德純,出生於四川省樂山市書香門中。孩提時就隨祖父母茹素念佛。一九四一年,於十方堂昌圓法師座下剃度出家,並依止於成都愛道堂監院能潛法師。曾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四川省佛教會會長、四川尼眾佛學院院長。

【賞析】

語云:「知恥近乎勇。」有慚愧心才能改往修來,有慚愧心才是真修行,但看歷代祖師大德,如印光大師常自謙「常慚愧僧」,並終身以「慚愧」為修持;智顗大師作法華懺儀,自行利他,並鼓勵弟子多行懺悔。

在一個社會裡,如果為人父母者常慚愧身教不足,為人子女者常慚愧孝養不夠,為人師長者常慚愧學問不夠,為人子弟者常慚愧學習不勤,在上位者常慚愧服務不周,在下位者常慚愧辦事不力,必定家家和樂,人人幸福。

【習題】

1.試述本文大意。

2.為什麼常懷「慚愧心」,是一種修行?

3.如何將「慚愧」的修行,落實在生活裡?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