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48 第六一課 十地

般若之威德,能動二種人,

無智者恐怖,有智者歡喜。

──《大智度論》

【提要】

人的一生就像階梯,哪一個年齡該在哪個階梯,要清楚明了;何時該爬上,何時該下梯?階梯也不是都只有上,也要能下,所謂「爬得高,看得遠」;修道也有階梯,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等覺、妙覺而完成菩薩道,最後才能成就佛道。那麼,菩薩為什麼要以「地」來分階位呢?因為地,能生萬物,樹木花草依地而生,金銅礦物依地而生,一切有情依地也才能存在。

【正文】

學生,無論是小學、中學、大學,為了分別程度的深淺,都定有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菩薩,也分有五十一個位次。從十信菩薩,而十住、十行、十回向,進而就是十地及等覺菩薩了。

1.歡喜地:初地的菩薩,斷除了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1,不再有執著恐怖、顛倒、夢想。不憂慮生活,不懼怕死亡,不怨人毀謗。進入初地的菩薩,等於生到諸佛如來的家中去了。助人為樂,以布施為樂,能紹隆佛種,能弘法度生,因為分證了佛陀的法身,相應了菩提,歡喜踴躍,所以叫歡喜地。

2.離垢地:二地的菩薩,自己修行十善,也勸人勤修十善,不再誤犯微細的戒律,遠離垢染,獲得三業清淨,能夠廣行慈悲,饒益有情,所以叫離垢地。

3.發光地:三地的菩薩,勤求佛法,受持佛法,能忍一切外境,不再動心,精修定學,得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定,不再為貪瞋愚痴闇蔽,聖格昇華,像光明一樣,驅散了一切暗冥,所以叫做發光地。

4.焰慧地:四地的菩薩,精進修習三十七道品*2,除了我執、法執、見解上沒有愚痴,思想上也無謬誤,不生愛染,不起瞋怒,智慧的光像火燄一樣的熾盛,照亮了佛道,所以叫做焰慧地。

5.難勝地:五地的菩薩,不但修滿了禪定,而且更證悟了真實的諦理,離諸戲論,證悟空有不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是極難到達的階位,所以叫做難勝地。

6.現前地:六地的菩薩,圓滿了般若智慧,經常安住在滅盡定中,不起有漏的心識分別,照見緣起性空,徹悟諸法自性,可以說真實的佛法已經現前,所以叫做現前地。

7.遠行地:七地的菩薩,安住在滅盡定中,出定入定,隨念自由,不用功而能行諸佛法,度眾有無限方便,遠大的目標,即將到達,所以叫做遠行地。

8.不動地:八地的菩薩,功德任運增進,煩惱不再現行,不為名利所動,不為境風所誘,只有大願度生,所以叫做不動地。

9.善慧地:九地的菩薩,無相無功用行,自證的固然無功用行,為他說法,也不待功用,以自然而然的清淨法力,守護佛法寶藏,以純善的智慧開示眾生,所以叫做善慧地。

10.法雲地:十地的菩薩,是真正的法王子了。所謂補處菩薩,就要成佛了。有大慈悲,大神通,那福德智慧的雲朵,嚴密護身,可以發為電光,震大雷音,降大法雨,伏諸魔外,終成佛道。

菩薩從初發心,經歷十地,到此完成三大阿僧祇劫修行,等著進入諸佛位。

【註釋】

*1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即「三結」,又作初果三結。結,即見惑,眾生由此見惑結縛,不能出離生死。聲聞之人斷盡此惑,即證初果須陀洹。

*2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習題】

1.何謂十地菩薩?

2.大菩薩的階位為何稱為「地」?

3.行菩薩道應具備何種心態?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