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04 第七五課 止觀雙修

修止令心調,心調離貪欲,

離欲得解脫,解脫心平等。

──《本事經》

【提要】

佛陀曾告訴我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念不動,自然乾坤朗朗。念頭有如一潭湖水,水波不生,自能映物;念頭一動,波濤洶湧,自然無法照見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要時時把持正念、維護正念,最好能學習止觀,「止」就是止息一切諸法妄念,為靜態、消極性地不造作,為禪定門。「觀」是觀想緣境、觀想光明,為動態、積極性地再用功,為智慧門。此兩者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為求道者修禪發慧之要門。

【正文】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說:「泥洹(涅槃)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止觀是修習定慧之方,是天台宗最重要的修行法門,捨止觀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議天台教。

所謂「止觀」,止是停止、止息的意思,停止一切心念而住於無念之中,也就是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的智慧。觀是觀想、貫穿的意思,息滅散亂的妄想之後,進一步觀想諸法,以發真智,徹悟諸法實相的本體。

換句話說,止就是止息一切諸法妄念,為靜態、消極性地不造作,也就是禪定門;觀就是要觀想緣境、觀想光明,為動態、積極性地再用功,為智慧門。此二者為求道者修禪發慧之門,相應不離,因此《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說:「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又說:「定慧二法,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若偏修習,即墮邪倒。」故知修習禪定必須與智慧相應,而定慧的修習則不出止觀二法,故有「止觀雙修,定慧等持」之說。

修持止觀法門有無限的妙用,其方法有三:

1.漸次止觀:即有次第的引導行者,由淺而深,漸次進入禪定觀心的階次。歸納起來可分為五重次第:先皈依持戒,其次修學禪定,再向上進入無漏道,脫離三界生死,又修慈悲門以行菩薩道,同時不忘更修觀法,破除空假兩邊的執著,而證入實相無為道。

2.不定止觀:不分別階位,有時修頓修漸,有時更前更後,有時修真修俗,互淺互深,或事或理,乃適應眾生根器而開出的不定止觀法門,但是仍以數息觀為最主要的方法。

3.圓頓止觀:最初以實相為止觀的對象,隨著解行用力,而到達始終不二、圓融的境地。不同於前二者的修法,其次第為: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等。此中所謂的修大行,主要的就是修學三昧,也就是天台另一種修持方法的四種三昧。

此外,根據《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說,發心修習止觀者,必須注意數事:

1.外具五緣: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

2.訶責五欲:遠離財、色、名、食、睡等。

3.棄絕五蓋:捨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

4.善調五事: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

止觀雖是修習定慧之方,然而修習止觀法門並非一定要在禪堂裡閉目打坐,平時在忙碌的生活中,每日空出五分鐘,靜下心來,放鬆自己;乃至每個月有半天至一天的獨處時間,讓自己遠離塵囂,澄心靜慮,身心安靜,必能獲得再出發的力量。因此,能夠修習止觀,對生活、事業將有莫大的裨益。

【習題】

1.何謂「止觀雙修」?

2.如何修持「止觀」?

3.修持止觀時,應該要注意什麼?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