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96 第二三課 安住之道

【碑帖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句

常樂柔和忍辱*1法,

安住慈悲喜捨*2中。

—佛光山 星雲 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六日

【出處】

《大方廣佛華嚴經》又稱《華嚴經》、《雜華經》。

我國華嚴宗即依據本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為宗旨。本經係如來成道後之第二七日,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上位菩薩所宣說之自內證法門。本經雖出於印度,然尚未發揮最高之玄旨,直至我國成立華嚴宗,方才發揚其真義。

【書者】

星雲大師(一九二七~二○二三)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

江蘇江都揚州人。十二歲於南京棲霞山出家,法名悟徹,號今覺。一九四九年來台,曾主編《人生雜誌》。於宜蘭雷音寺成立念佛會、弘法會、歌詠隊等,創辦星期學校、幼稚園等,並於廣播電台布教,於此奠定弘法事業基礎。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以人間佛教為宗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共修等弘法事業。道場分布世界各地,創辦多所美術館、出版社、佛學院、大學等。

近年,於大陸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並捐建揚州鑑真圖書館、南京大學「佛光樓」立「揚州講壇」,促進兩岸和諧,帶動世界和平。著有《釋迦牟尼佛傳》、《往事百語》、《迷悟之間》等,並翻譯成英、德、日、韓等二十餘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賞析】

在《金剛經》裡,須菩提曾問佛陀:「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馬上稱讚他問得好。

我們的心應該住在那裡?如果心住在感情上,一旦感情有了變化,你就痛苦了;如果心住在名利上,一旦名利丟失,你就煩惱了。感情、名利,乃至世間上一切有為法都不是我們住著的對象,因為它們都是生滅不定,無常幻化的,所以佛陀在「金剛會」上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華嚴經》進一步闡述這無住而住之法,是「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你看,日月因為安住在虛空之中,所以能大放光芒。所謂「柔能克剛,忍能負重」,以無量無邊如虛空一般的心量來為眾生拔苦與樂,還有什麼罣礙束縛呢?

【註釋】

*1忍辱:即令心安穩,堪忍外在之侮辱、惱害等,亦即凡加諸身心之苦惱、苦痛,皆堪忍之。為六波羅蜜之一,乃菩薩所必須修行之德目。

*2慈悲喜捨:指佛菩薩為普度無量眾生,令離苦得樂,所應具有的四種精神。又作「四無量心、四等心、四等、四心」。

【習題】

1.試述你對「忍」字,有什麼看法?

2.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慈悲喜捨」? 試舉例說明。

3.從本文中,你增長了什麼?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