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96 第四八課 六塵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智者無為,愚者自縛。

 ──《信心銘》

【提要】

六塵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面對的六種對境,也是六識所認識的六種境界,即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境界如同塵埃,會染汙我們的情識,所以又稱六塵。而此六塵能使人迷妄,使善衰滅,所以又稱六衰、六賊等。經云:「善惡是法,法非善惡。」所以我們每天生活在五欲六塵之中,應抱持一種不貪不拒的中道態度,時時反觀自省。

【正文】

「明珠蒙塵」,是佛教用以形容我們的真如自性被「五欲六塵」所蒙蔽,使佛性不得顯現的譬喻。「六塵」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相應的六種對境,也是六識所感覺、認識的六種境界。

1.色塵:眼睛所見,包括青、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闇等顯色,和長、短、方、圓、高、下、正、斜等形色。

2.聲塵:耳朵所聽,包括悅耳的聲音,如梵唄、樂音、歌聲、掌聲等;逆耳的聲音,如哭聲、詛咒聲、罵詈聲、吵架聲、刺耳的噪音,乃至自然界的風聲、雨聲、雷聲等。

3.香塵:鼻子所嗅,包括旃檀香的好香、蔥韭的惡香、適中的香及強烈的香等。

4.味塵:舌頭所嚐,包括酸、甜、苦、辣、鹹、辛、甘、淡等一切飲食的味道。

5.觸塵:身體所觸,包括堅、濕、軟、硬,以及滑、澀、輕、重、冷、暖等觸覺。

6.法塵:心意所思、所想,包括宇宙萬有的一切事物。

人之所以會有煩惱,就是因為六根經常對外追逐五欲六塵的緣故,五官要吃好的、用好的、聽好的、看好的,內心又不希望別人比自己好,於是自私、執著、無明便因此而生起。由於這些境界如同塵埃一樣,會汙染我們的真如自性,所以稱為「六塵」;六塵能引生貪瞋痴等無明煩惱,使人迷妄、使善心衰滅,甚而劫持一切善法,所以又稱六妄、六衰、六賊。

六塵雖然會染汙我們的心,但是它必須透過六根去執取外境才能生起,所以佛陀曾經告誡弟子要「藏六如龜,防意如城」,也就是要關起六根的門戶,就像烏龜把頭和手腳都藏在龜殼內,如此則不怕水獺的覬覦。因此修行不是一味的杜絕外緣,而應從不攀緣外境做起,也就是不去追逐權勢名位,不貪圖生活享受,不過聲色犬馬的生活,如此六根不執取六塵,外魔自然無由入侵。因此《六祖壇經》說:「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般若三昧自在解脫。」

平常我們生活在五欲塵勞中,若能不隨俗浮沉固然難得,如果隨俗同流而能不汙,則更可貴。所以遠離外境,潛居山林修行,並不是上上乘,住於鬧市,仍不為外境所轉,才是大乘道。古人說:「大隱隱於市。」就是這個道理。

【習題】

1.六塵是指什麼?

2.為什麼佛陀告誡我們要關起六根,不能攀著六塵?

3.如何在塵世中不受六塵迷惑? 試舉例說明。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