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12 第七七課 出坡

世間諸果實,皆由精進生,

精進尊貴本,應當勤勇猛。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提要】

叢林生活教育,非常重視出坡作務,進來的人,無論你過去是高官厚爵或是何方名媛顯貴,一切世俗名利都要放下,派你煮飯就煮飯,要你擔水就擔水,一切隨緣隨喜,信受奉行。唐朝的馬祖道一禪師初創叢林,他的徒弟百丈懷海禪師制訂叢林清規,即是有名的「百丈清規」。百丈禪師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建立僧團修行的榜樣,也說明搬柴運水無非是禪的修行生活。

【正文】

出坡又稱普請、普坡勞作,指禪林中從事作務勞役時,普遍邀約大眾,上下合力進行勞作的規制。此制在唐代即行於各地,內容包括:搬柴運水、打掃環境、摘花採茶、農作收成、工程建築、晒諸藏經及各種勞動身體的工作等,皆為普請的事項。

出坡時,上至和尚,下至各寮行單,除公務外,一概皆到坡場,充分表現出僧團集體創作、自食其力、民主平等的精神。

出坡在佛教也是一種修行、一門功課,從出坡中可以了解工作的神聖,服務的偉大,體會自己是個有用的人。過去許多古德高僧都是從出坡作務中成就的,譬如禪宗六祖惠能,就是從舂米房中舂出他的真如佛性;法遠禪師在汝州葉縣廣教院為飯頭僧,受種種折磨而悟道。

百丈懷海禪師在《叢林清規‧普請之法》中說:列隊前往出坡地點,往返途中,不得閒語嬉笑、懶散遊逛、交頭接耳,必須同去同回,不得私自溜走,於坡場作務皆應勤勞勇猛。可見出坡不同於世俗的勞動,出坡乃禪宗提倡的多種「悟道」方法中,極為獨特的一種修行。

今之出坡已由全寺大眾擴及信徒義工,甚至內容也隨著時代變遷而多樣化,譬如雜誌出刊時套雜誌,舉辦活動時布置會場、行堂典座、茶水服務、引導入座等,乃至過年前清洗佛像、打掃寺院環境等,都需要徵求眾多信徒參與出坡,以便讓僧眾有更多的時間投入社會的弘化工作。

信徒參加出坡,不僅是護持道場的表現,也可以從工作中廣結善緣、開發智慧、累積經驗、學習成長,是增長福慧的最好修行。佛世時須達長者不但奉獻祇園精舍,請佛陀駐錫教化,並且每天都要到精舍灑掃塔院,維護精舍的潔淨,他這種以寺為家的精神,正是佛教徒護持道場的最佳典範。

【習題】

1.試述「出坡」的用意。

2.為什麼出坡也是一種修行和一門功課?

3.請分享出坡的心得或趣聞。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