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60 第六四課 生活四心

處世要有慈心,助人要有悲心,

做事要有喜心,修行要有捨心。

      ──《星雲法語》


【提要】

《華嚴經》說:「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世間滾滾紅塵,芸芸眾生營營求求,假如我們無時無刻,身心都不離柔和忍辱,不離慈悲喜捨,那麼就能得到很大的快樂了。待人處事,秉持一顆仁慈的心;幫助別人時,要能有觀音菩薩聞聲救苦的悲憫心;做事要有一顆歡喜心,才會感到快樂;修行要有一顆捨心,懂得放下,生活才能自在!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菩薩普度眾生所應具備的四種精神,也是每個人生活中都應該具備的四種心。

【正文】

心,有染汙心、清淨心、分別心、平等心、愚迷心、覺知心。心,還可分為虛妄心與真如心。虛妄的心就是染汙心、分別心、顛倒心;真如心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四無量心,能產生一切福德智慧,能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以四無量心做為立身處世的根本呢?有四點意見:

第一、處世要有慈心:待人處事要本著一顆仁慈的心,仁慈的心就是給人歡喜、給人安樂的心,而且是能體諒他人,肯為別人服務的心。有了慈心,在處世時,就能退讓包容,對別人不利之事,就不會放任而行。《大學》說「止於至善」,就是要我們以仁慈之心利益眾生,使眾生得到歡樂;以純善之心樂於公益,讓眾生得到幫助。

第二、助人要有悲心:人要有悲天憫人的心,悲心,就是幫助別人離苦得樂的心,就是像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心。幫助別人時,有悲心才能不在乎個人的利害得失,才能全心全力為眾生去除困難;對於世間一切痛苦,才能沒有貴賤怨親的分別,而以平等之心施以救濟,就如太陽,不求回饋而無私的普照世間。所以,助人時要懷著悲心,才能無私的救助他人。

第三、做事要有喜心:你每天工作有歡喜心嗎?還是心不甘、情不願,一點也不快樂?做事時,「心甘情願」才會讓自己快樂;滿心歡喜的去待人處事,才能讓人感到真誠。做事不歡喜,就會容易感到疲累與辛苦,你帶著歡喜心,別人也會因你的歡喜而感到快樂,如此事情做得再多也不覺得累。如駝標比丘,三十年的歲月以歡喜心為人提燈籠照路,迎送掛單的人,而讓自己與他人都得到了利益。

第四、修行要有捨心:你要想修行嗎?你想要修身養性嗎?修行與修身都要有捨心。捨心就是要能放得下,要能看得開,要能不計較,不自我執著;修身就是要捨棄不良的嗜好,捨棄不善的行為。語云:「捨才能得。」如果你能經常主動的給人一個微笑,主動的去幫助別人,相信必能獲更多的善意回應。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菩薩普度眾生所應具備的四種精神,也是每個人生活中都應該具備的四種心。

所以「生活四心」就是:

一、處世要有慈心。

二、助人要有悲心。

三、做事要有喜心。

四、修行要有捨心。

【習題】

1.何謂「四無量心」?

2.如何以「四無量心」作為立身處世的根本呢?

3.如何讓自己做事時,滿心歡喜?

4.修行時,要捨什麼心?

5.這篇文章給你什麼啟示?

【延伸閱讀——放下怒火最吉祥】

妒火心中燃,

不滅會焚身。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