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42 第三四課 根塵不二

【碑帖文】

宋 黃庭堅詩

山雨溪雲散墨痕,松風清坐息塵根*1;

筆端悟得真三昧*2,便是如來不二門*3。

—元 鄧文原 敬題

【作者】

黃庭堅(一○四五~一一○五)宋代詩人。

字魯直,號山谷,洪州分寧人。擅長詩、文、詞、草書。舉進士,曾入仕途,政績卓著,然以黨見遭謫貶。崇奉佛教,以居士身分繼承黃龍祖心之法,留有「誨堂木樨香」述其悟道因緣。他曾遊學安徽山谷寺,自號山谷道人。晚年築精舍於涪濱,修行淨土之法,又號涪翁。門人於其逝世後,私諡文節先生。黃氏所作詩文,廣為流行於日本足利時代的五山僧人之間,對日本漢文學史之影響頗大。著有《山谷內外集》、《別集》、《山谷琴趣外篇》等。

【書者】

鄧文原(一二五八~一三二八)。

字善之,一字匪石,人稱素履先生,四川綿陽人。官至集賢直學士,其政績卓著,為一代廉吏。著有《巴西文集》、《內制集》、《素履齋稿》等。擅行、草書,傳世書跡有《臨急就章卷》等。與趙孟頫、鮮于樞並稱「元初三大書法家」。

【賞析】

一般人皆以為根塵是對立的,故以不觸塵境為修行者有之,以封閉六根為淨業者有之,殊不知根塵不二,心法一如。是以佛陀在楞嚴會上以「綰巾六結」來譬喻六根之源無非本具之真如自性,然因妄想分別,生起六根,塵境乃同時現起。楊歧方會禪師曾拈偈一首,謂:「心是根來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由此可知,根塵相待,如同鏡痕,一待痕垢去除,根塵雙忘,真性自然顯露。所以山雨也好,溪雲也好,筆端也好,墨痕也好,無生無滅,寂用湛然,所謂「無住生心,無得而修」,一切當如是觀也。

【註釋】

*1塵根: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根塵相觸,便產生六識,導致種種煩惱。

*2三昧: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的一種安定狀態。

*3不二門:指顯示超越相對、差別之一切絕對、平等真理之教法。

【習題】

1.這篇文章內容是要告訴我們什麼?

2.請提供三個讓心達到安定狀態的方法。

3.試述「不二門」的意義。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