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64 第四十課 死亡

人,不管生也好,死也好,

能夠活得自在,死得安心,

那是最美好不過的事了。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自古以來,有人死得轟轟烈烈,有人死得默默無聞,有人死得讓人懷念,有人死得讓人慶幸。究竟如何死亡才有意義?略述如下:

一、死得不痛苦:有的人對死亡並不恐懼,但是就怕死得痛苦。如戰場上斷臂、斷腳的老兵,以及病榻上受絕症煎熬的病人。但是一些視死如歸、慷慨赴義的俠士,他們不以死亡為苦,尤其禪門裡的禪師,更把死亡當遊戲。例如,飛錫禪師鄧隱峰倒立而亡;船子和尚吹笛進入煙波,覆舟而逝。如果死得不痛苦,死亡也如回家一樣,並不值得擔心害怕。

二、死得有價值:歷史上,有的人不但生時救國利民,就是到了最後,個人的死,仍然影響國家民族千年萬載。例如,文天祥不受宰相高位的誘惑,只想一死報效國家;岳武穆寧可盡忠而死,也不願抗旨而生,他們盡忠報國的精神,都與歷史共存,雖死猶生。

三、死得適其時:生命的價值,不在活得長久,而在活得於世有義。有的人已經活了百歲之齡,仍然不死,他也覺得辛苦,因為老邁的身體,如風中殘燭,生存對他而言已經沒有意義,死亡反而讓他有自然的歸宿。慈禧太后死時,沒有逢上國破家亡,甚至還得到厚葬;汪精衛年輕時,曾被清廷逮捕,他豪邁的說:「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後來獲釋,又與日本合作,不過還是在日本投降前逝世,不受漢奸罪名處置,這也是死得適其時。

四、死得很安心:一般人對死亡總是感到害怕、迷惘,因為死後到哪裡去?不得而知。尤其,有的人臨終時,因為對世間的留戀,對親人的掛念,而捨不得死,甚至死不安心。也有的人未能及早處理好自己的財富,就匆匆告別,而覺得遺憾,無法安心。當然,也有不少人因為滿懷的理想,滿腔的願心未了,但是世壽因緣已經結束,因此抱憾而終,讓他感到不安心。所以,人,不管生也好,死也好,能夠活得自在,死得安心,那是最美好不過的事了。

【題解】

死亡意味著滅絕,亦或永恆?這非關肉體的存亡,而是意義上的詮釋,即是本文所談者。怎麼死,決定人怎麼看待死;以致古聖先賢灑脫從容就死,慷慨為國赴死,為教為眾而死,無不成為世人面對死亡態度的典範。得以平靜而無畏,便是對自我生命最寬厚的愛戴。

佛教談死亡,不只是世間現象的剖析,更在於實踐生命終極的意義「超越生死」。於此,對死亡就不只是凝視、思惟、理論探究,而是實質的修持,以離卻生滅,入於寂靜。

【習題】

1.本文提到如何死亡才有意義?

2.試述佛教對死亡的看法。

3.淺談生與死的關係。

【延伸閱讀】

1.人的死亡,正如衣服壞了,換一件衣服;身體壞了,就換一個身體。──摘錄《六祖壇經講話3‧懺悔品》

2.當我們身體康泰的時候,就應該想到生存與死亡只是一線之隔,死亡無時無刻不伴隨在我們身邊,人不能只想求生,卻不預做死亡的準備。──摘錄《星雲法語4‧警覺之要》

3.佛經說,人活在世上,好比烏龜揹著軀殼一樣,負擔沉重,行止笨拙,而死亡就是脫離了這個沉重的軀殼,轉化了有形的生命。──摘錄《佛教叢書7‧儀制‧喪葬禮儀篇》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