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64 第四十課 蹦跳的小孩

彼此的認知不同,需要也就不同,

如果我們不能了解這一點,

往往會因此而生氣,

只有了解之後,才能夠彼此包容。


在一般公眾場合裡,尤其是寺廟法會活動中,常可以看到信徒帶著孩子來拜佛,有時小孩子不了解其中的意義,就在一旁玩耍吵鬧。其實,平日在家中,有時孩子們也會在沙發、床上跳來跳去。這一切行為看在大人的眼裡,覺得很生氣,於是責怪孩子:「怎麼可以這樣跳來跳去!」甚至大人會說:「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事實上,我們說小孩子不懂事,或許小孩子也會講:「你們大人才不懂呢!在沙發上跳來跳去,十分有趣呀!你們一定不知道這樣玩很開心。」或者說:「我玩電梯,是因為這樣很有樂趣,你怎麼說我不懂事呢?」因此,大人、小孩常常在彼此都不了解的情況下,讓對方生氣。

早期星雲大師在寺院裡辦活動的時候,一定會為小朋友安排個地方,讓他們盡情玩耍,甚至會說一些小孩子聽得懂的故事,或者講些佛法的道理給他們聽。這樣一來,小朋友就很乖,不再吵鬧惹事,也不會讓大人生氣。所以,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要是很重要的。

大人和小孩子之所以會對立,就是因為大人不了解小孩子的需要,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因此常生氣小孩子不懂事。同樣的,小孩子也用他們的角度來觀察大人,所以一樣不開心。譬如:大人可以坐著聽經聞法,兩個小時一動也不動,可是小孩子沒辦法,他們覺得那有什麼好玩的呢?就像不懂高爾夫球的人,怎麼樣都想不透,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對一顆小白球著迷呢?

有一位日本禪師曾說:「我真不了解,幾萬人看著幾個人在中間玩一顆球,竟然看得那麼認真,那麼熱烈投入。」彼此的認知不同,需要也就不同,如果我們不能了解這一點,往往會因此而生氣,只有了解之後,才能夠彼此包容。

過去,宜蘭念佛會的一些年輕人初到寺廟裡,並不是去拜佛、聽經,都是在那裡吵鬧,星雲大師懂得青年人需要經過這樣的歷程,而能接受他們的吵和鬧,可是其他的老信徒都沒辦法理解,因此說:「師父都袒護那些年輕人。」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因為經歷了這樣的過程,那些年輕人才能進入佛門,這一切都是大師的了解和包容。

所以,大人們應該了解,遊戲是孩子的生活,是他們的成長歷程,蹦跳的孩子不是不對呀!

【題解】

三代同堂的歡樂景象,在這個時代似乎已經成為過去式了,但是「代溝」的問題似乎還是一直存在著,例如:為人父母的會覺得兒女不懂得規矩,兒女則會怪父母不懂他的心,彼此互相猜想、指責。其實隨著時代的演變,兒女的需求不再像傳統社會那般保守,父母親應該要懂得包容,為人子女的也應該要體諒父母親的辛勞,不能予取予求,這樣才能在同一個屋簷下和樂相處。

【習題】

1.大人和小孩對立的因素有哪些?

2.試述一則因認知不同所引發的事件。

3.略談生命中,你曾感受過被「尊重」或「包容」的經驗。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